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连线记者

    移民的中国人越来越少了!
    发布了头条文章:《出生人口跌破800万到底有什么影响?》
    转发 10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司马南

    人口学家黄文正:也说今年出生人口跌破800万今年出生人口是不是跌破口800万我不确定。我个人感觉可能性不大。但按目前的趋势,即使今年不跌破,过不了几年也会跌破。至于800万是不是很少,我只想列举下面一些基本事实。一、根据1953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民国死亡率计算,我国1929年出生人口是1700-1800万。合理推算,800万年出生人口已经退回到清朝中早期水平。前不久网上流传的数据显示1929年出生505万,实在错得离谱。二、我国占世界人口比例在1820年是34%,1950年是21.8%,1980年是21.1%,去年是18%。而现在一年800万的出生人不到世界的6%。三、在当下不足世界一半的生育率下,我国出生人口在一代人时间,也就是30年左右会跌到世界3%。除非之后我国生育率大幅超过世界水平,否则我国人口占世界比例最多也就是3%,我国会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四、目前的生育率持续下去,我国以后的人口将以每出生1人,去世6人的速度萎缩,而现在还只是生1人去世1人。如果生育率继续下跌(现在看来是如此),那么萎缩速度会越来越快。按东北现在的生育率,今后是每出生1人,去世27人。那么哪些行业会受影响?回答是所有的行业都会衰弱,先是奶粉、儿童用品,5-20年后是教育、食品、服装,20-50年后是房屋、家具、家电、电子消费品、汽车、旅游、娱乐,50年后再传导到医疗、养老、殡葬等领域。而且因为预期的影响,行业的实际衰微可能会大幅提前。这种全方位的衰退会导致几乎所有国内投资面临泡沫化,富裕人群会加速向外移民。我国有没有可能把产能大量投到其他国家利用外循环来维持竞争力呢。但这只能短期续命,长期是不可能的。没有强大的本土市场支撑,这些投入到国外的产能即使能经营好, 要么会被本地化变成他国的资产,要么会促使当地的产业发展起来而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更不用说美西方与我们脱钩和挤压会因为我们的衰微更可能变本加厉。由于文化、语言与日常行为方式的距离,国外人口对我们产业的支撑远不如本国人口,而在语言、文化、政治乃至安全领域,国外人口与我国更是处于竞争的关系。除非生育率大幅上升,每个行业都会进入持续性萎缩。企业会从开疆辟土的扩张变成争夺存量的萎缩,职场恐怕会因此加剧内卷。全员失业率会上升(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下降,这是因为匹配更加困难)。这主要表现为中壮年大量失业,而年轻人也许会短缺。农村和小城镇会大量衰败甚至消失,中等城市会变成小城市,大城市会变成中等城市。这个过程中,人口会不断向少数中心城市收缩。因为预期悲观和规模效应下降,人均GDP相对于出生人口稳定的情形要显著更低。我国大概率会失去产业链优势,科技力量会先升后降。现在印度在校大学生就比我们多17%,届时会是我们的数倍,甚至每年上大学的人数都远远超过比我们的同龄人数,更不用说欧美对我们拥有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我国现在引以为傲的如航天、高铁、大飞机、北斗等大项目和大工程,可能会因为人口大幅萎缩而难以为继。这些行业产业链很长,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和庞大市场规模来支撑。因为需求和财力下降,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停滞,大量已建设的会老化,失修甚至被迫废弃。城市面貌也会日益凋敝。每个城市的居民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少,机场、车站、医院、学校、小区、公园、办公楼都会愈发老旧。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会相对下降,甚至面临普遍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整体国力会严重下降,周边国家会根据预期站队,现在隐忍的敌对势力可能会伺机反扑,我国可能面临严重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挑战。那么有什么好处吗?如果北大清华不砍录取人数的话,以后的年轻人上北大清华会比现在容易,只是那时的北大清华因为筛选的人口基数大幅减少,其生源的基础质量恐怕也就是现在的二流大学的水平。而它们的科研水平因为财力和整体国力的萎缩,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大概不会高于现在的国内二流大学。低生育率问题能解决吗?当然可以解决。提升生育率事在人为,只要激励机制到位就能做到。处在半沙漠地带,自然环境恶劣,人均水资源仅中国1/7的以色列,正是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认识到人口的核心意义,形成了提升生育率的全民共识并大力鼓励生育,成功地将生育率提升到3的水平,接近我们的三倍。特别是,不包括极端正统教派的世俗犹太人的生育率也高达2.3,显著高于2.1的更替水平。中国现在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是58万亿元,但很多都投到未来少有回报的项目中去了,比如各地大量空置的产业园区、人口稀少地区使用率极低的桥梁和高速公路以及数不清的里面人可罗雀的人造景点。只要把相当于58万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的1/15的钱给到养育家庭,那就是3.8万亿,也即GDP的3.2%用来辅助家庭。这其实也就是欧洲鼓励生育的力度,但对我国已经能起很大作用。假设我国每年出生2000万人,这些钱就足够给0-16岁到小孩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这样一个三孩家庭就可以有3000元的育儿收入,与现在内地年轻人的收入基本持平。这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果实的最实在的方式,也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更是维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可行之道。如果能将出生人口逐步恢复到每年2000万的水平(这只需要比更替水平略高的生育率,相当于以色列世俗犹太人的生育率),整个预期会完全改变,现在很多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我国有强大的生产和建设能力,我国的民众自然就应该过上与这种能力相当的生活。如果大量的产出只是用于低效的投资和贸易顺差,而不是投给辛勤养育的民众,最后迫使年轻人放弃婚育而成为世界的工蜂,那将是我们发展方式的失败。我们是一个祭祖的,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慎终追远的民族,而且,我们国家有强大的执行力。以色列可以做到,我们更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这是决定我们未来的头等大事,并着力应对,这个问题一定能解决,也必须解决。解决低生育率危机,辅之以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深层改革,我国的前景会一片光明。注解:前面生一个死几个的结论也许会让一些读者惊悚。但这个结论有初中数学基础就会计算。以东北0.7的生育率为例,对应于2.1的更替水平,这意味着下一代人只有上一代人的1/3,也就是0.7/2.1,而平均寿命大概相当于三代人的时间。因此,0.7的生育率持续下去,第四代就只有第一代(隔三代)的(1/3)*(1/3)*(1/3),也就是1/27,即出生一个人,对应去世27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没有考虑外迁。由于还有不少年轻人外迁,如果生育率维持不变的话,东北未来人口萎缩会比上述更严重,当然这是五六十年以后的事情。此外,人口外迁只会影响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不会直接影响生育率(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孩子数量)。很多人误以为东北人口快速萎缩是因为大量年轻人外迁。其实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即使一个人也不外迁,东北现在人口萎缩的速度也差不多。人们之所以有这种误解,只是因为外迁的人口是看得见的,而低生育率下“消失”的人口是看不见的。@黄文正关注人口问题 一一一一黄文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口学者,“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2021年黄文正先生曾就中国人口下滑问题接受司马南专访,这是他最新的一篇文章。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王清州

