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卢昌海微博的头像

@卢昌海微博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卢昌海微博

    在一个 Youtube 频道听到一句有意思的话, 说中国最牛逼的不是 “用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世界 22% 的人口” (这是引用官宣口号, 后一比例其实该下调了, 下同), 而是用世界 2% 的教育和医疗投入解决了世界 22% 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以及用世界 22% 的人口养活了世界 50% 的公务员。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卢昌海微博

    中国的洗脑式反美教育, 在继几十年前那场大规模伦常颠覆运动之后, 造就了新一轮的人格分裂。 典型的例子是一边跟着战狼骂美国, 或嘲笑美国的水深火热, 一边张罗着子女的赴美事宜。 一旦遇到 AP 考试被取消之类有可能影响子女前往那水深火热之地的消息, 则如丧考妣。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卢昌海微博

    一位年长的友人转了一段文字(图一),并附言说,我现在感到了真正的恐惧,不是怕染病毒而死,因为我对死根本没有恐惧,但我对这个反科学机器真的感到无比恐惧。在网上看到的另两段话也让人动容,highlight 一下转在这里。虽不处在同样环境里,但对那种毕生之爱随时可被践踏的屈辱感同身受,深觉悲凉。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卢昌海微博

    昨天关于 2022 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微博配图版在新浪即刻被屏蔽, 去掉图片亦仅 “存活” 了数小时。 这年头, 不仅有敏感词, 而且有敏感图。 哪怕你想为元首祝寿, 想为政策拍马, 也会因姓氏或政策里充满敏感词而被屏蔽。 这国家有过更黑暗的时期, 但从未比如今更鬼祟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卢昌海微博

