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微路

    老家最大的三甲医院,去年工资就延迟两个月发(12月发10月工资),而且是从银行贷款才能发工资。并非没人看病,医院门庭若市摩肩擦踵,医护加班加点,但接收病人越多,亏损越多,因为那个神奇的医改。一向被认为铁饭碗的文教卫生俩行业,都有点悬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豪斯医生MD

    武汉的医保是这样的吗?(转)武汉退休人员王女士(72岁)她对自己医保个人账户的【门诊共济】即医改前后,作出测算比较如下:一、医改前年度个人账户每月进账270元。全年:270元*12=3240元。二、医改后年度个人帐户83元。全年:83元*12=996元。 医改前与医改后比较:3240元-996元=2244元。可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陆锡鑫

    当年搞医改,理由是国家要逐步减少对医院的拨款,让医院走以药养医、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谁知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害了那么多专家、医生和干部。
    转发 4评论 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琴师备用号

    #医改进行时##医疗##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超话#央视##人民网##事实核查##今日读报# 中国新闻社2006年:《中国八成政府投入的医疗费是为各级党政干部服务》中国八成政府投入的医疗费是为各级党政干部服务7年之后,2013年,央视,人民网等各大官媒郑重辟谣:《卫生部原副部长:没说过8成医疗费用服务干部》 网页链接2013年人民网发布评论文章:《80%医疗资源用于干部?“符合实际”的还真说不清》 北京晚报:80%医疗资源用于干部?“符合实际”的还真说不清我不发表评论,只做官媒的搬运工。收起 长图 长图 长图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邹恒甫的学社

    没有代表提每小时工作的最低工资20美元吗?没有代表提全民免费12年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平等养老?《有人抱怨,为什么代表们提出的提案大多鸡零狗碎、无关痛痒,没有集中在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上,例如房价、医改、教育、反腐等。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你要看下代表们的身份,大部分非富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我要懵

    惠民的医改政策谁能说清楚?这体现顶层设计精英治国的伟大智慧。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北的姑娘-

    我们的医改是一帮:医疗全免的人在改,是一帮喝茅台,叼中华,品龙井的人在改,是一有病就住高干病房的人在改,他们压根不了解普通老百姓苦,百姓生病后的麻烦和痛苦,更不了解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对一个家庭有多大的影响!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小仙女聊A股

    这次医改政策一出台,除了引起一片骂声以外,还引起一大批人断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缴纳保险犹豫不决了!这次医保改革最吃亏的就是老年人了!引起了大批网友的吐槽,都快吐成筛子了,都是一片反对声,大家都在想,为什么要改呢?按道理说,不管什么改革措施,都是越改越好,如果是大家都一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阿K寻龙

    这次医改政策一出台,除了引起一片骂声以外,还引起一大批人断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缴纳保险犹豫不决了!这次医保改革最吃亏的就是老年人了!引起了大批网友的吐槽,都快吐成筛子了,都是一片反对声,大家都在想,为什么要改呢?按道理说,不管什么改革措施,都是越改越好,如果是大家都一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西安老方A

    方老视点超话 关注 #医保# 转起: 果然应验了,老百姓对于医改的反应,超出专家想象,能改回来吗?对于医保改革,全民骂声一片,实在是太多人都无法接受。这个月的医保金额到账了,可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医保里的钱少了好几百块,到底这些钱哪去了?是谁动了我们的奶酪。这些天身边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小仙女聊A股

    这次医改,全民一片骂声!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大家都知道,随着这次医改方案的推出,老百姓的反对之声根本没停过。也许有人会消极的说,反对有用吗?不是照样实施吗?我不认同这种消极的看法, 我认为,这次老百姓的反对还是有效果的。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老百姓为什么反对?因为大家发现,医保个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小仙女聊A股

    医保改革,全网一片骂声!是真的难以接受啊!医改把划归个人账户大部分的钱划拉出去,拿出来统筹,大家都一致坚决反对。实施新政快2个月了,大家对医改的吐槽热度依然不减!原本划入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是个人缴费和部分单位缴费,这完全是属于个人的钱,但医改一下就把个人账户里大部分的钱给划走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江上的路

