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t」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库特纳霍拉的骨头

    I haven't drunk this much in a long time. I might not be making much sense right now, but this is how I really feel. I'm so sad for that girl. She truly loved someone and was loved in his own way. She had seriously planned her future with him and tried hard. She shouldn't be trea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wangzibobo

    一生必听英文歌之《Stand by me》。《Stand by me》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英文老歌,由黑人灵歌歌手Ben E. King(本杰明·厄尔·尼尔森)与作词家Jerry Leiber、作曲家Mike Stoller共同创作。这首歌颂亲情爱情的歌曲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收录于1960年专辑《Don't Play That Song!》《Stand by me》其实是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还是这个阿毛

    直女guilty pleasure的一刻:Bruno Mars弹唱我为你留门,唱一半停下:你们知道吗我写这首歌的时候在想,当我唱到tell me that you’re coming through的时候,女孩子们就(高举双臂海滩飞奔状)I’m coming Bruno I’m coming! 能试一次吗?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离谱了!(然后就非常配合地喊了并且还很开心。妈的。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继明

    The complete negat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s like a flying spear thrown from the back thirty to the front thirty. I thought I had hit the bull's-eye, but little did I know that it was a whirling spear that would turn on itself in the end.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呆瓜映画

    #破A妹粉丝洗脑包# 省流:A妹粉丝解释她当小三的「辟谣」是假的。【写在前面】其他家粉丝都能说我夹带私货,就你们A妹粉丝没资格,好吗?拜托,本博对A妹其实是有滤镜的,再加上博主个人认为婚外情更多责任在出轨方而不是小三。博主之前甚至对A妹粉丝发的洗脑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A妹和海绵宝宝这段恋情打从一开始,本博就从没说过「A妹是小三」,用词尽量都会说「A妹陷入婚外情争议」。最多最多,就是有一次回复一个粉丝的时候说「大概率还是A妹和海绵宝宝婚外情」。甚至当初A妹和海绵宝宝的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博主在刷到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完全闭口不提外网网友指控A妹当小三的事。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博主私心偏袒A妹。不知道某些A妹粉丝口中我这个“国内第一个造谣A妹当小三”的博主是怎么来的。 🔗放评论。但既然A妹粉丝这么断定本博黑A妹,又否认自家制造洗脑包、断章取义给A妹洗白,那就别怪本博不客气。今天就完整开扒A妹Ariana Grande介入海绵宝宝Ethan Slater和前妻Lilly Jay婚姻的事。【A妹和海绵宝宝恋情时间线】⏩对这段已经了解的可以跳过2021年5月15日,A妹和房产经纪人Dalton Gomez结婚。2022年,海绵宝宝和前妻产下一子。2022年12月,A妹和海绵宝宝出演的《魔法坏女巫 电影版》开拍。2023年1月,TMZ在7月报道,A妹和房产经纪人于1月分手/分居。(当时未官宣也未申请离婚,这篇报道是在A妹和海绵宝宝恋情传开后才出现的)2023年3月27日,《每日邮报》事后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在杨紫琼的奥斯卡派对上暧昧。2023年5月14日,海绵宝宝在母亲节发布了一篇小文章感谢妻子。而且附上了他们儿子的照片。证明此事海绵宝宝和前妻感情依然要好。2023年5月15日,A妹在ig发贴,与房产经纪庆祝结婚两周年。证明此事两人感情依然要好【图7】,也为下面A妹和前夫真正分手时间线矛盾埋下伏笔。2023年7月16日,A妹被拍到没有戴婚戒。2023年7月,媒体报道A妹和房产经纪人已经分手。这时候媒体说他们是在1月分手的。但是A妹5月才发过ig庆祝两人结婚周年,十分矛盾。2023年7月20日,《人物》杂志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最近才最近开始约会,而海绵宝宝已经和妻子分居。📑 此时,因为以上媒体报道的有点过于刻意,像是被做过公关了一样,在报道时特意强调A妹和前夫已经分手,而且A妹和海绵宝宝的恋情给人一种“无缝对接”的感觉。因此少部分网友开始怀疑他们是婚内出轨。2023年7月21日,《Page Six》报道,海绵宝宝的前妻对前夫和A妹的恋情毫不知情,她被完全蒙在鼓子。海绵宝宝和前妻是高中情侣。他们还刚生了一个孩子,前妻得知消息时崩溃了。2023年7月25日,《美国周刊》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厚颜无耻。海绵宝宝在和A妹的恋情新闻要被爆出前几天才把事情告知妻子,而A妹和海绵宝宝的事在《魔法坏女巫》剧组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会在拍摄间隙牵手,毫不掩饰。📑到这里为止,一切都是网友们的猜测和八卦媒体的报道。没有A妹和海绵宝宝婚外情没有实锤。2023年7月26日,海绵宝宝正式提交文件申请与前妻Lilly Jay离婚。【图8】🚨【划重点】————————————2023年7月27日,《Page Six》报道,海绵宝宝的前妻Lilly Jay发表声明。【图2】前妻说:“A妹的那件事...就真的...她不是女孩子们的好姐妹。“([Ariana’s] the story, really. Not a girl’s girl)“我的家庭也受到了连带的伤害。” (My family is just collateral damage)这篇报道被A妹黑粉当成断正A妹知三当三的证据,被广泛传播。⚠但是请注意《Page Six》只报道了前妻的言论,没有实锤A妹当小三⚠——————————————————2023年8月3日: 据《每日邮报》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在海绵宝宝与前妻分手前被目击接吻。在被外界发现之前,他们早就在一起了。他们在3月,在杨紫琼的奥斯卡派对上暧昧。【图9】2023年9月1日,《人物》报道,大家都错怪了A妹和海绵宝宝。他们直到双方分居后才开始交往。2023年9月13日,《每日邮报》的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在纽约同居。2023年10月7日,A妹和前夫房产经纪人已经达成离婚协议。【《Page Six》撤回报道?】2024年1月14日,当初报道了海绵宝宝前妻言论的媒体《Page Six》在A妹发布单曲《yes, and?》后发布报道,报道中简述了A妹和海绵宝宝的恋情和疑似婚外恋的丑闻。同时文章中的一段话,被A妹粉丝解读为“他们撤回造谣A妹当小三的报道了”。Pagesix写道:“无论人们怎么说,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A妹做了任何事情来导致海绵宝宝与他分居的妻子分手。” 【图3】因为当初《Page Six》就是报道前妻言论的那家媒体,文章中“没有确凿的证据”这句话被A妹粉丝认为这家媒体承认自己造谣了。其实并非如此,《Page Six》当初仅报道海绵宝宝前妻言论,从未说过有确凿的证据证明A妹就是小三。你可以说《Page Six》这家媒体挺阴的,报道的内容就是在侧面暗示读者们A妹知三当三,但是又玩文字游戏逃避责任。但他们的确没有说证实A妹当三。这是A妹粉丝的🧠第一个洗脑包🧠。【前妻没说过这些话?】2023年7月28日,在A妹和海绵宝宝恋情曝光、已经有网友开始指控A妹当小三的时候,TMZ站出来发布一篇文章。其中不仅报道海绵宝宝希望和前妻望在离婚期间共同抚养孩子,还对以上【划重点】的《Page Six》报道的前妻言论进行了回应。TMZ的报道【图5】说:我们还听说Lilly曾向海绵宝宝保证,她不知道各种媒体的爆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所以当他周四读到她接受《Page Six》采访,说“她说A妹不是女孩子们的好姐妹”,还说“她的家庭受到了连带的伤害”时,他(海绵宝宝)感到非常惊讶。知情人士告诉TMZ,Lilly告诉海绵宝宝,她不知道自己在发表这些言论时被记录在案意味着什么。原文:We're also told Lilly had assured Ethan she didn't know where various media leaks were emanating from, so he was more than surprised to read Thursday that Lilly spoke with Page Six, calling Ariana Grande "not a girl's girl," adding her family was "collateral damage."Sources tell us Lilly told Ethan she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it meant that she was on the record when she made the comments.这段TMZ的报道被A妹加工制作成🧠第二个洗脑包🧠,被断章取义地进行传播。A妹粉丝传播这段采访时,把原文翻译成:“海绵宝宝前妻都说了她没发表过那些言论,她都不知道媒体时怎么乱报道的。当她读到《Page Six》的报道时感到很惊讶。”而实际上,TMZ原文的意思是说,海绵宝宝前妻Lilly在发表“A妹不是女孩子们的好姐妹”和“我的家庭受到了连带的伤害”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她说的这些话会被报道出来。也就是说,TMZ的报道间接肯定了前妻【就是说过那些话】,只是《Page Six》可能没有告知对方这是什么样的采访,向前妻套话了。你可以说《Page Six》这么做很阴,但前妻的话暗示A妹当小三是【真的】。【以上】以上完全有理有据,全部找得到出处。要跟我辩论也请你拿得出证据。A妹粉丝最好是不要又一嘴一个“营销号博流量造谣”一边又靠断章取义给主子洗白。与其靠造谣,还不如抚平心态:A妹就是当三了,yes and?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BillboardBot

