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客观」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北京晚报

    #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京报锐评#《人民论坛》杂志多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彼时国内有7成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害怕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而对此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和主政一方的“一把手”。 如今,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恐惧有增无减,范围也在扩大。从单位领导,到基层职员,除了应对繁忙的本职工作,也都在密切监测舆情。哪怕是一些便民好事,也生怕传着传着风向突变,不定在什么节点就“变味”了。 怕“舆情”、怕“关注”,背后是怕“争议”、怕“问责”。与其承担处于聚光灯下的风险,惊心动魄,倒不如隐于沉默的保护色,平稳度日。 (一)网络生态复杂,声音喧嚣嘈杂。敢于触网,并且在实践中提升网络执政能力,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的现实要求。 哪怕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对接到不同的利益关切,也很难获得百分之百的满意。有点赞表扬,有善意批评,有满腹牢骚,甚至还会有攻击谩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热议之下,没准哪处蝴蝶扇动的羽翼,最后就变成了杀向自己的“回旋镖”。 具体到一些党员干部的现实苦恼:明明是一五一十回应质疑,为何网友仍不满意,还越说争议越大?明明是出于好心办的好事,怎么就会被传变味,辛苦费力还完全不讨好?明明就是正常穿衣说话、待人接物,怎么一发上网之后就引爆了新的舆情? 身处网络时代,党员干部当如何适应裂变的传播环境,又该怎样练好舆情应对的基本功? (二)人声鼎沸,舆情变幻,古今中外皆然。论及政务舆情的形成,常被提及的有三大理论观点—— 其一,政治学上的塔西佗效应。早在古罗马时代,执政官塔西佗在其所著历史书中便有感而发,“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只要怀疑产生、信任丧失,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被当代学者引申为“塔西佗效应”,并经常用作政府丧失公信力的警醒。其二,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在人们的认知交往中,由于掌握对方信息太少,往往就会通过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来形成定式的结果,成见或偏见由此产生。很多时候,事实尚不明晰,怀疑情绪便直接引发对公权力的有罪推论,“言之凿凿”中,可能并无多少理性客观可言。 其三,管理学上的公地悲剧效应。当一项资源有多个拥有者,所有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力阻止其他人使用,极易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在公众眼中,每一个与官方沾边的人物、机构,都会被视作公权力的“代表符号”。哪怕一项权力滥用行为出现,那么受伤害的就决非某人某地,而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公信力。 三重“效应”相互交织杂糅,一旦触发连锁反应,舆情回应必然难上加难。(三)舆情防不胜防,很多时候诱因不只在事件本身,也在于应对方面的问题。比如,避之不及。公共事件当前,有些官员或是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或者自觉腰杆不硬,生怕被翻出事来,以至于芒刺在背、心虚胆怯,生出“鸵鸟”姿态。比如,反应迟缓。舆论争议已有起势苗头,相关方面还木知木觉。明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于未萌、治于未乱”,却白白浪费了时间窗口。比如,放水流舟。面对舆情如沸,幻想扛一扛、拖一拖就过去了,寄望时间冲淡热点事件。不理会、不处理,不作表态和反馈,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稀里糊涂。已处于聚光灯下,却在重要信息上搞不准。前后数据不一致、各方说法有冲突,都会让本该解疑释惑的回应陷入罗生门。比如,话语刻板。麦克风前,神情紧张、姿态僵硬,只顾自说自话,官话套话连篇,完全不互动、不沟通,只顾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完,对公众关切听而不闻。比如,存心掩饰。明知自己有履责不力或处理失当之处,却不想着知错改错、求得谅解,还刻意遮掩、隐瞒实情,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比如,避重就轻。选择性回应舆论关切,对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仅就细枝末节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些冠冕堂皇的套话。