    医改的目的是什么?
    果不其然,落地不到两个月,医保改革的后遗症出现了!1、老人就医困难。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去医院并不方便。即使到了医院后,还要排队挂号、就诊、检查等,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2、给子女生活带来了麻烦。年老体弱的老人无法自主就医,就需要麻烦子女。而现在的年轻人都是996、007的打工人,带 ...展开
    展开全文
    转发 359评论 5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猪猪侠是猪还是侠

    “医保局长”买蟹退休老头有10斤螃蟹,摆摊叫卖:10元一斤!遇医保局长和会计。局长说:蟹全买,不要蟹爪。会计说:我买蟹爪。医保两人与退休老头商量好:10元一斤,蟹身6元一斤,蟹爪4元一斤。蟹身与蟹爪分别是6斤、4斤。局长付款:6x6=36元。会计付款:4x4=16元。医保局人提蟹而去。退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9评论 1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高和小说

    推出本轮医改的责任人要不要追究祸乱国政的法纪责任?三年大疫举国思稳定谋生存,在这个时候却想着偷老百姓的医保,该当何罪?
    “医保局长”买蟹退休老头有10斤螃蟹,摆摊叫卖:10元一斤!遇医保局长和会计。局长说:蟹全买,不要蟹爪。会计说:我买蟹爪。医保两人与退休老头商量好:10元一斤,蟹身6元一斤,蟹爪4元一斤。蟹身与蟹爪分别是6斤、4斤。局长付款:6x6=36元。会计付款:4x4=16元。医保局人提蟹而去。退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9评论 1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见山钱币

    ————某地“医保局长”买蟹退休老头有10斤螃蟹,摆摊叫卖:10元一斤!遇医保局长和会计。局长说:蟹全买,不要蟹爪。会计说:我买蟹爪。医保两人与退休老头商量好:10元一斤,蟹身6元一斤,蟹爪4元一斤。蟹身与蟹爪分别是6斤、4斤。局长付款:6x6=36元。会计付款:4x4=16元。医保局人提蟹而去。退休老头数钱,心里嘀咕:10斤螃蟹,10元一斤,应该是100元啊,怎么只卖了52元呢?“医改”就是“医保局长、会计”给退休老头玩了这个套路。#网友来稿#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兰斌强