    🇦🇱👶 阿尔巴尼亚第一季度的出生率下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15%。 阿尔巴尼亚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出生人数仅为 5,164 人,而去年第一季度为 6,056 人。 可能接近意大利水平的 TFR。 ⚫️ 即使考虑到阿尔巴尼亚的高移民率,去年的 TFR 为 1.4,今年可能低于 1.3。2022 年阿尔巴尼亚的 TFR 为 1.4,而不是当年的官方低于 1.3。 ⚫️ 所以阿尔巴尼亚 TFR 的状况都非常糟糕。 到 2050 年,该国人口可能会低于 200 万,而阿尔巴尼亚政客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场人口危机。 #人口出生率#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白昼的火树银花

    强推印度裔脱口秀女演员Zarna Garg(以前发过她几次)最近的专场秀One in a billion,Prime 上有。她十几岁时离开印度来到美国,上法学院,后来成为全职妈妈16 年,直到她的大女儿说服她离开家并尝试单口喜剧。Zarna与其他身为移民或母亲的喜剧演员不同,她既是移民又是母亲,提供了很不一样的视角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Eivor_Hydromancer

    “你和我谈恋爱结婚的话你就可以移民加拿大。”“WTF?”到底是谁给这些在中国的白人惯的臭毛病?这种福气我愿意送给不敢走线但想出国的恨国党。真特么倒霉透顶的一天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鹤归孤山你可归吾

    只要合法拿到中国国籍,受中国文化教育,说中国话,具有中国价值观的涵养,其实就是中国人,肤色并不重要,肤色是一个人的过去,是基因,但受的文化是一个人的末来,所以加强社会治安,严格清理黑户口外国移民。但并不是一棒子打死禁止通婚,更上升不到种族入侵的高度。有素质有知识的人才,不论肤色都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王清州

    紐約市移民危機: 記者:“美國總統到底在哪裡?” 紐約市市長:“這是個好問題。” 王清州的微博视频 00:30 381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王清州