……种种应对之病,皆不难从现实之中找到案例。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直面弊病、大力纠偏的紧迫性。 (四)应对舆情,首在诚意。 一事当前,官员的表态、回应是不是真诚,有没有诚意,公众是可以感知到的。不回应关切,不解决问题,仅以“平事”为目的应对舆情,鲜有不碰壁者。 有不少舆情事件,本来事实并不复杂,只要第一时间通报真相、诚恳道歉、严肃追责即可;结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等荒唐操作接二连三,越想把事按下去,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舆论的脾气》一书曾如此预警:“舆论的脾气,便是人心的脾气,什么是人心的脾气,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如果违背了伦理道德,那必然是不被大众所容忍的。”当此之时,遮遮掩掩、强行洗地,更像是侮辱公众智商。一意孤行、错上加错,有时比错误本身更让厌恶。 “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正视问题,如实回应问题,是起码的诚意。 (五)快速反应,实事求是。问题客观存在,捂是捂不住的。特别是在以“秒”计的互联网速度面前,人们对回应时效的期待大大提升。第一时间没有发声,就可能被认为是无言以对或有意拖延,客观上助长着舆情发酵的速度。如何对待公众、对待媒体,折射着相关部门单位对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的态度。舆情回应中有“黄金4小时”之说,虽然在每一起具体事件中未必尽然,但“唯快不破”始终是根本法则。“时效”要求之下,“实效”才是目的。诚然,任何事件来龙去脉都有调查过程,处理起来需要时间,官方回应要准确权威,需兼顾的情况很多,一些内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适宜公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将这些情况跟公众讲清楚、说明白,明快地传达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样是回应关切的重要内容。既然必须要说,就要说准。如果初次回应没有说准,那么后续改口就会相当被动。 (六)有的放矢,讲究方法。舆情汹涌,往往在于多重热点交织。每一阶段的关注点,都有不同侧重,明确在具体阶段说什么、怎么说,这就是舆情回应的刻度。有学者提出“4确认5发布”原则,认为舆情发布中需要确认的侧重点,自开始算起,包括确认事件存在、事件真实、事件逻辑性、事件关联性,而最后一次发布则针对衍生信息进行回应。有始有终,保障公众对核心关切的满足度,是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前提。但在具体操作上,也不能硬干硬上,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拿证据。有时候说一万句,不如一项实证更能取信于人。比如讲温度。感同身受的共鸣情感,往往能为化解舆情注入“润滑剂”。再如有网感,活用一些网言网语,有时远比一句“正在积极调查”更能拉近距离。多一些“用户思维”,就能少一些“沟通误差”。(七)舆情回应,看起来是“说”的功夫,却一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这个“做”,既包括精心准备发布内容,更在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包括改正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出舆情,根本上还是工作过程中有瑕疵。网络监督的目光无处不在,越自以为是、将错就错,越会将自己拖入舆情的深渊,相反,积极回应、扎实整改,才是在以实际行动修复已经出现的信任裂痕。“做”是第一性,“说”是第二性。即便某些事件确实棘手复杂,但只要迎难而上、勇于去“做”,并将具体的成果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大家看到,自然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基础。更何况,随着公众素养提升,绝大多数网友都有基本的辨别力,理性的是非观。做事坦坦荡荡,从政清清爽爽,关系明明白白。就算遇到某些“莫须有”的舆论挑剔,也能一身正气、腰杆挺直,不至于陷入舆情滔天的被动局面。正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 (八)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官员修炼政务舆情应对基本功,回应的还是提振政府公信力这一课题。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亦关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官员的“舆情恐惧”,必须要克服。敢于直面争议、回应问题,“好事能说好,坏事也能好好说”,本身就传递着某种敢担当、敢任事的作风,这才是人民群众更加看重的品质。互联网,是治理的变量,也是能力的增量。政府也好,官员也罢,都要修炼本领过好这一关,习惯在阳光下做事、在互联网上“生存”,不仅接受网络,更能让网络为己所用,“恐惧”之症便可极大缓解了。(@北京晚报 评论员 京平)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TheLancet-Vivian

