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失聪失明未失声

    🙃//@有点小show2: 中国工资占比GDP世界最低//@歌乐嘉陵: 人均GDP和中国差不多档次的国家的人均工资估计没几个比中国工资高的。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方再言

    单方面免签,我觉得三个理由:1、开放;2、国内有技术手段防范非法入境;3、单方面免签的都是人均GDP高于我们的,滞留的可能性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网易财经

    【林毅夫: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中国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凤凰网财经两会观察# 3月4日,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人口拐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居民收入和投资、消费等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谈到居民收入,林毅夫介绍,高收入国家是世界银行联合采用的一个标准,现在的标准是13000美元,如果跨过这个门槛就进入了高收入国家。中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12500美元了,相信只要保持每年5%以上增长,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这个门槛一定能跨过去,成为高收入国家。林毅夫说:“只要利用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相信我们能成为高收入国家。如果2025年没有实现,我相信2026年也能够实现。”(红星新闻)中新视频的微博视频收起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1:11 加载完毕: 16.68%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1080p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中新视频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1:11 11.9万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Rene刘老师

    把一个孩子抚养到 18 岁所花费的成本相对于人均 GDP ,中国是 6.3 倍,澳大利亚为2.08 倍,法国是 2.24 倍,瑞典是 2.91 倍,德国是3.64 倍,美国是 4.11 倍,日本是 4.26 倍。 很多事情 这几天又在收紧了,非常的紧哦。。。也该铁拳打一打,才知道厉害。。。大部分人也是怕到了40岁,50岁,已经玩完了。 底层屌丝,还是不要生了吧,没必要。。。不会好的。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皇城根下刀笔吏

    随便聊聊台湾问题。我觉得惠台政策已经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应该逐步进行调整。未来的政策方向,不应该是惠台,而是穷台、困台、扰台、疲台、弱台、治台、分台、踹台。惠台政策有其历史特殊性。在当年大陆硬实力比较弱的时候,惠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台湾,为台湾没有走向急独作出了一定贡献。在那个时候,如果台湾走向急独,由于硬实力不够,对大陆来讲会有些尴尬。而且,当时主要是政治分歧,不是国别认同分歧。惠台政策对于同样认为是中国人的对岸民众来讲,我理解内心会有一定程度的善意感激。但是现在,两岸关系已经从政治分歧,逐渐变成国别认同分歧。对岸的主流民众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惠台的话,不但没有善意感激,反而是喂了白眼狼。对于目前的渔船事件而言,我觉得不会有实质性处理结果。因为对于台湾各阶层人士而言,这首先不是一个对错问题,而是一个屁股坐在哪边的问题。不管是蓝营还是绿营,他们首先需要把屁股坐在台湾那边。在屁股决定脑袋后,他们才能基于自己的屁股立场,对这个事情作出不同程度的表态或发言。我看了一些台湾蓝营人士的发言。我觉得有些蓝营人士,内心还是有一把对错的尺子的,但是由于台湾民众的基本盘发生变化,他们不能把对错放在最前边,只能把迎合民众基本盘的立场放在最前边,导致有些发言存在相当大的无力感。否则,他们将严重流失选票,在台湾没有政治市场。基于这种对岸民众主流认知的变化,个人认为,我们这边的惠台政策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如果继续惠台,不但对处理两岸关系没有实质性帮助,反而可能是养了白眼狼。要想统一台湾,首先要搞垮台湾。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对岸的小日子过得挺好,人均GDP是我们的几倍,自认为其制度比我们的更加民主自由,跟美欧日的关系也不错,他们为什么要跟我们统一?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人性的底层逻辑是利己性,是趋利避害。如果相对来讲,他们那边是利,我们这边是害,他们只会选择躲避我们,而不是选择靠近我们。所以第一步,首先要搞垮台湾,让台湾经济一落千丈,民生一塌糊涂,环境乌烟瘴气,军事鸡飞狗跳,外交全部断绝,投资纷纷撤离,总之生不如死。只有搞垮台湾,让他们一夜回到解放前,连饭都吃不上,变成彻底的乞丐,再晾上他们一段时间,他们才有可能心甘情愿的来到统一框架内。否则,我觉得想都别想。哪怕通过武力手段强行统一,他们也会不断反抗,给你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让你的维护和管理成本,高到天上去。我以前对台湾抱有一些同情和幻想,觉得通过台湾问题的和平妥善解决,没准可以逐步实现中国大陆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多元、开放、包容、自由等。台湾,可能是中国的一个支点。但通过最近的一系列事情,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基本等于零。因为我发现那个地方的主流民众,似乎是视野小,格局也小,他们没有这个客观能力,也没有这个主观意愿,来做这些事情。相反,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大陆采取一些嘲讽、鄙视、敌视的态度。或者说,从他们的心态角度出发,正是由于两岸制度的差异,他们才可以时不时秀一下优越感。如果这种制度差异消失,他们内心优越感也会消失一部分。从这个心态角度来讲,我觉得他们不是想要跟大陆统一,而是希望远离大陆,建立自己独立的政治存在,跟大陆进行永远的切割,并希望大陆的制度不要做任何改变,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持续性的嘲讽和鄙视大陆民众。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对大陆民众没有益处,但却时不时嘲讽、鄙视、敌视我们的地方政权存在,我觉得直接把他们扫进垃圾堆便好了。至于能不能搞垮台湾,这是一个执行层面的问题。当年的抗日战争,打了八年(之前的说法),我觉得我们现在也可以制定一个八年计划,通过分步骤、分阶段的目标推进,逐步搞垮台湾。只要大方向定了,个人感觉凭中国大陆目前的实力,八年内是不是应该能够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当台湾变成一个积贫积弱的地方后,它在美国眼中的价值,也会降低。毕竟,哪怕想当代理人,也得有实力。如果你实力很弱,甚至弱的一塌糊涂,可能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这样的话,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觉得肯定能见到国家统一。没准在2035年,台海两岸的海底隧道真的能开建或者通车。不然的话,感觉是遥遥无期。别说是统一,连方向感都没有。最后讲一句。以上纯属闲聊瞎扯,个人意见,不当真。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赛车星冰乐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邓飞