    ZAYN 全新回归单曲「What I Am」3月15日下周五正式发行,官方预告及封面一览:「If I told you I loved you, would you say that it’s fucked up? 」 00:19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梵一

    《都是陌生人》导演安德鲁·海格特别好的一段话:We’re untethered from time as queer people. We don’t see ourselves in the history everyone else has. We don’t follow their traditional path. We’re all strangely stunted. We end up being teenagers for longer, because we weren’t allowed to have a traditional teenage life, to feel certain things and have certain ambitions. I wanted to throw the notion of time up in the air. I feel strongly that you can be dragged backward and forward through time so easily. Go onto the dance floor, listen to a song, and you can be back to where you were 10 years ago. You can feel what you felt 30 years ago. There’s a time travel to feeling certain emotions, to smelling certain smells. The way memory works, and how powerfully it can take us back, was something I wanted to play with, so you lose all sense of existing in a present. It’s the same with how the film ends; there’s no sense of it being a linear progression of time. I was excited and nervous about that. All my other films have been very secure in their timescales. I wanted to go off-piste and do something else.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钰珏_别点关注

    去看了又悲又桶的重聚,可能指的是西区伉俪和他们的小伙伴的重聚,甚至能看到他俩在台上演小品(poor木匠叔…)爱上Samatha Barks是非常容易的事十几年前的汪妹子现在蜕变成妈咪了,妈咪刚刚演完Elsa就来了,红礼服美得飞升还唱了journey to the past,可惜没唱all that jazz她是我最爱的艾潘宁(对不起Lea Salonga妈咪)现场唱了On My Own合唱one day more时她的声压和音色都特别突出Natalie出道跟着拉面演过小柯赛特,但最有名的是西区版Six的简西摩,但我偏爱宽街版卡司Abby,心如磐石改编版她断句感觉怪怪的,随时要抄起石头砸死亨八的样子(但这个我支持)Holly妹子是西区新版的小C,高音好清亮。而且只有她一个人的裙子是不开衩的礼服,上台小碎步好可爱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无名之浪

    #微博附注#原博是从境外网站搬运的不实消息。据美联社报道,卡塔尔政府发言人已经表态:A spokesperson for the Qatari government also confirmed that neither the emir nor any other government official has threatened to cut off exports in response to the conflict. (卡塔尔政府发言人还证实,埃米尔和任何其他政府官员都没有威胁要切断出口以应对冲突。)参考信息 收起 孤烟暮蝉 的微博 如果对加沙的轰炸不停止,我们将停止向世界供应石油。 - 卡塔尔埃米尔谢赫塔米姆 (来源:x原推特)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Rug1doDe1Leon

    From what I hearing and seeing the directions behind the scene [ they definitely will tell the media nothing happening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o draw attention ] I am confident that summer 2024 osimhen will join Chelsea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安澜堂懒猫

    多说一句,这几天有不少说“权力之争”的。well, Ilya Sutskever在谷里的风评据说是不爱权利,道德感很强。当然这也许是他装的,骗到了一大票人。That said, 说他道德感强过 Sam 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毒舌时间到#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好大的奕

    #苹果承认iPhone15存在烧屏问题# 图像持久化不等同于烧屏。苹果的说法是:“Fixes an issue that may cause display image persistence”——修复了可能导致显示图像持久化的问题。图像持久化的意思是图像会存在残留,而不是烧屏。顺带给大家说一下图像残留和烧屏的概念。图像残留:在第一页面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isekisi里的旋转小字

