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崔乐说的头像

崔乐说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崔乐说

    纽约时报中文网:@肖美腻 《中国女权主义的觉醒》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沙俄

    一个多月前凤凰卫视天天报道“反占中、保普选”签名进展,看得我直犯晕。这标语真让人迷乱:如果“反占中”是为了“保普选”,那“占中”是为了啥。
    奧維爾的1984裏有名言:War is peace. Fr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國家說二加二等於五,你不能否定,並要由衷地相信。香港已進入了1984的世界。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晚上听@吕频 讲座。一如既往的冷峻犀利,一语中的,语速快,没废话,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发生后,警方的审讯员有10天左右没给伊力哈木东西吃。李方平说,’他两次都是靠喝水挺过来的。他说自己没有挨打,不过,因为饥饿和身体虚弱,他感觉日子很难过。他说自己的精神有所好转,不过记忆力减退了。’”——纽约时报中文网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看了一下Russia LGBT network上的新闻,俄罗斯北极联邦大学教师Oleg Kluenkov因为公开支持LGBT的言论与行动,被以“旷工”为由辞退,他将在7月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远东联邦大学社会学教师Alexander Berezkin 也因为公开支持LGBT的言论与行动被要求主动辞职,他打算离开俄罗斯。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流水账} 狂看四天书,昨天看完《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今天看完《邹氏女》。如果不是因为清明节放假不用上周一的课,是不可能这么纵情阅读的。看得憋闷烦躁,晚上跟@阿山的围脖G 吃了印尼菜。吃完雨停,清凉的夜,独自回来好寂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读过《鄒氏女》 ★★★★★ “结构上比较分散,重点不大突出,对邹氏女的笔墨并不多。但能反映特定时代特定情境下女囚情欲与生存经验,还是非常难得。”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坐牢十载,我重新认识了我:在压抑的环境,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并非因为没有异性的存在而退化,反而愈发强烈。强烈需要爱,也强烈需要被爱,且不管你是异性还是同性。……一夕忽老,过眼即忘,一切都会离我们而去。我要努力找到一种方法,把爱留住,留住。——@章诒和 《邹氏女》后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这种刑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鸳鸯绑。是专门对付狱中女女,牢内男男的。鸳鸯绑的疼痛程度,数倍于单人绑。因为任何一方的细微举止,都会剧烈地扯动对方的躯体。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承受疼痛的同时也输送给对方,让对方也同时承受,且承受更多。捆多久,就相互折磨多久。——@章诒和 《邹氏女》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何式凝自传对感情经历赤裸的书写、细致的反思,让我觉得她在爱情里是个如此认真的人,绝不是主流道德的用情“认真”(专一、负责),恰恰相反,她在情欲中跨越界限,颠覆主流, 自我反思,探索和实验亲密关系的另类可能性,实践自己对于性与婚姻的政治主张。这本自传可看作她关于情爱的自我民族志。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我学习快乐、不抱怨,给他空间去享受同性恋生活。我以为这表示我仍热可以继续在生命里拥有他。……我为了自己拥有一个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的女性躯体而感到异常羞愧。暗地里,我常在拟想一个画面:在他面前脱光衣服,跑到街上去,羞辱他,同时羞辱自己,作为我的抗议。——何式凝自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一直念念不忘而不可得的几本港版书:章诒和《邹氏女》(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何式凝《我系何式凝,今年五十五岁》(香港三联书店), 査建英《弄潮儿》(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有谁近期去香港能帮我带书呢?我会爱上你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采访了不少人:艾晓明、一名男性性工作者。可感觉都是蜻蜓点水,男性性工作者的生存状况很少被呈现,谁去消费?在东莞性产业有多大市场?
    在中国“性都”东莞,红灯区褪了色:中国东莞——他的手机悄然无声,网聊程序闲置着,保险套没有开封。不再有人来找丹尼(Denny)买春了。“在东莞,我们有‘莞式服务’,”他说。... 🔗 网页链接 #立方网#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性工作(者)”这词蛮大,讨论很容易忽视内部差异:有站街的、有小作坊的、有组织化的;有“十元店”,也有“天上人间”,有被迫、也有乐在其中的;有纯粹为交易的,也有面向残障群体社工性质的;嫖客有官商、中产阶级、也有离乡背井性压抑的农民工……试图寻找一刀切式的解决方案可能一开始就错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小崔在广州

