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看见了光亮的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春天的树我愿亲切唤它春树,简洁雅致,诗意盎然。眼观之,口念之,如贤淑端庄的女子,如智慧儒雅的男子,令人心生仰慕;如活力乖张的孩童,如静默睿智的老者,令人心生怜爱。如此隐喻,皆源于对春树的敬畏。春树,沐着春阳春风春雨,吮着春水、春泥、春露,静静演译着涅槃般灿烂的重生传奇。我爱春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苏州已成移民城市既古老又现代,新苏州人多,洋苏州人亦不少。人们欣赏小桥流水,见地铁高架;聆吴侬软语,听南腔北调。苏州不但街巷在变,习俗在变,语言也在变……“白兰花,栀栀花”“修藤棚,修洋伞”蟋蟀苏州人叫”在绩“音同却风雅。方言是文化,入耳一口吴侬软语,至今,惜哉,渐行渐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人和自然物关系奇妙,一分田一株花一棵树一只鸟甚至一段爱情,大抵都离不开“养”。田的肥沃,花的妖艳,树的茂盛,鸟的精灵,爱情的相依相偎,是回报给"养“的果实。有因才有果,如人死宠物自杀,鸟于险境救主人,其实在此前有漫长的养之路。一份爱,养得好,自有奇迹,养不好,各自丢弃,再不想念。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江南的除夕,各家长幼齐集户內,即使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时间较长。只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合家欢。许多家庭的长者,在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新衣新帽新鞋,拜天地、祭祖先。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冬天的萝卜水灵灵的,惹人喜爱,和猪肉同炖,软糯清香,是很下饭的一道菜。切成条,腌一两小时,甜浓清鲜;青萝卜淋了水,鲜嫩水灵,红萝卜头小肚大水分多生吃像苹果。切成丝加糖醋腌了,做下酒菜味道极好。俗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不禁莞尔,这都是生活中最琐屑的体会和情趣啊。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葡萄酒在上餐桌前,其年份刻度早已写就——酿酒的那季葡萄,在开花时是否经历过雾天、挂果时是否遭遇大风、成熟时是否享受了足够的光照,段位高的酒客只需瞄一眼就了然于心。我们的孩子路还很遥远,比起我们,稚嫩的双眼已能察断世事,如果他们醉心于成长为优质的红酒,那就先做成一枚优质的葡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每到景区,总能看到不少年轻人,有的眼睛粘在智能手机上,有的粘在纸牌上。一次见到一个特别美的水榭,停靠在一片野湖上,湖水倒映天光云影,盛开的花停在叶片间如淡黄的飞鸟,正喝彩在水榭上望个景,听个昆曲该多美。可里面传出行令斗酒声。感叹他们是多么暴殓天物啊,在风景的核心,放空自己才对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有位先哲曾经作了一个“身家盛衰循环图”,颇耐人寻味。这个图其实是一首循环诗:“困穷使人悔悟,悔悟使人勤苦,勤苦使人节俭,节俭使人富足,富足使人骄奢,骄奢使人淫暴,淫暴使人祸变,祸变使人贫困。”这说明了财富聚散与身家兴衰似乎也有一个“周期率”。这个“周期率”有点道理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看见了光亮

    那天我们在荷最盛的地方,荷触手可及。那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花朵,出淤泥而不染,那已经怒放的,绰约的风姿宛如丰韵的少妇,媚儿不妖,那含着苞的,如小丫头,故意紧绷了脸。一会儿也许会扑哧一声笑开了。在垂柳下小憩,内心激动欢喜,竟说不出话来,想:移一株莲载种心田,还有抑郁和烦躁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