    突然意识到New Jeans我get不太到的原因,除了这个团太幼了,还有就是她们的歌几乎都是关于「期待异性的目光能降临在自己身上」。什么attention is what I want, 什么I’m super shy but I will make you mine,什么I can never let him go。我已经grow out of that,30岁的我是,男的别来沾边。(纯粹讨论概念)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劉序浩

    敬禮手按大地母 Homage to you, who on the earth's surface Strike your palms and stamp your feet;The hum that is formed by your frownSmashes the seven netherworlds to nothing but dust. 绿洲 北京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Jokielicious

    我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愿意讲道理的。但看到一个亚裔女八婆到天安门广场和教员像合照然后大放厥词我的还是忍不住在她好几个视频下面“ugly bitch you fucking cunt I wish you get hate crimed so hard that you parents can’t recognize you in your own country. And stay away from mine ugly ass fuc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英语名师吉米老师

    视频英语免费学 | 海学科技 | 阅读可以帮助你更独立地思考!5-16 Day 2374Child: I don't really feel like it.孩子: 我真的不喜欢。Mother: I know it may not seem like it now, but reading is actually really fun and helps you think more independently.妈妈:我知道现在看起来不是这样,但是阅读其实真的很有趣,可以帮助你更独立地思考。Child: How does that work?孩子: 这是为什么? #学英语# #演讲精华# #365学英语# #英语口语#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修罗陛下

    #霍华德# 不要各种玻璃心……另外,如果你们觉得对英语的理解,高于牛津,高于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和英联邦官网,你自便。#霍华德台独#1. 牛津字典对country的解释(这里主要看第一条解释,后面的"乡村"等意思不相关):an area of land that has or used to have its own government and laws(现在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Ericaliga

    👩👩👧👧旅行嘎日记#64(编号是我乱说的)今天是既被激怒也被治愈的一天。在网上找到一家评价很少但每个评价都很满意的手工店,店主会教顾客用橡皮泥做迷你日料模型。价格非常划算,于是我订了一节课。店面位置藏在一栋居民楼后面的小巷深处,我一到附近就懵了,找不到地方。这时,店主姐姐小跑出来,亲切地问我:“是埃里嘎桑吗?” 耶!接头成功!今天的客人一共只有三人,我,和另外两位阿姨。两位阿姨进来和我们打招呼,我看到她们第一眼,就莫名感觉她们身上自带一种“我来自女人国”的气场,让人感觉强壮又慈爱。三人都坐下后,手工课正式开始啦!桌上摆着两碗迷你乌冬面模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的。刚进门时我看到房间角落里的桌子上摆着许多店主姐姐自己制作的精美日料模型,其中有非常逼真的烤烤三文鱼。我问店主:我可以做三文鱼吗?她为难地说:恐怕不行,橡皮泥三文鱼的制作很难的,不适合初学者,我担心你做不了。我:可是我很喜欢吃三文鱼,我想做三文鱼,我学很快的,我可以做三文鱼吗?店主姐姐:emmm有点难,三文鱼的步骤很多的,真的不容易做…这时,其中一位阿姨微笑着说:We don’t say no to challenges, please let her try to make a salmon. At lease let her try first. 终于,店主姐姐同意让我试试制作橡皮泥三文鱼啦!于是我们一边学习怎么做,一边乱七八糟地聊天,认识彼此。她们问我多大了,来自哪里,做什么工作,去过了日本哪些地方,有什么奇妙体验。一来一回,就对彼此有了一些粗略了解。 原来,这两位阿姨是来自加拿大但在美国华盛顿工作生活的同性伴侣,她们二人都接近65岁了,她们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已经工作了,一个女儿还在读大学。刚才说服店主让我做三文鱼的阿姨是女性社会学专业的老师,另一位阿姨从商,她们这次来日本是出差顺便旅行。 她们两位也长期健身,我们甚至还挺细致地聊了健身话题,细到:用什么运动补剂、有没有考虑过参加健美比赛、力量举和健美的区别、器械腿推个人纪录多少公斤… 做手工的过程中,她们俩一直轻声互夸:“Wow this is great”,“See how lovely your tofu is”。也时不时夸我做得好:“That looks like a really nice salmon noodle”,“Wow your noodle is like an art”,“You are amazing”。店主姐姐教得特别好。我要做的一碗三文鱼排乌冬面,就连上面的葱花,都是她教我制作的。用橡皮泥自己染色,再通过她自己摸索出来的各种奇妙办法,制作出需要的形状。我发现她的教学方式非常简单易懂,而且她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些制作方法都很特别。于是,边做手工的时候,我边想到一个问题,于是问店主姐姐:这是你的全职工作吗?店主:不是,因为其实教这个很累的,要站着教学几个小时,课前课后其实我的准备和收拾也要花很长时间,你能看到我的店面也很小,一天最多就只能教四个人。但每天都教学会太累了,所以我有时候一个星期只教两三天,然后我还有一些其它的兼职工作。我:你有视频账号吗?TikTok或者油管频道?店主:我没有诶…我:你可以考虑开一个视频账号,然后在网上教别人,这样可以挣到更多钱哦?这时,坐我对面的阿姨抬起头看着我,明显眼神都亮了。店主姐姐:啊…这怎么做啊…是和别人视频通话教对方制作吗?我:不是的。比如说,你可以开一个视频频道,录你制作简易乌冬面的视频,免费对大众开放。同时,展示你做的复杂的例如三文鱼排、草莓蛋糕、海鲜刺身这种高难度一些的模型的照片,别人如果想学习制作高难度的模型,就付费观看这些教学视频。所有这些视频,你只需要录制一次,这样你教一堂课的时间,可以同时获得很多份收益。Just multiply your earnings by recording something in one go. 坐我对面的阿姨:Wow I bet you must be very good at business.我点点头说:I am.对面的阿姨满脸赞许地点点头。就这么边聊边学习边尝试制作。葱花、鱼肉、鱼肉上的脂肪、鱼皮上的褶皱、面条、鱼饼、清汤、调料粉…碗里所有能看到的内容都是我用橡皮泥、颜料、胶水手工制作而成。过程中,我不记得自己说过多少次wow,这真的很难不wow。尤其是当店主姐姐教我如何制作三文鱼排上那一点点其实做完后只能看到一丁丁点的脂肪时,I’m like:这也太注重细节了吧???最终成品如图,一碗内容丰富的三文鱼排乌冬面。我可太喜欢了!!店主姐姐和两位阿姨都狂夸我做得好,我也得意洋洋地拍了好多视频和照片。全部结束后,各自分别,阿姨主动加了我好友,然后两人酷酷地拎着两个迷你小纸袋离开了。————下午本打算去一个大景点,但路上收到新播客被阉割的消息。和平台的人理论battle,和有合作关系的甲方同步问题,和工作伙伴土豆讨论对策。因为沉浸在生气里和专注地回信息处理问题,电车坐过站,不小心到了荒郊野岭。下车后匆忙寻找回城的列车,发现居然要等40分钟,于是在没人的郊外车站台阶上坐着继续尝试解决问题。等我再回到城里时,工作上的问题还没解决,我已没有心情去观赏什么美景。随便找了一站下车,站在门口来来回回地发信息,问这里,核对那里,反驳这个又争取那个。一下午就这么过完了。就在我被激怒得要暴走了的时候,我收到了昨天认识的那位酷帅随性的日本向导姐姐的信息,问我今天如何,并给我发了长长的文字讲述她对这段相遇的珍惜。看着她真诚的语句,当时恨不得路边抓两个男的暴揍一顿出气的我的情绪似乎也被抚平了一点,并也和她的感受一样,认为这缘分如同奇迹般美妙。————晚上没什么心情去太远的地方觅食了,便在附近随便吃了一家烤肉自助。我烤肉的时候,旁边坐着一对年长的夫妻。点单时我和服务员说英语,然后我似乎听到那个老男人对妻子用日语说了一句:中国人。姥子听得懂。我开始吃后,他时不时看向我。我也看向他。他就会笑笑又转回头去。过一会,他又盯着我看,我立刻转头问他:Why do you keep starring at me? 他笑笑说:“わからない,わからない(我听不懂英语)。”然后又转回头去了。 过了一会,他又偷偷瞄我。于是我打开相机,把镜头对着他。他马上转回去。 又过了一会,他再次偷瞄,我拿出手机,把一句日语的“Stop looking at me”怼到他眼睛前不到十厘米的位置,把他吓了一跳然后跟我说对不起。之后,再也没有转过头来。 ———— 吃完饭,又边走边买了点小甜食。日本人在工作状态中的礼节和细致总是会惊讶到我。我只是在路边随便买了个便宜的小布丁,老板给我一套行云流水地拿出布丁给我检查、轻轻放进纸袋里、旁边放入冰袋、拿出一次性勺子并检查放在正确的位置、纸袋包起来平平整整、严格按照平行距离地折叠纸袋封口、拿出小贴纸板正地贴上塑封。这一套操作把我本来想说的那句“我现在就吃…”都给吓回去了。 ————可能有人会好奇,我怎么又来日本了,就那么喜欢日本文化吗?今年才四个月已经来两趟了。日本也是厌女大国,来为他们撑腰吗?其实原因没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对日料美食的喜爱和对景色的好奇,不过是恰好有通行证不需要办手续。而要说厌女,东亚都烂得不相上下,全世界都是厌女大缸,包括相对更好的北欧。真要说厌女,一个地方也别想逃。所以于我而言,我行走于这世界,何处都无多大差别,地球在我眼里就是同一个空间。我只需顾及自身安全,取各地之长,令环境为我所用,观察人间百态,体验不同新奇。初来日本时的天才木雕艺术家——北海道屋主阿姨、都市中央愉快地独自养老的东京屋主阿姨、有幸在此面基的在日工作学习的两位博士姐姐、灵魂在高歌自由的日本向导姐姐、穿着皮衣与我畅聊大逆不道话的上海姐姐、今天遇到的如此细心有才华的手工老师和两位一定意义上确实生活在“女人国”的成熟阿姨…其中几位本地女性身上其实都有着强烈的值得被我们看到的特质,在相似的东亚环境中活出自我的重要特质。如果真要问我为什么一来再来,那也许就是这样的女性叙事对我更有吸引力,而我自知我有着神奇的仿佛和这些人有天然感应磁场一般的能量,我总能发现她们,一如既往。收起 +1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Eivor_Hydromancer