    2023年刚开始,十大胡说八道的专家已经评选出炉,看看你认识几个以往提到专家我们想到的都是在某一领域拥有着较高成就的专业人士,以前,大家对于专业学者的话几乎是照单全收,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话语权。但现在在大家眼里,专家逐渐成为“贬义词”。特别是在年轻人眼中,专家不再是那些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物,而是擅长“胡说八道”的人物,而且网友还基于此研发出了“砖家”这一词汇,这主要讽刺一些乱说话的人。其实专家风评急转直下也和当今互联网发展有直接关系,当网络信息变得越来越发达时,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到各种关于专家的话术和消息。比如在2023年开年,网友们就已经总结出了专爱胡说的十大砖家,你听过哪些?许宪春此人来头不小,是清华大学的研究中心主任。按理说有这样的头衔应该让许宪春受到不少人的尊重,可事实刚好与之相反,但这并不是网友对此人有偏见,而是因为他自己发表的言论实在过于荒谬。此前在提到提高百姓收入这一问题时,许宪春称我国的收入群体可以靠出租闲置房屋赚钱,或者用自己家的闲置车来拉活,这番言论自传出后,也被网友笑称是当代第一“何不食肉糜”的典型。很多网友质疑,难道这些专家跟我们生活的不是一个社会吗?他难道不清楚之所以被叫作低收入群体,是因为我们根本买不起车和房吗?张兴海这位专家曾经提议,年轻人要多进厂打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并提醒大家工作不能只考虑收入,可当他的言论传出后也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强烈不满。如果说大家打工赚钱不为自己的收入考虑,难道为资本家考虑吗?不少网友质疑张兴海的建议,本身就是出于为资本家服务的观点,没有真正考虑到贫苦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普通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但其实他根本不了解普通人的真实情况。于佐宏此人曾提议让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回归社会再就业,他还提出他的中年阶层划分范围是66岁至79岁,虽然说现在中国确实面临着老龄化困扰国家,也在考虑落实延迟退休政策,但是把70多岁的老年人还划分为中年人实在令人无法接受。陈浩这也是一位典型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他认为现在中国家庭平均资产在300万是正常水平,还认为很多家庭可以轻轻松松拿出50万。黄有光此人来自复旦大学,是一名经济学教授,而他此前发表言论时提到建议,现在的汽油车应该再提高10倍,在他看来,这样可以帮助中国缓解堵车和环保问题。董藩这是一位来自地产行业的专家,他提出的观点是不能取消预售制,给出的理由是这种制度的存在可以减少烂尾楼的出现,但他却没有考虑广大买房者的心情。王福重这位来自北大的专家建议农民不要用机器来收割麦子,声称这会加重环境污染。赵燕青在当下中国新生儿出生人口越来越少的背景下,这位专家建议对那些不生孩子的年轻人做出惩罚。这样的言论一经传出,也引起光那年轻人的极大不满,要知道生育与否,完全是一个人的自由,但现在这位所谓的专家却要剥夺大众的自由。李剑阁此人发表言论称绝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在他看来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就是中国的发展优势,如果要提高这些劳动者的工资,则意味着我们要主动放弃这样的优势,这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具名专家网络上曾有一位不知名专家建议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的群体要征收失业税。如果不了解这些人的头衔,当听到他们所说的这些言论时,很多人可能还会嘲笑他们无知。但是如果知道他们是某一领域的教授,大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作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理应给出更理性客观的建议,但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发表的言论完全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甚至不能做到基于人民群众的现实情况出发,他们过着吃香的喝辣的生活,似乎就看不到普通人为生存做出的努力,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人指手画脚,却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为了基本生活苦苦打拼。大家之所以对专家越来越反感,就是因为这一领域总是有一些高高在上的专业人士,发表违背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荒谬言论,这也让他们彻底腥了专家这锅汤。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宋中清主任律师

