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视-线-的头像

-视-线-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视-线-

    如果,摄影创作,能够准确的捕捉或反映,影像主题语言的“意外”因素,也就基本解决了摄影优劣的根本问题。此类手段,相对于单纯强调拍摄“数量”而言,它与视觉条件的“思维方式”关系更加密切,这种思维方式,通常又与“思维角度”建立了难以分割的关联。(摄影:那日松)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这世界很公平,它分别将白昼交给了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夫妇,将黑夜交给了文泽17。艺术家们则自然的在本能的情绪里,释放了各自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钟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的长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期间,尽管被动的扮演了无数个不同角色,但它在每一个时代的脚下,不仅承载了中国文化独立的身份,同时作为可触摸的精神灵魂体,它始终保持着坚韧的风骨。艺术家文泽17的文化叙述,或许使长城当代文化语境的意义,多了一份不同寻常的清润之美。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2013年6月16日晚23:30时,长城居庸关现场,绵延2公里多的灯光被全部打开,与艺术家文泽17的互联网影像作品交相辉映。长城作为展示载体,构成了另一种归属于当代文化表达的崭新形式。同时,由于此次长城项目的特殊作用及深远的意义,也预示了当代视觉艺术暗含分水岭特性所呈现的另一个起点。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2013年6月16日23:30时-17日凌晨3时。全球首例即时互联网影像作品跨国互动展,在中国的长城与法国巴黎的斯坦内兹艺术馆现场同步联网呈现,这也是有史以来,全球首位艺术家借互联网技术手段,第一次进行如此规模的艺术创作。艺术家文泽17因此成为继蔡国强之后又一位具有超现实创作形态的华人艺术家。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个体文化愈加具体;或愈加完善,个体精神便愈加可以随处合理绽放。尤其经过多元文化的洗礼之后,更能有效的被分辩出个体灵魂所在。自然,也就可以由此随心分享和驾驭文化的自由。孙鶴先生便以超凡的悟性,为自身架设了来自个体精神难能可贵的自由属性。(图片说明:上-行草体。下-秦简瓦当字体书写本)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首届2013春季微博艺术沙龙(三月艺术沙龙)展览季,已于近日结束。之后,作为常态形式将在每年的三月至五月初定为固定的艺术沙龙展览季。届时,愿能看到更多艺术家及作品参与其中。本微博空间将对首届参与艺术家继续进行新作跟踪展览展示和推介活动。翌年再会。@那日松的微博 @李天元-艺术 @0086杂志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微艺术沙龙】-《静观-寓言》-那日松手机摄影作品展。艺术家简介:那日松,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像素》杂志主编,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中国当代著名策展人,资深影像编辑,出版人,摄影家。原《大众摄影》编辑,《摄影之友》主编,《PHOTO》中文版-主编等。代表作《虎妞日记》等。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微艺术沙龙]_参展艺术家:祁志龙。作品名称:《大家,小家,都是家》。在一个必然的结果里,艺术家正视了混浊不堪的欲念蜕变,于焦灼中,对人类的偏激行为,致以善意甚至怜悯般的忠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微艺术沙龙]《叠》2013首届春季手机摄影联展_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_巴荒,祁志龙,宋永平,那日松,田益宾,李天元,祁志锐,田禾,文泽1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巴力art

    艺术家文泽17的作品,已凸显了崭新的当代特征,他使每一个主题的视觉衔接与对抗,即刻构成了社会内容的单元性实时景观,在解决和交接的瞬间,便沉稳的形成了视觉景象的真实图典。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