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朱_红军的头像

朱_红军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静静地等待最后一天的新闻晚报,看他怎么和自己告别。 如果哪个品牌,铁了心包下仅剩的几天头版广告位,啥也不登,就一句,“我们陪你最后一程”,得打动多少传媒人的心,得收获多少内心的喝彩。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这封面,夺目。//@东方新闻快讯: 中央巡视组全国走一通那岂不是政府要少一大半人呀 //@sunup100: 做正直的人,做正义的事。惩恶扬善,坚守良知,传递爱心,传播公平正义。荆棘丛生的特色道路上,任重道远,我们共同努力! //@爱欣萝卜: //
    【人心惶惶】江西落马官员狱中举报300多人:中央第八巡视组到南昌,其神秘感让江西官场上下紧张。于都县原县委书记胡健勇在狱中的举报就引起了巡视组的注意。胡健勇因贪污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无期。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曾在狱中写举报信,交待了300多人。🔗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什么专门会议,单独发了条这么短的新闻,单独谈这么个话题?🔗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应朋友的提醒,再补点照片吧,均摄于今年清明节,厦门环岛路海滩上。 当时黑浪奔涌,恶臭扑鼻,我四岁的儿子在一旁问我,爸爸,这排的什么啊?我真是无言以对,我带他是来看大海沙滩的,厦门却给了这么一课。@冯永锋 @刘帅168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半夜收拾行李,该睡了,上手机习惯地看下微信,竟是晴天霹雳。曾老走了。 前天我才到广州,正遇上唐敏,说他的办公室已经空了,沙发也搬走了。前几天,他玩起微信了,加我好友,我说,曾老,谢谢您陪我们四年啊。他说,谢谢你们给我温暖。刚刚,我给他留言,曾老,天堂不好玩,不要去,我们等着您呢。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看看吧,这就是中国地下水防治的真实现状,吐苦水的全是最关键的官员和专家。可谓触目惊心,郁结难平。南方周末绿版本期《地下水防治的“地下史”》🔗 网页链接 得要多少次山东排污事件,才能刺痛我们麻木的神经。@瓦砾冯 @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大晚上的,想对山东某些人说,悬赏十万征集线索未果,实不如少些干预记者去实地调查。让真正的记者去帮你溯清真相,岂不是比自己两天查数百家企业更有说服力。 一方面摆出公开征集线索姿态,一方面对媒体的正常调查横加干涉,真相不是圈养围堵出来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新浪微博!!多少天了,本部门的官微还未开通,请主动吭一声好不?即便你做不了主,向你的主子也吭一声好不?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三年前,南方周末首次将“漂绿”概念引入国内公共视野;一年前,南方周末发布了首个“漂绿标准”;如今,南方周末依然矢志不渝地守护这个阵地。2012年,企业的漂绿行径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层出不穷,呈行业化,系统化趋势。 🔗 网页链接 @何海宁 @曹海东-Energy @瓦砾冯 @吕明合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某些网站能不能仗义点,挺久点啊。
    继多位记者编辑被禁言后,今晚22时10分许,在三次发送声明微博并三次被加密后,@南周编辑部 帐号也被禁言。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北京最新方案,要求空气质量为极严重污染之日时,在京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驶公务车30%。下面的问题是,依照我们公布数据的惯性和考量,何时才能出现极重污染日(预报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气象监测部门的压力估计更大了。🔗 网页链接 @何海宁 @汪小叨 @巴松狼王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忙乎了一天,终于签版完事,忍不住预告下本期的封面《“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系统回顾以今夏什邡、启东、宁波三地为代表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潮的成因、规律,寻找体制内外的应对新思维。这些当时的敏感词终于堂皇地上了纸面,不容易。感谢@何海宁 @瓦砾冯 @汪小叨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_红军

    对比下海南的刘福堂,淮河卫士还能自由行走大地间。 //@flyingarthur: @吕效平 人民公敌事件
    【十年·环保之一:淮河边的一双眼睛】背起相机走淮河时,霍岱珊已年届四十。辞去公职,独自考察淮河沿线20多个县市,拍摄了两万多幅有关淮河水污染的图片,其间的艰辛难以言尽。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镜头,了解一位民间环保人眼中的淮河治污:http://t.cn/zl3OgS5(包括14张现场图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