    热点超话#疫情下的考研人# 来信转发。大学生是令人期冀和信赖的国家建设力量,是祖国的现时和未来。#疫情下的考研# /@Sunkcostid 宋律师您好,谢谢您为学生所做努力。我尽可能理性、客观的表达我的看法。第一,考生群体实际。目前很多考生正在阳或在阳的路上,有的阳过有的未阳,甚至有复阳。到目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落魄的三叔

    最近有趣的是,逍遥派说话越来越像公知,冈本流说话越来越像人。开或者不开,何时去开,怎么去开,都是理性选择。过去骂上海,现在骂清零,说白了谁不想既要又要还要呢?一个完美世界里,工资步步高升,股市不断新高,房子价格稳定,体系完美运转,各级领导洞悉民间疾苦。但一个体系的不完美,不代表另一个体系的完美,明白体系优缺点,理性推动改进,而不是攻击体系中的个体。无论公知还是冈本,他们不是你,不要让他们代替你思考。抗疫不是一年而是三年,越是接近黎明越是要保持理性,客观和乐观。大车过大弯,这些年总有人说治大国如爆炒腰花,是不是因为领导烹小鲜时被催的厉害呢。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周小平同志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希望夹总别再删了。补充说两句吧。第一:关于出入境隔离天数。我老婆在韩国留学,我公司合伙人常年需要往返新加坡和香港,这两年他们进出国门隔离非常不方便,但这些年来我从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抨击或反对过隔离防疫措施。如果我自私一点,我当然乐见入境隔离7+3、5+2、1+1甚至不隔离对吧?但与此相反,我一直在呼吁恢复21天隔离。因为我不能忍受为了少部分出入境方便,让更多更广老百姓承受封控静默代价。对此,我老婆也是非常支持。我认为我现在是站在人民的角度,不是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考量问题。第二:关于毒性。实事求是地说,奥密克戎还是会造成一定死亡率的,但是毒性也的确在减弱。不相信你们可以看一下香港数据。香港全面放开之前,上个月500多死亡病例是新冠携带者,请注意不是得了新冠死的,而是死者是感染者。而全面放开后,这个月死亡病例只有200多例是新冠感染者,实际死亡人数并未暴涨【医院数据可以查】。我们也可以任意调查海外,的确贫穷的东南亚国家和一些混乱欧美国家死亡率略高于往年,但是请注意:新加坡、韩国、日本包括我国香港地区,超额死亡人数是并不高的,医院也没有挤兑现象,不要相信网上的小作文算法,按照小作文那种算法,他们当年还坚称算出了武汉超额死亡1000W人。。那么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为什么开放后医院没有瘫痪,死亡没有激增呢?因为这些地方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求公共场所除吃饭讲课之外必须戴口罩。商场、地铁、公交车等等。然后如果感染了,可以申请在家休息,一般三四天就自行好了。这是事实,我们不能凭空想象坚称外面开放尸横遍野很恐怖,那并不是事实。。当然,说没有任何影响也不是事实。第三:关于后遗症。比如味觉一度丧失,感觉头昏头疼,浑身肌肉酸痛,无胃口,想吐,记忆力不集中等等,我们得过感冒发烧都知道,这些后遗症感冒发烧也同样有一段时间,绝大多数这类后遗症会逐步恢复。。那么是否会如网上所说,失去生育力,免疫崩溃,莫名肝炎,并发症爆棚呢?有,但的确是极个例,而不是普遍现象。RNA病毒的共性是,传播越广越快毒性越弱。当年毒性大,我们果断封控是对的,如今当然也是对的,但如果随着病毒毒性进一步减弱,我们还是应该科学调整,至少应该去探讨这种调整的可能性。第四:关于防控措施。尽管各种发布会一再强调,不要层层加码一刀切和随意静默,但这和下面各地实际情况是完全相反的,这是事实。比如我们这几天有1粒阳性,2800多万人的城市,只发现1例,结果旁边城市就有些出了规定,从你们这个城市来的,一律拉去强制隔离7天。你本来想着自己没有任何高风险区轨迹,核酸绿码行程码阳性去朋友和亲戚家国周末,结果一下高速立刻被拉去隔离,门一锁,每天开个门洞送饭,跟被拘留了似的。当然,我没有经历这些事,因为我早就不敢随意出门了,生怕走到哪里突然就被隔离了,绿码核阴并不总能实际有效保护自己。虽然自己没有自己经历,但看到这么多的事情发生,我还是很痛苦的,我本能地觉得这似乎有些不太对劲。我们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反对防疫本身,更谈不上什么“横跳”,相反只有指出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绝对忠诚。第五:北京健康宝弹窗问题。以前弹窗相对好解除,多打几次电话就行了,但是现在越来越难解除,电话也越来越难打通,北京周边山村已经催生出了“洗码产业”,既拉倒村里去交钱住七天,刷够了北京山村码再到村委会或社区申请解除,然后你就能回京了。这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又是一层沉重的负担,并且毫无意义。实际健康码应以绿码和核酸阴性为准,多加一个弹窗其实是不太科学的。以至于现在回京最快方式是飞美国,然后再飞回来只需7+3,这…第六: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国内躺平派,早期病毒汹涌,死亡率高的时候他们呼吁尽快全面放开躺平,但现在他们已经不怎么喊了。面对种种超长封控,短期入境,乱弹窗、乱静默现象,甚至都不会张嘴批评两句了。你们不觉得有问题吗?为什么国内躺平派变了?变得沉默且窃喜旁观了?为什么此前西方非常焦虑,一直“忧心”我们不放开,而今西方已经不怎么“忧心”这件事了,甚至装作啥也没看见,啥也没听到。这是为什么呢??至少在防控问题上,西方最近对我方的态度没有以前激烈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自己也应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了对吧?以上,没有任何违规,没有任何不良引导,没有任何情绪,甚至没有任何批评或反对意见,纯粹理性客观探讨还请手下留情。#疫情#中国超话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织女Vega