    本日奇文共赏的素材源于彭博社的评论专栏,标题为《发展中国家应向美国致谢:二战后形成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改革和促进的意义》。截选部分典中典内容:1. For one thing, it helped create the developing world. 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a tidal wave of decolonization occurred after World War II, as a European-dominated system gave way to one led by an (imperfectly) anti-imperial superpower.[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促生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全球掀起的反殖民主义浪潮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因为欧洲主导的世界体系被美国这个反对帝国主义的超级大国主导的体系替代(虽然不完美)。OS:亚非拉人民反殖民主义的努力被直接抹杀,合着美利坚才是拯救发展中国家于水火的弥赛亚?2. It also made a world in which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ld, well, develop. The relatively open international economy of the last eight decades owes to the dominance of the US Navy, which secures the seas, the American dollar, which lubricates global commerce, and the network of institutions and trade agreements through which Washington has fostered freer trade.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让发展中国家得以发展。过去八十年相对开放的世界经济秩序是靠美国海军维系的,美国海军保证了海洋安全,美元促进了国际商贸往来,美国贸易机构和贸易协定促进了自由贸易。OS:过去八十年美国靠武力给世界带来多少悲剧?美元收割了多少国家的财富?停摆的WTO和各种制裁协定到底是促进国际贸易还是破坏国际秩序?现在全球都在弃美元,心里没点数吗?3. That system turbocharged the rise of China, South Korea, Singapore, Chile, and other countries; it has lifted living standards around the world. Sure, the current system is unequal. But it has created more broadly shared prosperity than any international order in history.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促进了中国、韩国、新加坡和智利等国家的崛起,提升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尽管如今的秩序并不公平,但这是史上创造共同繁荣最多的秩序。OS:勤劳的中国人民请你滚粗,不要碰瓷。美国那点儿历史不配拿历史说话,几十年来的全球繁荣得益于科技发展,全球化发展和和平环境,美国请不要把功劳据为己有。4. Finally, the global south has benefitted enormously from the delegitimization of conquest. Prior to 1945, once-independent nations were regularly wiped off the map. Since 1945, lesser forms of aggression have persisted, and independent countries have sometimes been occupied for periods of time by external powers, but only one country — South Vietnam — has simply vanished due to conquest.发展中国家从美国领导的反战秩序中获益匪浅。1945年前,很多主权国家都被他国征服而消失。1945年后,侵略战争越来越少,某些国家会被境外势力占据,但只有一个国家因为征服战争而消亡,那就是越南共和国。OS:侵略战争越来越少?南斯拉夫是被谁肢解的?越南战争都能被美化成这样,作者简直是白宫顶级御用文人。美国侵略他国就是短暂占据,他国反击敌人就是侵略战争?5. First is failing to ask, “Compared to what?” Every world order has shortcomings. But is the liberal order worse than a world run by European empires? Is it worse than one dominated by China, which makes outrageous territorial claims at the expense of its neighbors, or by Russia, which is engaged in aggression and atrocity on a horrifying scale? The inequities of our world are undeniable. The inequities of others might be far worse.不妨问问自己,现行的世界秩序不好是和谁比?每种世界秩序都有其不足,但美国主导的秩序难道不如欧洲帝国领导的秩序?不比占据周边国家领土的中国领导的秩序更好?不比发动可怕侵略战争的俄罗斯领导的秩序更好?美国领导的秩序是有不足,但比其他选项都好。OS:瞎子。我已经举报了这篇文章的作者Hal Brands。一个白男有什么资格代替发展中国家人民发表如此无耻的言论,他也配做教授教书育人吗?通篇文章充斥着种族主义的恶臭,真是让我叹为观止。不过这篇稿子也算是给恨国党提供了一篇“跪舔美国”的范文,毕竟国内没什么文化的恨国党平时发疯总是发不到点子上,不如学学人家怎么做的。不过人家有白人身份加成,恨国党在人家眼里只不过是贱婢罢了。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英国足球那点事