    “新冠” 在武汉出现之初,大家批评过信息及疫情处理的不透明。那些批评并未批错,但跟上海这种几十万确诊无一死亡的 “奇迹” 相比,那时的信息及疫情处理简直已经太透明了。两年的自吹自擂和自我膨胀让这个国家再也无法面对现实,倒车不知要开往哪个年代。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方舟子似乎踢到墙了,一篇“网络作家梦游美利坚”据说被百度百家秒删,各网站转载也被删,连新浪博客也疑遭“预防性关闭”,发出了“看来我的微博、微信、博客都要看不了”的哀叹。本不知此事的我也不禁产生了好奇,方跟南方集团争斗时还互有“宣传阵地”,这“网络作家”何许人,居然能对他进行封杀?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们调查了各种职业在公众眼里的形象,结果很有趣,转一下,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在哪里。图中横坐标是能力(越往右越强),纵坐标是亲和度(越往上越高)。报道链接为:🔗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据报道,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公布了自己的“教育大纲”,要点包括:不得有除伊斯兰教外的其他民族和种族观念;不得有数学、社会学和进化论;必须强调物理和化学规律都遵照真主安拉(Allāh)的律法……其他都可以“理解”,惟数学躺枪令我不解?数学对恐怖组织有啥危害啊?[阴险]@数学文化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我上次转到网站的张益唐专访(http://t.cn/Rhwken6)引起了一些有关张益唐与导师莫宗坚关系的讨论,受那些讨论吸引,我想找找莫的其他学生的回忆,暂未找到,倒是意外地看到了RateMyProfessors网站上张、莫两人的学生评分,在这里分享一下:http://t.cn/zTeAA1O、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据自然(Nature)网站报道,中国正打算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直径达52公里,几乎比LHC(直径27公里)大一倍,预计2028年前建成。该报道还有一个有趣的数字:中国目前最大的对撞机的直径仅240米(大概是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报道原文为:🔗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我主页上来自Yahoo! Slurp的点击数比来自GoogleBot的多十倍,几乎成灾,这是什么缘故?Yahoo作为搜索引擎跟Google相比早已没落,造访别人网页却如此“勤快”,是技术上的极度低效(即需要如此“勤快”地收集网页,才能提供比Google差得多的搜索功能),还是因为Yahoo! Slurp被太多其它公司采用了?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新作:地震与互联网] ……有一天,我打开电脑,发现留言和点击数剧减,我的心情大为低落……像这种互联网畅通与否的问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共同关注的——当然不是为了体谅我这种小虾米级“站长”的心情, 而是因为……很多大公司老总的心情也跟其畅通与否有着密切关系……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百字科普# 碳是宇宙中质量丰度居第四的元素,也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之一。生物体的脆弱及碳的最常见同素异形体石墨的“软弱”容易掩盖这样一个事实:碳甚至比以耐高温著称、熔点温度最高的金属——钨——还更能在高温下维持固态,它在常压下不会熔化,只会升华,升华温度比钨的熔点温度还高。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冯·卡门1937年访华时在前往蒋介石别墅的途中乘坐过轿子。苦力们抬着轿子在羊肠小路上前进、旁边是万丈深渊,坐在轿子中上下晃荡的卡门感到有些害怕,不过他说:“我对苦力们的抬轿本领深信不疑,他们步履轻捷、稳健,如此神奇地利用竹杠的弹性。我担心的是,抬轿的竹杠有没有做过力学试验。” [嘻嘻]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两位神父在神学院深造,学院规定冥想时不得抽烟,而两位神父的烟瘾都很重,于是先后向学院询问通融。结果神父甲被拒绝,神父乙被允许,神父甲就问神父乙:“他们不许我抽烟,为何许你?” “你怎么问的?” “我问冥想时能否抽烟” “啊,朋友,那就错了,你该问抽烟时能否冥想,那就会被允许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1945年,冯·卡门访问苏联,在前往托尔斯泰墓地时遇到了晴雨相间的天气,冯·卡门知道那是一种涡列现象,并测算出了周期,于是就以此跟年轻活泼的苏联向导小姐开玩笑,每当天气要转晴时就对向导小姐说:“玛琳娜,你笑笑,太阳就会出来了”,屡试不爽。——如此泡妞功力居然一生未婚,真没天理啊。[阴险]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亿万富翁的“业余”兴趣一瞥:谷歌创始人佩奇对行星资源开发、抗衰老、自动驾驶等感兴趣并予资助;微软创始人盖兹喜爱读书,对多个教育及研究项目感兴趣并予资助;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则迷恋李一道长和王林大师,并主张“别读太多书”,“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知是不是各自文化结出的典型果实?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年长的博友大都接触过BASIC吧?这个语言即将50岁了。BASIC的创始人之一John Kemeny是犹太人,因躲避纳粹来到美国,参加过曼哈顿计划,老板是Feynman,听过von Neumann的报告,当过Einstein的助手(简历上有这几个名字可不容易)。所附图片一张是早期PC上的BASIC游戏,一张是Kemeny指点女儿BASIC编程。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再转一则跟比特币有关的消息:比特币交易公司“First Meta”的CEO、年仅28岁的美女——理解为“美女”或“美国女孩”均可——Autumn Radtke最近被发现“非正常死亡”在了自己的新加坡寓所里。死因尚待调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一项新近的调查表明,美国人中有11%以为HTML是一种通过性关系传播的疾病;27%以为gigabyte是一种昆虫;42%以为motherboard是游轮的甲板;15%以为software是一种舒服的衣服;12%以为USB是某欧洲国家的国名缩写。该报的忠告是:跟人聊天时少用技术名词……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拙作《从奇点到虫洞》居然出现在了减肥网站 http://t.cn/8FryxXE。这……这……这到底是咋回事?莫非看拙作须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毅力,故而有助于减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我读过不少有关核武器历史的书,今天重读Feynman的一些回忆时,忽然意识到美国的很多核武研究者虽命运荣光,却带着沉重的负疚感;而中国的核武研究者虽命运悲惨,却充满了荣誉感。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最近,蒙特利尔大学的Maynard在arXiv.org上发表论文(http://t.cn/8kZ0Wmo),宣称将对孪生素数间隔的估计压缩到了600,从而超过了始于张益唐,经陶哲轩等人推进到的4680。Maynard表示他的方法没有用到任何来自张益唐的技术。Maynard的论文不仅针对孪生素数,也针对k-tuples,并已得到陶哲轩的好评。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最近看了东野圭吾的侦探伽利略系列的许多短篇,觉得挺不错,作者看来是理工科出生,不仅将主人公身份设定为物理学副教授(而且姓汤川,老让我想起汤川秀树),还构思了许多用物理或工程知识作案和破案的有趣故事。特向对推理小说感兴趣的博友推荐。听说东野圭吾的加贺系列也很出名,今后也将找来读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最近又出现了两篇(估计是同一篇遭“腰斩”变成的两篇)有关张益唐的采访稿,我合并发在了茶室里,欢迎感兴趣的博友浏览:🔗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有本Kip Thorne的稍有些老的科普也值得推荐。此书是我刚到美国后不久加入某Book Club时获赠的(美国的Book Club通常会赠几本书给会员,会员则保证未来购买若干本书,不过邮挂及手续费超贵),既通俗、趣味,又有深度及扎实的史料(很多还是作者亲历,系独家披露)。此书有中译,但没看过不知译本好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科学杂志《Nautilus》(鹦鹉螺)最近刊登了一篇张益唐访谈,有朋友转到了我茶室,我在回帖里对该杂志略作了介绍,下面所附图片则为该访谈题图的一部分,有一种“犹抱‘数字’半遮面”的意境,很别致,也很贴切,欢迎博友们浏览:🔗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看到一个有关“什么是成功”的趣贴,转过来与诸位共赏(共勉?):3岁,不尿裤子;5岁,能自己吃饭;18岁,能自己开车;20岁 ,有性生活;30岁,有钱;40岁,有钱;50岁,有钱;60岁,有性生活;70岁, 能自己开车;80岁,能自己吃饭;90岁,不尿裤子;100岁,还没挂在墙上;300岁,还挂在墙上。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以前有人让我不要用“民科”一词,说那带有贬义,我的回答是:这个词的用字是中性的,它的褒贬之意其实是由那群人自己的行为所演绎的。如果那群人令人钦佩,这个词就会趋向褒义;反之,你就算改称其为“仙女”也会变成嘲讽。对“五毛”一词我的看法也是如此。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卢昌海

    日本扶桑社2001年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曾引起轩然大波,招致中、韩两国及日本左派人士的抗议。台湾中研院将争议部分译成中文,“為國人對教科書事件的爭議焦點,以及教科書事件所蘊含之政治及社會變遷的時代容貌提供知識背景”。我对不同视角的历史资料向来好奇,便也找了一份看,并将随时写些观感。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