    张维迎:如今中国不友好的国际环境的原因分析张维迎 查理看世界 2024-01-21 00:01 发表于浙江引言:哈耶克曾说:尽管事实本身从来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但对事实的错误解读却有可能改变事实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当你看到一个人跑得很快,但缺失一只胳膊,如果你由此就得出结论说,缺只胳膊是他跑得快的原因,你自然就会号召其他人锯掉一只胳膊。这就是哈耶克说对事实的理解会改变事实本身的含义。张维迎:今天所面临的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与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40年成就的错误解读不无关系。一、理解世界1、国际关系中的利害与是非我说的理解世界,是指理解西方人怎么看世界。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国际交往中国与国之间究竟是利益关系,还是价值关系?以往的观念认为,国际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国家之间的冲突源自于利益冲突。但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新建的国际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国家之间除了利益关系还包含价值关系。就是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时候,不仅讲利害,也讲是非,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并且,当价值与利益相悖时,价值观念经常会成为主导力量。这是人类百年来的进步。以美国和埃及的关系为例,穆巴拉克政府在维持中东和平上的政策与美国利益相投,因而尽管其为专制者,他与美国政府关系也一直十分融洽。但在埃及随后的革命中,由于革命方所主张的价值观念与美国所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念契合,所以哪怕会带来利益损害,美国政府依然不得不站在革命的一方,而不是帮助穆巴拉克镇压革命。进一步讲,西方世界历史上的诸多战争,包括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冲突、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的战争等等,都是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的相互混杂。2、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简言之即人们对正义、善恶的理解。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有三个重要观念:人权、种族平等和先进帮助后进。人权的观念上可追溯至17末世界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的人权大于主权的观点,进而影响了近代西方世界民族国家的概念。而此前所谓“国家”,更多指向统治集团、统治家族,所以一个家族可以统治几个国家。现在国际上很多冲突都涉及人权的观念,西方认为涉及人权之事不是内政,这也是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阻止种族屠杀的道德和法理基础。二战后种族平等的观念逐渐确立,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不得拒绝接受难民,尽管由此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先进帮助后进也是二战后形成的观念之一。此观念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加入国际组织的条件是不对等的,中国一开始作为发展中国家受益良多,比如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得援助位列世界银行资金流向的首位,中国加入WTO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享受了很多优惠条款。反观美国为了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承担了很大的成本,从其负担约1/5强的联合国经费就可窥一斑。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要求,也是基于中国之发展阶段的变化,所以中国是否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个重要争议。3、西方所理解的和平西方世界认为,贸易、民主和国际组织是世界和平的三大基石,这是人类过去三百年的历史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贸易使得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民主可以遏制统治者的野心,国际组织则促进各国通过沟通化解误会和冲突。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商业的自然作用就是带来和平。19世纪法国自由派经济学家巴斯夏曾言:在商品越过国界的地方,军队便不会越过国界;商品不能越过的边界,军队便会代而行之。民主和平论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发明,现在已成为西方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在2001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美国政治学家布鲁斯·鲁赛特和约翰·奥尼尔基于1816-2001年间两千余场战争数据的研究发现,民主国家介入战争的概率较低。当对抗的两国中一方是非民主政体时,发生战争的概率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当两个国家都是民主政体时,发生冲突的概率减少50%。当把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加上之后,冲突的可能性下降。将民主、相对军力、大国地位和经济增长作为控制变量,他们发现,给定年份对贸易依存度高的国家,下一年则较少卷入军事争端;一个向全球开放的国家更少倾向于军事冲突。换言之,民主和平只在两个国家都是民主政体时发生,而贸易和平即使只有一方是市场经济时仍然有效。就世界和平而言,贸易比民主更重要!二、理解中国经济1、理解中国过去40年的成就且不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是否理解,仅仅是中国近40年来的历史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往40年,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无人否认的事实,但对事实的理解和解释尚有争议。目前,对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增长有 “中国模式论”与“普世模式论”两种解释。前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独特的中国模式,即强有力的政府、体量庞大的国有企业和英明的产业政策。后者则认为,中国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英国的崛起、法国的崛起、二战后德国、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一样,是基于市场的力量、以创造力和冒险力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中国还利用了西方发达国家过去三百年间所积累的技术。我年初发表的《我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一文,总结了中国是如何在改革开放后4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西方世界250年间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后发优势意味着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直接可以共享别人曾经花费巨大代价实验得到的技术成果。2、中国模式论根据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编制的市场化指数报告,中国整体市场化指数自1997年的4.01上升至2014年的8.19,期间在2009年“四万亿”刺激政策后市场化指数有些许下跌。但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差别很大,其中,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场化程度位列前茅,东部的市场化指数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反观地区GDP增长率我们却发现,2007年之前东部的GDP增长率一直高于中部和西部,但2007年之后反而是西部的增长率位于首位,中部次之,东部最低。还有一系列的证据表明近五到十年来,各省市市场化程度与GDP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得出结论,有一个“中国西部模式”,西部地区的体制和政策优于东部地区,进而要求东部和中部向西部学习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西部的市场化改革起步晚,因而在后期具有了“后发优势”。东部1997年和2001年的市场化程度,分别超过西部2006年和2014年的市场化程度。利用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市场化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经济增长数据,我们发现不管是近十年还是近四十年,市场化指数的“变化”都与GDP增长率正相关。这便揭示了“中国模式”的问题: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我们不能仅凭某一时点上的经济表现而不结合历史就推断出某种因果关系。更多的实证证据可以用来证实市场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包括中国城镇国有部门(或者私人部门)就业比重、国有(或外资与私人)工业资产比重等指标与人均GDP及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等等,毫无例外地证明:国有部门越大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慢;与国进民退的地区相比,国退民进的地区有更高的增长业绩。中国过去40年的增长大部分靠的是技术后发优势提供的套利机会,中国企业家和西方企业都可以靠套利赚钱。随着套利空间的收缩,今后的发展则越来越依赖创新。经济学家用三个指标衡量创新:研发密度、专利、新产品销售占比,分别对应投入、中间和产出三个阶段。就这三个指标而言,中国近十来年还是取得了不小进步,但地区之间差别巨大。跨地区数据分析表明,这三个创新指标都同市场化和民营化程度显著正相关,却同每万人拥有的政府机构数量和公共部门就业比重负相关。无论用企业数量、就业人数,还是工业资产,平均而言,国有部门比重越大的地区,创新能力越低;私有和外企比重越大的地区,创新能力越高。3. “中国模式论”后果上述证据表明,“中国模式论”严重不符合事实。中国过去40年的高增长,来自于市场化、企业家精神和西方三百年的技术积累,而不是所谓的“中国模式”。更大的麻烦是,用“中国模式”解释过去40年的成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不利。第一,对内误导自己,自毁前程。一味强调独特的中国模式,对内就会走向强化国有企业、扩大政府权力、依赖产业政策的道路,导致改革进程逆转,改革大业前功尽弃,经济最终将陷入停滞。第二,对外误导世界,导致对抗。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与一些经济学家(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对中国过去40年成就的错误解读不无关系。在西方人看来,所谓“中国模式”,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与公平贸易和世界和平不相容,绝不能任其畅通无阻、高歌猛进。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卢旭宁