    别再让企业家们不寒而栗了作者|毕亚军———清查这股神秘力量,还企业家一个心安! 【1】  “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当年,李嘉诚曾对那篇著名的“别让李嘉诚跑了”,这样回应。  今天,一个错误的“马某”所引发的海啸式动荡中,很多内地民营企业家也应该感受到了这种不寒而栗,这种深感遗憾。  只是,他们和李嘉诚在回应之后的反应一样:“不再讲话了,一定不再讲话了。”  所以,即使是深受其害的“马某”自己,也只能哑巴吃黄莲,没有不寒而栗,也没有深感遗憾。不服不行。  表面看,这是一个专业错误导致的舆论事故;深一层看,这是社会上很多人已经不思考,不独立判断,也不论客观事实而导致的事故;更深层次看,这是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家,尤其是著名民营企业家已经养成了一种天然的优先论罪意识。  所有关注中国经济的人,应该都对此感到不寒而栗和遗憾。  尊重民营企业家,尊重他们的创造,他们的财富,尊重他们的贡献,这是我们费了多大力气,付出多少代价才得以建立的共识。是什么力量让它变得如此不堪?  【2】  “别让李嘉诚跑了”时,我曾写文章表示,如果李嘉诚有罪,请按法律严办他,如果他无罪,请严惩这样刻意制造对立,激化矛盾,破坏社会信任的舆论。  如果任由这种舆论滋长,则中国内地民营企业家们,也可能被这样“舆论”。甚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也被这样“舆论”。  因为这些舆论本身就是莫须有、自相矛盾。其目的就是制造对立,激化矛盾,搞破坏。如果它不被追究,甚至演变成潮流,今天可以莫须有某人,明天,后天就能莫须有任何人,也破坏更多。  以李嘉诚为例,这种莫须有和自相矛盾,就显而易见。这些人认为李嘉诚从地产到零售到电力再到通讯,是掌握了香港,是害了香港,是把香港变成了“李家的城”,但当李嘉诚买下英国的铁路,买下英国的天然气,买下英国的电力,甚至自来水,最终被认为是“买下半个英国”,他便是背叛祖国,是要去建设和造福英国了。  这种舆论的破坏,同样显而易见。  这些年,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家的舆论思潮,民营企业家的信任感每况愈下。“别让李嘉诚跑了”,就是一个分水岭。很多事情,都是从那时一步步变坏的。  以至于到今天,我完全相信,把马某,换成的其他某,甚至换成政府的某某某,相同的连锁反应,也完全有可能发生。  【3】  民营企业家们的作用和贡献,无须多言。但还可以补充几句,搞坏民营企业家们,对国家和国人都没有任何好处。  去年以来,仅仅排名前几位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其市值缩水就将近万亿美金。这种缩水,在相当程度上,都与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家的敌意舆论,与把互联网平台治理莫须有成“打土豪,分田地”的舆论,与这些舆论被一次次放大有关。  这些公司的断崖式资产缩水,老百姓受益了吗?经济受益了吗?目前是没有看到。跌下去的万亿美金,既没有装进老百姓的腰包,也没有变成国家的财税收入。  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企业创始人,纷纷隐退。其中一些人,三、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淡出舞台,开始跑了。  我看到的是,他们的公司陷入动荡,很多人在失去工作。他们的市值缩水,也让很多其他企业和老百姓,跟着财富缩水。他们的退却,让更多企业创始人不安。  这些人的闯劲、冒险和创新精神,是社会的可贵财富啊。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创造,打拼,并且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创造与打拼环境,让他们去创造和成就更多。他们有错误,去纠正,去帮助;他们违规违法,去严办严惩。但不能因为他们的企业够大,财富够多,就随便给他们扣上资本家,剥削者帽子,甚至莫须有罪名。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还需要为自己的私人物质享受去奋斗吗?他们继续打拼,继续创造更多,继续变成了福布斯上财富更多的人,他们享受得完那些吗?最终,还不都是社会的,是党和国家,是人民的。  我们看到他们的财富,也应该看到他们当初的不易,看到他们的一颗初心。  无论是马云当年的“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但我希望中国人早点成功,”以及在一间民房,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拉客户的艰辛岁月,还是其他,都是来之不易的。  