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大藏法海的头像

大藏法海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三世因果经】 果:今生眼瞎为何因? 因:前世多看淫书人。 为何有人今生眼睛瞎掉看不见东西呢? 这是因为过去生出版、书写、喜欢看色情的书刊字画, 不正当的使用眼睛;或是常伤害众生的眼睛, 使其受伤视力损坏,所得到的果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南怀瑾谈缘: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人生由男女感情结为夫妇,然后生儿女,美其名曰天伦之乐,其实从人生深一层的体会来看,没有乐,只有苦,不过人都是喜欢苦中作乐罢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一辈子来学会闭嘴。生活中,往往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承受能力,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生。”人之所以痛苦,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希望得到更多。万法归一,只要“看破、放下”,才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无拘无束,来去自由,心无挂碍,得大自在。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六祖坛经》里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有一首诗偈说的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维,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胸。生活自然就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当你的内心升起利益他人的发心时,你已经开始在利益他人,不论你实际是否利益到他多少,因最可贵的是最初的菩提种子,但即使你利益了他人多少,当你的心开始计较回报时,你已经开始在烧毁最初的菩提种子,即便你得到了多少的回报但遗失的却是最为可贵的种子,所以正确的修行是利益了他人并圆满了自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楞严咒】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云“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楞严咒是整个佛法的保护神,若楞严咒不灭,一切法都不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人于恶逆境界, 不可起怨尤。 知德能感天, 则必不至小有逆境, 便懈道心。 若因小有不顺, 便谓修行无益, 是无知无识者之知见。 人生因果复杂, 有因故致有果, 有果断非无因。但当息心念佛, 尽我心以修, 不问现境逆顺。 若能常如是者, 必能多福。 — —《印光法师文钞》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任何宗教,都难免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什么其他宗教很少报道,佛教却常见诸报端,任人调侃?佛教还能被肆意歪曲,无底限地娱乐?因为有些人看来,佛教以慈悲为怀,似乎怎么践踏都没危险。但实际上,慈悲并非像石头一样不懂取舍,佛教的神圣性,我们也有责任捍卫,因为它是全人类的心灵财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佩带佛珠为饰。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灾增福,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每天不一样,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个星期都有进步,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心愈来愈清净,业障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这样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离苦得乐、法喜充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我们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给人一些欣赏、一些芬芳、一些气质、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伤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灵山会上的那一朵花,给人喜悦。禅,就是一朵花,喜悦芬芳。——星云大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具足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乃至无量的无量。名号含摄一切法,虚空法界无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胜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不仅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宣说无量的法门,都离不开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并不是说出家人住在寺庙里就能成佛,也不是说要到山洞里去精进修行就能成佛,这些都是外在的环境。如果净化不了自心的烦恼,即使躲在山洞里修行五十年、一百年也没有用,反而我们的心越来越无明、执着心越来越强、分别心越来越多,最后出来的时候,心还是在烦恼状态,还是在轮回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学佛问答】佛陀的外表与凡夫有不同吗?答:没有不同。所不同的是佛陀的内心:知足、感恩、快乐、宁静、安详。面对老病死,佛陀与凡夫有何区别?答:佛陀的色身仍会有老病死,但佛陀随顺缘起,全然接受无常法则,安住每一个当下,内心没有任何迎拒心。凡夫面对老病死,抱怨、瞋恨、抗拒、恐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慈悲」是最好的消炎祛火止痛药,用宽容和忍辱调和敷在焦灼的心口,有平心静气、美容益寿之奇效……气候反常、世事无常、人情反复,宜长养慈悲、善护身心: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惜人惜情,非是攀缘乃慈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大藏法海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其中“我”并不是单指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每一个人。正听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觉悟后摆脱各种物欲、迷惑和假象的束缚,不再受天地之束缚,即唯“我”独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