    中国人均GDP已达1.2万美元,距高收入标准仅差600美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我爱围观

    #中国人均GDP已达1.2万美元#,距高收入标准仅差600美元】据财经杂志报道:“当年日本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学者,前些日子到北京,点名见我讨论这件事,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资产负债表衰退,失去了三十年,可见这个问题受到国内的关注。”2023年12月16日,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中银国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野马共和

    中午去如意湖凭吊的时候还只是零零散散的花束,然而不到半天的时间这里就已经成了花海,让人真切看到思念的力量。这里不是他的故里家乡,只是他宦海的一个中转站,却已赢得人民群众念念不忘的褒奖。如果没有河南生活的经历,很难理解河南人心中的这份朴素情感。二十五年前,他孤身到河南的时候,河南的城镇化率只有20.8%,要命的是河南有九千多万人,八成都是农民。贫穷凋敝是这里的代名词,甚至一些地方的民众不得不靠卖血过日子。他认为一个农业大省若想真正摆脱贫困,只靠种地是万万行不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工业化。于是河南开始走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路子,而标志性起点工程就是郑东新区。二十年前,在他的全力推动下,郑东新区在一片鱼塘荒野中打下第一根桩,如今已经落成一个从空中俯瞰状似如意的现代化大城。为什么要建设郑东新区,逻辑很简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的中小城市,从而凝聚成地区发展合力,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此后二十多年,无论是中原城市群建设还是郑州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都没有跳脱出他的思路。除了城镇化,他还动手调整了河南相对传统的工业结构。一些有着本土优势的特色产业,被迅速培育为支柱产业,比如有色金属、机械、化工、轻纺等。再然后就是农业现代化,他高标准改造河南传统的食品工业,拉长产品链条。像三全汤圆、思念水饺、双汇火腿等正是在此时走入千家万户。 此外,他还关心郑大、河大的建设等等。他在河南待了6年。 期间,河南工业利润增长近七倍,人均GDP在全国排名上升了3位,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有人说他是郑东新区的奠基者,其实并不止于此,他描绘的是整个河南的发展路线图,影响了整个中原的城运和未来,以至于后人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到河南,总是绕不开它的历史。我国没有任何一个省份的命运像河南这样急转直下。盛时,开天下风气之先超过3000年。衰时,在底层浮沉也长达800年。这种极限反差让河南人迫切希望过上一份安稳的生活。近代以来,主政中原者走马灯般变换,而真正能让百姓热泪盈眶的大概仅此一人。郑东新区玉米楼的设计原型是嵩山的嵩岳寺塔,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塔,历经千年风霜而不倒。有的人就像这高塔,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郑州#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陶绍明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领导!转:所有的独菜者都将遗臭万年?同是1952年生的李显龙和普京,一个宣布即将离任,不再谋求权位,一个则宣布参加明年的大选,一点不掩饰对权力的执着。李显龙治理下的新加坡,政府高效廉洁透明,社会公平、自由,经济更是发展迅速,人均GDP达8.28万美元,人均收入5.56万美元,都排在世界最前列。然而李显龙依然选择退位,将机会留给年青人。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饿政府官懷主义猖獗,贪腐横行,社会失去公平。经济上2022人均GDP1.53万 美元,人均收入仅6000美元。尤其战争正在毀灭这个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世界孤立,人才流失,货币贬值、通货膨股.俄罗斯人生活正变得举步维艰。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普京继续掌权的决心。一个给国人带来繁荣幸福的人要离任了,一个给国人带来战争灾难的人却还在孜孜不倦谋求权力,两者的差距甚至无法用尊贵与卑鄙来形容。1950年出生的莫迪刚刚公示了他的财产,全部家当折合人民币136万元,现金资产仅人民币455元。如果莫迪因直面普京直言不讳“如今不该是战争年代”,赢得了世人尊敬话,那么蓂迪公示出的他的财产,着实令人感动。与拥有无数别墅、游颜的富人普京相比,连机动车都没有的莫迪就是一穷人。两者贫富差距甚至无法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他们俩都曾当着国人的面发香,要为本国人民服务。将他们三人都称为政治家的话,一个不恋权,一个不贪财,唯有普京贪权又贪财,是三人中的例外。更例外,恰恰是普京,硬是被一些人颂为伟大,视为伟人,钱粉们奉他为偶像。生活在李显龙治下的新加坡人是幸福的,生活在莫迪治下的印度人是充满務望的,就是不知生活在普京统治下俄罗斯人能拥有啥。用宏大的叙述,至高无上的道德装粉自己的人,骗得了人一时,骗不了人一世,尤其是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谁也不是救世主,谁也不是命运的使者。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看明白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不是因他说了什么话,而是他做了什么事一一能让本国人民活得富裕有蓴严、能为世界带来和平发展的政治家,才称得上伟大。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财小僧