    【纯爱战士】贝林厄姆:“他们拿着钱和一堆垃圾合同来找我。我不会为一个我真的不喜欢的俱乐部效力,我感觉和多特的人们有很强的联系。”“People bring Money and all that rubbish book. I wouldn't play for Club that I genuinely didn't fall in love within . I felt a strong connection with the people at Dortmund. ”#英超联赛#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岭光电波波

    虽然最近半年一直在经历不同形式糟糕的约会,总是让我想到sza唱的I worry that I wasted the best me on you babe you don’t care. 但是我终于似乎能在乎自己多一些了,所有不健康、试图gaslight我、试图让我伤害自己的人、关系我都在第一时间(好吧,有时候是第二或第三)干脆叫停,每次听到对方说“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艾菲爾塔莉2020

    世界衛生組織週四表示,確信CN有更多數據可以揭示新冠病毒的起源,並要求中國方面立即分享所有相關信息。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對記者說:“如果不能完全獲得中國掌握的信息,所有的假設都在考慮之列。”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id Thursday it was sure that China had far more d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岳东晓博士

    普金到底被控何罪:国际刑事法院对普金发出逮捕令,那么到底他被指控何罪呢?具体指控的罪行是将大量乌克兰占领区的儿童转移到俄罗斯其他地方(接受俄国教育)(responsible for the war crime of unlawful deportation of population (children) and that of unlawful transfer of population (childr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观察者网

    【继阿黛尔后,多名英国歌星也不出席查尔斯三世加冕音乐会】#多名英国歌星拒绝查尔斯音乐会邀请# 继阿黛尔(Adele Adkins)和艾德·希兰(Ed Sheeran)之后,又有多名英国歌星拒绝了查尔斯三世加冕音乐会的邀请。据英国《每日邮报》、《太阳报》2月26日爆料称,前One Direction组合成员哈里·斯泰尔斯(Harry Styles)、传奇歌手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以及上世纪90年代流行组合辣妹合唱团(Spice Girls)也纷纷拒绝了登台献唱的机会。而原因也与阿黛尔和希兰类似,均是行程繁忙造成档期冲突。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典礼将于5月6日举行,一天后,温莎城堡还将举办加冕音乐会,届时,众多明星将登台献唱,预计将吸引巨大的收视率。不过,在2月18日,《每日邮报》就发文称,两大活跃于欧美乐坛的英国歌星——格莱美奖和全英音乐奖拿到手软的英国年轻一代“国宝级”歌手阿黛尔(代表作《Rolling In The Deep》《Someone Like You》《Hello》),以及创作“才子”艾德·希兰(代表作《Perfect》《Shape of You》),将缺席音乐会,尽管二人均是查尔斯推荐的表演人选,“他非常希望他们能参加音乐会”。按照英媒当时的说法,在阿黛尔和希兰确定缺席后,音乐会主办方就寄希望于英国歌手哈里·斯泰尔斯,据称他也在查尔斯的心愿名单上。斯泰尔斯曾是演唱团体One Direction的成员之一,该团体曾红遍全球,发行的5张专辑在多个国家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并产生了包括《What Makes You Beautiful》《Live While We're Young》等热门单曲。在One Direction 2016年休团后,斯泰尔斯于2017年通过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了首张同名个人专辑,该专辑在英国和美国一亮相就夺得冠军,并成为当年全球销量前十的专辑之一,其主打单曲《Sign of the Times》则荣登英国单曲榜榜首。此后,斯泰尔斯的第二、三专辑均取得不俗成绩,为他带来多个奖项。另外,音乐会主办方还与曾经的英国“顶流”辣妹合唱团商谈接演事宜,此前有媒体爆料称,她们将在加冕典礼上重聚。辣妹合唱团由“贝嫂”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 Beckham)、玫兰妮·切斯霍姆(Melanie C)、梅兰妮·布朗(Mel B)、杰瑞·哈利维尔(Geri Halliwell)和爱玛·伯顿(Emma Bunton)组成,1996年以单曲《Wannabe》在英国出道,她们的首张专辑《Spice》(1996年)在全球销量超过2300万张,创造了最畅销的女团专辑记录。辣妹合唱团在2000年解散,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22年报道,该组合在全球销售了超过1亿张唱片,使她们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女子组合。然而,根据《每日邮报》、《太阳报》的最新消息,音乐会主办方的希望似乎要落空了。据报道,斯泰尔斯、辣妹合唱团都被邀请了,甚至连艾尔顿·约翰也在名单之中(约翰与已故查尔斯第一任妻子戴安娜王妃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但这些人都无法在他们繁忙的行程中抽出时间。一位消息人士告诉《太阳报》,音乐会组织者正在争分夺秒地安排一个令人兴奋的阵容,但遇到了一系列挑战。“艾尔顿·约翰在查尔斯的名单中名列前茅,但由于他正在进行欧洲巡演,在温莎城堡音乐会前的那周五,他要去德国演出,音乐会之后的不久他又要再次去德国演出,所以他无法赶回英国演出。与此同时,风云人物哈里·斯泰尔斯也忙于巡演,无法让乐队的主要成员聚在一起,因为他们急需休息。”另外,辣妹合唱团5位成员的日程也都排得满满当当,没有时间分给音乐会。此外,英国男歌手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前男子组合Take That成员)此前也被英媒爆料称不会出现在查尔斯三世加冕音乐会上。随着这些大牌音乐名人陆续拒绝在查尔斯加冕音乐会上表演的邀请,英国《每日快报》27日称,策划活动的王室官员对此提出担忧,而《太阳报》甚至称,他们的缺席将让加冕音乐会“陷入危机”。对此,有网民也评论称,在他们对查尔斯加冕音乐会说“不”后,“这将是一场灾难。”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兵器迷的天空

