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妄想这东西就像浮云一样。它来了就让它来,它去了就让它去。你不管浮云怎么样,你就管你这句名号。全神贯注在这句佛号上,如猫捕鼠!盯着这句佛号,你盯久了,你就觉得心会慢慢地静下来了。
- 碰到任何问题,你不要想到只靠自己,要想到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靠得住。就好像一个三岁的小孩碰到问题,父母一定能给他解决。要建立这样一个心态。
- 现在很多人把佛经放在桌面上跟那些杂物放在一起,看经典的时候毫无恭敬:躺在沙发上看,或者一边挖鼻子,或者抠脚板,甚至放屁,诸如此类。这些不仅得不到利益,而且是一种亵渎。
- 念佛就是求往生的,你可千万不要去求其它的东西。如果你念佛就是求开悟,求得神通,求在这个世间怎么怎么样,那就搞错了方向了。
- 我们外部的环境,是由我们的业力的心感召过来的,随着我们的业力的心的转化,外境也会转化。现在整个生态环境的种种污染、失衡的情况,它来自什么?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污染了,外部世界才被污染,我们内心不平衡了,外部世界才不平衡,一切要从我们的内心去寻找。
- 印光大师说:这个时代的众生得人身比往生极乐世界难。为什么呢?你得人身要靠自己的善业,五戒五常没有做到就失人身。如果你五戒五常万一做不到,但是你信愿持名,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能让你带业往生。
- 如果从教、从理上来看,禅和净土也是不二的: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这是教理。但是从下手工夫来看:禅,要从空门进入,一法不立;净,从有门入手,指方立向。
- 彻悟大师就有句话,一个偈子:“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佛——本土的释迦牟尼佛、极乐的阿弥陀佛的无上的心要,这个“心要”包括着他的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善巧方便在里面。
- 父母生育之恩,师长的恩德,朋友礼信之恩,乃至于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有一茶一饭之恩的,我们都以劝修净土法门来报恩。对一切认识的、不认识的,甚至那些飞禽走兽、蜎飞蠕动之物,发一个善愿:“愿你们都能生到极乐世界,等我成佛之后,我来度你们。”跟众生结个法缘,成熟以后也能产生作用。
-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告诉我们: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如果没有证得无生法忍的话,要在五浊恶世里度众生,无有是处。外面的五欲六尘非常强大,内心的烦恼非常厚重,你自救都救不了,你怎么能救他人?一个婴儿不能离开父母,一个初发心的菩萨不能离开佛。我们一定要听佛的话,应当发愿,愿生净土。
- 食肉的人持咒不灵验,不能成就。食肉的人贪图口腹之乐,对娑婆世界的苦难就没有感觉,生不起厌离心,就没有了求道修行的动力。因此佛陀开示:对食肉要厌离它,要像吃了自己子女的肉一样,这种观想是非常有智慧的。在大乘佛法当中,吃肉是无有是处,绝对要断除的。
- 要让小孩子孝顺父母,要让他为父母服务,吃饭的时候要让他为父母打饭,吃完饭要让他洗碗,要让他扫地。要让他干这些,这样他就在修福德。如果他小时候太宠爱他,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干, ...(发自@微博桌面 http://t.cn/zjj9IWH)
- 一个净业行人,一定要发愿做阿弥陀佛的使者,传播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有缘的众生都能够回归弥陀愿海。所以要劝,从身边的人劝勉开始:劝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以及同乡之人,还有亲友,都共同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查看全文>>
- 为什么谈至诚恳切,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早已成就,我们就是怎么感通的问题。跟这个大愿感通上了,我们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感通不上,那就什么都解决不了。所以感通的条件就是要至诚恳切 ...(发自@微博桌面 http://t.cn/zjj9IWH)
- 要改造外境,首先要改造我们的心,那怎么去改造心呢?你去忆佛念佛就能改造,一切恶业是我们心造的,一切业,心也是可以转的。
- 为什么能感通?由于阿弥陀佛全体的慈悲愿力在我们的念头里,我们的念头里面具足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我们就在阿弥陀佛的心中,阿弥陀佛也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这一念的痛苦求救,阿弥陀佛马上就会给我们帮助,我们跟阿弥陀佛是同体。你了解这个同体的话,我们一念的皈命就决定可以得救。展开全文