    日本人均GDP超过4万刀还哭穷,典型的只会算经济账,办不起以后别申办了。我大国有意愿、有信心、有能力办好任何一次国际赛事,以后都包给强国吧。杭州加油,中国加油!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琉璃厂人

    格隆汇,早晚的事儿
    1. 微博附图
    转发 467评论 28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骠骑尉--松亭先生

    网友街访两名来自刚果金的外国留学生,得知它们每月消费竟然高达一万八,顿时就无语了!刚果金2022年人均GDP仅仅600多美元,也就是人均月收入不足400元!大家想想,它们这花的是自己家的钱呢,还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别说消费了,哪怕是在经济发达的杭州,又有多少人月收入超过了一万八呢? 骠骑尉--松亭先生的微博视频收起 00:45 4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司马南

    人口学家黄文正:也说今年出生人口跌破800万今年出生人口是不是跌破口800万我不确定。我个人感觉可能性不大。但按目前的趋势,即使今年不跌破,过不了几年也会跌破。至于800万是不是很少,我只想列举下面一些基本事实。一、根据1953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民国死亡率计算,我国1929年出生人口是1700-1800万。合理推算,800万年出生人口已经退回到清朝中早期水平。前不久网上流传的数据显示1929年出生505万,实在错得离谱。二、我国占世界人口比例在1820年是34%,1950年是21.8%,1980年是21.1%,去年是18%。而现在一年800万的出生人不到世界的6%。三、在当下不足世界一半的生育率下,我国出生人口在一代人时间,也就是30年左右会跌到世界3%。除非之后我国生育率大幅超过世界水平,否则我国人口占世界比例最多也就是3%,我国会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四、目前的生育率持续下去,我国以后的人口将以每出生1人,去世6人的速度萎缩,而现在还只是生1人去世1人。如果生育率继续下跌(现在看来是如此),那么萎缩速度会越来越快。按东北现在的生育率,今后是每出生1人,去世27人。那么哪些行业会受影响?回答是所有的行业都会衰弱,先是奶粉、儿童用品,5-20年后是教育、食品、服装,20-50年后是房屋、家具、家电、电子消费品、汽车、旅游、娱乐,50年后再传导到医疗、养老、殡葬等领域。而且因为预期的影响,行业的实际衰微可能会大幅提前。这种全方位的衰退会导致几乎所有国内投资面临泡沫化,富裕人群会加速向外移民。我国有没有可能把产能大量投到其他国家利用外循环来维持竞争力呢。但这只能短期续命,长期是不可能的。没有强大的本土市场支撑,这些投入到国外的产能即使能经营好, 要么会被本地化变成他国的资产,要么会促使当地的产业发展起来而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更不用说美西方与我们脱钩和挤压会因为我们的衰微更可能变本加厉。由于文化、语言与日常行为方式的距离,国外人口对我们产业的支撑远不如本国人口,而在语言、文化、政治乃至安全领域,国外人口与我国更是处于竞争的关系。除非生育率大幅上升,每个行业都会进入持续性萎缩。企业会从开疆辟土的扩张变成争夺存量的萎缩,职场恐怕会因此加剧内卷。全员失业率会上升(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下降,这是因为匹配更加困难)。这主要表现为中壮年大量失业,而年轻人也许会短缺。农村和小城镇会大量衰败甚至消失,中等城市会变成小城市,大城市会变成中等城市。这个过程中,人口会不断向少数中心城市收缩。因为预期悲观和规模效应下降,人均GDP相对于出生人口稳定的情形要显著更低。我国大概率会失去产业链优势,科技力量会先升后降。现在印度在校大学生就比我们多17%,届时会是我们的数倍,甚至每年上大学的人数都远远超过比我们的同龄人数,更不用说欧美对我们拥有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我国现在引以为傲的如航天、高铁、大飞机、北斗等大项目和大工程,可能会因为人口大幅萎缩而难以为继。这些行业产业链很长,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和庞大市场规模来支撑。因为需求和财力下降,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停滞,大量已建设的会老化,失修甚至被迫废弃。城市面貌也会日益凋敝。每个城市的居民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少,机场、车站、医院、学校、小区、公园、办公楼都会愈发老旧。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会相对下降,甚至面临普遍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整体国力会严重下降,周边国家会根据预期站队,现在隐忍的敌对势力可能会伺机反扑,我国可能面临严重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挑战。那么有什么好处吗?如果北大清华不砍录取人数的话,以后的年轻人上北大清华会比现在容易,只是那时的北大清华因为筛选的人口基数大幅减少,其生源的基础质量恐怕也就是现在的二流大学的水平。而它们的科研水平因为财力和整体国力的萎缩,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大概不会高于现在的国内二流大学。低生育率问题能解决吗?当然可以解决。提升生育率事在人为,只要激励机制到位就能做到。处在半沙漠地带,自然环境恶劣,人均水资源仅中国1/7的以色列,正是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认识到人口的核心意义,形成了提升生育率的全民共识并大力鼓励生育,成功地将生育率提升到3的水平,接近我们的三倍。特别是,不包括极端正统教派的世俗犹太人的生育率也高达2.3,显著高于2.1的更替水平。中国现在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是58万亿元,但很多都投到未来少有回报的项目中去了,比如各地大量空置的产业园区、人口稀少地区使用率极低的桥梁和高速公路以及数不清的里面人可罗雀的人造景点。只要把相当于58万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的1/15的钱给到养育家庭,那就是3.8万亿,也即GDP的3.2%用来辅助家庭。这其实也就是欧洲鼓励生育的力度,但对我国已经能起很大作用。假设我国每年出生2000万人,这些钱就足够给0-16岁到小孩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这样一个三孩家庭就可以有3000元的育儿收入,与现在内地年轻人的收入基本持平。这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果实的最实在的方式,也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更是维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可行之道。如果能将出生人口逐步恢复到每年2000万的水平(这只需要比更替水平略高的生育率,相当于以色列世俗犹太人的生育率),整个预期会完全改变,现在很多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我国有强大的生产和建设能力,我国的民众自然就应该过上与这种能力相当的生活。如果大量的产出只是用于低效的投资和贸易顺差,而不是投给辛勤养育的民众,最后迫使年轻人放弃婚育而成为世界的工蜂,那将是我们发展方式的失败。我们是一个祭祖的,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慎终追远的民族,而且,我们国家有强大的执行力。以色列可以做到,我们更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这是决定我们未来的头等大事,并着力应对,这个问题一定能解决,也必须解决。解决低生育率危机,辅之以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深层改革,我国的前景会一片光明。注解:前面生一个死几个的结论也许会让一些读者惊悚。但这个结论有初中数学基础就会计算。以东北0.7的生育率为例,对应于2.1的更替水平,这意味着下一代人只有上一代人的1/3,也就是0.7/2.1,而平均寿命大概相当于三代人的时间。因此,0.7的生育率持续下去,第四代就只有第一代(隔三代)的(1/3)*(1/3)*(1/3),也就是1/27,即出生一个人,对应去世27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没有考虑外迁。由于还有不少年轻人外迁,如果生育率维持不变的话,东北未来人口萎缩会比上述更严重,当然这是五六十年以后的事情。此外,人口外迁只会影响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不会直接影响生育率(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孩子数量)。很多人误以为东北人口快速萎缩是因为大量年轻人外迁。其实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即使一个人也不外迁,东北现在人口萎缩的速度也差不多。人们之所以有这种误解,只是因为外迁的人口是看得见的,而低生育率下“消失”的人口是看不见的。@黄文正关注人口问题 一一一一黄文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口学者,“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2021年黄文正先生曾就中国人口下滑问题接受司马南专访,这是他最新的一篇文章。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萧武是军盲

