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谢力昕的头像

谢力昕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今年年底,观众可通过@上海艺术人文频道 的直播,欣赏91岁的普莱斯勒在柏林新年音乐会上演奏莫扎特第23钢协。其演艺生涯令人叹为观止,46年获德彪西比赛大奖,但决定投身美艺三重奏。半个多世纪后,08年美艺解散,老爷子重返独奏舞台。一部讲述其生平纪录片预计年底推出,标题或可翻为《艺无止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艺术人文每晚八点档经典# 今晚排的片目是越南裔钢琴大师邓泰山(邓泰松)2007年上海音乐厅独奏音乐会,上半场曲目为法系——德彪西《意象集》、福雷《夜曲》和拉威尔《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下半场为肖邦《四首叙事曲》。网络在线实时:🔗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C.P.E.巴赫300年# 德国Haenssler唱片本月专辑的封面,也许是在暗示,在智能手机的时代,CPE的“情感风格”将借着作曲家三百诞辰纪念而重获新生。德国钢琴家Michael Rische以演绎贝多芬闻名,他和莱比锡室内乐团合作CPE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用现代乐器,感染力十足。试听第三乐章:🔗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音乐会上的手机铃声为一大公害,不过作曲家M.G.Williams倒特地创作一套十四首铃声练习曲(Ring Tones),受艾夫斯、德彪西、南卡罗影响,技巧很难。华裔钢琴家陈宣尧(Sean Chen)去年获克莱本第三名,颇受瞩目,成为了这套“铃声”的首演和首录者。试听这新专辑中铃声1-3首:🔗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加拿大如今最知名的古典音乐家是谁?古尔德?不,是André Gagnon 安德烈·加尼翁! 作曲指挥钢琴改编通吃,曾和梅纽因合作。从巴赫、肖邦以及流行乐中汲取灵感。今晚九点FM94.7播出他在2011年的金唱片Les chemins ombragés(阴影小路)。领略一下这位魁北克音乐家的抒情曲《帆》🔗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生于1952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的葛甘孺先生因1983年创作大提琴独奏曲《遗风》,被称为“中国首位先锋作曲家”。他认为西方音乐逻辑性为重,而中国音乐更自由流动,更具实验性。今晚9点FM94.7@schonne 杨宁广播专栏介绍葛的三部作品:《中国狂想曲》《赋》《五声小品》。在线收听:🔗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施瓦茨科普芙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为歌曲集《致我的朋友》,也是她的丈夫沃尔特·里格监制的最后一张唱片,完成于1979年1月,3个月后里格陪伴妻子进行告别巡演时,心脏病发作去世。不过,该专辑并非为两人长期合作的EMI录制,而是Decca。今晚九点FM94.7播出@环球古典 重版的专辑。🔗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一个推迟了半个多世纪的首演:汪立三作于1957年8月的钢琴独奏曲《诗》。当时作曲家正遭受批判,即将被打成右派流放北大荒。2013年8月,钢琴家张奕明@piy1981 首演于上海交响乐团室内音乐会。🔗 网页链接 本周日上午9点40分,@上海艺术人文频道 《纵横经典》播出“汪立三的钢琴艺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Toy Piano? 它可不是玩具!拥有一批严肃Toy Pianist,拿它来开独奏音乐会,建立起一套完整曲库!人称“玩具琴皇后”陈灵(Margaret Leng Tan)和凯奇长期合作。华裔玩具琴演奏家Phyllis Chen刚推出新专辑《小玩意儿》,故作低调的标题掩饰不住她的雄心,试听专辑中炫技《托卡塔》🔗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上周来访的BBC音乐管弦乐团录制有安德森乐队作品系列,斯拉特金执棒,堪称一时之选。