- 成为薄瓜瓜或李天一//@梟WD: 好奇葩的题目。。。。
如果满足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所有要求,那么到他成年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网页链接
- 按常规惯例,男的学历要比女的高一级,中专嫁大专,大专嫁本科,本科嫁硕士,硕士嫁博士,博士嫁中专(高中),这是循环的。//@梟WD: 女博士婚姻状况堪忧
今日最佳:女青年为找男朋友,谎称自己是本科学历,最终因博士身份暴露而被甩…via 人人网丁宁。。。。为煮液嫂默哀三分钟 - 【出书•发表文章•评职称】以前出书,出版社要给作者付稿费的,尽管很少。若干年前不叫稿费叫“版税”了。后来不仅不给版税(稿费),不管谁出书都要自己掏腰包了。评职称,副教授以上,规定要(详见长微博) ... (分享自 @长微博工具)
- 分享 @南方周末 图片【【落脚城市】常回家看看】离乡的人的心里或许都有个遥远的小村庄,有着回不去的过去,以及无法再见的人。 🔗 网页链接
- 有博友提起口琴,勾起我对童年少年时的回忆。小学时学口琴,初中学吉他(夏威夷),高中才有机会学钢琴。说到口琴,无人不知道石人望。战后48年,“舶来品”充斥市场,有种较短的塑料制的(除簧片外)进口口琴,音色特好,我拥有一把而好喜欢。
- 你严守和声规则去给旋律配和声,然后弹给一个未学过和声的人听,他会觉得好听。若同一条旋律,让一个不懂和声的人胡乱编配,再弹给同一个人听,他会觉得不好听。为什么呢?因为前者其中有逻辑,后者没有。可见逻辑的不可或缺,它对未经训练的听觉也会起作用的。
- 鲁道夫•雷蒂的《调性•无调性•泛调性》(郑英烈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对调性的概念作了很详细和独到的论述。可惜只印了2465册便没有再版了。很多作曲技术(详见长微博) ... 🔗 网页链接 (分享自 @长微博工具)
- 本人昨晚倒霉,碰到一个音乐疯子,死缠不放,幸亏多位见义勇为的博友拔刀相助,始得解围脱险。谢谢诸位啦!!今早去整牙齿回来已10点多,打开微博,一阵惊喜,一夜之间,猛曾粉丝159位,大获丰收。还得感谢那位美国的陈野James先生。
- @陈野James: 关于Beethoven 译作白堤河粉比“贝多芬”更准确的微博,带有开开心、讲笑话的因素,不是学术讨论,不必较真。我不喜欢道貌岸然在微博上谈学术。
- @摆事实不讲道理: 据我所知,上面两张照片的来历是:1953年放映苏联影片《穆索尔斯基》,在音乐界影响很大。影片中有一个五人集团(强力集团)在圣彼得堡桥上的镜头。当时作曲系的谢功成、孟文涛、黄容赞、王义平、曾理中便在中南音专都司湖的小桥上模仿强力集团拍了此照。
- 53年以来曾在武音作曲系任教, 已先后离任的教师有:谢功成、孟文涛、王义平、陆华柏、罗惠南、曾理中、廖宝生、龙飞英、黄容赞、陈励强、陈威、马国华、叶露生、叶惠康、郑英烈、童忠良、陈国权、钟信明、赵德义、晏成荃、周振锡、匡学飞、刘健、周雪石、冯广映、吴粤北、钱仁平、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