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某中文没学好么?~“不恨所有人”在中文逻辑上可以解释为“恨部分人”~正确的表达是“不恨任何人”~而争取同情分是该向受害者认错独生子有什么可同情的~谁不是啊~
【李某某二审最后陈述曝光:不恨所有人】李某某在最后陈述时说道,他不恨所有的人,并感谢老师这些年的教育,感谢父母的教育和培养。他称,后悔知道有人要去做坏事时没有制止,还跟着去,父母只有自己一个孩子,希望法官、检察官都换位思考。(北京青年报)详情:🔗 网页链接
- 出自《灌篮高手》漫画单行本第五卷卷首作者寄语~看了我也同样祝福日本队有一天能战胜中国和韩国~[可爱]祝福他们吧
日本小朋友们要把课本玩坏啦~(图via石秋瞳哥哥15才)
- 还好中亚~西亚~到东欧的人民没有非要我们为铁木真当年对他们的侵略而道歉~//@罗永浩: 常看常新。
指责年轻一代的日本人对侵华历史不关心、不了解更是莫名其妙,我们自己的年轻人对六几年、八几年的历史也不知道,怎么能指望友邦青年记得三几年、四几年的历史呢?太他妈自我中心了吧?五十步笑百步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真正邪门儿的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 如果老师让她写《我的朋友》,她可以写“字典即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益友”,同样拿高分,顺便连《我的老师》这篇也一起带了[偷笑]//@sylvia1160: 这孩子肯定没朋友… //
【学霸的世界:补课上瘾 不让补课就绝食、离家![bed凌乱]】重庆女孩佳琦对课本和习题非常痴迷,国庆闹着去上了7天补习班,爸妈不同意继续补课,佳琦就和母亲大吵一架,绝食、离家、考试交白卷抗议!佳琦说,辅导班有学习氛围,不会的能立即问老师,"当天弄不清楚,我觉都睡不好"🔗 网页链接
-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男的真的挺了不起的~//@段郎说事: [怒]
【孩子街头大便 父亲捡大便扔环卫工[怒]】昨天下午,四川宜宾环卫工曾大姐见一小孩随地大便,让其父母扔进垃圾桶。谁知小孩父亲说“我清洁了,还要你做什么?”曾大姐辩解几句,男子又说,“信不信我把屎甩你身上。” 抓起粪便就扔了过去……眼看围观的人多,该男扔下妻儿溜了! 🔗 网页链接
- 回复@落薇安: 我觉得既然博主能照出来~应该对味道还是有些自信的~可惜我对这些绿色的菜是没太大兴趣的~我以为——我们的祖先进化了上百万年才到达了食物链顶端~这不是为了让我们吃叶子的! //@落薇安: 回复@冰海牧心: 其实我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落薇安: 你做的 真的是你做的麼
- 已经完成投诉~@-Akuri- @sylvia1160 这类事现在似乎挺多~我只说一点基本的~部分无知的愚民看到可爱的动物就想抓来养~看到讨厌的就恨不能消灭之~他们不过是爱自己~是自私罢了~这种人没资格说什么爱动物~真正热爱野生动物的话就会尊重它们的生~老~病~死~会愿鸟飞如鸟~鱼行似鱼~展开全文
- 谁说我们没有信仰?~我们信公理~信真爱~信光明~信礼义廉耻~信父慈子孝~信“慈母手中线”~信“崔杼弑其君”~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反偶像的~佛陀“涅槃”时也反对弟子立像~展开想它们的名讳不也是一种“像”吗?~所以我们是有信仰的~那信仰可以叫任何一种美好的名字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把它传承~展开全文
- 色情艺术。。。。。说得真夸张啊~其实生殖崇拜几乎每个文明在其早期都是有的~一些生殖器的雕塑~表现的是早期人类对于生命力的歌颂和对于繁殖的神秘感~
【古老的色情艺术,竟是一种维系社会的符号?】维伦多尔夫的,和米洛的维纳斯看起来颇为不同;它们的功能,可能完全不同。有两位科学家研究发现,史前人类的“色情艺术”最初是用来颂扬女性的身体,之后演变成了一种巩固共有认知的符号,把不断分散扩张的人群维系在一起:🔗 网页链接
- 是这样哟~的确是卫宫切嗣~他是自杨威利以后~我第二佩服的人~卫宫切嗣这个人在体上的价值观也是和我类似的~
@冰海牧心 你这微博个人简介是卫宫切嗣说的那句话吧。 - 回复@西瓜荧不能再迷恋零食和可乐了: 法律就是应该死板才对啊~如果所谓民众脑子一热呼吁一下就能超越法律~那不乱套了?且不知民众是很好煽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文革时人人都觉得你是右派于是就顺利成章地真心呼吁该把你这个说“毛泽东做得不对”的人处死吗?——他们可是真心觉得你反革命~是个恶徒展开全文
【媒体称长春盗车案嫌犯有自首情节 或可从轻处罚】盗车嫌疑人周喜军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但考虑到其有自首情节,我国刑法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最终量刑还需以法院判决为准。🔗 网页链接 下图来自@河南商报 :孩子妈妈得知噩耗后,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
- 这个数字表明~有7.5%的男生是GAY~好吧~开玩笑~应该是表明勇于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的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少了67%//@果壳网: 有个有意思的数字:研究者在中国的数百所高中里调查学生们的恋爱状况,发现25%的中国男生和10%的中国女生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好像有点不对……
【从早恋看中国情人节】情人节、七夕、520“表白日”和大大小小的光棍节,现在中国的“爱情节日”数量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或许很多人只把这当做商家的阴谋,但科普作者梅丽莎•施耐德这个老外却不这么想,她从“早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式爱情文化为何如此偏爱这么多的节日:🔗 网页链接
- 回复@小七VV: 我没有不喜欢啊~我只是不认识~并评论说“请问XXX是谁?”然后就引来脑残粉“XXX你都不知道?”“无语”“无力吐槽”等一通讽刺~在此之前我可什么都没表示过~如果你从我的文字里读出态度问题~而认为她那不是讽刺~那么我要说她是讽刺~我的态度没问题这也是可以的~
Merry Christmas! 我刚刚到家……我去洗澡了…………
- 回复@我是淇淇: 他以为卖切糕啊… //@我是淇淇: 先帮你做个网站,然后告诉你免费做的,看后喜欢再付款...然后你拒绝合作,就各种纠缠...再然后信息恐吓你必须付款否则各门户网拉黑警告...再然后电话恐吓自称讨债公司索要制作费...再然后恐吓索要广告费,放话不付款全家有危险..无休止的纠缠啊展开全文
一个月时间,收到诈骗电话四起,恐吓电话两起...对嘉兴市的企业信息管理真心无语...今天正式报案 - 回复@落薇安: 在有阳光的午后,沏一杯茶,捧一本书,在有细雨的夜晚,吸一口馨风,听一段调频。 //@落薇安: 偶尔暴躁偶尔暴躁 一般这个时候我会试着自己说服自己安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