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记忆」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渐别离,汨罗老渡口】汨罗境内有湘江、沅江、汨罗江三大水系流经,其中又以汨罗江自东向西横贯境内,在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汨罗江两岸的百姓生产生活多依靠船渡,故旧时渡运发达,渡口很多。如今,那些渡口还好吗?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汨罗落拓才子恣情写作 手稿高2米鲜为人知】熊洪颐,1939年出生于汨罗玉池乡梓洞村。他是一位才子,17岁那年,被划了“右派”,与北大擦肩而过。31岁那年,再次因言获罪被关押,不惑之年始得自由。随后数十年间,他深居简出,编书修志,手稿堆积达2米高却鲜为人知……🔗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虎胆英雄”湛茂典】抗日时期汨罗楚塘乡楚南村人湛茂典组织民间义士成立十三人抗日武工队在粤汉铁路沿线袭击日军。1944年一天,有一个班的护路日军在吃饭,湛茂典身绑手榴弹冲进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全部缴械,最后将敌人押到一洞里全部打死,湛茂典也赢得了“虎胆英雄”的美誉。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家中的锣鼓】长乐街人讲责任,思来想去,父亲决定让我打锣鼓,反正玩故事时,吹号的要人,打锣鼓的也要人,只是买锣鼓时家人咬了牙关,花了血本,当时父亲每月工资28元,一套锣鼓却整整花了60元。后来,一到玩故事,我便当起了鼓手……🔗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汨罗手艺人“铁匠”】铁匠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孔武有力的壮实汉子,但在汨罗屈原路有一位干干瘦瘦抡锤打铁的72岁老人——宋爹。他12岁起拜师学艺,手艺精湛。但谈起接班人宋爹有点尴尬,说“花钱请徒弟都请不到”,也许若干年后,我们就再难听见“叮叮咚咚”的打铁声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印象·走进新市老街】汨罗新市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所在,她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逼仄幽深的麻石巷道,雕栏画栋的木板门楼,高挑古朴的风火墙,还有那拧得出水滴的石板古码头……漫步在新市老街,你会觉得宛若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入了明清两朝的历史空间…… 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汨罗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回忆】1951年,徐国英17岁,在第47军139师415团2营担任前线电话员,当年年初的一个夜晚随部队通过鸭绿江大桥。当走到大桥中间时,在昏暗的月光下,士兵们看到桥面上有一条白线,都明白这就是中朝分界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追寻那座消失的古寺】“林外风如醉,欺花片片颠。飞英恋碧水,流到寺门前。”这首《桃林山》是清朝时期一位叫周嘉湘的举人游至湖南汨罗桃林寺所写。桃林寺在哪?相信很多汨罗市民听名字就知道在桃林寺镇。但这座古寺当年是什么模样,有过一段怎样的历史,却很少有人得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湖南汨罗“小南京”——新市老街】新市街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据北宋王存所撰《元丰九域志》载:北宋元丰间,“湘阴有72里,设长乐、永宁、归政、大义4乡及归义、新市2坊。”“坊”是唐代以来,具有临街店铺的商业街市。由此可知,北宋时期,新市古镇已初具规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刘石林:传承荆楚文化之集大成者】刘石林,男,1942年11月出生,湖南汨罗人,副研究馆员,中共党员。主要贡献:自幼崇仰屈原,喜爱古典文学特别是《楚辞》,长年来在搞好各项行政工作的同时,尝试着屈原和《楚辞》的研究;采集民间传说,为汨罗龙舟制造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吃饭打包”源自于汨罗市长乐镇】“吃多少,点多少;吃不了,打包走。”是时下流行的餐桌文明标语。其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湖南汨罗市长乐镇就有这种打包的风俗习惯,且长乐镇周围相邻的天井乡、古仑乡、智峰乡、八景乡、三江镇几个乡镇也同此风俗。详情点长微博~~~@人民日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宝塔桥】宝塔桥位于玉池乡鹤源村1组。清代建筑,桥长10.4米,宽1米。