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南山孤烟的头像

南山孤烟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艺术批评:没有读者的写作 艺术批评正经历着危机,它在当代文化批评中已失去一席之地。艺术批评正在衰败,但它的衰败却是一个不寻常的过程,一方面在衰败,一方面又无比地热闹。无数的批评家日夜不停地写作,无数的文学家、哲学家改行来做批评,无数的艺术家在批评家的策划下粉墨登场。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巴尔蒂斯《特蕾莎之梦》(1938)纽约大都会 画这幅画的时候特蕾莎大约13岁,1936-39年,巴尔蒂斯以她为题材画了11幅画。关于这种青春期少女的题材,巴尔蒂斯认为他是要捕捉从少女到女人之间的那个瞬间。作为一个具象画家,在反架上艺术的时代,画了一个少女的世界,表现了一种感性而神秘的色情张力。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劳德累克《红磨坊》1892/95 (芝加哥) 劳德累克与红磨坊的交往始于1889年,红磨坊开张的时候。红磨坊的老板买了他一幅画《女骑手》作为前厅的装饰。劳德累克在这儿画了红磨坊的常客和歌舞表演,他自己也在其中,旁边是他的堂兄吉雷容。右边的女人是声名狼藉的英国歌手玛伊•弥尔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基蒂•史密斯《李莉斯》1994 出自中世纪犹太传说,李莉斯是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因为她要求和亚当平等的权利,而被逐出伊甸园,更加温顺的夏娃取代了她。李莉斯流放到罪恶的世界。史密斯以李莉斯的动作和位置使观众恐慌。大多数雕塑是被动地让人观看,这个李莉斯则是回头凶狠地一看,准备对人发起攻击。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拉图尔《忏悔的马大拉》(大都会) 妓女马大拉是基督宣布为了自我惩罚和刻苦修行而放弃肉体愉悦的证人。她独坐镜前,镜子是空虚的象征,骷髅象征道德,烛光意味着精神的升华。拉图尔深受卡拉瓦乔的影响,烛光与阴影的对比、几何形的构成和冥思的气氛成为其绘画的主要特征,他也由此获得重要的名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库尔贝《有小狗的女人》1861-2(奥赛) 这幅画于1868年在根特展出,所以画上标的时间是1868,实际上画于1861-62年间。画中的女人叫勒诺德,是一个女招待,库尔贝与她的关系不一般。库尔贝和她分手后,愤怒地向她索要送给她的绘画和雕塑,其中就有这幅画,他后来修改了作画的时间,也是想隐瞒这种关系。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山孤烟

    米勒《鸟巢》(1874) 米勒画了一辈子法国农民,这幅画作于他去世的前一年。画的内容来自他童年的故事,成群的野鸽子惊慌逃窜。野鸽子晚上栖息在树林里,农民拿着棍棒驱赶它们,火把的光亮照瞎它们眼睛,它们乱飞乱撞,撞在树上或棍棒上,农民拣去掉在地上的野鸽子,做为他们的盘中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