- 女人生产过程很痛苦。最好的方法是至诚恳切助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以寻声救苦为心,能解决女人临产的一些痛苦和风险,能令母子种大善根。他不会计较产妇在临产时的裸露和种种不净。只要你至诚去念,就跟观世音菩萨结上法缘。
- 学经典一定要学了义——第一了义,不要学那些半字教——不了义的东西。这个大乘的佛法,都叫了义。但是净土法门是无上了义,它不仅仅谈真空,不仅仅谈妙有。真空妙有——大乘圆顿的中道了义,就在这种净土的教义里面——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 由于我们听释迦牟尼佛这么说,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佛德的信任,接纳了,但不是我证悟的境界;如果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原来我们所信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现量亲证的境界。
- 没有建立智慧的信心,开显不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你对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功德,很难产生信心。因为众生与生俱来具有贪、瞋、痴、慢、疑,这种根本烦恼很难根除。世间法,很多东西我们都很难产生信心,更何况是出世间法当中至极圆顿的法。我们的疑常常会显发、泛滥出来。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净土祖师弘扬净土法门,离不开跟通途教法的比较。这种比较不是优劣的意气之争,而是在契理方面的讨论,能不能契合众生的根机、众生能不能从生死苦海得以拯救——这个关节点上,帮助我们择法。与通途教法相比,净土一法最直捷、最圆顿,是一切方便当中最好的。
- 历代开悟没有了生死的,必然要轮转。资料显示,一些大禅师投生的身份:五祖戒禅师成了苏东坡;真如喆禅师成了宋钦宗;堂青禅师转生为曾鲁公;海印信禅师作了朱防御的女儿。这就是参禅开悟,但惑业未尽的结果。破无明的法身大士没有成就无上正觉之前,在积功累德时,都要仰仗佛力加持,才能圆满佛果。
- 孝,孝敬父母。你不能溺爱他,不能以他为中心。传统社会吃饭的时候,小孩要帮父母添饭、端茶的,培养他的孝心,孝行。现在是颠倒了,小孩坐在上面,做父母为他服务,忙得团团转。如果他是在三岁以前,或是自己不能料理,你可以为他服务。当他大的时候,你就不要这样做了,一要让他来为尽他的孝心。
- 《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个大富长者,家里比较富有,为人也很仁厚。一天,一个小偷去偷东西。大富长者给他十两银子,并让他天亮再走。后来,大富长者去世了,那个曾经的偷儿,改邪归正出家修行,成为大和尚。这才是古人的仁慈之心哪!
- 《龙舒净土文》的风格是文句浅显、典雅,道理深邃。印祖生前非常推崇这部书。印祖在湖北莲华寺做照客,他看了残本的《龙舒净土文》之后,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实践使印祖对念佛的功德利益产生了很大的信心,后来印祖一门深入,专心念佛。此书是接引初机之第一要书。真正是称佛本怀,利益众生甚大。
- 斋日,四天王和四天王的太子巡视南阎浮提;斋月,忉利天王宫殿里有一面镜子,正好对着我们,南阎浮提众生的一举一动都在当中显现出来。因此要吃常素,要做种种的功德。祖师大德开示,一般的居士在家过夫妻生活,也尽可能避免斋日和斋月为好。
- 净土经典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并在上面写你的名字。我们信愿持名,不仅在庄严我们娑婆世界,同时也在庄严极乐世界,我们信愿念佛的功夫,越精勤,莲华绽出的光色,就越灿烂。如果我们退心了,后悔了,莲华也会枯萎。所以这个一念心性是很不可思议的。
- 净土一法是大乘圆顿之法,要发大乘菩提心。《无量寿经》开示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也是要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入佛道的要门是以发菩提心为首的,如果不能发广大的菩提心、立坚固的志愿,你纵然是尘点劫在这里修行,也仍还在轮回,徒劳辛苦。
- #2013东南亚弘法行# 系列报道之五 【大安法师在印尼雅加达太平寺讲法】 6月3日下午,东林寺弘法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太平寺,稍作休整后于当晚7:30分法师升座讲法,主题是《至简易至圆顿的净土法门》。为了让当地信众更好的理解法义,太平寺常住安排一位法师作印尼语翻译。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