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晃贰的头像

晃贰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晃贰

    重看1987年电影《孩子王》,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导演陈凯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面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面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中国良心】在吉德惠6·3重大火灾发生后,我很想看到普世公知的嚎叫,更想看到大v们在公园里点上蜡烛[蜡烛]跑上一圈;为120无辜的亡灵,为目前仍有17人无法取得联系的人,为几百个破碎悲切的家庭而祈祷,可是这一切的一切,皆在资夲利益的驱使下人性而泯灭。我们正在见证历史,见证三十年来的中国良心![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一次烧死百余人,女工逃脱不得惨叫十分钟的事就这样成为历史了。
    转发 166评论 6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看这封面小图,我总会把火车头看成钦差大臣…//@井姑娘: //@单车上的骑士: 原来是和三个陌生男子一起搞飞机//@世纪文景: 本期《文景》封面专题:时代精神。阿乙/周恺/余亮/宋石男 撰文;钱锺书读《醒世姻缘传》/ 张治;缘起与挑战:我和《20 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迈克尔•苏立文。
    展开全文
    分享图片 2013年5月号《文景》封面先睹,不日面市,敬请期待。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找出台湾麦田版的《光影言语》,重看第一篇@白睿文 先生2002年在上海对谢晋的访谈。其中似乎把黄蜀芹误指为第五代导演,另把“激进”错印成了“基进”,不知广西师大版改过来没。而这次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谢晋导演特别提到了九一一;并且反复说明,“必须研究我们国家的历史才能了解我们的电影。”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但问题已经如我们已揭示的:吴叡人的「政治」是高度的去政治化,而进入到大写的美学化与道德化,从而进入到一种宗教化。但吴叡人的状况又非他独自的状况,而是当代新右派的集体状况。他们混和了左右派的词库,集体勾勒出一种对「现实主义政治」的绝望姿态,并否定批判的知识实践的意义。
    赵刚:「新右派」出现在台湾地平线上了--评吴睿人的《贱民宣言》 🔗 网页链接 当代新右派耽溺于一种道德美学及其某种悲怆性,以「民族」为历史主体、歌颂没有内容的但又很英雄性的「自由」、欲望「危险地活着」、把死亡美学化道德化......。一言以蔽之,将政治大美学化,在美学中寻找道德意义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李俊导演在1979年拍摄的《归心似箭》,试图讲述的是,只要一个人在,队伍就在的故事。电影上映,有人批评说,玉贞在山上多家,太理想化,太像世外桃源。但张骏祥认为,正因为像世外桃源,所以更显出魏得胜找队伍、打鬼子的决心。来来来,归心似箭,雁南飞。@每思 @太阳跳舞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王绍光:新思潮的倡导者们在很大程度上要争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解释权,他们是在这个框架里边来做文章的。我讲新思潮时不会包括血统论与出身论的辩论,血统论和出身论之间的辩论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意,因为“中央文革”根本就不承认这个血统论。🔗 网页链接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手上有张光碟,里面记录了你的一生,你会打开看你的余生如何吗?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逛碟店儿,买黄片儿。这么快活的事儿,你有多久没干了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国庆将尽,如果您和咱一样,真心不想聊《辛亥革命》;咱不如回头再看《建党伟业》吧。台湾同胞邱士杰请我们关注《伟业》里陈公博下榻的大东旅店,那里不仅有“威尔逊原则”还有“列宁原则”http://t.cn/aktZFe;隔海喊话,有人又拿《开天辟地》向《伟业》叫板http://t.cn/aktZFD。欢迎拍砖别客气。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晃贰

    晨起偶读,在学报上见张春田老师论朱天文:“世纪末”的症候性及其文化政治。张重探《世纪末的华丽》和《荒人手记》两篇后认为,仅关注其个人化私语式言说太不足够,且也不应只是“进行现实主义反映论式的还原,而是穿透文本的表象,去理解文本的文化政治和文化逻辑”……否则将与隐藏的历史秘密交臂。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