    昆明的城投债问题暴露了,昨天的会议纪要到处传,大家都看到了。距离前段时间贵阳公开宣布还不起钱才过去不久,这就到昆明了。而且,涉及的不是一个城投公司,而是涉及云南的好几个城投公司。按照纪要里的说法,几个相关城投公司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可见情况确实很严重了,不然不至于连工资都不发,毕竟是体制内单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解决的办法,目前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出路。省里已经爱莫能助,因为之前去救康旅,已经搞得省里的国企元气大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纪要里提到的目前的两个办法,一个是找上海要钱,而且很明确的说是找上海城投要钱。而且,没有资产可以给对方,就是纯要钱。理由是上海要对口帮扶云南,每年都有财政转移支付,好几千亿,去年因为疫情,上海没给。去年说上海不能封城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骂,别人都能封,凭什么你就不能封,就你娇贵?现在结果来了。上海的损失不光是上海自己承担,其他一些地方也会受到连带影响。上海少上缴,就有地方财政会缺钱。还提到的另一个办法是,还有社保、医保和公积金。也就是说,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动用这些基金去堵窟窿。这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如果用了之后也还不上了怎么办?没有说。贵阳不是第一个,昆明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才刚开始。经济形势没有根本性好转,财政困难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地方债和城投债暴雷的会越来越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地方债和城投债稍微有点区别,地方债是用于填财政支出的窟窿,而城投债主要是前几年跨越式发展的时候借的钱,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和地方建设,这次出问题的就是昆明交投,还有提到了的昆明轨交公司。轨道交通全世界都不赚钱,都要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营,除了香港的轨道交通,但香港的地铁能赚钱也是靠地铁站的上盖物业赚钱,而不是靠地铁卖票。卖票的那点钱连电费都不一定够,还有人员工资和设备保养维护啥的,根本不够维持运营,更不用说去还债了。用城投公司和平台公司去发债或者贷款搞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办法最早是上海先用的,但这些城投公司本身也不赚钱,赚钱的是靠其它业务,主要就是土地开发。简单说,就是先搞基建,然后把地价拉上去,搞房地产,赚了钱再去还债。这个套路上海用得很熟,轻车熟路,从1990年代就开始用了,最早的久事公司就是用来干这个的,作为贷款和建设的主体,但后来运营又交给了其它公司。其它地方大多数开始用这个套路,都是在2000年之后,早一点的是在2008年之前,晚一点的是2008年四万亿投资的时候才开始学着搞。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这十多年里全国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能够大幅度升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这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可以说是一个滚雪球的游戏。因为这个游戏的关键是房地产,尤其是房价要一直持续上涨,地方上才能把土地卖出去,才能借新债还旧债。这个游戏里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房价,如果房价不涨了,或者说跌了,地卖不出去了,这个游戏就无法持续了,雪球就滚不动了,鼓再敲也没用,这个花也传不动了。而在2015年以来,中西部地区都搞了大量的超前建设。因为这样搞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可以把当地的人均GDP拉起来,就可以尽快实现脱贫目标。没有钱怎么办?当然只能靠贷款和举债,不然还能怎么办?所以这几年西南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出现了大量令人震惊和赞叹的奇观式的大桥。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要超前,这没问题。但要考虑自身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负担能力,如果负债太多,超出自身的负担能力太多,强行去搞,就要出问题了。这和一个人买房是差不多的道理。你一个月工资三千,非要买个房,一个月还按揭就要三万,你说等你有了房你就月入五万了,三万块钱按揭小意思。但问题是,在你能挣到五万之前的这段时间,你怎么办,那什么还按揭?国家负债太多,可以通过增发货币、制造通胀,也就是俗话说的印钱来对冲,但是地方和家庭、个人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你不能自己印钱,不能自己制造通胀。个人失业了还不起按揭,地方上土地卖不出去了,债务就会暴雷,这是同一个逻辑的不同表现方式。这个游戏肯定玩不下去,因为雪球太大了就滚不动了,总有一天会轰然倒塌。那么合理的办法当然是提早转型,也就是把财政收入来源扩大一些,地方上的财政收入不是主要靠卖地,而是靠工商业税收,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逐步改变房地产发展模式。但现在的问题是,新的来源还没找到,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工商业税收还没有提高上来,房地产就先崩了,房子卖不动了,房价不仅涨不动,而且开始跌了,危机就要爆发了。一个人有病,但还没有到马上要命的时候,有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保守治疗,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治不好也不至于风险太大;一个是下猛药,成功了就成功了,失败了可能人直接死了。这时候该怎么选?正常人都知道,应该选保守疗法,否则就是自杀式疗法了,比休克疗法还要狠。但现在看来,我们就是选择了自杀式疗法,不管新的财政来源有了没有,先把老路给炸了再说。这样的搞法,上一次是在1988年价格闯关的时候。#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不实#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菲姐聊政经

    我们人均GDP 1.2万美金,仅为美国的17%,全球排名第68名,排在智利、阿根廷、哥斯达黎加等国后面,跟马来西亚差不多,离发达国家还差十万八千里。但被戴上“发达国家”的帽子,也不能全怪美国居心叵测,包藏祸心,也得问问我们那些“正能量”大V,到处是“厉害了我的国”,到处炫耀我们“全球第二”,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余丰慧

    追上美国GDP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很难很难了!美国当前消费强劲,就业充分,高科技世界第一,金融霸权全球割韭菜,谁都很难追上的! 忽悠GDP要追上美国的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误导性很强! 做点实在的事:同心协力打掉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美国政治经济金融将会彻底坍塌,美国也就彻底玩完了!打蛇打七寸
    展开全文
    转发 174评论 635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孟祥远

    看中国发达、较发达、欠发达省份划分。在内地,江苏人均GDP仅次于京沪,在各省里排第一了!江苏算是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典范省份了,欢迎大家来江苏旅游或工作生活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琉璃厂人

    //@MLRS270: 回复@Donaldwong1971: 我数学好帮算算。爱沙尼亚目前人均2.86万美元,一季度增长4.2%;中国1.27万美元,一季度增长4.5%。都保持这样增长,追上需要285年。//@HalloReus: 1990年是中国人均GDP的6倍,现在是2倍。也TM拿来说??
    展开全文
    国际法?那就聊聊国际法。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议会通过了《立陶宛国家重建法案》,决定脱离苏联独立,是加盟共和国中第一个宣布独立的。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关键的一点来了。1991年9月6日,苏联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991年9月11 ...展开
    展开全文
    转发 1310评论 71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我是二姐夫

