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广院杜彩的头像

广院杜彩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香港做了150年英属殖民地,香港人不要自认为曾经是现在仍然是高人一等的英国人,前几天苏格兰闹分家,英国首相痛哭流涕,没看见吗?应该理智地意识到香港已经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邓小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已经很开明很雄才大略了,让港大的青少年学生再上场,更是重蹈了25年前6月的历史覆辙!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今天缅怀我的外祖父杜敦师烈士,他26岁就在"四战四平"的惨烈战役中牺牲,抛下外祖母及我当时仅两岁的母亲,今年春天,携年迈的母亲赴吉林四平烈士陵园祭扫,母亲摸着外祖父的英名撕心裂肺哭喊,断断续续喊"我们国家不能再战乱了",其他为国捐躯的英烈你们安息,我目前平庸琐碎的人生愧对你们[鲜花]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腐败和市场操纵让个别人牟利会加剧不平等,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建立一整套公共机制,使资本为整体利益服务,包括在各个行业中发展各种新型资产和新型的参与性治理,还包括对收入和资产进行累进税制。(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今晚跟有兵讨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问题。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呵呵,田书记肯定不会是周永康,卸任了还被逮起来,因为我跟大多数学生一样,相信您是个好人,我们在南广第一次打招呼,在北京站偶遇,寒暄又寒暄
    今天卸任了。自93年任煤干院副书记,廿年风雨,学校已三易其名,分管学生工作依旧,虽无建树,尚能尽心。参加工作四十四载,恍如弹指一挥间,往事如烟,荣辱随缘。如今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更有桃李芬芳慰平生。感谢家人同事师生员工的理解支持和宽容。心怀感恩,珍惜缘分,祝福曾经一路同行的你…
    展开全文
    转发 1207评论 51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单独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和不喝酒。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联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的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情无关。(弗洛姆《爱的艺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马航MH370不知踪影已经11天,这部悬疑度极高的惊悚片,无论是否人为导演,都让人看得疲累了,26个国家地区目前打着国际人道主义的牌子而蠢蠢欲动并借机跨国巡游,200多条包括100多条国人性命是死是活,恐怕连家人都快麻木了,如果这架飞机永远都找不到下落,该如何向后人交代这一史无前例的事儿啊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我曾读过一些大陆学术腐败的报道,主要是大量抄袭他人的著作,而且被揭发后仍然毫不在乎。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说明中国学术界还未能建立起最起码的纪律,而一些号称教授、专家的人也无一点自尊心……也许大陆大学的升迁制度也在无意中鼓励了这一不良风气。(余英时)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今晚在地铁4号线,遇到以前多年任教于南大历史系,现调到北大历史系的钱乘旦老湿,他可能也来逛西单图书大厦,他是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始作俑者”,我刚才在车上对他说:《大国崛起》的解说词配音者是我广院的学生,钱老湿听完呵呵了[呵呵]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71年前的今天,1942年的今天,弘一大师圆寂。是年中秋过后,大师他病势已重,遂手书二偈与世人告别,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弥留之际,书“悲欣交集”四字,是为绝笔。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我认为创作动画就是在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那个世界能抚慰受现实压迫的心灵,激励萎靡的意志,能化解紊乱的情感,使观者拥有平缓轻快的心情,以及受到净化后的澄明心境。(宫崎骏)(呵呵,宫崎骏的这个对动画的定义,颇似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净化”说)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回复@肖懿航cubick: 呵呵,昨晚看了你的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你跟萧老湿合唱的(美国电影《幽灵》主题歌?),很好很好耶 //@肖懿航cubick: 回复@广院杜彩: 美有时候很捉摸不定的,在我看来万事万物都有其美的瞬间,你大部分抓拍都很美
    【今日的后海日志4】日落时分,哥儿俩在后海附近寻了一家老字号的京城小吃,中午偶请了哥哥,晚饭哥哥一定要请我,我说都兄弟这么多年了,何必还要分得这么清,哥哥说这不是神马亲兄弟明算账,而是AA制。回来的地铁上,哥哥坐在我身旁瞌睡起来了,呵呵精力健旺的艺术家貌似很能抵抗秋乏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呵呵,一个女生的微薄头像很有视觉感,翻了翻她的微薄配图,发现她用手机自拍的照片,有的也很有感耶,赞一个3
    啊睡不着〜恩晚安晚安。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三里屯酒吧的女歌手:听了她的歌,咿咿呀呀的,十分好听,十字路口的麻辣烫味道,回味也很好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视觉艺术的审美主客体5】在占住主流地位的视觉艺术史中,男性始终是观看的主体,女性的身体一直处于被观看的客体位置。这是由于男性艺术家一直主宰着视觉艺术的创造力,他们在制定这个领域的权力话语和审美规范,这本身就具有精神分析学意义,比如偶拍的这张情侣嬉戏的作品,女纸正面男子背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从北京协和医院门前走过12:只是从医院门口匆匆走过,想起安东尼奥尼1972年《中国》里的一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祝愿天下所有人,无论穷富贵贱,只要是好人,都一生平安,再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今晚的6号线,偶没有等到末班车,偶也木有从列车的这头穿行到那头,只坐在你的对面,静静看你倦怠的样子,祝你晚安,祝你好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呵呵,好主意,不过,还是想叫《魂断6号线》//@桌角的一帆风顺开花了: 好欢乐的连载!杜老师快出摄影集《地铁众生相》!
