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朱天骐的微博的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读报】iPhone 6要上市了,第一批没有中国内地,有中国香港;第二批还是没有中国内地,有中国台湾。我想苹果不会无视中国内地的市场,只是想缓一缓,因为苹果手机“后门”事件,“苹果云”好莱坞女星的“裸照门”事件,影响还未消除。黑苹果的人,肯定有,商战的手段,大家也都懂。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魏瀚,福建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留在船政做技术工作,后派遣法国留学。回国后,出任福州船政“总司制造”,即总工程师,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号,成为中国第一代军舰制造专家。民国后,任福州船政局局长,授予海军中将。魏瀚,福州人。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新语文】“世界杯开始了,我支持湖人队,因为我喜欢李娜,她跨栏那么厉害,基本不用抢七就能一杆清台,她提拉弧圈球也很强,过弯很流畅,入水都没有水花。最帅的是打小鸟球不用背越式,直接跳发,托马斯全旋接一个全垒打,对方的四分卫就算是黑带…”这个段子的有趣就是“拧巴”,意思相当“别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州话与语文】擤(xǐng)鼻涕,福州话“tao鼻”;叠好的被子铺成被窝,叫“tao被”。感冒久不愈,老人会建议青年哥到中医那里求一方“tao啦”。“tao”的字《新华字典》就有,写着“敨”,音tǒu,把包着或卷着的东西打开,还注明是个方言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加清纯子的眼睛很美,至今我都记得接吻时,她瞳仁的样子。……纯子常约我到图书室……她还带我去札幌艺术家出没的咖啡店和酒吧,我觉得自己一下成熟起来。然而,高三那年早春,纯子在北海道的阿寒投水自杀了。前晚,她在我家窗台上留下一束火红的康乃馨。”——写男女之爱的渡边淳一,他去世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二胡演奏家果敢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让美国观众通过音乐感受中国风采。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在正确消息与谣言之间是小道消息。马航飞机失联后,最为活跃的是小道消息。小道消息多来自推论和想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时也倒逼马国必须出面来澄清这些消息,不知觉中透露出背后的一些事实。比如说出机上没有搏斗迹象,那你一定得知机内情况了。所以,小道消息还是有用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1911年,林觉民由日本东京返回福州,传达同盟会在广州起义的决定。吴适迅速组织26位革命党人,从马尾乘船转香港抵广州参加起义。起义失败,林适被捕,等候秋决,后因武昌起义,广州光复被释放出来。1920年任孙中山大元帅秘书,参加了北伐,为光复福建建立了功勋。吴适,福建连江人。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始于2009年的反赌扫黑席卷中国足坛,时任浙江省体育局局长的陈培德始终站在打假反黑的最前列。可惜中国足球错过了一次拯救自己的机会,所以十年之后受到了更严厉的惩罚。2006年出版《该我说了》一书,言辞犀利地揭露了很多当时的体坛内幕。陈培德,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人。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荐书】丰子恺的《梵高生活》:以东方视角还原梵高的人生 。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蓦然回首,三中人今夜都在灯火璀璨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在此之前,还获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一等奖、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最高奖“小百灵奖”。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厦门闽南大戏院宣布,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将通过中演院线进行全国巡演,首站选在上海。该作品由中国首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集体创作。围绕闽南人的“厝”(即“老屋”“家”),将闽南风土人情糅入其中,展现出一幅闽南民俗风情画。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说字】“伏”,这是一只跟着主人的猎狗,很听话,趴卧在主人身边,伺机出击猎物。孙红雷演的余则成,隐蔽得很深,那部电视剧叫《潜伏》。三伏天,就是告诉人,躲起来,别出去。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自诩为一地鸡毛的资浅妈妈、空想作家、身体力行的亲子共读推广人。曾出版小说《季节盛大》《爱恨书》,童话《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最近出版《骑鲸之旅》,记载了她与儿子米尼共读绘本的笔记。