    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的人均GDP:1990 vs. 202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6万小时15年交易者4

    #江苏最新最低工资公布#最低工资应该和人均GDP挂钩,应该达到人均GDP的50%-70%,这就相当于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样才能起到最低工资的作用。江苏人均14.44万,最低工资应该7.2-10.1万,即月薪6000-8330元。有这样的最低薪资政策,就不需要扶贫了,内卷也降低了。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人大重阳

    【巴西学者:高科技社会主义第一次引导潮流,对南方国家意味着什么?】巴西新总统卢拉·达席尔瓦不久将抵达中国首都北京。这场访问令人期待,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重大主题有望通过此次访问得到解决。显而易见,两国共同关切的问题将被提上议程,其中包括两个经济体如何进一步融合等。在我的国家巴西,两国之间的关系被误解很深,这是个大问题。人们讨论最多是贸易议程,深层次来说,问题的借口就是巴西不满于维持中巴贸易现状。换句话说,巴西不满足于成为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商,我相信这个角色甚至也不是中国人的兴趣所在。一个衰退的、去工业化的巴西,其社会结构被破坏,处于法西斯主义威胁之下,这对美国来说再好不过,但对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来说却是很糟糕的。我们回到卢拉·达席尔瓦,这位巴西总统曾遭到无情的司法迫害,不久前,他在史上最大的法律诉讼中被定罪并监禁580天。难以置信的是,卢拉出狱了,并证明了他的审判官是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他国利益集团服务的,并最终在选举中击败了极右派博索纳罗当选总统。2022年10月30日,巴西前总统卢拉在圣保罗举行的总统第二轮选举中投票结束后向支持者发表讲话。(图片来源:美联社)七年前,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反对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政变,巴西因而经历了糟糕的几年。这短短的几年是巴西历史的交汇期。要讨论兼顾巴西、中国和全球南方利益的议题,必须回望两个伟大国家的历史。不考虑历史因素,中国和巴西两国的联合与互补战略就无法形成。1980:中巴历史的岔口20世纪80年代末的巴西和中国,正在驶入不同的时代。自1930年革命以来,巴西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1980年)。就好像巴西从中世纪的1930年代,进入了1980年的当代世界。这是一条矛盾而特殊的发展道路。然而,这一历程在随之而来的数十年低增长、去工业化和野蛮的新自由主义巅峰时刻宣告终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巴西的战略思想已经被一种愿景所取代,即巴西应该在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进程中低头。从那时起,我们失去了实现自己的愿景和擘画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卢拉·达席尔瓦和迪尔玛·罗塞夫的上台正是力图改变这种现状的反映。巴西再次思考自己的基业,以独立国家主权融入世界的清晰战略为基础制定决策。但是,卢拉·达席尔瓦和罗塞夫的“巴西梦”在2016年的政变遭到了打击。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曲折后,于1978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事实上,与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相反,中国重塑了社会主义。这种对社会主义的重塑是通过市场机制发生的,中国千年来的农民的生产能力通过市场机制得以贸易化,并产生了良性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我称之为“新社会经济形态”的市场社会主义。换句话说,如果说毛泽东依靠贫苦农民的力量发动了革命,那么邓小平则依靠中农来领导国家走向现代化,并且没有在苏联福特主义和其社会主义模式衰败后屈服。从那时起,中国的经济增长堪称奇迹:到2020年,中国年均实际GDP增长达到9.2%。而且,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在以高于国际平均增长率水平增长,几乎没有间断过。同时,中国35年来的人均GDP平均增长率约为9%,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从1980年的仅250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8827美元,也就是说,增长了36倍!随之增长的还有高额投资,1982-2011年,投资占GDP年平均比重达到36.9%,2004年以来更是超过了40%。图片2012-2021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图源:CEIC数据库)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商业、工业和金融大国。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约14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生产和金融机器,其背后的基础是99家世界五百强国有企业集团和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正在引领社会主义新潮流在中国,至少可以看到两项主要变化。