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萨钦哲仁波切:作为一个修行者,最好是别张扬或暴露自己的弱点,以免它们成为魔罗的标的。因此,必须学习自我保护,我们可以利用下列几项作为盔甲来穿戴:一、以“持戒”来抵制情绪或令其动摇。二、以“禅定”来调伏情绪,让它们不会一被搅动就跳出来而无法控制。三、以“智慧”来根除所有的情绪。
- 宗萨钦哲仁波切教言:当你走过这永无止境的心灵旅程时,正确的发心永远是你的支柱。成为佛教徒和修行者二十年后,我们仍在自己身上看到同样的贪和瞋,仍然犯相同错误,仍然是脆弱、容易受伤害的人。调整发心相当重要。如果你有正确的态度,就知道如何有正确的期望,然后知道如何专心致力,如何实行。
- 宗萨钦哲仁波切: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是困惑。当我们开口的时候,是矛盾。因此,世界上不存在"沟通"这件事,只存在"成功的误解"和"不成功的误解"。
- 我们应该去思考佛陀关于无常和幻象的教授,还是不是与当今很相关。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即便是一点点无常,如果我们能接受无常即便是一点点,它能够带给我们生活多少的影响?我们还会像我们要活一千年那样去购买东西吗?我们还会去毁灭这个地球吗?----宗萨钦哲仁波切
- 佛陀,也教授了我们这种真理,这种真理是非常纯粹的、原始的真理,它从来不会画出来充满玫瑰花的这种图画,它非常真实地、非常平实地告诉我们无常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我们所珍视的很多东西的幻象的那一面----宗萨钦哲仁波切
- 宗萨钦哲仁波切:我们总是被太多因缘所控。业力的风,从任何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吹来。如果你不够强壮,风吹向哪里,你就去向哪里。
- 当一个如一碗面般世俗的念头出现在你的脑海,只要觉知它,就已经够好了。如果我这样说,你多半是不会满意的。念些咒语、修些仪轨、做一些更仪式化的东西会更让你满足。我也是这样的。----宗萨钦哲仁波切
-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佛教的忏悔是基于无我。基督教的忏悔是这个自我做了错事,因此请求宽恕,全部的目的是要让自我更好更强,并被原谅。佛教的忏悔是去真正摧毁自我的藏身处,因而让自我无处可躲。
- 水的地位是比较高,比较重要,因为你是要喝水,外面的杯子只是方便你喝水;所以很重要的,你需要了解——上师是方便,你的智慧或者说找到你的本性才是目标。——宗萨钦哲仁波切
- 问:念诵的意义是什么?宗萨钦哲仁波切说:念诵是禅修的一部分,是一种禅修技巧。禅修有点像以毒攻毒,我们的根本问题是持续的散乱。因此禅修的作用是以一种散乱来中和其它的散乱。念诵就有点像是这样。实际上所有的仪轨,甚至只是供水,如果你认真清洗器皿,真正专注于清洁,就是修持了禅定。
- 道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你只需要让它再度重现。虽然它闲睡了一阵子,但我觉得这也是好的,尤其是对佛教来说。佛法是普世通用的,而且并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现在很多中国人思想清新,同时又具有这种“基因”。——宗萨钦哲仁波切
- 接受皈依就是向某個東西‘投降’或‘臣服’。如果你皈依,‘投降’‘投靠’‘臣服’於某一個人;很明顯,就是你覺得他不會欺騙你的。就是不管你是‘投降’某一個人,某一個系統,這個東西他不應該會欺騙你的。~宗萨钦哲仁波切
- 皈依是非常重要,是最基本的。很多喇嘛都說,分別內外道,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是依照皈依來看的。這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皈依有‘投降於’和‘信任於’,或者我們說‘跟從’、‘相信’的意思在裏面。接受皈依就是向某個東西‘投降’或‘臣服’。~宗萨钦哲仁波切
- 任何你认为是珍贵的、有价值的东西,你都能够用来做供养,譬如:太阳、月亮、金银珠宝、珊瑚琥珀、精致漂亮的花园、温泉、电影明星、模特等等, 只要你作为人类有限的投射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宗萨钦哲仁波切
- 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供养这些东西并不是因为佛菩萨需要这些东西——你要记住: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要积聚自己的功德,如果你所供养的东西能够让你除掉自己的执着,这就是好的供养。——宗萨钦哲仁波切
- 佛教有着种福田的观念。布施钱财,正是种福田方法之一,以慈悲心救济病者、贫穷、孤老、流浪动物等,或以慈悲心去建设、造作有利于大众的公共福利事业,叫做「悲田」;而护持佛教、尊重人伦师道,以恭敬心供养三宝、父母、师长等,叫做「敬田」。布施如播种,为善能得善果,布施也必得福报——海涛法师
- 当心中生起修持佛法的念头时,不要犹豫踌躇。切勿把修持佛法这件事拖延到明天。当下即是适当的时机。农人不会等到冰霜使地面变硬才开始播种。他会趁着土壤温暖湿润的时候播种。一旦你遇见了具德的上师,领受了他的教导,你就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开始走上觉悟之道。——顶果钦哲仁波切