    【这是几个意思?】2023年2月19日,二毛总统小泽Volodymyr Zelenskyy在汉斯世界报Die Welt媒体专访中称:如果兔子支持大毛,可能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小泽说:“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不会支持大毛联邦(Russian Federation。“事实上,我希望(中国)站在我们这一边。 然而,此时此刻,我不认为有此可能性。”“如果兔子与大毛联手,将会有一场世界大战,而我确实认为,兔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日,灯塔国务卿Antony Blinken在与外事王主任会谈后,警告:”北京正强烈考虑提供大毛致命协助,或许包含弹药或武器——这带来严重的问题”China considering providing “lethal support” to aid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Blinken says,that would cause a serious problem老大一通咋呼,小泽就跟着敲锣边了,呵呵。另:岸田文雄2月20日在东京都内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将向受到二毛追加支持55亿美元。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直新闻

    #直说热评# 【管姚:拜登重申“无意冲突”是降低对华调门?】据美联社统计,拜登周二(7日)晚至少有7次提到了中国或中国领导人。他强调对华寻求竞争而不是冲突,是延续去年“习拜会”中的一贯表态,其原话是,“I’ve made clear with President Xi that we seek competition, not conflict,"“我当时 ...展开 直新闻 管姚:拜登重申“无意冲突”是降低对华调门?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刹宝宝阿