如果让这样一些人,筚路蓝缕,激情燃烧到最后,只能换来黯然,甚至被随意抹黑栽赃的下场。还有多少企业家与商人,会去筚路蓝缕与激情燃烧,而不是只要自己够吃够喝,财务自由了,就可以退了。  【4】  李嘉诚曾以范蠡和富兰克林比较,表明自己和中国企业家的幸运,表达对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的乐观。  他说,“士农工商”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内,让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的同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带着贬意。  “他们负面看待商人经济的推动力,在制度上,各种有欠公允的法令历代层出不穷,把司马迁《货殖列传》中对商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丶资源互通有无丶理性客观的风险意识丶资本运作技巧丶生生不息的创意贡献等等正面的评价,曲解为唯利是图的表征,贬为‘无商不奸’,或是‘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的唯利主义者。”  李嘉诚认为,范蠡的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说尽了这种思想之下的缺憾,并且强调正是这样的缺憾,才让范蠡没能更好推动社会进步,而只能是小心翼翼地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并不断以“消极的抗拒”去明哲保身。  “他历尽艰辛协助勾践复国,又看透勾践不仁不义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却又害怕制度;他雄才伟略,但又厌倦社会的争辩和无理;他成就伟大,却深刻体会到世间上最强最有杀伤力的情绪是妒忌,范蠡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抗拒?”李嘉诚认为:  范蠡在每次功成之后的身退,而不是推动改变,就是一种消极与无奈的抗拒。  与范蠡对应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则在各个领域都尽情地展现了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不但成就卓越,也为社会贡献巨大。  李嘉诚说,“范蠡和富兰克林,两个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说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们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他们在人生某个阶段都扮演过相同的角色,但他们设定人生的座标完全不同。范蠡只想过他自己的日子,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丶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会。就如他们从商所得,虽然一样毫不吝啬馈赠别人,但方法成果却有天渊之别;范蠡赠给邻居,富林克林用於建造社会能力(Capacity building),推动人们更有远见、能力、动力和冲劲。”  总结起来,范蠡改变自己迁就社会,而富兰克林推动社会的变迁。  李嘉诚还曾强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企业家是几千年历史中最为幸运的,“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社会价值观,只能以‘无我’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再强调非公经济的地位,强调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包括对企业家私人财富的保护。最近几年,更是年年有重申与强调。然而:  社会上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持续兴风作浪,不断制造歪曲舆论或抹黑事迹,陷企业家们于不安,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强烈建议,国家要清查这股神秘力量,正本清源,还企业家们一个心安。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补果君

