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无名之浪的头像

无名之浪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小象大象家园: 当年他家住四楼,窗户朝着马路和街心公园,我家在马路对面。每天早晨父母与他同路上班,在一起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后来,每当我从街心公园出来总是抬头看看他家的窗户,好像他或老伴会跟我打招呼。
    今天是他的生日,讲个关于他的段子吧。说是他平易近人,对手下非常和蔼。进京后,有一次他的司机要倒车,让他帮忙看后面,他连声说:有数有数(扬州话:好的好的)!结果砰的一声车屁股撞到树上了。司机生气地说:我不是让你帮我看着点吗?他说:我说有树有树嘛……
    转发 446评论 31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财新网:2023年一季度浙江省火化遗体数同比增长72.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民政部原副部长(正部长级)、党组成员阎明复同志,因病于2023年7月3日10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定于2023年7月13日1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阎明复同志遗体送别仪式。特此哀告。民政部阎明复同志治丧办公室2023年7月5日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今天是7月8日,潘功胜履新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的“行领导”仍未更新。
    1. 微博附图
    转发 18评论 24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今天是7月8日,潘功胜履新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的“行领导”仍未更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如果是别人接受邀请,去参加这种活动,会不会被他的粉丝围攻?🇺🇸
    查了下,这照片是真的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转发 725评论 33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但斌: 小时候参加过最多活动的就是粉碎“四人帮”的庆祝活动,当时我们是红小兵!//@上帝爱子: 小时候俺也参加过这类活动//@梁冬微博: //@余季塘: 转发微博
    转发 693评论 416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在权力的包围中不要熄灭真善美的光#——叶敬忠院长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各位同学:大家好!祝贺大家毕业!不知这些年你们的学习是否顺利、生活是否愉快,但能毕业就好!前几天,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朋友圈里说,一到毕业季,大学的毕业讲演就开始了:有的循循善诱,有的春风化雨,但经常是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叮嘱给毕业生。我深以为然。但又能怎样?虽然未能做到,但至少没有熄灭眼里的光,因为学生正是老师眼里的光。本以为今年不会再作为院长做毕业致辞,也曾感到一丝解脱。因为我的讲话无非是基于当下的时代,向同学们做些叮嘱,而面对时代并与之较真,常常需要有扛着痛苦的勇气。作为中国人,我们为国家保持长期的稳定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每天醒来都恍若隔世。战争灾难、凶残杀害、欺辱霸凌、网络暴力……知名学者煽动鼓噪狭隘民族主义,主流媒体情有独钟娱乐花边新闻,公共部门系统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等等,等等!我从来没想到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里还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一百七十五年前,马克思曾感慨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今天,我们需要再次用冷静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处境,需要再次面对一百零五年前梁漱溟之父梁济因迷茫未来而投湖殉清的生死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从世界范围来看,我每每感到“三观”被打破,底线被击穿,想象力严重赤字。我对“明天会更好”极其怀疑,对“文明的进程”极度不确定。我们时常忙碌在各种无可奈何的工作中,除了满心疲惫外,常常感受不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一位同事曾说,以前一般到周五才会感到疲累,而现在到周三就开始倦乏,且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同学们,这或许就是你们即将穿行的世间。请不要怪我在毕业之际不去对未来做一番令人亢奋的憧憬,其实你们也不缺少这个。在此时代,我想叮嘱大家“保持底线”,因为人类行为正在不断击穿底线;我想叮嘱大家“回归常识”,因为人类行动常常违背常识;我想叮嘱大家“真实做人”,因为人类交往每每是合作表演;我想叮嘱大家“高雅做事”,因为人类活动往往是江湖共谋;我想叮嘱大家“把人当人”,因为人类发展已经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看作一个个数字;我想叮嘱大家“记住创伤”,因为人类会在亢奋中轻易忘却曾经经历的苦难。但是,我今天更想叮嘱大家:“在权力的包围中保持清醒!”同学们,在你们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后,你们将立刻感受到权力的无处不在,甚至无所不能。无论你们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只要工作岗位与人相关,就拥有了某种权力;无论你们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是灵活就业,甚或不从事任何工作,只要与公共部门或他人打交道,就必然要面对各种权力。因此,你们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处权力的包围之中。我很担心,你们会在权力的包围中“入乡随俗”,渐渐地迷恋上权力,迷失了自我,迷茫了人生。权力确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让人迷恋上瘾,从而变得“精致”圆滑。多年前,有一位大学生返乡,由于其母是地方领导,因此自他下火车开始,便有各种妥帖的安排,从食宿到出行,无微不至,其间还伴随着各种赞许和捧场。那时我的第一感受并不是排斥,而是觉得,或许每个人都有可能对如此周密的安排上瘾,也都会迷恋上这种无处不在的优越感。还有一次,某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曾兴奋地言说他到地方调研,该地领导亲自接待,其一腔一势无不流露出对这种优越感的无比陶醉。正因如此,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开始迎合权力,追逐权力。