    The real danger is that if we hear enough lies, then we no longer recognize the truth at all.
    对中国疫情的几点担忧过去三年全世界都长期笼罩在新冠疫情阴影之下,不过三年间,我们对新冠病毒、新冠疾病的认识有了长足进展,也积累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应对工具,例如在降低疾病烈性程度上极为高效的疫苗、药物,对监测病毒变化也有不少经验。在上述背景下,告别2022本该是充满对2023的期待,应该是对一个即便谈不上不受疫情影响,可也大概率是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世界的期待。但中国疫情在岁末完全不受控地暴发,更未看到任何切实的准备、应对之策。在2022的结尾,很难不对中国的疫情感到诸多担忧。第一个担忧,我们对疫情状况毫无了解。中国在12月初的防疫转型中没有做到疫情检测的转型,而是没有更新感染病例收集方法的情况下突然放弃绝大部分检测。导致如今没有任何可信的感染病例数据。感染人数低估是全球三年疫情的普遍问题。例如美国刚记录了一亿例感染,但实际感染可能有两亿。从构建有效的防疫体系考虑,我们可以允许病例数有低估,甚至严重低估,但不能检测能力弱到与现实偏差至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步。如今疾控中心播报的病例不是低于实际感染多少的问题,而是根本反映不了疫情走向、趋势、扩散范围中的任何一点。如果说中国正在和疫情作战的话,我们等于在战场上毫无情报支持。仅这一点,就应该让我们恐惧。第二个担忧,我们对病毒的变化毫无把握。三年疫情,如果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铭记,那突变株对疫情走向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这一条最不该忘。从阿尔法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每一个主流突变株的出现,都对全球疫情走势、防疫措施有效性产生了巨大影响。病毒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积累各种突变,增加新突变株涌现的几率。是的,过去一年全球观察到的都是奥密克戎内部的亚株变化,主要体现在防感染的免疫逃逸加强。这种变化谈不上惊天动地,带来的也只是很多国家感染病例的反复,而重症、死亡等逐渐与感染脱钩。但不要忘记,2021年11月初——仅仅13个月多一点之前,我们都认为新冠会在德尔塔内部慢慢演变,最后却迎来了奥密克戎的横空出世。对病毒演变的监测在疫情越是严重时越不应该放松。但如今中国对突变株的监测做得如何呢?整体疫情检测都成了笑话时——我相信有些人认识的新感染的人,完全可能超过疾控中心报出来的某个省的新增感染人数,何来有效的突变株监测?有效的突变株监测需要建立在对整个国家、地区感染病例的科学抽样之上。根据12月20日公布的中国新冠病毒株监测计划,每个省选三个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医院,每家医院每周在全部的死亡病例之外,测序25例感染病例。如果认为一个省每周测来自三个城市的75例+死亡患者可以代表这个省的病毒株流行情况,那么可以去申请搞笑诺贝尔奖。可这并不影响专家们头头是道地说某地流行哪个病毒株。起始现实是我们只知道少数测序病例里有哪些突变株,根本不足以推断实际流行的突变株是什么,流行范围在哪里,流行程度是多少。即便有新突变株出现,按当下的情况,国外的一些机场海关的病毒基因组监控可能比国内的监测还要早发现。第三个担忧,我们把一切的防疫责任都推给了医疗工作人员。过去三年,全球积累了多个有效的防疫工具,这些防疫工具共同点是什么?就是让人不用去医院。高效的疫苗即便面对免疫逃逸严重的奥密克戎,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传播,并且长时间大幅降低重症风险。高效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则能帮助高危人群进一步降低重症死亡风险。和新冠共存的关键不是到了医院后神医妙手回春,而是利用有效的工具,让我们感染后不需要去医院也都平平安安。而国内的工具是什么呢?如果说疫苗,灭活疫苗证据是很充足,但属于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显著弱于国外主流mRNA疫苗——包括降低重症风险的起始有效性、持久性,巴西、新加坡等地都有证据表明灭活疫苗更弱。灭活疫苗以外的几个疫苗,数据量又显著少于灭活疫苗。这让中国的人群免疫基础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抗病毒药物方面,准备不充足显而易见——最近刚批了默克口服药,之前仅有paxlovid,实际上瑞德西韦早就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有效性,但已被中国遗忘。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三个药不仅应该在开放前批准,还需要在开放前储备充足,做好相关使用培训。如今不仅是储备不够,连怎么用都是糊里糊涂。网上平台每日抢购,倒爷炒作上万一盒,应在感染早期使用却常常等病情重一些才用,医学药学基础说好听点属于层次不齐的社区培训存在多种药物冲突的paxlovid。如果说当下的有效抗病毒药储量肯定不足以弥补免疫基础的弱势,现实中的用法恐怕连有限的丁点作用消除了。疫苗、药物两端不足,又不管不顾地撤出一切疫情监测、物理防疫手段,结果就是把一切防疫责任与疫情冲击压到了一线医疗机构。我们可以更改新冠住院乃至新冠死亡的定义,但改变不了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的现实。这对所有有医疗需求的民众来以及所有医疗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危险也是一种不公。第四个担忧,我们在提供权威但不真实的信息。国内有很多机构以及专家不断提供各种说法,遗憾的是其中不少部分存在问题,还有一些是明显的误导。以疫情状况为例,不断有省市报道估计多少人感染,报道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夸张。可问题是这些估计的基础是什么?就算是模型估计,也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可靠数据为基础才行。其它国家的疫情建模估计,是大量感染数据输入,得到一个误差范围不小的区间。国内的报告,明明什么可靠的感染数据都没有,估计出来的数字反倒极为“精确”。如果不知道疫情是什么状况,那么就老老实实承认。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是什么意思,想故意误导民众吗?提供误导信息的自然少不了权威专家们。国内多位专家——包括一些不容置疑的专家,均说过某个奥密克戎亚株R0是18或21,让人深刻怀疑这些人到底知不知道R0是什么,以及是以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在提供防疫指导。R0方面的胡说八道或许还能当个笑话看,专家们的另一些说辞危害则更为致命。例如宣传90%以上无症状,宣称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这些不仅与当下国际上的医学共识冲突,对民众也是更为直接的误导。第五个担忧,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可能有太多盲点。当我们的专家信口开河说估计北京有80%的人已经感染的时候,小城市、乡镇、农村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些地方的防疫准备又是什么?有些地方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讣告的频率猜测。可那些讣告少的地方和没资格发讣告的人呢?就算是北京这类不缺专家估计疫情的大城市,所谓60%感染甚至80%感染,又有多少靠谱程度?在检测消失的情况下,真能如此断定绝大部分人都感染过了?还是我们忽略了很多高危人群可能仍面临威胁?第六个也是最大的担忧,是我们在虚构现实,抹杀真实的记忆。某些专家不久前还在宣称奥密克戎致死率比流感高六七倍,如今却大言不惭称一直跟踪病毒变化,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下降。至于打有准备之仗的说辞,更让我怀疑准备二字是否有了新的定义。新冠去世的人,还能否得到公开明确的死因承认?如果新冠被认为没有后遗症,那些恢复慢一些的人,还能否得到必要的救助支持?如果说奥密克戎疫情终能过去(这点专家们确实没说错),只是代价高低,过了寒冬就是春天,对于疫情或许是真的。可是这种抹杀现实的危害呢?是否会止于2023年春?这一切让我在岁末想起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的开场独白: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It's not that we'll mistake them for the truth. The real danger is that if we hear enough lies, then we no longer recognize the truth at all. What can we do then? What else is left but to abandon even the hope of truth and content ourselves instead with stories? In these stories, it doesn't matter who the heroes are. All we want to know is: "Who is to blame?"在这2022的最后时刻,只能希望一切担忧都是杞人忧天。收起
    展开全文
    转发 4929评论 93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生物狗Y博