    #医改# 【武汉医保局深夜连发三条短信,看后更让人想不通了】武汉医保局深夜连发三条短信,看后更让人想不通了来源: 历史逆时针 最近,武汉的医保改革闹得沸沸扬扬,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按说,涉及面如此广泛的民生问题,理应经过听证、公开征求意见等流程,但当地医保局仅凭一纸通知,就推出25年来最大的一次医保改革,把每个月划入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一大半,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划拨甚至被取消。如此仓促草率,如此简单粗暴,如此激进盲动,必然会遭到质疑和反对。看到民意反弹强烈,当地医保局开始亡羊补牢,干部下沉社区,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甚至让学生帮忙做家长的工作,可谓用心良苦!但是,许多退休人员依旧不买账,群起反对。随即,当地医保局发起第二轮宣传攻势。2月16日深夜,一下子连发三条短信。这是第一条短信的内容:2022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当期结余0.63万亿元,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建立普通门诊统筹,老病号和老年人是改革受益最多的群体。第二条短信:个人账户的资金是“看病钱”,不是工资收入,也不是福利。第三条短信:改革红利将惠及最广大群众。看了这三条短信,许多退休职工反而更想不通了。原因何在?瞒天过海第一条短信涉及了一个焦点问题:医保基金缺口。短信显示,2022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当期结余0.63万亿元,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意思是让大家放宽心,医保基金不缺钱。这明显是转移视线。实际上,多地医保基金已经出现缺口,一些城市出现亏空。之前,个别城市出现医保缺口时,就是先从个人账户借支的。而全国性的缺口,也会很快到来。据社科院测算,全国医保基金的当年结存,2026年将首次出现缺口;2034年,累计结存将变为负数;2035年,这个缺口接近1万亿元。清华大学的测算显示,因为过度医疗和老龄化加速,全国医保缺口或将提前。推出“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实质,就是开源节流,将全国医保基金缺口到来的时间推迟3年左右。但这只能治标,无法解决医保基金的赤字问题,只能勉强往后推迟几年。短信闭口不谈医保基金缺口问题,不把情况如实告诉参保人员,更不提武汉基本医保基金的收支情况,反而报喜不报忧,认为医保基金有结余,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避开实质性问题,搞瞒天过海,如何赢得大家的信任?出尔反尔第二条短信中,谈到了另一个焦点问题:医保个人账户的钱究竟属不属于个人?按短信所说,个人账户的资金是“看病钱”,不是工资收入,也不是福利。而且,后面提到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钱时,都把钱字打上引号,变成“钱”。这明摆着表示,医保个人账户的钱不属于个人,医保局有权划走。之前,最先提出“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清华教授杨燕绥,就认为我国医保费率在国际上明显偏高,再没有增长空间了,唯一出路就是搞存量改革,在个人账户上做文章。她认为,当年设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只是一种权宜之计。2018年修订的《社会保险法》里,没有提到个人账户,这已经表明个人账户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它只是一个暂时现象。杨燕绥身为清华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人社部、民政部等部门的专家委员会委员,她的话有没有道理呢?实际上,我国当初设立职工医保时,学习的是新加坡经验,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钱由自己支配,还可以继承。但我国有3百多个医保统筹区,医保资金的盘子很分散,各地情况不一。20多年搞下来,造成有的地方统筹账户还有巨额结余,但有的地方出现了赤字。这种情况下,专家就站出来说,当初设立个人账户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现在已经不符合《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了;个人账户的钱,大部分改由医保局支配,大家受益更大。这算不算出尔反尔呢?掩耳盗铃短信里还提到了第三个焦点问题:退休职工究竟是不是本轮医改受益最大的群体?三条短信,从头到尾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大家都是受益者,难道就没有受损者吗?实际上,年轻人明显吃亏了。他们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钱少了三分之一,但就医频率低,门诊统筹共济很少用得上,等于白白少了一笔钱。而老年人更郁闷。他们个人账户划入的钱,从280多元降到只有83元,少了三分之二。医保个人账户少掉的钱,占老年人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占年轻人收入的比例而且,老年人看病比较多,经常要用到这笔钱,年轻人个人账户结余较多,平时用得少,对医保改革带来的变化也很少关注。因此,动个人账户的钱,老人会比较敏感,情绪会比较大。至于门诊报销,不仅有门槛、起付线,还设置了报销上限。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了,不少老年人跑一趟下来,不仅累得够呛,而且觉得更贵了。而家庭共济,他们觉得就是一个噱头、画的一个饼,和大多数人没关系。短信里闭口不谈这些实际问题,只拣好听的说,声称参保职工都会获益,无异于掩耳盗铃。想一出是一出我国的医保改革,从开始到现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就没有一个系统的大局观。从一开始的分级诊疗,不了了之,半途而废。到后来签约家庭医生,签约上来了,可有几个认识签约医生的?也就是走走形式。然后医药分家,没执行几天又改了,药品零差价出售。结果呢?把乡镇卫生院都干得快倒闭了。现在又想出来减少个人医保资金补充到统筹账户,引来一片骂声。到底哪些专家在主导医改,问没问医院心声,问没问老百姓的心声?搞形式主义,想一出是一出,坑肯定少不了。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金聊斋