在权力面前,他们惯用一套左右逢源、精致圆顺的“话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乍听起来,会觉得别人怎么“那么懂事、那么会说话”,但仔细一想,总感觉不那么真实,不像是其本真的话语。权力确实有着巨大的支配力,可以让人变得傲慢任性,从而迷失自我。权力系统的一个动作就可以让收割机在高速公路上排起长队,将绿水青山开垦成梯田泥石流,将昨日的“退耕还林”变为今日的“退林还耕”。权力总是被摆在显位并被推至高位。久而久之,一些人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某地举办学术会议时,年过花甲的老教授在烈日下排好站位,等候年轻的领导前来合影,一等就是近20分钟。更为严重的是,权力还可能制造出无所不能的幻象,因此在光天化日之下“强行变码”、“指鼠为鸭”。正因如此,有些人开始迷失自我,将拥有权力视作代表真理——即便是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也常常被合理化、合法化、操作化。他们很难了解或感知权力可能给无数的普通人带去无奈感、无力感、无助感,以及由此产生不安感、挫折感、疏离感。权力确实有着巨大的规训力,可以让人变得机械刻板,从而麻木迷茫。职场培训常常要求学生要学会“服从”,这虽然听起来刺耳,但不得不承认已经成为实践中的惯常做法。一位学生在南方某污染治理部门工作,每天制造海量的数据报表,唯一要求就是确保数据达标;一位学生在西部某督查部门工作,每天按照上级要求上报百分之百的村民扫码率,但很多村庄的村民甚至都没听说过扫码这件事;一位学生在东部某地负责食品安全督导工作,每次也只是在乡村超市前停留半分钟拍照,有了照片便是“尽职免责”。一些学生刚入职时强烈抱怨形式主义,但一个月之后,他们自己都承认慢慢习惯了形式主义。正因如此,就如鱼儿每天在水里游来游去却不知水为何物一样,当人们形成无意识的惯性后,便陷入不断加速的循环之中,无限地忙碌着,眼里只有制造出来的文件、数据、痕迹,而没有其背后活生生的人。他们每天都在重复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所戏称的没有意义、不必要、甚至有害的“狗屁工作”,同时还要熬夜加班、假装热爱。同学们,在权力的诱惑、支配和规训之下,其实每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你们不要因为权力的吸引力而变得“精致”圆滑,不要因为权力的支配力而变得傲慢任性,也不要因为权力的规训力而变得麻木迷茫。因为,你们永远都是老师眼里的那束光。在我看来,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真实、干净。大家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要求真、求善、求美。在过去的毕业讲话中,我说要“在复杂的社会里守住纯真”,就是希望你们做事时求真;我说要“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就是希望你们待人时求善;我说要“在理性的路上记住感性”,就是希望你们在对待世界、社会、自然和生活时求美。同学们,权力从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但权力的实践既可能带来说谎造假、使坏行恶、比丑摆烂,也可能实现诚信真实、积福行善、审美向上。面对权力的包围,人们或许会因为眼中只有权力而忘掉人民,会因为权力无所不能而忘掉真理,会因为机械执行权力而忘掉背后的人和工作的意义。这样下去,尽管可以获得一些荣誉,但却缺乏美德;也许可以享受一些快活,但却缺乏幸福;或许可以拥有一些权威,但却缺乏尊重。这样的世界并不真实,这样的社会难言善良,这样的人生并不美丽。我相信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面对权力的包围,我不能要求你们像一枚鸡蛋撞向坚硬的高墙,但希望你们能够保留装在脆弱外壳里那颗真善美的灵魂;希望你们不要熄灭灵魂深处那束真善美的光;希望你们保持向着真善美的那束光自由奔跑的勇气,即便摔了一跤,也可以面带微笑。你们的奔跑或许可以让更多人获得平等,让更多人享有自由,让更多人得到尊重。同学们,在去年的学院教代会上,我结合担任8年院长的经历,分享了学院治理的感悟。我说,学院权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感觉不到权力的存在。中央要求,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国家最大的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我想,只要不熄灭真善美的这束光,不泄掉自由奔跑的勇气,不丧失人类解放的信心,或许某天,人类可以被权力包围而感觉不到权力的存在。我相信,那一定会是最优的权力、最美的世界、最好的社会。同学们,这些年来,你们或许受了些委屈。因为在有些人看来,人文与发展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无足轻重,小白楼和民主楼也没有那么宏伟高大。但是,我们把低矮的楼宇收拾得干净、亮堂、温馨,让每一位老师都感觉到放松、平静、和谐;我们让沉闷的课堂散发着思想、精神、价值,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由、平等、尊重。在你们即将离开学院之际,我希望你们,亲爱的同学们,能够带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向社会表明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理想,那就是:不让虚假蒙蔽真实,不让邪恶取代善良,不让丑陋压制美好!谢谢大家!#毕业季# 在权力的包围中不要熄灭真善美的光——叶敬忠院长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新华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礼乐文明有机结合,倡导“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构筑起党中央坐镇中军帐、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的政治秩序。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今年4月引发失言风波的卢沙野据称将返回中国,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从事民间外交。消息人士称,卢沙野已驻法四年,结束任期属正常,回国后出掌全国对外友协也是惯有安排。 副外长邓励据传接替卢沙野驻法 分析:中国更重视驻外使节专业水平 朱锋分析,面对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如何更好影响并稳住欧洲,同时拉近和欧洲的关系,目前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斗争是一门艺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中方将向中亚国家提供总额2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无偿援助。微博正文 🔗 网页链接
    感觉要不是卢沙野之前的话 可能不用给这么多 ,中亚这五个国家加一块人口都没一个亿[裂開] 矿啊 地理位置呀 当然最重要……跟台湾打起来 可不能背后出啥乱子
    转发 240评论 15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转发微博
    不堪回首的年代,能吃上一顿肉就是莫大的幸福。这些老知青真心想回到那个年代? 锡林浩特市 懿文德书画堂的微博视频 🔗 网页链接