    老拜國土安全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表示,“我們正在做很多事情”來確保南部邊境的安全——自拜登上任以來,已有超過 630 萬非法移民越過邊境,這是歷史性的。 王清州的微博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0:49 加载完毕: 100.00%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选择 36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王清州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0:49 1225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念父

    中国媒体不断输出“逃去新加坡的中产后悔了”“新加坡不再适合中产”这类文章,一方面制造话题获取流量,更重要的是,试图引导舆论风向,阻止资本和人才外流。同样的情况,参见早前掀起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移民潮时的舆论风向。中国企业家杂志一篇题为《下南洋退潮:租不起房,吃不起饭,精英逃离新加坡》的长文,上周在中国社交平台热传,引发网民感叹:新加坡的生活真是“水深火热”啊!文章用三个个案描绘了新加坡近一年房租、餐饮各项物价飞涨的状况,导致原本想在我国定居的中国中产,不得不作出“逃离”的决定,并在醒目位置写道:“新加坡不再是中产应许之地”。连续多年蝉联“全球外派专才生活费最高的城市”,尤其近两年通胀率持续居高不下,这是事实。对于外来人口,房租是生活成本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两年涨幅更高达34%,已和纽约并列全球第一。其中一名受访者王锋提到,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房东将房租从5000元涨到7000元;另一个受访者也抱怨,自己租的50平米一居室,即使位置偏僻,至少也要4000元。7000元的租金肯定是市区豪华公寓,一面要住高档公寓,一面又抱怨房租贵,自己在国内年薪70万人民币(约13万新元),税后到手才60万,这个薪资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也住不了高标准的豪华公寓,凭什么认为在新加坡就可以?他们难道不知道,八成以上本地人住的都是政府组屋吗?租政府组屋,即使是在中央商业区,两室一厅的租金也不过4000元。文章却将这个重要的信息省略了。更为巧合的是,文章里想要逃离的三名受访者,都是Web3及区块链从业者。联想到新加坡官方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近半年急转直下,加上行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币圈大佬纷纷转移阵地,相关从业者在本地的职业前景,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这可能才是他们想要逃离的真正原因。更何况,文章得出“逃离新加坡成了新趋势”这一结论,却没有提供任何数据支撑。若以受访者为样本来看,与其说是中产逃离,倒不如说是Web3逃离。文章将Web3群体在本地遭遇的困境,引申到整个“中产精英”都在逃离,并把原因仅仅归结到本地物价上。作为一家有官媒背景的严肃刊物,这个结论下得似乎过于草率。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孤烟暮蝉

    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有个地方叫哈岗,毗邻华人最大聚居地之一的罗兰岗。近日,美国准备在这里建立一个走线者的服务中心,给爱美国的外国移民提供温馨、暖心、细心、贴心的食宿等服务。但是,遭到哈岗当地居民的严重反对。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利维坦bot二号机

    【投稿18354】评论区《只有在老钟有学历歧视》你猜猜你没有学历移民局要不要你呢 我上网就是为了说怪话 的微博 学历在观点输出博主手里就像是核武器,可以不用,但必须有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不要以为任何一座城市能无限扩张。也不要以为所谓的虹吸人口是无上限的。任何一座城都会有一条人口线。每一座城市都会迎来一个高速扩张发展期。这时候新用脚投票的移民会很狂妄,喊出各种口号,认为明天就能超过纽约了。(仅仅指金钱指数。)深圳是这样,成都也是这样。每一座城高速扩张发展后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余季塘

    //@史海悠游: 赞右!各抒己见,有什么不当的!//@讲逻辑做投资: 小朋友只是表达愿望,人各有志,有什么毛病?那些真把孩子移民出去的贪腐裸官呢?有本事调查它们啊
    转发 1423评论 21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顺韭直鉴赏机

    为了移民咋了?人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还不能靠自己换了?
    转发 1423评论 21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讲逻辑做投资

    小朋友只是表达愿望,人各有志,有什么毛病?那些真把孩子移民出去的贪腐裸官呢?有本事调查它们啊
    转发 1423评论 21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安吉的小九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秦岭二月

    "上学为了移民国外、不想在中国",我为了长大不想要在中国住了想去英国。幼儿涉不当言论! 涉事学校"教育失职"已调查了。如果来生可以选择,你最想去哪儿?可以把人当人的地方!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我理解评论里的广州小伙伴说不在乎几线。首先广州民富很高的。早茶下午茶不耽误就行。广州房价也没发疯,尚能接受。(相对来说。)而且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底蕴在,也不会像新移民城市这样喊打喊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第五大道海外投资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寰亚SYHP