    你有病,滚//@恭喜有屁: 你崩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同胞死了,而是这件事居然不是美国人干的,你比白灯还恶心一万倍//@补果君: 崩溃,我甚至开始阴谋论,是美国人,是恐怖分子害死他们的。对不起,做不来理性客观,真的对不起。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补果君

    崩溃,我甚至开始阴谋论,是美国人,是恐怖分子害死他们的。对不起,做不来理性客观,真的对不起。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前海开源杨德龙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北京张胖子

    接着说,按你这个标准国外有什么可靠的信息源?//@智远第四代: 像农民不要交粮了,中央电视台报道温总理批准的信息源就非常可靠//@北京张胖子: 先说说你"可靠",的标准,再说说按你的标准墙外有什么可靠的信息源/@智远第四代: 那你在墙内搜个可靠信息源来看看?/@夕拾朝花2010: 你签名是科学理性客观看世界,难
    展开全文
    #鱼哥闲篇[超话]#在文明社会就是这样,逛个街或者随便到快餐店吃个便当都能碰上总统。 这个女人在她当选总统的第一任任期内,为农民争取到了和公务员同等的退休待遇。
    1. 微博附图
    转发 76评论 2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老留学李嘉玉

    当我们敢于直面这些政治问题的时候,这个民族才从六道轮回的动物性上升到其人性,即理性客观地思考人性本质问题。//@zhengmomo: //@史 李的问题在于馋。四川最困难那几年也没妨碍他吃海参、干贝、江团、活斑鸠、鸽子蛋,冬天要吃新鲜丝瓜、黄瓜,想吃仔鲢鱼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连鹏

    理性客观,值得一读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张晨初艺术空间

    @石述思 :在一个喜鹊遍地的时代,能发出批评声音的乌鸦是那么稀缺和可贵。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能靠廉价的表扬建立自信的。一百多年前,即使是中国被列强蹂躏瓜分,称赞吾皇和他妈圣明的声音依旧占据了主流舆论场。当然,批评的底线是理性、客观、公正,亟待法治的护佑而非人为的打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应城郑毅

    提高网民自身素质是基本。首先,作为一个网民,应该如同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一样遵守政策的网络规则,理性客观务实看待事务。其次,一定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步//@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 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从个人做起,营造良好网络空间环境
    全国网信办主任在京座谈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新华网 🔗 网页链接
    转发 9评论 3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蝌蚪往人

    带鱼算是给五毛们分层次了,遇见个这么没下限的东西。有些的确是自干五,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中立理性客观,坏和蠢都是自己的;有些呢,虽然是狗,却也要爱惜狗毛。显然,四月网是最贱的一个。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浪评论

    【解放日报:周小平为什么会火】网络“草根”参与了国家文艺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周小平的“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平台上“好声音”的稀缺。由此,不妨把周小平看成是抛砖引玉、千金市骨。期待在理性客观的讨论中,产生更多“超越”周小平的声音,引发我们这个时代的共鸣。🔗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木易ocean

    放弃美国优渥生活,归国科普不畏雾霾,坚持科学理性客观,无论对错,宣扬之科学批判精神对国人大大有益。官方竟因为方先生批评一篇漏洞百出贻笑大方的文章而封号对威权体制失望至极!#方舟子被封杀#
    微博无舟,何以渡河?
    转发 105评论 18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黄孔养

    他们公然邪恶,以理性客观自我标榜,妄图泯灭人类的自然良知!//@芳草崖上寻: //@隗有新: 刚刚看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句话:敌对势力就是与我们说法不一致的人[嘻嘻] //@芳草崖上寻: //@城城RFD: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耗子精,他为人民没幸福,他是人民的大灾星……//@芳草崖上寻: 转发微博
    展开全文
    【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斗争纪实】文革荒唐事:乱唱《东方红》,关了三年整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23评论 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hem

    人民日报@摘星手010 是这么赞美民国的。可以这么画:先生画李开复似不厚道,好为人师者众就画个王小贱吧,狗很多,你画的那个戴眼镜的肥狗也是他反复推荐的理性客观代表,其实和他长的挺像,胖丫头袁立当仁不让,让这大五毛居中一站,态度可亲,立场坚定,智商优越,一派和谐。@地瓜熊老五 参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黄果先生

    身边很多朋友认为日系车不如德系车安全,问他们评价的依据又说不出来,还无视CNAP碰撞测试。下面这篇文章算是我见过最理性客观分析日系与德系车安全问题的。🔗 网页链接 1、现代车靠缓冲吸能,用车的变形来保证人的安全。2、德系车的可靠性不如日系。3、并不是车越重就越安全。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曾念群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才让多吉