其一是高科技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创新塑造了独特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以公共部门和经济规划重大项目为基础,千千万万个工程师和项目经济师使用颠覆性的技术创新(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开创了全新而且更优越的经济规划(economic planning)形式,使得我们对各种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形式产生了质疑。其二是新全球化基地。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内部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从基于交换价值建设的经济,转向基于使用价值建设的经济。了解这一现象对于任何试图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潮流和发展道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几十年的高投资率已经使得中国发生了巨变,国内高铁运营里程就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稳居世界第一。这种创造使用价值的新机器正为“一带一路”等全球倡议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高科技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引导潮流,外围国家将能够根据这一潮流规划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中心的富有成效和包容性的“新全球化”出现了。一个实际问题也因此而产生:这样的新全球化进程,对巴西和整个全球南方国家意味着什么?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合作雏形新自由主义会破环一国物质发展基础,巴西正是典型的例子。例如,在巴西,从南到北的陆路通行几乎不可能。除了高生产成本有关的问题外,还有亟待解决的国家主权问题。通过试错,巴西发现无法在规划经济方面找到自己的路。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吸引汽车行业的外国公司,巴西不仅仅利用了全球“汽车潮流",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机械园区之一;还通过开通数千公里公路,完成了经济和领土的统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全球化的融和形式被证明越来越昂贵和低效。想重新审视国家独立主权,必须要拥抱世界上出现的新趋势。而中国,正成为可以帮助巴西充分行使主权的高水平伙伴关系的最佳选择。现在的问题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框架,使巴西和中国达成协议:一方(巴西)吸引技术转让类投资,为巴西的再工业化进程开辟真正的可能性;另一方(中国)可以获得巴西大豆、铁矿石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特权。这种伙伴关系的设计已经在中国和伊朗达成的25年历史性协议中成功应用。最近,中国承诺在减少全球南北方国家差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同一个中国,已经决定在玻利维亚投资工业化厂房,以提高锂的产出价值,并使玻利维亚人民受益。玻利维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储量,正是如此,埃隆·马斯克曾在2020年玻利维亚政变中发布了那句著名的推文:“我们想推翻谁就推翻谁”)(we’ll coup whoever we want)。也就是说,中国和全球南方之间已经发展出合作模式的雏形。如果这一模式进一步扩大,就可能改变世界的面貌。此外,几十年来,由于连年的紧缩政策和“国家不干预”政策,全球南方国家的基础设施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痼疾。问题是如何根据不同情况,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伙伴关系创建一个可行的制度化机制,并为创造一个多极化世界提供基础。另一个需要研究和深化的领域是培训,以及在新开发银行的协调下,多样化的全球南方开发银行之间的合作。通过有效合作,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智利、非洲和其他国家的开发银行将能够实现更为广泛的行动协调,包括从调查投资需求,项目设计到执行的所有环节。与此同时,全球南方国家不同的生产部门,如重型机械工业、重型工程和建筑行业,也可以彼此开放,融合发展。这些解决方案都不简单。但我相信,用中国人的话说,这是建设“命运共同体 ”的最好注脚。它超越了“一带一路”倡议,甚至表明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外围出现了。我相信,我们所指的“社会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全球南方国家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来规划其对外贸易,并扩大生产,使其更高水平地与南方国家的商业、金融、货币和投资相融合。卢拉对中国的访问,可能是人民寻求真正自决史诗中的又一个章节,这条路道阻且长,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此刻,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敢于为人类发展提出创造性的、影响深远的解决方案。巴西的命运将围绕一场为国运而战的伟大战斗。这场战斗是长期的,在最近几年充满戏剧性。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请记住我们的前总统、巴西的女英雄迪尔玛·罗塞夫所说的:巴西国运长远,而且我们站在中国一边。我对这一真理毫不质疑,历史正在抒写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恢弘画卷。必定如此,这个世界会感谢我们!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琉璃厂人