- 当灯照亮自己时,用的是自我照亮的方法。你找不到灯的黑暗面,找不到灯的黑暗面须要灯的光明面去照亮的情况。同样地,我们的心也是像这样:没有心,我们无法了解事情;但没有心,心也不知道它自己。所以心有自知、自证、或说是自我照亮的本性。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即是佛性——宗萨钦哲仁波切
- 我强烈鼓励你一再地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当你观想莲师并持诵“莲师心咒”时,每念诵一百遍时,就将莲师融入于你的心中。这种过程你做得愈多愈好,所以每持诵十遍或二十遍心咒就融入一次,然后观照那种“无别一体”。不用 说,这种经历一定会对你的生命有所改 变。——宗萨钦哲仁波切
- 善男子。若复有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众多人众。不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假使不施。念念之中施功常生无有穷尽。独行布施其福甚少。——《佛说像法决疑经》
- 修行人一定要融入社会,其他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时尚也好,潮流也好,想怎样打扮都无所谓。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能学习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大乘佛法是非常人性化、非常开放的。现代的佛教徒应该在外表上像一个时尚的现代人,里面却要像2500多年前的修行人,这样的结合,才是非常完美的!"——慈诚罗珠堪布展开全文
- 不孝顺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恩情深厚,佛经上说你报答几亿劫都还不了父母的大恩,不孝父母者天地都难容。况且连父母之孝礼都不尊者,又何能领导他人?何能服众!
- 金刚经现在告诉你要把过去、现在,自己身心的业报清理完了,开悟的那一点消息才会来,所以永嘉禅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我们人生在世,一切的因果和遭遇,本身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才有其必然的结果。——南怀瑾先生
- 有时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嘴巴很碎、东说西说的人,或者是私心特别重的人,首先你不要成为他的样子,但你心里不要放弃他,心里开放的接受任何帮助他的机会,但不必和他特别亲近,因为皈依戒中说「自皈依法,不结交恶友」不结交会让自己退转的恶友,就是守护自己的修行。——大宝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 《日藏经》云:“有情谁人皈依佛,俱祗魔众不能害,纵破戒律心散乱,彼亦定能趋涅槃。”如此说,皈依具有无量功德。所以,应当勤奋念修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
- 于五欲中,触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堕在深泥,难可拯济。以是故诸天方便令菩萨远离淫欲。复次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淫欲会时,身心慌迷,无所省觉,深着自没。以是故诸天令菩萨离之。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
-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解脱。当我们说从轮回中解脱,并不是指一种更好的生活。而当我们谈论成佛,我也不认为是指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得到提升,是非常世俗的,怀着这样的目的是非常世俗的。所以,当我们说到要获得解脱,那是指超越所有的这些幻相,完全的幻相——宗萨钦哲仁波切
- 以至诚向莲师祈请:“喇嘛千诺...”即上师了知一切。莲师本已安坐于我们心中的红色莲花,此时莲花盛开,而莲师安住于我顶。我们不停祈求、祈请,我的心识随顺教法,祈请一切教法缘于正道,并祈请一切幻觉悉变为智慧,精进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满莲师的开示,而且行住坐卧之中均不离于此——顶果钦哲法王展开全文
- 现在有的在家人随意评论和诽谤出家人,作为一个学佛人这是很不如法的。释迦牟尼佛曾经讲过,每四个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个是佛的化现。所以在出家人中谁是圣者、谁是凡夫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你如果认为某个出家人的行为不如法或者对这个出家人没有信心,可以不去拜见不去供养,但不能诽谤——希阿荣博堪布
- 现在这个时代,太过度聊天的缘故,一直发生很多问题。比方印度这边有人毁谤东、毁谤西,这是非常不好,最好闭嘴。一直毁谤他人的话,今世的部份来讲的话,也会引起很多麻烦,甚至很多人不喜欢自己,来世会直接坠入金刚地狱。所以不要毁谤他人。——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庄严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