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牟春光的头像

牟春光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初六,万圣购书1:沈寂《上海大班哈同外传》、哈金《小镇奇人异事》、(英)罗伯特·道格拉斯《李鸿章传》、周忪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俞强《近代沪港双城记》、(澳)山姆·莫辛斯基《别了,上海:一个犹太少年的回忆》、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读过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的《主流》和《论美国的文化》后,非常想读他的另一部著作《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可以还没有中译本。这本书“揭示了在当今美国文化影响世界并几乎垄断各种艺术门类的情况下,为什么戏剧成为唯一例外的真正原因。”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塑造媒体:中共与解放日报》,1990年著作,美国宾州大学sit研究院院长p.斯特拉纳汗著。通过对1941-1947年间《解放日报》的研究,探讨宣传媒介在一个政党系统内的作用。“始终强调意识形态宣传要重于事实报道”、“民粹主义作用体现无疑”。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王佩 告诉俺,他整理俺的博客,将一部分分类,集成俺的“录”,俺求看,读之竟然味道不错。嗯,将自己的博客分类整理一下这件事,看来值得。谢王佩。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生活就是划两种圆:一种以自己为圆心,以世界为半径,划圆;另一种是以世界为圆心,以自己为半径,划圆。评估了一下自己,曾经划过第一种圆,后来开始划第二种圆。现在基本以划第二种圆为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浪潮之巅》,“英语里进化和革命只差一个字母:evolution和revolution,但是二者的差异是巨大的。” 我在:🔗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曾经“倾力推荐”过佐佐木让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第一部《急电:北方四岛的呼叫》,刚去二丫为俺在网易微博建的镜像中找到之:“《急电:北方四岛的呼叫》。从西班牙内战战场,到南千岛群岛,穿越太平洋,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相遇,交合,留下一个孩子,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战争,谍报什么的,浮云而已。 ”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傅高义的《邓时代》(一定要读港版)不是传记书,科斯的《变革中国》也不是经济书,对俺来说,它们都是历史书和政治书。这两本书最好一起看,重建本朝六十年、三十年的因果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今天回程航班书《武士会》,读了三分之一,非常喜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给自己立个规矩,只吐槽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不看不好奇不说。你妈逼自己不喜欢,还看,还说,不是傻逼吗?操你妈影评人,所有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商业周刊/中文版》2012/22期,“鸟叔工厂”,“整个韩国娱乐作品的输送渠道发生了变化,以前可能通过传统媒体输送,现在通过YouTube之类的新媒体,可以让传播更广泛。”在咱们这儿,别说YouTube,就是YouTube的东家Google都不能正常使用,所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别做梦,更别吹牛逼。谢@魏寒枫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朱嘉明说:“那些被认为的自由派或者右派的代表人物,大都名不符实。”非常重要的访谈:🔗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牟春光

    有人说,昨天的大雨都怪国民党,1949年跑之前也不把北京的下水道修好。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