    每年过年都会有个同乡阿姨领着女儿来串门,女孩毕业后回家工作。聊天话题总绕不过女孩的婚事。在我们这小城年轻人择偶选择有限,婚事需要长辈动用社会关系合力攻关。晚辈屈从于长辈秉持的传统观念,感情发展(从认识到分手/结婚)如一场大戏,由长辈出谋划策津津乐道。真庆幸我没跟着爸妈在家生活。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前几天听一个拉拉讲她和她女朋友互称“媳妇儿”,觉得蛮有趣,好像没见过男同伴侣间互称“老公”的。//@全球同志新闻: 麦克米伦(Macmillan)字典还正考虑修改"丈夫"(husband)和"妻子"(wife)定义,比如丈夫不仅指"与女人结婚的男人",同性配偶双方也可互称丈夫,是一对丈夫,而非丈夫和妻子。
    展开全文
    【承认同性婚姻,牛津等英语字典修改“婚姻”定义】因为同性婚姻合法,英国等地的法律上或生活中,“婚姻”的含义已不再只指一男一女的夫妻关系,Oxford、Macmillan、Collins等英语字典正在或已经修改“婚姻”(marriage)的词义,在网上和印刷版中增加同性婚姻的解释或补充说明。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在读《社会性别(第二辑)》 “收有艾晓明老师的一篇论文《<阴道独白>的课堂对话》”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最新一期(2013年第3期)《妇女研究论丛》蛮有看点,好多熟悉的名字,冯媛、吕频、冯芃芃,还有传媒大学的唐老师。吕频主持的“媒介与性别专栏”分析了李阳家暴案的媒介话语。遗憾的是没有文章反映女权行动派基于新媒体的反家暴倡导/行为艺术/话语实践,这些可贵的行动也应该得到学界的记录与呈现。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在小旅店一张较脏的床上,这个有些富态的胖女人慵懒地躺在床上”。这是《南风窗》第13期《叶海燕被拘事件调查》对@叶海燕宝贝 “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性服务”事件的描写。只消几个形容词就把抗争的决绝消解为自我炒作的搏出位,原来调查报道也可以有这样的笔法,大跌眼镜。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在清华听了一天“当代中国女性研究研讨会:,除了一个英文讲演没听懂,其他四个中文讲演都非常精彩,获益匪浅。唐灿讲浙江农村的财产继承与赡养老人中的性别问题,洪理达讲城市剩女与结婚购房中的性别问题,冯媛梳理了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脉络,郭于华通过做口述史研究农业合作社时期的女性集体记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想读《Queer Girls in Class》 “上课的酷儿女孩:女同性恋师生在教室里的故事”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提醒人们关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总是好的。但这种法律只能是倡导性的,不会是强制性的。一是出版物全部替换成本太高,二是语言约定俗成,任何改动都有阻力和缓冲,三是不一定都能找到合适的替换方案。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似乎也是倡导性的,不会有人“因言获罪”。
    美国华盛顿州州长Jay Inslee签署法案,该州法律往后将使用中性用词重新撰写,诸如fisherman、freshman、signalman等字尾有“男人”(man)的词,将改为fisher、first-year student、signal operator 等。不过有些词如man hole、man lock不会变动,因为找不到可替代的词语。 🔗 网页链接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掰着指头算了算,俺们传媒大学还蛮盛产女权主义者嘛,比如@布拉耳 @肖美腻 @顶级吃货小九九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女权主义行!动!派!这是我不具备的品质,也是我真心佩服的,希望以后我也能拿出点行动力。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想读《杀戮的艰难》 “张铁志《时代正在改变》讲死刑存废之争时提到过这本书,感兴趣。”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哈。有趣的博文。如果新浪审查的主要标准之一是流通度,那这些裸照的存活真是尴尬——“赤身一搏”本是希望实现社会倡导的传播效应最大化,可最终还是局限为圈子内部的自我欣赏,连微博小秘书都没注意到。
    @方可成 - [两点能不能露?]两点能不能露? ——互联网内容审查的一个案例观察 最近,一群女权倡导者在网上发起了一场为反家庭暴力立法征集万人签名的活动。作为这场网络运动的一部分,一些发起和参与者在网上贴出了自己的半裸`照片。 今 🔗 网页链接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在读《时代正在改变》 “最先看的两篇都是跟性与性别相关的,一篇关于俄罗斯女权组织Pussy Riot,一篇关于美国Harvey Milk。”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回复@Breezywork: 我不是社科专业出身,段数太低,读刘瑜不是为了"做学问".即便在我所在专业,我也不觉得通俗读物的阅读和写作是掉价的事.你对刘瑜的否定跟石康说慕容雪村读书是"智力堕落"如出一辙.你是有志做社会倡导的人,可如此精致的品味、高端的姿势、对深入浅出的不屑,似乎离社会倡导有点远。
    展开全文
    看刘瑜的书会对一些术语的概念不太理解,比如国内外的一些“左翼、右翼”,不晓得是按照中西方的哪个参照系,还有形形色色各种“主义”的标签,对于我这种政治学白痴也显得信息过于浓缩。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inggoo

    看刘瑜的书会对一些术语的概念不太理解,比如国内外的一些“左翼、右翼”,不晓得是按照中西方的哪个参照系,还有形形色色各种“主义”的标签,对于我这种政治学白痴也显得信息过于浓缩。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