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生椰牡蛎酒的头像

生椰牡蛎酒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生椰牡蛎酒

    18/19年入学港本的内地生,全国加起来可能也就几千个,但应该是历年来最倒霉的两届了——这些人很可能根本没体验过什么正常的本科生活,2019-2022这四年只能用“颠三倒四”这四个字来形容。有位私交甚好的朋友香港社运时在香港,武汉封城时在武汉,可谓是中了彩票般的运气,什么大事都迎头撞上了。还有位校友跟我说他疫情期间自费隔离了七次,一度因为身份原因住个酒店都要打电话去井茶局——哈哈,我听到时当场就因为应激而笑了出来,然后我说没事,我五次,我也好不到哪儿去。而且我当时回港根本抢不到平价酒店,在机场旁边的酒店隔离一晚上800hkd,一天顶你三天呢!(无选择的)自费隔离真的相当于花钱雇人打你,我当时已经快失去对金钱正确的认知能力了:平时省吃俭用的节约几十块开心好一会儿,然后内地/hk两边疫情轮番爆发、稍有动作就是大几千块坐牢费——这才是我当时在世俗层面最大的创伤啊,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要付这份代价呢?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生椰牡蛎酒

    哎呀总说规训规训的,我觉得绝大部分老中青少年都被“成绩”规训了——不然你考不好为什么要难过呢?你通过提升成绩建立的自信也是摇摇欲坠的,并没有脱离现有的评判体系。老钟应试教育只看成绩,小孩子只要想得到认可就得卷生卷死做题,这合理吗?不合理。我建议大家都“脱学役”,初中高中都摆烂不学习考试好了,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多运动多旅游,做一个自然人。我这么说观者应该明白哪里不对劲了——如果一个普通人家的平民子弟这么做,其实改变不了大环境,甚至有可能害了自己(应试升学几乎是普通人谋求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径)。与其坠入这种思维陷阱,在后现代迷宫中绕来绕去,不如大方承认:现代人生来就是”被规训的”“不自由的”,社会上就是有各种各样暂时无法改变的评判标准,会影响你的切身利益,也会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而唯一摆脱它们的途径是逃进亚马逊森林当一个野人。当然了“学习成绩”和我之前提到的“容貌”肯定不是一回事,我只是想借用一下这种逻辑(人类无法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有容貌上的虚荣心正如有高分追求/名校情结)。女的为什么心甘情愿服美役?被规训了?被父权制洗脑了?其实按我的说法,这是因为“美貌”就是能给人带来好处啊!哪怕仅仅是多些人喜欢,也就是能给她带来快乐。你不要这份好处不代表别的女的不想要——每个人心理需求和价值观不同,她们为了得到这份好处愿意付出一点代价又与你何干?也别说什么“服美役会削若女性的社会竞争力”了,我真的见多了在世俗意义上成功且注重外形的女性。如果你一个张桂梅梦女、每天寸头裤衩心无旁骛学习工作的,学习上事业上心理健康上,干不过人一个化妆染发每天思考穿什么裙子分心的,还叫人脱美役……这也太幽默了吧?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生椰牡蛎酒

    上周末跟校友吃饭,得知母校一个月前又跳了两个(我就不记得哪一年是没人跳的)。爱学校并引以为豪的人把电脑屏幕设置成“XX大学把我害得好惨”的黑底图片,真正恨学校的人已经磨不吭声地从几十米的高台一跃而下了。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牡蛎的玻璃海

    在京都穿着80块的淘宝和服拍了张典游客照但为了拍它们 几乎献祭了我的双脚穿着木屐下坡的时候感觉身体要从两个脚趾间一分为三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牡蛎的玻璃海

    受不了受不了我真的受不了哟 来官啦 大家都很兴奋呢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牡蛎的玻璃海

    我对网友口中很多的性别刻板印象都没有太感同身受,但这当然不是因为ta们说错了,而是因为大家从小到大的圈子不一样。难以启齿的是,我18岁前都宅得无药可救,所以交际圈和现充人大有不同。例如,对男性“粗糙/理性/没有情感需求”一类的形容,我并不是太有共鸣,可能因为我很是接触过一些精神状态比女性平均水平更动荡的宅男——他们自卑,缺爱,敏感,抑郁,其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在青春期幻想、并渴望自己成为女性,只是由于想显得合群,表面上还是会装出一副嘴臭直男和兄弟打打闹闹的模样。女性的话,我对现实生活中的女同群体不算特别了解,但我对二次元zzl群体敢说比较熟悉。她们真的不是现充人口中的“两个女同装直女”,而是“两个铁血直女因过分迷恋二次元男纸片人却无法接受三次元男性而在情感上彼此慰藉”。记得初高中时、在qq空间混二次元圈子的小女生人均一个同性cp,她们会时常晒聊天记录秀恩爱,并在qq空间置顶 慕水安(中考弧长.) |亲亲老婆@ 浅黎笙💕一类的东西。还记得有几年语c特别流行,玩家大都是女孩,但会扮演男纸片人对戏(包括h戏);很多年后我以三次元现充视角再看,大震惊,发现这不就是两个直女披着男性的外壳在进行文爱和聊骚嘛……这些女孩年纪尚小,浪漫吸引和性吸引傻傻分不清,有幻想、且缺少温暖,就彼此产生类似于柏拉图或脑交的情感交互。很多男纸片人背后的文案也是女性啊,她们本就擅长爱上虚拟,所以相爱对她们来说简直轻而易举。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牡蛎的玻璃海

    之前有看到视频拍最低时薪能去超市买什么,挑战100块能买什么。因为都是抽象的概念,也没什么感觉,这次把它放在里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就觉得好难承受啊。
    转发 1评论 161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玻璃海的牡蛎

    我至今觉得,有些赛博世界的“真情实感”之所以会被嘲讽,与其说问题出在内容,倒不如说问题出在表达。在对观众态度的影响上,“姿态“与“措辞”都太过关键。若情感被某种叙述唤起,就能淹没这个人原本对事实的判断。精于文字者太擅于欺人、甚至于自欺,再荒诞丑陋的故事,ta们都能从中发掘出能被浪漫化的素材,再将其修剪得与人心贴合。我同样是热爱说清醒话,且偶尔刻薄的人,但在看到一些疯癫发言时,居然说不出任何轻慢的言语——因为我同样有过这样可笑的心境。它们太过相似了,以至于可以跨越时空、惨烈地共鸣。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玻璃海的牡蛎

    再就是一些私人记忆了2019年的台大校园 在台湾认识的朋友好不容易找到的淡水河 草东街 女巫店以及19岁时过分稚气、朴素的自己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北雪平的牡蛎

    长毛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