本书作者粲然,福建厦门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2013年度艺术家•雕塑类提名前三甲:陈文令。陈文令是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之一,福建安溪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越剧女小生王君安是尹桂芳老师第五代弟子中最小也是最杰出的一个,16岁即以尹派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1990年主演《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近来,她又领衔主演《柳永》,台风唯美。王君安虽是浙江嵊县人,但她11岁考取了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福建成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福建人在外地】《寻找北极密码》是海峡书局6月出版的新书,在这本书中,王海青“以文学形式描写了第一次至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的人和事”。 王海青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现在是厦门电视台驻北京记者。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这鱼叫油鯜(qie切),比不上马骹鲳。北后街市场一个漳港依姐专卖这些经济鱼类,妻和她打得火热。依姐说,今旦的鱼极新鲜,妻就买了四头。她一个人饭桌上品尝这鱼,鱼刺细,这难不倒她,反而增加了她吃鱼的兴趣,因为可以慢慢地剔出鱼肉,在嘴里回旋,绵绵不绝,“鱼”味无穷。慢生活,吃油鯜。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更喜欢《乌苏里船歌》和《茉莉花》。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回复@翡一青伊: 闽江(白龙江)和乌龙江从南台岛两侧,会合在马江,这就是三江口,八中新校区的所在地。 //@翡一青伊: 请教@朱天骐的微博 朱老师,三江口这个名字是不是三条江的汇合处?
    【福州“迪士尼”水乐园6月底开放】三江口占地50万平方米的浪浪水公园,6月25日对外开放。园内有水陆游玩项目数十项,其中五彩滑道可体验100秒的极速下滑,3000平方米的巨型造浪池内,一米多高的海浪,可将人拍出两三米远……在家门口玩迪斯尼,你跟谁组团呢?@ 出TA吧~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文革前鼓楼区委在东街三牧坊对面,孝义巷西侧,里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听说,是一旧海军人家,不知饭否先生对此知晓否? ——看到尚能饭者的博文《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福州帮》有感而发的评论。🔗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发表了博文 《议论的“场域”》 - 敏岚老师的公开课课题是:议论文的理性思维。课后的评课,师大文学院 郑家建老师提到议论的“场域”问题。会后,我对敏岚老师说,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敏岚老师课上用了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蛇说】“蛇”的古体字是“它”,《说文》小篆“它”的写法,便露出蛇的原形,上面不是宝盖头,而是一条大蛇的头,下面的“匕”一弯钩是蛇身及尾部。因此,“它”是“蛇”的本字,从“虫”的“蛇”其实是后起字。而《说文解字注》中对蛇的注释为:“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南后街董执谊故居的春联,年年都由家族后人自撰并书写。今年的联是:雅士趋门榕海诗香传百代,高风承世闽山文气润千家。董执谊在南后街开书坊,修订、刊行了《闽都别记》。又一联:印版味芸馨铜人献瑞,奇书贞吉象古邑增华。所开书坊名“味芸坊”,故居别称“贞吉居”。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今天祭灶,主题是“甜”。灶糖灶饼甜,甘蔗甜,糖粿甜。欢送灶公上天汇报时,音乐不妨用“甜歌皇后”李玲玉的歌。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从三牧坊过,老一中校区新教学楼露出了面容。我一看,顿时明白了那是红楼的复活。那棵白玉兰依然伴随在红楼边上。当初,拆掉红楼,很多校友痛心疾首。一所百年老校,怎么能没有一座见证历史的遗产。这样的补救,是不是一种忏悔?是不是一种告慰?走过,又回望,那些年我们曾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我记得三中教学大楼最后消失的日子是2011年3月22日,今天看到施工队进场了。长得一人高的茅草,已不见了。喷水池里的数学柱,断成两截。工人正在挖几株芒果树,不锈钢的校标也要先挖出来。新教学楼动工了,这个日子好记——“12.9”。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天骐的微博

    发表了博文 《思绪纷飞》 - 下了雨,晚上有家长会。肠胃型感冒,有点烧。到年段,铭芳老师与我交流了8班的一些情况。在班会上,她说, 朱老师退休了,还能在讲台上给你们上课,你们能做朱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