    新华视点|权威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份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明确开展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按规定报销参保人普通门诊费用,并同步调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围绕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和业内人士。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2020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焦点一: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会影响医保待遇吗?随着多地政策落地,不少参保人发现自己医保账户的“钱”少了,担心会影响个人医保待遇。据了解,近期多地出台的医保改革方案有共同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当期计入的金额有所变化。对在职职工而言,原本由单位缴费划入的部分不再划入,被纳入统筹基金;对退休人员而言,个人账户计入从过去的与本人养老金挂钩,过渡到定额划入,定额标准与统筹地区改革当年人均养老金挂钩。单从账面上看,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的确变少了,而且有些人的降幅不小。这不禁让人疑惑,减少的“钱”去哪儿了?会影响个人医保待遇吗?“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钱’减少,并不意味着参保职工医保待遇的降低或损失。”中国社科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说,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将转化为统筹基金“大池子”的增量,用来承担以往个人账户“小池子”需要支付的普通门诊费用,且个人账户之前的累计结存仍归个人使用,实现保障“增量”。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这也就是说,改革后,以前不能报销的普通门诊费用可以报销了。以武汉市退休参保职工周某为例。其年养老金收入5万元,改革前个人账户每年划入2400元。周某患有脑梗,但因当地没有门诊统筹政策,在门诊看病无法享受报销。改革后,他的个人账户年划入调整为996元,在某三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门诊费用7150元后,按照新的门诊统筹政策报销,除去门槛费500元,按三级医院60%的报销比例,即可报销3990元。这也就是说,虽然周某改革后个人账户当年少划入1404元,但其享受待遇却增加了2586元。焦点二: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统筹基金没钱了吗?有质疑声认为,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统筹基金没钱了,要用个人账户“补窟窿”。对此,专家表示,这是由于对我国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不清楚而产生的误解。数据显示,2021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入11864亿元,支出9321亿元。也就是说,统筹基金不仅收支平衡,而且略有结余,所以“统筹基金没钱了”并不成立。既然如此,有公众疑惑,为何把个人账户的“钱”转到统筹基金,用于门诊共济保障,让别人花自己的“钱”?“医疗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保险,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性质。”王震说,参保人年轻时得病少,到年老时容易生病,看病吃药仅依靠个人账户积累是有限的,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可以实现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更大范围满足公众医疗需求。王震说,调整个人账户是调减当期计入,没有动个人的历史结存。要认识到,无论是个人账户还是统筹基金,都属于已经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是用于解决公众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的“钱”。改革前,个人账户无法给别人使用,“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这就逐渐出现了过度沉淀、共济性不够、欺诈骗保等弊端。“在医保战略性购买的框架下,优化门诊保障待遇是结构性调整。”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介绍,这是在不另外筹资、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提高门诊保障水平。焦点三: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有一些老年人看到改革后个人账户“钱”少了,担心看病吃药使用受限。指导意见明确,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以50%起步,并要求各地在此基础上对退休的老年人再给予倾斜支付。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开通门诊统筹保障后,退休人员门诊支付比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在原办法的基础上提高5%,同时进一步提高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退休人员待遇支付由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6000元,高于在职职工。此外,在普通门诊保障健全之前,不少地区先行建立了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用统筹基金支付常见于老年人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在门诊发生的费用。近期,一些地方适当扩大门诊特殊病病种。如江苏南京在原4大类门特病种基础上,新增9类病种;武汉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特殊疾病病种由28类增加到37类,基本病种从32种增加到70种等。通过对多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方案的对比,还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使用主体从个人扩宽到配偶、父母、子女等,对象范围从药品支付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这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个利好。顾雪非表示,改革后,参保人可以把个人账户的“钱”用给老人等其他家庭成员,形成家庭内部“小共济”,提高家庭应对医疗风险能力。焦点四:如何提高百姓对改革的获得感?随着各地改革方案落地,也有人对改革提出意见:以前在家门口药店买药,现在为了报销还要跑到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挂号;门诊统筹报销设置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保障力度不如住院报销等。“参保人对改革感受最为直观。”顾雪非说,为了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最广大群众,需要充分考虑对老百姓、医药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多方共同发力,方便老百姓就医购药。根据相关部署,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将通过3年完成。目前,大多数地区已经公布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细则,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统筹力度等情况存在差异,相应的改革策略与举措不尽相同。受访专家与业内人士建议,要切实回应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在提高医疗保障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加强政策解读等方面着手,切实破解群众求医问药难题。“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声音是正常的。”王震说,改革政策效益的显现也需要时间,要同步推进协同配套服务,如合理调整门诊报销的起付线与最高支付限额、尽快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等。不少地区采取分步调整,促进政策平稳过渡。也有一些地区降低门诊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限额等,如广州在门诊报销由月度限额调整为年度限额的基础上,提高了报销金额;北京不再设置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记者了解到,截至发稿时,一些地方已进一步优化有关配套措施。武汉市医保局发布公告,在前期已经公布的1000多家零售药店试点的基础上,将第三批4065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保障范围。(记者彭韵佳、邓楠、邓瑞璇、董小红、黄筱)老金:停了吧!!!为什么不把全民免费医疗一锤定音,这难道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具体的体现?难道不是不是初心吗?全世界都做的事,您不做,十四亿人要求做的事,您不做,您就是有14亿张嘴也说不过去!!!!搜索公务员为什么不改医保副厅级医疗待遇机关事业退休医保标准退休教师医保每月多少人民日报谈医改全文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金聊斋