    #润得有苦有甜# 当地时间4月14日,在巴拿马的圣文森特移民中心,等待前往哥斯达黎加的人,有不少是中国人。最终目的地是美国。(下集) 寰亚SYHP的微博视频 01:02 15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寰亚SYHP

    #润得有苦有甜# 当地时间4月13日,在巴拿马边境达连隘口泛美公路附近,记者遇到18名中国人在夜色中行走,他们前往圣文森特移民中心,然后再前往哥斯达黎加,最终目的地是美国(上集)。 寰亚SYHP的微博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0:44 加载完毕: 24.65%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寰亚SYHP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0:44 134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暗地妖娆嚼舌

    稍微了解了一下李小牧竞选议员永远失败的原因,说白了吧,一个是说谎太明显,太容易拆穿;二个是气质不够讨喜,整个人周身洋溢着一种TVB豪门剧里二号反派的气场;三个是与日本收费最高、最喜欢为有钱大佬服务的华人移民中介搞在了一起,受信任度又降低了不少。他一直是我暗中观察的一个人间样本,你会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成都共青团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郑在买房

    什么是通货紧缩? 有何影响 ?通俗的讲,没人花钱,东西卖不出去。其实,通缩的只有穷人,是穷人手里没钱了。7亿人负债,40%逾期,拿什么消费?2亿灵活就业,按照中国人的性格,若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灵活”就业。有点钱的人,都在存钱,应对更糟糕的未来。特别有钱的人,在排队移民,去国外消费。于是,通缩就出现了,因为都搂着钱。印再多钱,再喊口号,也没用,这就要命了。如果通缩持续,影响很大:1. 经济会持续衰退,企业倒闭、减产。2. 打工人,失业更加严重,收入减少。3. 失业,导致消费进一步低迷,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加大减产力度。4. 从此恶性循环,就像日本一样。5.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绝望,不生。6. 更要命的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不够了,延迟退休,或者不发退休金。7. 长期通缩,人们绝望了,就开始互相伤害,或者自杀。8. 最后,社会失去活力,富人出逃,国家被欺负。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还难以对付。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失去信心,是通缩的主要原因。。让大多数人,活着有希望,才是解决之道。#延迟退休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吗#郑在买房的专属圈子超话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凤凰网视频

    【欧阳自远:#人类星际移民唯一可能性是火星##中国科学家称最晚80年后可移居火星# 茫茫宇宙,我们是不是生命的孤独存在?这个终极追问,是人类开展宇宙探测的动力。经过探测,科学家们大胆猜想:火星可能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地球”。我国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给出预测:“最晚80年后我们人类便可移居火星,而人类星际移民的唯一可能性也只有火星。”据悉,2020年7月23日我国成功完成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所以,你认为未来多久人类可以星际移民呢?指尖新闻的微博视频收起 02:10 1.6万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佳琪吖bb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巫山六月雪

    有些垃圾以为我恨法律不公平就是恨国想移民,看不起中国,总是骂我抹黑中国,真的太搞笑了,我骂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确实做了这些事吗?我哪句话是捏造出来的?你找出来我全网道歉。我喜欢吃中国饭,喜欢重庆,我一点都不想去国外,没文化语言又不通,我去了能干什么?磕头等救济?帮我最多的是中国人,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深夜一只猫

    惊掉下巴了,观察者网曾经发过一篇【司马南因登陆北美华人电视台被传移民 爆料人曾对话“恩格尔”司马南又移民?爆料人曾对话“恩格尔”】,里面提及澳大利亚间谍杨恒均曾经写过一篇【美国更需要司马南这样的公知】,简单百度一下居然还真有啊,那司马南是真的曾经移民美国啊!那在什么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治安那些事儿

    #警犬劳模元梓来啦##警犬来啦# 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经逐级推荐审核,评定15只警犬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首批“功勋犬”。元梓属德国牧羊犬,参与边境管控、查缉查控、反恐维稳、服务群众等工作;累计协助核查人员706人次,查获管制刀具67把、斧头19把、炸药3.23公斤。#这个摊没有小狗得散# 新华网的微博视频收起 02:14 7.9万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半岛都市报

    【虚惊一场!#男子提弩进门民警误会瞬间警戒#】 3月27日,新疆博州。一名群众“气势汹汹”地单手持弩来到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霍拉边境派出所和谐便民警务站。由于男子未提前联系或告知上交一事,移民管理警察见状立即警戒处置并向男子询问原由。原来,弩是男子的爷爷生前留存,近期收拾乡下库房发现后便立即上交派出所。最后民警依法收缴该弩,并表扬了该男子。 半岛都市报的微博视频收起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0:27 加载完毕: 24.75%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半岛都市报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0:27 10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