今晚九点FM94.7推出安德森名曲集之一,每逢周二播出一集。今晚还播出安德森唯一一部“严肃作品”,C大调钢琴协奏曲。50年代首演后被作曲家收回,直至1988年方出版,作曲家已辞世13年。在线收听:🔗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为庆贺阿巴多八十大寿,@环球古典 将1966-69年三十多岁的阿巴多在DECCA公司录制的九张唱片重版。阿巴多1933年生于米兰音乐世家,自小立志做指挥,现场观摩托斯卡尼尼和富特的排练演出,内心更服膺富特艺术。后到维也纳学习,与梅塔同学,得到传奇制作人卡尔肖青睐。今明两晚九点FM94.7选播这套专辑。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这两天听重版的水星Living Presence系列,该系列五十年代早期用Schoeps M201单点收声录制的单声道交响乐录音无与伦比,多拉蒂指挥明尼波利斯乐团(即后来的明尼苏达)1953年录制的《春之祭》,单声道效果出色,弱奏细节丰富,动态凌厉,感觉超出许多立体声录音。试听结尾片段:🔗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还记得这套当年让所有人觊觎不已的华纳巴赫2000么?第一套巴赫作品全集,154CD配一本书和DVD纪录片,全部摊开来,像拥有了一个世界。如今这个“世界”全部被放进了一个小小的U盘,所有音乐被压成三千多个MP3文件,320K。4月20日已经开始发售,价格约折合人名币一千一百至七百之间。@上海贝多芬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最近FM94.7经典音乐频率推出介绍作曲家@于京君 的节目,得到了于老师的大力支持。节目中播出了陈萨演奏的《小星星变奏曲》选段、《沐浴在巴赫阳光下》《舞雩》《榫卯-前奏曲》《里盖蒂小品》重新配器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等,作品涵盖于老师将近30年的创作。欢迎点击收听:🔗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我尝试的有声书第二篇——伊萨克·辛格(Isaac Singer)的《奥勒和特露法——两片树叶的故事》。可以说是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寓言。关于死亡,写得很动人:🔗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3月5日,富特文格勒的遗孀伊丽莎白辞世,享年103岁。本周日上午九点15分,@上海艺术人文频道 播出纪录片《富特文格勒之爱》,从伊丽莎白的视角,口述她和大师的生活,穿插的大师原声表述他的艺术理念,拍得极为感人,数年前曾在“用眼倾听”古典音乐纪录片展映上播出。网络直播:🔗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雷颐 老师“清末”讲座录音,方知列宁对文革后古典音乐普及功莫大焉。贝多芬交响曲能不能在央广播,谁都不敢决定,据传最后一路上报到上面,由华主席拍板。播出前还加了一句话: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生前热爱贝多芬。这是当时翻译出版的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书中有记载的。之后各地有恃无恐地跟风了。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布里顿和皮尔斯毕生挚爱,相伴四十年,深深影响了布里顿的音乐。在美国休假的@schonne 杨宁兄抽空撰写专题稿件,聚焦布里顿音乐中的“爱恋”和“禁爱”主题。今晚九点FM94.7先播出“布里顿的夜乐”,《小夜曲》和《夜曲》,皆为皮尔斯创作,神秘悠远,将死亡和爱恋交织一起。在线🔗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很多钢琴家很晚才重新发现海顿奏鸣曲的魅力,朱晓玫也是如此,在中央院她就以弹海顿出名,可她自己却不怎么受用,私下觉得不足为道。但历经风雨后,2008年她又回到海顿,选择四首奏鸣曲和f小调变奏曲,演绎心得。三八节,今晚九点FM94.7就播出这张朱阿姨的海顿专辑。