    新华视点|权威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份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明确开展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按规定报销参保人普通门诊费用,并同步调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围绕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和业内人士。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2020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焦点一: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会影响医保待遇吗?随着多地政策落地,不少参保人发现自己医保账户的“钱”少了,担心会影响个人医保待遇。据了解,近期多地出台的医保改革方案有共同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当期计入的金额有所变化。对在职职工而言,原本由单位缴费划入的部分不再划入,被纳入统筹基金;对退休人员而言,个人账户计入从过去的与本人养老金挂钩,过渡到定额划入,定额标准与统筹地区改革当年人均养老金挂钩。单从账面上看,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的确变少了,而且有些人的降幅不小。这不禁让人疑惑,减少的“钱”去哪儿了?会影响个人医保待遇吗?“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钱’减少,并不意味着参保职工医保待遇的降低或损失。”中国社科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说,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将转化为统筹基金“大池子”的增量,用来承担以往个人账户“小池子”需要支付的普通门诊费用,且个人账户之前的累计结存仍归个人使用,实现保障“增量”。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这也就是说,改革后,以前不能报销的普通门诊费用可以报销了。以武汉市退休参保职工周某为例。其年养老金收入5万元,改革前个人账户每年划入2400元。周某患有脑梗,但因当地没有门诊统筹政策,在门诊看病无法享受报销。改革后,他的个人账户年划入调整为996元,在某三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门诊费用7150元后,按照新的门诊统筹政策报销,除去门槛费500元,按三级医院60%的报销比例,即可报销3990元。这也就是说,虽然周某改革后个人账户当年少划入1404元,但其享受待遇却增加了2586元。焦点二: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统筹基金没钱了吗?有质疑声认为,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统筹基金没钱了,要用个人账户“补窟窿”。对此,专家表示,这是由于对我国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不清楚而产生的误解。数据显示,2021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入11864亿元,支出9321亿元。也就是说,统筹基金不仅收支平衡,而且略有结余,所以“统筹基金没钱了”并不成立。既然如此,有公众疑惑,为何把个人账户的“钱”转到统筹基金,用于门诊共济保障,让别人花自己的“钱”?“医疗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保险,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性质。”王震说,参保人年轻时得病少,到年老时容易生病,看病吃药仅依靠个人账户积累是有限的,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可以实现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更大范围满足公众医疗需求。王震说,调整个人账户是调减当期计入,没有动个人的历史结存。要认识到,无论是个人账户还是统筹基金,都属于已经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是用于解决公众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的“钱”。改革前,个人账户无法给别人使用,“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这就逐渐出现了过度沉淀、共济性不够、欺诈骗保等弊端。“在医保战略性购买的框架下,优化门诊保障待遇是结构性调整。”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介绍,这是在不另外筹资、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提高门诊保障水平。焦点三: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有一些老年人看到改革后个人账户“钱”少了,担心看病吃药使用受限。指导意见明确,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以50%起步,并要求各地在此基础上对退休的老年人再给予倾斜支付。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开通门诊统筹保障后,退休人员门诊支付比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在原办法的基础上提高5%,同时进一步提高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退休人员待遇支付由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6000元,高于在职职工。此外,在普通门诊保障健全之前,不少地区先行建立了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用统筹基金支付常见于老年人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在门诊发生的费用。近期,一些地方适当扩大门诊特殊病病种。如江苏南京在原4大类门特病种基础上,新增9类病种;武汉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特殊疾病病种由28类增加到37类,基本病种从32种增加到70种等。通过对多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方案的对比,还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使用主体从个人扩宽到配偶、父母、子女等,对象范围从药品支付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这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个利好。顾雪非表示,改革后,参保人可以把个人账户的“钱”用给老人等其他家庭成员,形成家庭内部“小共济”,提高家庭应对医疗风险能力。焦点四:如何提高百姓对改革的获得感?随着各地改革方案落地,也有人对改革提出意见:以前在家门口药店买药,现在为了报销还要跑到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挂号;门诊统筹报销设置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保障力度不如住院报销等。“参保人对改革感受最为直观。”顾雪非说,为了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最广大群众,需要充分考虑对老百姓、医药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多方共同发力,方便老百姓就医购药。根据相关部署,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将通过3年完成。目前,大多数地区已经公布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细则,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统筹力度等情况存在差异,相应的改革策略与举措不尽相同。受访专家与业内人士建议,要切实回应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在提高医疗保障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加强政策解读等方面着手,切实破解群众求医问药难题。“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声音是正常的。”王震说,改革政策效益的显现也需要时间,要同步推进协同配套服务,如合理调整门诊报销的起付线与最高支付限额、尽快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等。不少地区采取分步调整,促进政策平稳过渡。也有一些地区降低门诊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限额等,如广州在门诊报销由月度限额调整为年度限额的基础上,提高了报销金额;北京不再设置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记者了解到,截至发稿时,一些地方已进一步优化有关配套措施。武汉市医保局发布公告,在前期已经公布的1000多家零售药店试点的基础上,将第三批4065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保障范围。(记者彭韵佳、邓楠、邓瑞璇、董小红、黄筱)老金:停了吧!!!为什么不把全民免费医疗一锤定音,这难道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具体的体现?难道不是不是初心吗?全世界都做的事,您不做,十四亿人要求做的事,您不做,您就是有14亿张嘴也说不过去!!!!搜索公务员为什么不改医保副厅级医疗待遇机关事业退休医保标准退休教师医保每月多少人民日报谈医改全文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修成才

