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子央斋主的头像

子央斋主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时,只有30%的人正确写出了“癞蛤蟆”,而“熨贴”仅有10%。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中,“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最低,与其他动物一样吃喝拉撒睡;功利境界,以利益为宗旨;道德境界,抛弃利益,自觉约束自己;天地境界,将人生与天地视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庄子)意味着与天地宇宙同呼吸共命运。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说:“祈求你们离校后,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能简朴地生活,有一个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庄敬自强,公平待人;能过谦卑的生活,不固执己见,虚怀若谷。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工资、汽车、住房作标准,而应以对社会人类的影响为依托。”所言极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如果你心中的世界是美好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你的心是快乐的,那么你面对的生活也是快乐的;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也会将更多的友好给予你----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网络的“粗鄙化”:庸俗无聊的恶搞,挑逗情欲的煽情,低级泛性的趣味----以无聊为看点,以无耻为荣耀,以低俗为筹码,粗、鄙、浅、俚、俗、恶,形成低俗粗鄙的文化体裁与用语模式。是一种消极思想取向,社会逆流的负能量,湮灭进取向上精神,消磨积极意志,极具腐蚀性、传染性、复制力。是病态与颓废!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东方的“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前者靠内心的信仰自我约束,后者则靠外部法制进行约束自身行为。“耻感文化”来自于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在日韩表现尤为突出,而在发源地的中国反倒成了稀缺品——官场上的寡廉鲜耻,不择手段以及一些年轻人面对丑行的脸不红心不跳----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世上从没有发生过真理愈辩愈明的事情。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各执一词,只能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1世纪东方文化将再领风骚已成大势所趋。真理不靠争辩,靠实验,靠时间的检验。真理愈辩愈明戛戛乎难矣哉!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如果人生真有一条命运线,那么这条线就是由一个个点(细节)组成。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做一个“大写的人”(高尔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实实在在,比什么都踏实、可贵。附加在身上的任何虚妄的头衔与名分都是多余的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欧亨利的经典之作《最后一片叶子》,写了病重的小女孩琼西和老画家贝尔门的感人故事,强调了生命中希望的重要。人生中有希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有未来。查看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鲁迅尽管是浙江绍兴人,但喜欢北方菜。喜食油炸食品,爱吃硬的东西。在上海时,吃的是老三样:素炒豌豆苗,笋炒咸菜,黄花鱼。这也是旧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常菜。我与老伴均为鲁迅的同乡,未生于斯,长于斯,生长在北方,饮食起居少有了江南水乡的习惯,但喜食甜食和粘糯的东西,仍有保留。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前几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50多个城市调查中提问:古往今来你最喜欢的哲学著作是什么?结果显示《老子》、《庄子》位列一二名。其次是海德格尔德的《存在与时间》、孔子的《论语》、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我记得李瑞环在一次接见天津文艺界代表时说,中国的文艺界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窝里斗,解放后接着斗,文革进牛棚不斗了,平反后又斗。我劝同志们到火葬场去参观。不管你什么极别,多大名气,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一视同仁从烟筒里冒烟走了。还斗什么?人生看透,就能超脱、自由,就能摆正位置。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温布尔登网球场的入口处,镌刻着著名诗人吉卜林的诗句:“遭遇胜利/也遭遇灾难/以相同的态度对待相倚的祸福吧!/朋友。”人生竞技场上成功者只是少数,失败者能保持平常心,从零开始,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卡耐基小时候非常淘气。父亲对新娶的继母说他是全县最坏的男孩。继母却说他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地方发泄热忱的男孩。”就是这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了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迈向成功大道。千万别在冬天砍伐一棵树,保不住到了春天它会发芽。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尼采说:“每个人距离自己最远。”人类最难了解的是自己的心灵。“中年心事浓如酒”。想要减轻沉重的负担与牵挂,就必须学会放弃,学会轻重缓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如能想到人所有的心事都是人生一个个驿站,心情自然豁然开朗。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荷)伦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油画)海牙毛里茨博物馆藏。这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与达芬奇齐名的伦勃朗创作的第一幅团体肖像画。构思巧妙,明暗对比强烈。左边的一缕光线使主要人物的脸、手和尸体显得十分清楚。善用明暗对比是伦勃朗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周作人与鲁迅分家为的是钱;当汉奸也是为了钱。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是不能当汉奸。文人可以吃喝嫖赌,就是不能出卖祖宗。洪承畴一生被骂得狗血喷头,遗臭万年。周作人是第一个参拜靖国神社的中国人,还当上了伪华北政府教育部长。一年可以拿一千二百光洋。好友、学生百般劝说,不管用。还是为了钱!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音乐是有灵性的精灵。我喜欢并不敢多听的柴可夫斯基的《悲怆》,那无言的嗟叹,忧伤的倾诉,“凄凄惨惨戚戚”,就是作曲家内心的独白与呐喊。正如柴可夫斯基信中所言:“毫不夸张地说,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起腹稿时,我常常恸哭失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一个人一生中,真正干好一件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法国马赛警官多梅尔,为缉捕一名奸杀女童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案卷,跑遍四大洲,打了30多万次电话,行程80万公里。两任妻子离他而去。历经52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他73岁时将罪犯捉拿归案。他说:“人一生只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白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旧社会的中国妇女遵循三从四德:三从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者: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从此再无出头之日。如今妇女翻身做了主人。出了门子,不把她丈夫搞成“三从四德”就算不错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诗经》三百首,孔子三个字“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几千年封建社会,鲁迅用两个字“吃人”加以概括。圣哲大贤一句话囊括古今,涵盖万象。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央斋主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在第一至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同时代的欧洲。为什么中国的文明未能在亚洲产生类似欧洲的近代科学?“以地主经济为物质基础的中国官僚政治,抑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破解的结论。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