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传统黄花梨的头像

传统黄花梨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经久的一串教材佛珠】从2008年第一代教材串佛珠制作以后,我一直坚持了九代,总发行5700多串,几乎每天都有成交。这样一串1.5*15的佛珠为何能持久发展?一是这串佛珠包含了16种明清家具用材或仿制用材,有木材样本作用;二是这串佛珠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心理,成就了一种时尚;三是真材实料,老幼无欺。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神奇的阴沉金丝楠】蜀地产贞楠,含金丝多者谓金丝楠,被山洪地震埋于地下几千逾万年者为阴沉金丝楠。几千年的无氧封闭和地下矿物的侵蚀,金丝楠清香变为各种各样,其中有一样就是水果香味,附图就是水果香阴沉金丝楠。青古铜色的珠子包浆醇厚,散发出清雅水果和阴柔药香味道,正是女人最适合的佛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用余料设计了两块挂屏】尺寸为61*39*3.5,黑檀攒边装金丝楠板,利用金丝楠缎纹辅助浅浅的烫工做成此山水画,上部装厚实的黄铜挂件形成一块完整的挂匾。所选金丝楠材质细腻纹理优美,红绿点缀画法也很传统有味,是可遇不可求之佳作。因为只是前期设计样品,加之材料异常难得,喜欢的朋友可抢先定下。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欣赏几根油性内敛的黄花梨老料】黄花梨的寿命一般在500年左右,但遇到雷击或火灾等情况下黄花梨植株也会自然死亡,死亡后的植株在自然界会慢慢腐朽,历经几十年后的残体便是最好的黄花梨。这种黄花梨油性内敛收缩,比重较大,香味醇厚,做家具外表光滑细腻,极易形成包浆。如图便是这种老料,鉴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清初素圈椅一对鉴赏】进入清代圈椅发生了一些改变:首先是椅圈的变化更圆了一些,扶手头部过度的更顺畅自然了;步步高赶步枨成为一种固定格式,且有一统天下的局势;后背板用料上显得宽一些,大"S”型成定律;座面比明代略低了一些,不再专门配脚踏。私下认为论中国素雅大气的圈椅以此时的为最好。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明清文人书箱鉴赏】书箱起源很早,木头箱子装书从夏商时期便有。唐宋时期好的书箱多樟木类。大漆书箱及雕漆在元明常见,到明中期出现细木家具,自然也有细木的书箱,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等书箱出现。清代书箱风格多样,用料也多种多样,文人墨客外出有个好的书箱成为一种高尚行为。附明清书箱鉴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这种精美的小桌多见于回流,早年被八国联军掠夺,是清早期造宫廷用品,紫檀(早)和老红木材质(晚些)居多,多用五彩螺钿镶嵌,为后宫和皇族中大户所有,是非常难得珍贵的历史精品。恭喜博主获此宝物,也感谢你分享与我,可惜图片不清楚,我也只能大概评述下。转发给我的博友一并欣赏!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传统乌木家具与黄花梨、紫檀位列前三】传统乌木是明清家具中非常珍贵的一类木材,与紫檀一样乌木也是十木九空,因此乌木也没有大料。乌木历史上多做小件,如筷子、印章、扇骨、镇尺等等,乌木家具是少之又少,因... --发布到微刊《传统黄花梨研究与交流》🔗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上榜名贵佛珠】经过博友初步评定,2012名贵木材佛珠珍惜度排名如下:第一北长叶黄杨佛珠,暖暖蛋黄光滑细腻;第二印度老山檀光斑佛珠,香气馥郁三味俱全;第三海南黄花梨红黄料佛珠,质地如金纹理幽雅;第四印度野生小叶紫檀,沉敛庄重紫气恒生;第五金丝楠佛珠,金丝炫耀药香古雅。附图可放大,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统黄花梨

    印度老山檀、北黄杨、野生紫檀、海南黄花梨是四种名贵的木材,我今天把这几种材质老料做的四串佛珠集中在一起供大家欣赏。香、净、素、雅代表了这四种材质的佛珠,玩物养志是很讲究的事情。想提升自身素养,把玩的东西就不能俗气。图片是室内阳光下的自然效果,尾图是我设计的第九代名贵木材教材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