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散愁 好辛苦,几分钟时间@ 我发了不下20条微博,甚至间隔10几秒就发一条,内容都差不多,尽是一些名人批韩寒的。我说了不挺韩,这里也不纠结这个问题。我想表达的只是,这种轰炸刷屏的方式一看就是有准备、甚至有组织的行为,同样是对正常网络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 走过五周年的《网络舆情》内刊,于上,站在“坐北朝南”的立场助力各级党政机构应对危机、听取民意,得到了中央机关和领导的肯定;于中,团结带动社会各界营造良性的舆论氛围;于下,为某些因地方公权力作为不当而权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奔走相告,维护公平正义。舆情五年,世相万千,新征途,新起点!
- 江苏常熟——翁同龢纪念馆,铜像后是康南海题写的“中国维新第一导师”。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百余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仍在探索,明天闭幕的三中全会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变化呢?
- 专业化、职业化制造网络谣言的力量,肯定有其危害性,需要打击,但对于一般误信误传不实信息的网友,主要还是提高素养,增强识别真伪的能力。再者,很多谣言出现还是因为现实社会的公信力缺失,解决网络谣言也需要综合治理、生态治理,透明、开放的讨论,才能逐渐趋近真相。
- 高官微博遭遇阵痛,我觉得第一,开总比不开好,毕竟官员微博总共几万,高官更是凤毛麟角,大家要多一点包容,有争议尽量就事论事,理性争辩,否则会挫伤官民互动的气氛,让别人更不敢开;第二,对官员而言开了微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需要更多认识舆论环境和民间话语体系,拿出更多耐心、诚意和胸怀
监督和批评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但我发现,微博上有些网友在无限放大一些个案的意义,否定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我转发点评了一条美国发生枪击案的微博,本意是想说,任何国家都会出现一些极端个案,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引发了一场争议。我要感谢网友的关注,也想对此说两句。附长微博:
- “陈希同病亡”消息在人民日报4版刊出,我印象中在人民日报上用“病亡”发布消息的,历史上只有“姚文元病亡”(2006.01.07第4版)、“张春桥病亡”(2005.05.11第4版)、“王洪文病亡”(1992.08.05第2版)。
- 网络舆情肯定不能等同于全部的民意,但如何看待网络舆情恐怕也不能这么简单地与现实“分割”
- 被微博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