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油为何享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请点击高立志课题组对普通油茶转录组学及其油脂代谢途径进行的研究论文吧。详情:🔗 网页链接
- 昆明植物所李唯奇研究组在弥勒苣苔的复苏机理及超低温保存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详情:🔗 网页链接
- 《唇与舌之吻——地中海的圣洁诱惑》。主角:迷迭香Rosemary,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抵御黑暗的神药……🔗 网页链接 更多内容敬请收看《那些叫薄荷的东西》http://t.cn/zQaPWQc;《关于罗勒与你的想象力》http://t.cn/zQADNXj;《香草望族唇形科》http://t.cn/zQv3SHB[围观]展开全文
- 昆明植物所刘吉开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能溶解肌肉的新蘑菇毒素,最关键的是先前在欧洲一直被当作食用菌、不被人们认知的危险毒蘑菇——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的身上发现的。🔗 网页链接 [衰]吃货注意了![吃惊]
- 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赞]——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宋波博士在孙航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喜马拉雅冰缘带发现一例新的互利共生机制。很有意思的一篇传粉文章。[围观]🔗 网页链接
- 小编来到最具人气的种子博物馆!不止小朋友喜欢,大朋友也对神奇的种子感兴趣呢!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金效华博士等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宗昕博士、王红研究员等合作,在兰科植物产卵地拟态研究上取得最新进展。详情:🔗 网页链接
- 昆明植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博士研究生张婵在导师杨永平研究员和段元文研究员的指导下,在云南省丽江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开展了42种高山植物的花粉萌发实验,研究结果证明UV-B辐射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高山植物花部特征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情:🔗 网页链接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组经过十多年的材料搜集,在牛肝菌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详情:🔗 网页链接
- 昆明植物所税玉民研究组最新的研究通过形态和分子系统确定了中国石灰岩特有属——石山苣苔属(苦苣苔科)三个新分类群。这三个新分类群都仅只发现一至两个居群,数量极为稀少且生境片段化明显。亟待开展保护研究工作,以防由于环境遭受破坏而野外灭绝。详情:🔗 网页链接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卫邦研究组的马永鹏博士与丽江高山植物园吴之坤博士合作,对报春花属植物的自然杂交机制进行了研究。详情:🔗 网页链接
- 毛枝五针松为云南南部石灰岩山地的特有种,其分布区域极其狭窄且种群数量极少,被列在我国亟待拯救保护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中。昆明植物园从1988年就开展了对其的迁地保护研究,近期该植株得到了发育良好的种子,标志着该种迁地保护获得了初步成功。详情:🔗 网页链接
- 植物命名学,对于不了解其原理的人来说,常常令其迷惑不解:明明只是简单的给植物取个名字嘛,却硬要用一个“死”了的语言文字——拉丁文来取,不仅名字是拉丁文写的,连它的描述也要用拉丁文,这太让人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请看http://t.cn/zTK5iir植物双名命名法 @中国科普博览 展开全文
昆明植物所老挝植物考察顺利结束。共采集标本400余号,(主要是蕨类植物),其中有不少是老挝的新记载,也有少数可能是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