    转发 416评论 40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唐少杰(清华大学)也写了一篇序言,长达1.4万字,题为《透析“康生现象”的入门》,同样发到“小伙伴”群。//@无名之浪: 秦晖为该书作序,题目是《测不准的康生》,六千余字,敏感词太多,只能在“小伙伴”群里分享。无名之浪“小伙伴”群 🔗 网页链接
    #新书速递# 余汝信新著《康生年谱(1898—1975)》在香港出版,副标题别具一格:“一个中国□□党人的一生”。我认识作者,去年聊过他的写作计划,并提供了一点资料,想不到几个月后就问世了。 🔗 网页链接
    转发 10评论 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null
    #历史影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毛主席第三次接见百万革命小将》。吴铭的微博视频 第三次接见的时间是1966年9月15日。林彪、周恩来发表讲话。毛泽东同三百多名学生代表一起照相,并跟焦守云(焦裕禄之女)单独合影,他还接见了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澳大利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转发 146评论 4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新书速递# 余汝信新著《康生年谱(1898—1975)》在香港出版,副标题别具一格:“一个中国□□党人的一生”。我认识作者,去年聊过他的写作计划,并提供了一点资料,想不到几个月后就问世了。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新书# 余汝信新著《康生年谱》在香港出版,副标题别具一格。我认识作者,去年获悉其写作计划,还提供过一些资料。图片非本人拍摄,这本书在内地买不到。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中国和美国能够也需要找到一种共同生活并分享全球繁荣的方式。”
    4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了关于美中经济关系的重要演讲。 她概括了美国政府在美中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目标。 “拜登总统和我......相信这个世界足够大,容得下我们两国。中国和美国能够也需要找到一种共同生活并分享全球繁荣的方式。我们可以承认我们的分歧,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并公平竞争。” “我们寻求对华健康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促进两国的经济增长和创新。一个遵守国际规则、经济发展的中国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好事。经济领域中的良性竞争会让两国都受益。” “美国所倡导的开放、公平、基于规则的全球经济秩序正是推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国际秩序。中国的不公平的行为所导致的效率低下和脆弱性也许到头来会损害中国自己的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为本国企业提供支持,帮助它们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压低外国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中国产业政策的复杂性和雄心都在增加。中国已经加大对国有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的支持的力度,以便让它们在与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胜出。这一路线不仅体现在传统行业,还体现在新兴技术领域。在贯彻这一战略的同时,中国还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包括通过窃取知识产权和其他的非法手段。” “中国政府动用非市场化工具的规模和广度要比其他主要经济体大得多。中国还对美国企业设置了许多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而这些壁垒是中国企业在美国不用面对的。” “[美国]国家安全范畴的措施的出发点并非让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竞争优势,也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技术现代化。即使这些政策可能在经济方面造成影响,这些政策的依据也纯粹是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在这些问题上不会妥协,即使这样的措施迫使我们在经济利益方面做出取舍。” 在此处阅读讲话全文: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转发 307评论 137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不折腾# 2021年@北京地铁 曾经答复:“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统一了地铁站名译法的要求,并先期在北京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可是,网友最近发现又改回了英文。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谁能找到该报原文,请在评论区发个截图。//@琴师备用号: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5日电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有关中俄友谊无上限仅是一种修辞比喻的表态在评论中表示,克宫以俄中两国元首共识的实质和精神为引领 查看图片 🔗 网页链接
    纽时的报道
    转发 115评论 10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null
    今天的扎波罗热,听侵略者谈和平,Schwein才会去附和。 Violoaabewage的微博视频 00:28 37次观看 🔗 网页链接
    转发 29评论 26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欢迎!
    马英九这次祭祖行程安排挺满的:上海、南京、武汉、湘潭、重庆、上海。
    转发 49评论 3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说,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1. 微博附图
    转发 24评论 1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他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null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新闻媒体深度报道《35岁职场故事:他们的困境与突围》,然后自己的招聘年龄要求全部35岁以下,太讽刺了……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转发 1717评论 255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