    关于香港事件来龙去脉及解决之道的一篇文章,刚在BBC“点评中国专栏”上登出。推荐!
    1. 微博附图
    转发 6422评论 119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叶匡政

    关于香港事件来龙去脉及解决之道的一篇文章,刚在BBC“点评中国专栏”上登出。推荐!
    1. 微博附图
    转发 6422评论 119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豪哥之冷锋南下

    伟光不正。一向标榜理性客观@张鹤慈 也耍起文字流氓嘴脸了,标准的文革欲孽!可见装得再善良的野狼,一旦看到羊们有反抗意识,立马就露出獠牙恐吓!这是标准的剥削阶级走狗嘴脸!只需剥削阶级随意压榨,不许被剥削阶级反抗!//@无热无尘秋日归来: 回复@新豪哥之冷锋南下: [ok][给力][赞]
    展开全文
    伟光不正。在当局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与时俱进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同时。极左的鼓吹手王伟光公开宣扬阶级斗争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或是学傻了,或是有意的逆历史潮流唯恐天下不乱
    1. 微博附图
    转发 764评论 37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江南都市报

    【九江学院一男学生猝死,校方回应称正在调查】据@九江学院新鲜事 ,近日,学生宿舍26栋一名男同学在寝室死亡!目前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希望得到说法。今日九江学院校方回复江南君,称确有一名学生猝死,目前善后工作正在进行。逝者为大,江南君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客观,勿轻信或散播谣言[蜡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和讯网

    【马乐二审等判:法庭激辩40分钟 缓刑或改实刑】 相比一审,在二审法庭上马乐也更加平静和理性客观,没有流泪,没有强调他从事公益的经历,也没有再次描述他担任基金经理时的压力与辛苦努力。同时马乐还递交了一份悔罪书。法庭最后进入庭议和审判阶段,结果将择日宣判。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椒江叶Sir

    要发展就要建设,要建设也要环保,理性认识发展规律,客观看待项目建设!//@涟漪风采: 火力发电厂建与不建,民众需理性,客观有判断,政府需坦诚,公开有态度。
    【火电建设的“从众型恐慌”要不得】在国家大力强调环保的今天,如果火电厂环保指标不及格,哪家企业敢下决心去投资?在民众环保意识强化的如今,谁敢罔顾民意去力推非环保项目上马?火力发电厂建与不建,民众需理性,客观有判断,政府需坦诚,公开有态度。 🔗 网页链接
    转发 30评论 13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画山论见

    【火电建设的“从众型恐慌”要不得】在国家大力强调环保的今天,如果火电厂环保指标不及格,哪家企业敢下决心去投资?在民众环保意识强化的如今,谁敢罔顾民意去力推非环保项目上马?火力发电厂建与不建,民众需理性,客观有判断,政府需坦诚,公开有态度。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冯玮

    做内应的大使高喊“爱国”,大批安倍。//@感知春秋: 何况我们还有做人家内应的大使[鄙视] //@复旦大学冯玮: [思考]九一八事变是国耻,但强调“勿忘国耻”不需要专业知识。作为“专家”,应理性客观地揭示事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历史影响。必须强调,安倍正按部就班实施其计划,我们用口号将安倍吓倒?
    展开全文
    @观察者网 《冯玮: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国耻”》🔗 网页链接 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每年纪念九一八的文章,有多少千篇一律?我们是否还应认识这一事变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激情爱国者,但是否更需要理性爱国者?我相信,拙文能回答这个问题。
    1. 微博附图
    转发 148评论 4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媒体人王业龙

    //@复旦大学冯玮: [思考]九一八事变是国耻。但强调“勿忘国耻”不需要专业知识。作为“专家”,应该理性客观地揭示事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历史影响。必须强调,安倍正按部就班实施其计划。我们呢?我们用口号将安倍吓倒?
    @观察者网 《冯玮: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国耻”》🔗 网页链接 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每年纪念九一八的文章,有多少千篇一律?我们是否还应认识这一事变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激情爱国者,但是否更需要理性爱国者?我相信,拙文能回答这个问题。
    1. 微博附图
    转发 148评论 46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