    今天A股放量了,高走回落,有短线抛售?还是故意强势洗盘?一个被证实的谣言,石家庄机场停飞,石家庄上空航空管制。得到证实,已经恢复,但没说为啥临时管制。于是网上猜测了,军演?实弹军演?突发军事行动。。。股市直接软了。我看,总体还好,这里充分洗下盘是必要的,因为再度走强,A股大盘就是3600点以上了。新医改,争论很大。其实我想,为啥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全民免费医疗就完了,哪怕再增加老百姓1个百分点的医保缴费,也不会引发社会争议的。早有学者测算过,全民免费医疗其实是省钱的,我国的福建三明市和陕西神木县,已经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医保支出不增反降。一方面医院医生不再有过度医疗的要求,另一方面患者病愈率大幅提高,不再有“长期看病”的现象。难点是医护人员工资待遇标准,建议参照公务员水平适度提高。但显然,医院和医疗系统那些医生,和坐办公室的领导们不愿意,觉得太少。就这样吧,我国的实际问题很复杂,牵扯的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力极大。足协主席陈戌源突然被查,63岁从上海港务突然调到足协当主席。退休外行进官府仕途,除了老婆儿子早在英国安家外,我猜他也不过是个“工具人”,背后大佬倒了,才轮到他“替罪”吧。这就是江湖,因果循环。 收起 吉林市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老宫医生

    新的医改引起了部分群众不满,武汉大连甚至出现集体事件,国家医疗保障局连夜发文… 我建议呀,除了定点零售药房外,还应该包括定点的互联网平台,在家就使用医保支付,邮药到家。有些慢性病续方购药没有必要上医院,也没有必要去药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吴川章

    医改争议大,幸好补救政策及时来了网页链接 孝感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倔老头马甲

    我支持几个地方因为医保示威。医改改了这么多年,没一样改了大家满意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根本没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医改想要成功,起码要符合几条。1增加投入。美帝每年近GDP的20%,我们国家,超过5%我放鞭炮。2医保要成功,必须要政治体制改革,要真正做到社会社会核心价值观。民主文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凯雷