在线收听:🔗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看歌剧电影,觉得画面载不下丰富饱满的音乐;但看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却觉得音乐撑不起画面。几位主演唱功欠缺,故扬长避短,大量以朗诵腔代唱,近乎独语。凡重要唱段,皆以主演特写表情贯穿,以此和“独语”效果对应,大大降低了音乐强度,反使画面显得无味。奇怪的是,伴奏乐音量不成比例的弱。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去年5.1节柏林爱乐和杜达梅尔在维也纳西班牙马术学校举行欧洲音乐会(每年轮流在欧洲名城举行,为乐团庆生)。今年5.1移师布拉格城堡西班牙大厅,拉特尔携妻捷克女中音考杰娜献上德沃夏克-圣经歌曲、沃恩威廉斯-塔里斯幻想曲和贝多芬田园。@上海艺术人文频道 从去年起签约转播,今年五一节相约布拉格!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常读到西方作者对苏联作曲家的音乐和社会现实进行过度诠释(例如“老肖晚期作品中的空虚麻木的节奏是对后斯大林社会僵死现实的反映”之类,国内也有文章采取类似视角),我不禁想到,这其实和高尔基当初的论断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现代音乐与爵士乐代表了西方社会的腐朽、混乱和没落倾向。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今明两晚9点FM94.7介绍@MattXMN 经营的标旗唱片最新制作的《九位作曲家的第九交响曲》专辑。话说“第九的诅咒”由于勋伯格的渲染,更为人所知,“受害者”有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德沃夏克、马勒、沃恩-威廉斯、阿诺尔德、塞欣斯、施尼特凯等。格拉祖诺夫就因畏惧诅咒,至死未完成第九第一乐章。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今晨德累斯顿新年音乐会抢鲜!卡尔曼《吉普赛提琴手》二重唱“和你起舞到天边”,可谓美轮美奂。这是明天下午3点20分(晚11点40分重播)@上海艺术人文频道 的播出版。全中文字幕,拜大瓦迷精心译配,同事小刁连夜赶制。发给尚在柏林爱乐大厅前线的@雨人陈 @上海贝多芬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艾略特·卡特的一半作品是在九十岁以后创作,风格更趋精炼,不再追求盛年的超级复杂织体,而注重数件乐器对话,故此晚期以室内乐为主,他在103岁最后的作品也是室内乐曲。今晚九点FM94.7@schonne 杨宁兄的广播专栏继续带来卡特纪念第二集,聚焦他的晚年四部室内乐,颇多意外惊奇之笔。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刚到办公室,就收到@MattXMN 兄寄来厚礼,府腾堡爱乐全套布鲁克纳和德姆斯的舒曼钢琴全集!上回见玛兄还提到之前标旗之前引进的莱比锡套装包装简朴,如今两套“包装好得吓人”,舒曼套装是八音盒、布鲁克纳则做成茶叶盒,配上难得录音,可谓好马好鞍!经典94.7“纵横经典”将做系列推荐。京东已发售。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艺术人文频道要做明年台历,想选12个代表性的大美术馆,我遴选了一批,请大家给议议:巴黎3个-卢浮、奥赛、蓬皮杜;伦敦2个-大英、泰特;纽约2个-大都会、MoMA;柏林-博物馆岛、圣彼得堡-埃米塔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或纽约那个);佛罗伦萨-乌菲兹;马德里-普拉多。@雨人陈 @上海贝多芬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谢力昕

    刚读完《被禁于大都会歌剧院》。以这本看来,国内先行引进《谁杀了古典音乐》,对老诺曼的形象是个负面打击。而老诺曼在这本集子谈音乐、文化、电影、社会,于嘲讽刻薄之外,却另有一番温暖的情怀。他忧心的是人性的失落,推崇的是质朴、民主而能人人分享的体验。让我对他有刮目相看之感。
    颇受争议的勒布莱希特又有中译本印行,《被禁于大都会歌剧院》,想来也会读得很爽。最近读焦元溥《乐来乐想》,揭发此君一些“劣迹”:他去采访基辛,奉承得花好桃好,基辛很配合,谈了很多心得,文章刊发出来,读者印象是基辛是个全无自理能力、语言表达低下、只会弹琴的智障,把基辛气得个要死。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