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称之为中国公共政策当中,民意表达的占海特症状:个体无疑是值得同情的,但却无助于解决更广范围内的资源稀缺和不公平。当然更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凭什么”//@妞小袋 : 薄的性格符合沙翁对政治家族悲剧命运的洞察和想象,几乎可以判断,他将是现代史上将会被反复提及的政治符号。但如若我们还是一一贯的大众娱乐心态去解构和消费他及其形象的话,历史对当下意义的教育恐怕又会被再次嘲笑。阿兰·布鲁姆笔下的那些美国大学生,或许和今日的中国网民和大众看法是一致庸俗的 徐贲在经观发表《知识分子与专业主义》,为公知辩护。虽然我认为批评是社会进步的良药,但这并非公知的专利,也不是不假思索就可以的“业余性”可以带过的,此外作者援引波斯纳的定义让我感到一丝冷幽默。NYT中文网读者来信看到维舟兄的文章,与徐文正相反,公知不会被打败,击垮者正是你们自己。 Malcolm Gladwell 在New Yorker杂志评论Adleman的赫希曼传,这本来应该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正是出于对Exist的实践,斯诺登把对这位学者的怀念的影响给抹去大半,前者对Voice已经失望了,也对Intersts表示无味,他需要重新拾起Passion来跨越边界。好吧,我想说,未曾预料的现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场 展开全文 看了一遍国家社科的题目,国际问题愈来愈吃香,对策性很强。世界史翻来覆去炒冷饭,很多题目其实都已经有很好的研究。新闻传播类,连正能量都能写进申报题目,还有什么不能期待的呢。新院两个青年项目都是以实证量化研究为导向的课题,兼具理论和政策倡议,非常期待。祝贺 @baohuazhou 看到一些媒体评论人以欺负同行为乐,真心没意思。这个行业自然鱼龙混杂,各种主张丛生,但这就是言论市场的热闹,如果没有出现像几年前南都南周经观这样到人事问题的程度,就真心没必要往死里掐。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让舆论极化更为明显。你们发言的时候,要想想“沉默的大多数”,而不是陷入自恋。 就一个字,矫情。你这种言论根本不会引起GT内部的分裂,只会引起更猛烈的撞击和口水战,素质啊素质。 环球时报记者家里出事要维权,结果因为供职单位的缘故被同行拒绝援手。此事在网上被热议,不少人表示了“幸灾乐祸”,有人直接说这是“报应”。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北京媒体圈人脉较广,唯独没有环球时报的朋友。环球时报记者在圈内基本上是被孤立的。原因很简单,大家瞧不起为了一碗饭而昧良心的人! 1929年Edmund Wilson完成了《阿克瑟尔的城堡》,也完成他生命当中至关重要的一次思想转折。他对fin-de-siecle时刻的文学情绪把握精准而又给之写下最华丽的挽歌,并义无反顾地走向1930年代愤怒与激情并存的社会空间。于此,在我心中留下至深的移情心态并延续至今,至今想来,仍然令我无限遐想,无限感慨 展开全文 #新闻教育# 1、非营利性网站(Propublic、Public Integrity)2、博客网站(Gawker、Talking Points Memo、西西雅图)3、互动新闻社区(赫芬顿邮报)4、公民新闻平台(Peopo)5、主流媒体融合(FT)6、融合报道专题(路透社Connected China、费城问询者报'狂暴校园')。今天「全能记者实务」课真丰富!展开全文 在西方有所谓68年一代,柏林墙倒塌的时候也孕育过这代人。而Arab Spring的结果也颠覆了一代人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以及治理者本身,这是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的。有时候想,世界史学者的喜悦和悲哀是,我们总以为自己能站得很高看得更远,事实上我们也嵌入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之中,超越本身就是终身的反思 展开全文 现代中国的很多价值观,如普世主义、劳工神圣,国家主权,平等缔约等观念,是一战之后的历史事件对民众的逐渐普及,现在看来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学者强调,没有一战,哪来五四?或许我们现在可以更进一步,没有一战,哪来现代中国对融入世界秩序的追求和希望,一战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新阶段。 //@Bing周兵 : 回复@蔣竹山 : 该书评已经放在文件包中了。 //@蔣竹山 : 我的東華同事貝克定(Timothy D Baker) 在台灣的新史學的23卷1期(2012.3)寫了這本書的書評,頁233-241。有興趣者可以讀讀! 本学期研究生“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课程将围绕娜塔莉·泽蒙·戴维斯2006年的作品Trickster‘s Travel展开讨论。有关课程大纲、相关阅读材料已压缩为"外国史学名著导读_2013.rar"并上传 @微盘 。请选课的同学和有兴趣的朋友前往下载。 🔗 网页链接 推荐读Nathan Glaeser的Triumph Of The City,视野宏大,文笔优美,关键是 @aawinter 服务的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已经有了中译本,竟然还请到@薛涌教育链接 写了序言,这篇序言在去年的新闻晨报上出现过。Glaeser是诺奖获得者Gary Becker的学生,普林斯顿的本科,很有才气的学者。吾辈当努力学习之。 展开全文 去年是Daniel Cztirom那本Media and American Mind出版30周年,这本在史学界影响一般的著作,却被是做美国媒介研究摆脱应用研究取向的里程碑著作。这本著作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前辈学人的观点和方法,开启了研究传播现象与美国社会变迁之间纽带的问题意识,可惜去年开会的时候没有细谈这本书。@狸狸老菜帮 展开全文 今天听SAIS院长谈Arab Spring,几个缘由不必多谈,但他着重强调了经济发展不力和美国对中东地区输血(Foreign Aid)的不足,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西方无力扶持脆弱的中东民主政权,这就出现了新的安全困境和联盟悖论:大国对干涉中东无边际利润可言。同时,新能源和页岩气的供给将极大削弱中东的分量。 展开全文 托克维尔去美国考察,写下了民主在美国,林毅夫重回美国去世行,写下了从西风到东潮,都很有意思,对他者的观察,前位立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后者则以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立言。都是从历史,和发展经验来审视当下。跨越两个世纪,我们能否从中读懂些什么呢,一家之言,供@beornot 参考,呵呵。 尼尔·弗格森在最近为BBC的Reith系列公共讲座上分析了西方公民社会遭遇的问题挑战和其解决方法。有听众提出在面临中国等非西方文明崛起的挑战下,西方如何坚守的问题,弗格森认为最持久和深远意义的举措在于对构成西方文明本身的制度保持活力和创新,任何的僵化和保守无益于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 展开全文 收到中信新版的《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感谢@巫秧巫秧朱小花 ,这书是@刘波Kruger 翻译的,记得当时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上大大地印着“美国怎么了”,一晃就是4年了。 记得一个细节,金先生追思会上,有先生提及当年金先生和张友伦先生在苏联酷爱看足球,但前者事实上毫无运动细胞。我觉得有两种可,一是苏联在50年代拿过首届欧洲杯冠军,全民欢腾,二是我一贯的看法,金先生治世界史,尤其是欧洲政治史,但骨子里陶醉于欧洲文化史,他极为热爱法国文学@malingcat 展开全文 这种照片,7•5事件中也有类型相似的,有象征意义,无新闻价值 West the jazz-talking social democract, Toffler the ex-Marxist business consultant, Reagan the Tom Paine-quoting bearer of the Cold War's Legacy: For different purposes, each found himself dipping into the new era's common bank of metaphors___Daniel Rodgers Age of Fracture P144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