    正观新闻独家专访:1终极:我国的医保个人账户早晚会取消。2过渡:各地已经有不同的尝试,如上海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长期护理险。也有地方允许支付惠民保,在药房购买药品,允许个人账户结余的钱在家庭内部共享等。3:武汉市激进又粗暴:简单粗暴地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账户。#多地回应医保改革个人账户余额变少##专家解读本轮医保改革# 多地回应新医改“个人吃亏”,如何避免民众的“被剥夺感”?专家解读】新一轮医保改革正在铺开。改革必然带来阵痛,很多人认为,医保改革后自己的账户余额变少了,进而对新政策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连日来,各地医保局纷纷发布政策解读,回应质疑和不满。本轮医保政策调整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中国医保改革将走向何方?民众质疑改革后个人“吃亏”多地回应本次各省的医保改革源头为,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地纷纷出台了配套的实施意见,并落地实施。记者梳理发现,对本次医保改革反映强烈的两个群体是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退休老人多患有慢性病,经常就医拿药,对个人医保账户较为敏感,直接感受到个人账户减少、报销门槛提高等问题;部分地方的灵活就业人员直接不建立个人账户,心理落差较大。相对而言,年轻人由于就医频率低等原因,对医保改革带来的变化关注较少。记者联系到武汉市3位约30岁的国企职工,他们均表示没有关注到医保变化。另一位医保在深圳市的31岁国企职工也表示,对该市去年12月份开始实施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并未留意。面对争议,湖北省武汉市医保局2月9日回应称,改革原因系此前的统筹基金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小病模式,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一方面,全市60%以上的个人账户沉淀资金趴在年轻和健康群众的账户中;另一方面,退休和患病群众的个人账户结存不够使用,门诊个人自费负担较重。对于有参保职工称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少了,吃亏了”,武汉市医保局回应称,改革后,从短期看,大部分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会减少;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增加了此前没有的普通门诊待遇,特别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事实上,武汉市的医保改革相对较为激进。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例,武汉市简单粗暴地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账户。而广东省就保留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医保账户,计入标准参照在职职工执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与武汉市共享医保资金压力有关。实际上,国内多地共享医保已经出现赤字问题。对于推动“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原因,深圳市的解释更为具体。深圳市医保局这样描述:从全国情况来看,个人账户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个人账户沉淀了相当多的结余基金无法发挥共济作用,主要表现为共济性不足,“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影响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参保人因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本来可以门诊治疗的病采取住院治疗,对医疗资源、医保基金都是浪费。而另外还有参保人,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较多,伙同不法分子套取个人账户资金。因此,当前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是国家在医疗保障领域推进共同富裕、增强民生福祉,促进医保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安排。此外,2月6日,西安市医疗保障局相关人士回应,改革后个人账户每月新增划入额度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个人会吃亏。首先改革后,参保人缴费负担不变、个人账户的历史积累额不变,仍然归个人使用,还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使用,同时,支付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能够惠及到更广大参保人员。此次改革,不仅没有影响参保人以往的待遇,还新增了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医保改革的底层逻辑:如何调动更多资金分担社会风险?当前,中国社会出现婚恋观念变化、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民众对养老、医疗健康等的关注度提高。本轮医保改革背后的大逻辑是什么?未来医保改革的方向如何?2月10日,记者对话了上海创奇健康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原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对中国医改问题进行解读。蔡江南教授曾在中美两国高校、政府部门从事30余年的卫生经济政策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获得过2002年“美国卫生研究学会最杰出文摘奖”,并参与了美国医保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中国新医改方案的研究工作,对医疗健康行业有着深刻理解。以下为对话内容:问:本轮医保改革受关注度较高,请问政策调整的大背景是什么?蔡江南:我国设立职工医保时,学习新加坡经验,分为共享账户和个人账户。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即我国在经济不够发达,医保经费不是很足的情况下,过早地设立了个人账户,把相当一部分钱给分流出去了,不具备参与保险的风险共担功能。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造成了个人医保账户结余和共享账户的结余体量比较接近的问题,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结余的体量相当大。但是因为我国目前各地方有数百家的医保基金,缺少全国的统一医保管理机构,所以医保资金的盘子很分散。这造成经济发达地区统收的共享账户可能还有结余,但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共享盘子就出现了赤字。问: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蔡江南:一直以来,政府、专家都考虑如何将个人账户当中的钱调动起来,参与风险分担。各地已经有不同的尝试,如上海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长期护理险。也有地方允许支付惠民保,在药房购买药品,允许个人账户结余的钱在家庭内部共享等。目前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不能够一次性取消,因为触动民众的既得利益,就会引起不满。直接减少个人账户的投入,会在受保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被剥夺感,钱少了,大家就会认为自己的奶酪被动了。问:怎样既让个人账户参与风险分担,又避免民众的“被剥夺感”?蔡江南:个人认为,可以采取过渡性方式,想办法为个人账户的钱开辟更多的使用途径,而不是直接把钱拿走。比如我们前面说的支付长护险、惠民保,或者是家庭内部来分享,都是很好的办法。这样既扩大了使用途径,也起到了风险分担的作用,但是又没有直接造成个人账面上钱被拿走的感觉,民众心理上也会比较容易接受。或者如果要减少个人账户的注资,是不是可以逐步分阶段来?有的地方一次性把雇主的钱削减很多,原比方说是工资的4%、5%,一次性就减了一半,这个会比较明显。是不是可以分阶段进行?比如逐步减少0.5个点。当然实施之前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甚至可以做政策听证会,把政府部门遇到的问题、困难、挑战向大家说清楚。老百姓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可能心理感受会好一些。问:很多年轻人开始担忧养老问题,您觉得有必要吗?蔡江南:首先要看到,医保个人账户和养老金没有直接关系。动个人账户的钱,老人会比较敏感,因为老人看病会比较多,年轻人的个人账户结余较多,因为用的少。其次,从长期改革趋势来看,个人账户的医保钱肯定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未设置个人账户,因为社会医保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风险共担的角色,个人账户实际上等于把其中的一部分钱挪出来,没有参与分担功能。所以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即使发达国家资金充裕,相对于需求、技术的发展,医保基金总是不够的。所以,个人账户的设置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其他国家大都通过商业保险、补充险来解决个人额外的医疗需求。所以,我国的医保个人账户早晚会取消。问:随着婚育观念的变化、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我国的医保问题是否会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蔡江南:医保资金也是资金,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节流就是把已有的钱用好,包括个人账户的改革就是一种节流的做法。开源的办法有很多,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包括提高个人贡献比例、规定退休群体缴纳部分保费等都具有可行性。人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规律。从中国来说,我觉得应该出台政策,帮助婚育年龄的青年人减轻经济负担。个人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也不用太过焦虑,但应出台政策减缓下降趋势。因为如果出生人口锐减,老龄人口比例过大,也会造成医保经费、养老经费的新问题。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海带扭扭舟京龄