桥面由条形花岗石石板搭建而成,3墩4孔,翘首形分水金刚,东侧桥基有多级台阶,整体保存较好,是通往白鹤洞水库的必经之路。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著名作家——韩少功】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现居湖南汨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汨罗插队务农;1974年调入汨罗文化馆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天涯》杂志社长、海南省作协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磊石山传奇】磊石山坐落在洞庭湖东汊,其东北是屈原殉国的汨罗江,南面是贾谊凭吊的湘江,西面是浩瀚的洞庭湖。它与湖中的君山、湖岸的岳阳楼遥遥相对。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几千年来却留下许多神仙佳话……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同盟会元老——仇鳌】仇鳌原名仇曜元,晚年自号“半肺老人”,1879年8月8日出生于汨罗古培镇雨坛村冲里仇一个佃农家庭。1904年赴日留学;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参加反清革命,并协助仇亮创办《民主报》。1927年任命为国民政府参事。他无意官场却诤言于毛泽东,被称为直言反腐第一人。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首任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郭嵩焘,1718年出生于湘阴,咸丰二年(1852)迁居汨罗玉池山,1891年病逝后葬于汨罗沙溪划江村。咸丰二年底(1853年)随曾国藩办团练。同治二年(1863)署广东巡抚,与总督瑞麟不合被黜。光绪元年(1875)任福建按察使,擢兵部侍郎,旋任首任出使英国大臣。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龙舟竞渡是汨罗江畔人民的伟大发明】相传屈原端午日投江那天,两岸数百条渔船争相打捞尸首,直到十五才捞上岸。此后每年人们用龙舟竞渡的形式为屈原招魂。唐魏征《隋书·地理志》都有记载“竞渡之戏”。两千多年来,端午竞渡不断演变,从漫游式、好胜式、好争式到今天的“龙舟竞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行走在汨罗江边(四)】我的思绪飘回了两千多年前信鬼神、多祭祀的楚国……而楚辞古韵与汨罗江方音的联系更进一步证实了楚辞的主要创作地在汨罗。只在这样巫风盛行的土地上,《离骚》这样长篇巫歌的诞生才是多么切合自然……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胜境罗湘第一山】玉池大山,与汨罗江、屈子祠及任弼时、杨开慧故居连成湘楚文化旅游与红色旅游胜地,区位优势,极具人文价值,地府洞天,尽藏五岳天然。“欲将文字来写物,疑是神仙作主台”、“湘北名山此最雄”,古人和后人都是这样来称道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高华亭】汨罗高家坊镇高华村许家屋组高家岭山坳上的有一花岗岩清代建筑,亭西门柱上刻有‘左文襄公之曾祖父逢圣公<秀才>乐善好施在此亭设义茶多年’。该亭是古时栈道上修建以供行人栖息、避雨、纳凉之用的建筑,其间还有一条茶马古道通过高华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难忘川山毛笔情】相传宋朝年间,经学家朱熹见川山毛笔精湛,毅然步王羲之《兰亭》风韵,足踏清泉溪,手提川山笔,信手在川山清泉村石壁上写下了“清泉”二字,留存至今,供人凭吊。那时,川山毛笔就有“园转如意之灵,玉润珠园之巧”的赞誉。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归义老街】归义老街,不仅是汨罗人文生活的珍贵影像胶片,更是多少年来城市沧桑蜕变的真实缩影。老街的一巷一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和老街人的一笑一言,承载着数代人温润的记忆,讲述着说不完的故事……🔗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新市老街,渐行渐远的历史。】 汨罗市新市老街,滨汨水南岸,有1000多年历史,建有三街九巷十码头,清代、民国以来一直是一处繁荣的水陆码头,茶行、米行、屠行、槽行、饭铺、旅社等店数十家,往来汨江的船筏在此停舶餐宿,当年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素有小南京之称。🔗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汨罗发布

    #汨罗江记忆#【舌尖上的汨罗】作为一个资深滴汨罗吃货,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的汨罗传统美食啦!端阳粽子年饭肉、长乐甜酒桃林粉、乡里乡情土“八道”想了解更多么?http://t.cn/zQme1mr请戳图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