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陈季冰的头像

陈季冰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奥巴马会晤中国外长王毅 敦促和平处理香港示威活动🔗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的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实际上是不能从历史中获得什么经验和教训的。大多数人的见识几乎全部来自于自己这一代人的经历,这就是文明进步如此缓慢、且经常进一步退三步的根源。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昨天有个亲戚与我聊起反腐运动时忧心忡忡地说,一直这么下去,没人愿意认真干活了,大家都混着算了。我劝他大可放宽心,只要政府体制不改变,官场就是刀山火海,也照样会有数不尽的黄继光、董存瑞前赴后继扑进去。查一查历史,有几个二品以上的大官得善终的?但天下读书人的永恒梦想还不都是金榜题名?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当代最杰出的中国学者,没有之一。他写的书只要是中文的或翻译成汉语出版的,我都读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资中筠先生曾做过毛泽东的翻译,张维为曾做过邓小平的翻译。为什么看起来他们俩颠倒一下才更好合理啊?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如果苏格兰最终实现独立,对英国工党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苏格兰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镇,那里出了无数工党领袖。以往,苏格兰的政治精英全都不屑于在爱丁堡混,他们都把经营重点放在伦敦,正因为这样,才留给了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SNP)巨大的运作空间。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会为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立以下几条原则:1,白话文不得多于1/3;2,诗歌不得少于1/3;3,议论性质的文章不得多于1/3;4,近80年来(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章一律不收入;5,外国文学的翻译作品应该确保有一些,但总体上属于点缀,因此不专门规定。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香港困局考问英国道义责任】英国末任港督彭定康:《中英联合声明》保证香港回归中国后50年生活方式不变,英国据此移交了香港主权。当中国官员抨击英国议员就香港问题置评时,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英国也背负着50年的条约义务,因此不能不履行当年对港人 (分享自 @FT中文网)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后人应该继承的,不是邓小平划下的框框,而是他突破一切框框的勇气和智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大家觉得,像林治波这样的人当大学教授,当一个学院的院长,在100年前或者70年前,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吗?是可以想象的事情吗?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发表了博文《遥想一百年前欧洲的那个夏天》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的时候,将今日的世界格局同100年前作比较——尤其是将今日之美中关系与百年前的英德关系作比较——是一件对许多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我怎么觉得,一个被希望成为环球时报的媒体和一群渴望成为芮成钢的人正在冉冉初生?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当代大多数中国人思维里被灌输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谬误,即认为今日中国的一切乱象皆是“古代封建专制的残余作祟”。真相是:至少在14世纪以前的中国,在大部分时期里人民所享有的政治自由与社会自治程度要远远高于今日,甚至可以说,是今天的许多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李克强将在访英期间会晤女王】这一打破礼宾惯例的安排展现英国政府对英中关系的重视 (分享自 @FT中文网)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德国总理默克尔被邀请作为嘉宾参加今晚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她一点也不会为恼怒或尴尬。因为她会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属于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正义立场一边,她想都没想过要否定或美化当年德国的行为。此时对她来说,“德国人”这个身份无关紧要。这就是21世纪政治理念与19世纪政治理念的分野。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中国从未有过今天这么好的外部安全形势。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中国眼下没有任何来自外部的武力威胁。或者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侵略中国(其实更多是不想,毕竟是21世纪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与外国发生大规模战争,我不知道,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怎么看待我们这几代中国人?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屈原时代也有许多将阿谀奉承说成是爱国的奸臣,他们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陈季冰: 屈大夫爱国,是不懈批评,而不是永远舔屁沟。当然,这话我没打算对胡总编说。//@晏扬: 胡锡进言论的最大特点就是顾头不顾腚。请问:孙中山为何不爱大清国?毛泽东为何不爱中华民国?//@中青报曹林: 端午真快乐。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莫斯科红场约10万人游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克里姆林宫外的红场首次举行的五一节游行。游行还庆祝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游行被看作普京总统鼓动爱国主义的努力。游行者高举写着“去克里米亚度假”和“普京做得对”等标语。有评论说,面对压力,普京打算恢复苏联时的一些传统。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大陆游客和新移民不仅推升了香港的通货膨胀,亦被认为降低了香港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准……这些都在一点点累积香港社会中对大陆的不满情绪。在“大陆模式”——表现为来自北京的权力和资本——侵蚀之下,以往人们珍视的有别于中国内地的独特的“香港身份”和“香港价值”是否会流失?🔗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得知中国有许多民营企业家也是普京狂热粉丝,确实有些吃惊。他们显然没有到俄国去做过生意,没有经历过俄国海关、边检、警察……的勒索。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去美国和欧洲留学(最好是毕业后留在那里工作),而当乌克兰人也想从美欧那里得到点好处的时候,他们却希望普京去扑灭这个梦想,实在太不厚道!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陈季冰

    [good]
    The qian leader hu sir jin tian can guan yao bang gu ju [ok]
    1. 微博附图
    转发 447评论 33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普京与柳德米拉正式离婚 | 时事 | 时事要闻 | cn.reuters.com - 路透莫斯科4月2日 -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三称,总统普京正式与夫人柳德米拉离婚,结束两人逾30年的婚姻。 “离婚已经完成,”佩斯科夫说,但没有提供任何细节。 普京与柳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我观这次台湾反服贸学生运动,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士比马总统更捉急,心情比凯道上的台北行人更焦虑……归根结底,他们是急切地想从这件事情上看到并总结出一些这件事情本身根本不包含的大道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还有人记得这个吗?刚才从一个朋友那里看到它,几乎感慨落泪!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有一个问题必须要隆重指出:当初,最先揭露美国NSA对外国进行窃听的,不是中国人@孔庆东@胡锡进 ,而是美国人斯诺登;如今,最先报道美国NSA对中国华为公司进行监听的,不是中国的@环球时报 ,而是美国的纽约时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焦点:乌克兰危机正酣 普京背后的美国公关公司再受关注 | 财经 | 深度分析... - 路透华盛顿3月6日 -美国公司凯旋公关(Ketchum)负责为俄罗斯处理在美国的公共关系,周四试图与乌克兰危机撇清干系,称其为克里姆林宫提供的顾问服务主要侧重于经济发展,而非外交政策...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帝国挽歌总是令人难以吞咽的苦涩,所以俄罗斯人宁愿一场新冷战,也要留住帝国回忆。他们甚至希望通过这场新冷战,来确认自己帝国的存在感。这更令人赞叹英国人的睿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英帝国无痛解体了,英国人似乎根本就没有哀伤和愤愤,更没有作出各种夸张变形的抗拒动作,让自己平添更多烦恼。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陈季冰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