    @用户7168982993: 烟台市芝罘区财政局孙涛多次骗取冒领多人的考核奖补贴,多次将数百万元的巨额资金,以装修费等名义打到财政局培训中心虚列支出。邢艺(女)土地登记代理人资格证多个版本!人社副局长孙东找市人社为邢后补的土转经表漏洞百出!现潍坊市组织部长的杨升岩书记久拖不决!//@怎敌你i: 医改
    展开全文
    【武汉怎么了?政策变动点爆情绪 但大势碾压一切!】武汉医保改革的第8天,很多老年人都受不了了。  2月8日,武汉下着雨,气温也比较低,相当多老人都出门表达不满,要求当地给个说法。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2月1日,武汉医保开始实行新规,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525评论 134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庚白星君

    放弃幻想,养老和医疗靠自己关于武汉市的医改新闻,很多人都知道了。简单说就是打到卡里的钱变少了,增加普通门诊的报销,但是报销有500元的门槛。有老人去看病,刚刚过500元,结果只报销了1.7元。最近,有关延迟退休的讨论又沸沸扬扬。起因是有新闻提及,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将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雪狼的空间

    今天,无意刷到武汉退休老人聚集汉口江滩武汉市政府信访办前,高唱国际歌,为医保改革侵害自己权益而维权的视频。此次医改,削减了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增加了其用药及就医的不便。其感到利益受损是理所当然的。从政府决策的角度而言,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千千万万人利益的政策变革,此前没有协商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薛6351035260

    你敢不敢公开你的医保交费年限和每月门诊费!医保门诊费用的二次报销惊起蛙声一遍!因为有些人的利益!有人说:医改应该是提高服务而不是主意打到“老百姓”的救命钱?老子说的是你们在说这些话之前敢公开你的这次改革前的医院门诊费医保卡划入吗?本人交了20年医保,每月卡中划入131,改革后减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优势文化传播武汉

    武汉市是英雄的城市,但新的医改确是坑英雄城市的英雄!他们是辛亥的后代,他们是造反有理的一代人,他们的医保是他们的保命钱,动他们的奶酪,按照老大的说法,一段他们组织起来,后果是很严重的!是不好惹的!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玉名

    过去13年间,医药行业经历了2009年医改,2015年的药政改革,2018年的医保局改革,集采因素等,局部都带来巨震,但长周期中,无论港股,还是A股的医药指数都是远远跑赢指数的,其正收益年份幅度都是非常可观的;只不过在局部的时候,悲观情绪会导致很多股民感觉似乎经历了“末日”般折磨。
    展开全文
    #透过财经看世界# #微博财商学院# 发布了头条文章:《2023年,医药回归创新,期待爆款(名单)》在2022年9月开始给大家做了一连串关于医药板块的分析,从医疗器械、疫苗、药店、创新药等,随后也有了一波反弹,而2023年角度,回归创新这个本质是关键。尤其是我们看到全球市场,诸多新药获批,医药板块 ...展开 玉名 2023年,医药回归创新,期待爆款(名单)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转发 25评论 6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