    今晚6号线的最后一班地铁5(从平安里至常营的一段路程里拍摄,诸位晚安,好梦)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回复@肖大宝宝儿: 神马呀,不懂“焦点透视”原理吗,镜头机位在你脚下,近的物体显得大,而远离的显得小,这种视觉形式才隐喻着女性的孕育生命的美,这种夸张变形是西方艺术的语法,看看西方远古就有的丰乳肥臀的维伦托夫的维纳斯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难道是,因为偶的相机好?//@方方spring: 每天看看杜彩老师的街拍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为什么老师的照片这么有感觉
    三里屯5:东、西、南、北4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三里屯4(色5):偶今儿的城市漫游日记,以这张具有形而上意蕴的照片结束,本要去洗个手,突然发现这几位不知何方来的神圣比偶更像“城市漫游者”,偶顿觉尿意全无,偶突然问他们她们“你们在这等谁啊?等待戈多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今晚在“准母校”中戏,呵呵,傍晚时分,光线幽暗,如果我坚持不用闪光灯,那么,拍出的你,也只能如此了,你晚安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艺术的天才例如卡夫卡,多是忧郁型气质,而孤独中的写作则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另一类是思想的天才,例如牛顿、康德、维特根斯坦,则相当自觉地选择了孤独,以便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地专注于意义和秩序的寻求。(《论孤独》)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人生命运的分野,是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的。如果你投生在薄熙来先生家里,等待你的是英国的中学、美国的大学、国际的保姆、国内的保安。如果你出生在当前的农村,你有一半以上的可能将开始一个“留守的童年”,你有一半的可能初中以后失业…支撑教育不公平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利益结构。(何三畏)
    《贫民子弟的出路》:人民日报文章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这么说就是社会早没底线了,因为文章立论就是教育不公平。我们常批官员不为教育不公平讲话,实际上就算有一任官员铁了心搞教育不公平,也不可能搞到目前的程度。支撑教育不公平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利益结构🔗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新闻摄影之父阿尔弗雷德的《胜利日之吻》拍摄于纽约时代广场,时值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一位水兵在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阿尔弗雷德抓拍下来。不过到了20世纪末,此照片被证明有摆拍作假嫌疑。(新摄影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1951年的今天,电影《武训传》遭受批判】孙瑜导演、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山东人武训“行乞兴学”的义举,上映后引起论争。赞扬者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电影”,而当时毛泽东认为它宣传了改良的思想,给予封杀批判。直至去年《武训传》在沉寂了60多年后才始发正版DVD。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学者建议将中共正式党员数量缩编3000万左右】山东大学教授张锡恩就健全党员退出机制建议,将正式党员缩编3000万左右。加上生老病死自然淘汰,党员队伍可望回到十四大时5100万左右。他认为,或许这是可思考的党员“适度规模”的参考坐标。目前我国党员8000多万,占全国人口6%。(凤凰视频)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呵呵]
    【真相:大英图书馆没有马克思的脚印】大英图书馆的管理员说,“马克思的脚印”是中国人的神话故事,马克思绝对没有固定座位,更不要说天天看书,脚把地上磨出一个坑这么可笑的事情。——1818年5月5日,卡尔·亨利希·马克思诞生,#史上今天#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懒学士 康德的绝对律令: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即如何对待他人。尼采对此称之为神学直觉,认为这在道德上是危险的:“当一个人脱离内在的需要去思考、去感知,丧失个人深层选择,丧失愉悦感,就像一个义务的机器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摧毁人了。”每个人都要设计自己的绝对律令,成为他自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院杜彩

    央视新闻频道,不停滴滚动播出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真心不想看死伤的大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还炸死了个小孩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