    很遗憾,美军现在还驻扎在伊拉克,只是不再进行战斗任务。//@吴灰灰家的五花肉: 然后阿美利狗爸爸过去一顿嚯嚯,最后灰溜溜儿的窜着稀走了//@琉璃厂人: 然后呢?//@大太鸽: 1990年伊拉克人均GDP就有10000美元。
    #伊拉克战争20周年# 2003年伊拉克人口2700万,现在4220万。2003年伊拉克GDP362亿美元,2022年2048亿美元。这还是在战争爆发以后,被内部纷争、基地、IS等一直折腾的情况下,该怎么理解? 🔗 网页链接
    转发 39评论 8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琉璃厂人

    然后呢?//@大太鸽: 1990年伊拉克人均GDP就有10000美元。
    #伊拉克战争20周年# 2003年伊拉克人口2700万,现在4220万。2003年伊拉克GDP362亿美元,2022年2048亿美元。这还是在战争爆发以后,被内部纷争、基地、IS等一直折腾的情况下,该怎么理解? 🔗 网页链接
    转发 39评论 8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90后的佩琪

    世界上的国家分成四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日本靠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一跃成为发达国家,即使被贬低为失去三十年,目前依然是全球第三。另一个二战的战败国德国紧追不舍,但最终这两位都会被印度超越,而且会很快。其实人均GDP超过三万美元之后,GDP已经不是唯一甚至不是重要指标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火爸朱剑笛

    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85698元(1万2409美元)//@罗百竹: 中国台湾去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则为3万3565美元(约新台币103.61万元),请问中国内地呢?
    #台民众买24颗鸡蛋花400块#: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过得还不如难民】据@九派新闻 报道:3月11日,台媒报道称,台湾地区每日缺蛋,以岛内北部地区最为严重,多家超市采取限购,每人仅限两盒。目前,台湾蛋价飙升,1斤70元台币,每日缺口仍达200万颗鸡蛋之多,当地民众称“日子过得连难民都不如”。
    展开全文
    转发 577评论 588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QuiDovinum

    跟妈妈聊天讲,哎呀你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市里gdp还排全国前十,现在已经不知道掉到哪里了,没想到她很认真分析了一番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经济的影响。讲的时候顺手查一查现况,第一次知道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城市不是北上广深或者苏州而是俺们二线养老福地,震惊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一柱擎天向太阳_天涯

    //@云岫之川: 这个数据是假的,营销号搬运外网,筛选受众的。外网这种数据多是印度人做的,比如普通人分不清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工资,工资中位数。所以“有心人”就拿国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别国的人均gdp,这个表就是典型
    2021年世界各国人均月收入一览表,已折合为人民币,路还很长。。
    1. 微博附图
    转发 21评论 1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尹香武

    纽约市的人均GDP为81万美元/人,约合人民币547万元/人。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