    对中国疫情的几点担忧过去三年全世界都长期笼罩在新冠疫情阴影之下,不过三年间,我们对新冠病毒、新冠疾病的认识有了长足进展,也积累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应对工具,例如在降低疾病烈性程度上极为高效的疫苗、药物,对监测病毒变化也有不少经验。在上述背景下,告别2022本该是充满对2023的期待,应该是对一个即便谈不上不受疫情影响,可也大概率是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世界的期待。但中国疫情在岁末完全不受控地暴发,更未看到任何切实的准备、应对之策。在2022的结尾,很难不对中国的疫情感到诸多担忧。第一个担忧,我们对疫情状况毫无了解。中国在12月初的防疫转型中没有做到疫情检测的转型,而是没有更新感染病例收集方法的情况下突然放弃绝大部分检测。导致如今没有任何可信的感染病例数据。感染人数低估是全球三年疫情的普遍问题。例如美国刚记录了一亿例感染,但实际感染可能有两亿。从构建有效的防疫体系考虑,我们可以允许病例数有低估,甚至严重低估,但不能检测能力弱到与现实偏差至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步。如今疾控中心播报的病例不是低于实际感染多少的问题,而是根本反映不了疫情走向、趋势、扩散范围中的任何一点。如果说中国正在和疫情作战的话,我们等于在战场上毫无情报支持。仅这一点,就应该让我们恐惧。第二个担忧,我们对病毒的变化毫无把握。三年疫情,如果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铭记,那突变株对疫情走向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这一条最不该忘。从阿尔法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每一个主流突变株的出现,都对全球疫情走势、防疫措施有效性产生了巨大影响。病毒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积累各种突变,增加新突变株涌现的几率。是的,过去一年全球观察到的都是奥密克戎内部的亚株变化,主要体现在防感染的免疫逃逸加强。这种变化谈不上惊天动地,带来的也只是很多国家感染病例的反复,而重症、死亡等逐渐与感染脱钩。但不要忘记,2021年11月初——仅仅13个月多一点之前,我们都认为新冠会在德尔塔内部慢慢演变,最后却迎来了奥密克戎的横空出世。对病毒演变的监测在疫情越是严重时越不应该放松。但如今中国对突变株的监测做得如何呢?整体疫情检测都成了笑话时——我相信有些人认识的新感染的人,完全可能超过疾控中心报出来的某个省的新增感染人数,何来有效的突变株监测?有效的突变株监测需要建立在对整个国家、地区感染病例的科学抽样之上。根据12月20日公布的中国新冠病毒株监测计划,每个省选三个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医院,每家医院每周在全部的死亡病例之外,测序25例感染病例。如果认为一个省每周测来自三个城市的75例+死亡患者可以代表这个省的病毒株流行情况,那么可以去申请搞笑诺贝尔奖。可这并不影响专家们头头是道地说某地流行哪个病毒株。起始现实是我们只知道少数测序病例里有哪些突变株,根本不足以推断实际流行的突变株是什么,流行范围在哪里,流行程度是多少。即便有新突变株出现,按当下的情况,国外的一些机场海关的病毒基因组监控可能比国内的监测还要早发现。第三个担忧,我们把一切的防疫责任都推给了医疗工作人员。过去三年,全球积累了多个有效的防疫工具,这些防疫工具共同点是什么?就是让人不用去医院。高效的疫苗即便面对免疫逃逸严重的奥密克戎,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传播,并且长时间大幅降低重症风险。高效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则能帮助高危人群进一步降低重症死亡风险。和新冠共存的关键不是到了医院后神医妙手回春,而是利用有效的工具,让我们感染后不需要去医院也都平平安安。而国内的工具是什么呢?如果说疫苗,灭活疫苗证据是很充足,但属于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显著弱于国外主流mRNA疫苗——包括降低重症风险的起始有效性、持久性,巴西、新加坡等地都有证据表明灭活疫苗更弱。灭活疫苗以外的几个疫苗,数据量又显著少于灭活疫苗。这让中国的人群免疫基础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抗病毒药物方面,准备不充足显而易见——最近刚批了默克口服药,之前仅有paxlovid,实际上瑞德西韦早就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有效性,但已被中国遗忘。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三个药不仅应该在开放前批准,还需要在开放前储备充足,做好相关使用培训。如今不仅是储备不够,连怎么用都是糊里糊涂。网上平台每日抢购,倒爷炒作上万一盒,应在感染早期使用却常常等病情重一些才用,医学药学基础说好听点属于层次不齐的社区培训存在多种药物冲突的paxlovid。如果说当下的有效抗病毒药储量肯定不足以弥补免疫基础的弱势,现实中的用法恐怕连有限的丁点作用消除了。疫苗、药物两端不足,又不管不顾地撤出一切疫情监测、物理防疫手段,结果就是把一切防疫责任与疫情冲击压到了一线医疗机构。我们可以更改新冠住院乃至新冠死亡的定义,但改变不了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的现实。这对所有有医疗需求的民众来以及所有医疗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危险也是一种不公。第四个担忧,我们在提供权威但不真实的信息。国内有很多机构以及专家不断提供各种说法,遗憾的是其中不少部分存在问题,还有一些是明显的误导。以疫情状况为例,不断有省市报道估计多少人感染,报道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夸张。可问题是这些估计的基础是什么?就算是模型估计,也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可靠数据为基础才行。其它国家的疫情建模估计,是大量感染数据输入,得到一个误差范围不小的区间。国内的报告,明明什么可靠的感染数据都没有,估计出来的数字反倒极为“精确”。如果不知道疫情是什么状况,那么就老老实实承认。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是什么意思,想故意误导民众吗?提供误导信息的自然少不了权威专家们。国内多位专家——包括一些不容置疑的专家,均说过某个奥密克戎亚株R0是18或21,让人深刻怀疑这些人到底知不知道R0是什么,以及是以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在提供防疫指导。R0方面的胡说八道或许还能当个笑话看,专家们的另一些说辞危害则更为致命。例如宣传90%以上无症状,宣称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这些不仅与当下国际上的医学共识冲突,对民众也是更为直接的误导。第五个担忧,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可能有太多盲点。当我们的专家信口开河说估计北京有80%的人已经感染的时候,小城市、乡镇、农村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些地方的防疫准备又是什么?有些地方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讣告的频率猜测。可那些讣告少的地方和没资格发讣告的人呢?就算是北京这类不缺专家估计疫情的大城市,所谓60%感染甚至80%感染,又有多少靠谱程度?在检测消失的情况下,真能如此断定绝大部分人都感染过了?还是我们忽略了很多高危人群可能仍面临威胁?第六个也是最大的担忧,是我们在虚构现实,抹杀真实的记忆。某些专家不久前还在宣称奥密克戎致死率比流感高六七倍,如今却大言不惭称一直跟踪病毒变化,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下降。至于打有准备之仗的说辞,更让我怀疑准备二字是否有了新的定义。新冠去世的人,还能否得到公开明确的死因承认?如果新冠被认为没有后遗症,那些恢复慢一些的人,还能否得到必要的救助支持?如果说奥密克戎疫情终能过去(这点专家们确实没说错),只是代价高低,过了寒冬就是春天,对于疫情或许是真的。可是这种抹杀现实的危害呢?是否会止于2023年春?这一切让我在岁末想起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的开场独白: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It's not that we'll mistake them for the truth. The real danger is that if we hear enough lies, then we no longer recognize the truth at all. What can we do then? What else is left but to abandon even the hope of truth and content ourselves instead with stories? In these stories, it doesn't matter who the heroes are. All we want to know is: "Who is to blame?"在这2022的最后时刻,只能希望一切担忧都是杞人忧天。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王清州

    12/19/2022 MP Andrew said in an interview that CD vaccines have caused unexplained excess death rates, cardiac arrests increasing in the under 40s. mRNA experimental vaccines should be suspended.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陈颀_

    #job market日记# 周五晚上after hour老板给我打电话:They shouldn't treat you like that! That's disrespectful! I don't accept that 然后又说了一揽子人家坏话我很平静:It's ok. I don't care anymore. I already moved on. 不知道的还以为老板在帮我骂渣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