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建筑学报AJ的头像

建筑学报AJ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十问北京_ 城市问题公共研讨会暨车飞新著《北京的社会空间性转型》的再思考”于6月13日下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车飞介绍了新书的研究内容,并与主持人曹晓昕及嘉宾王辉、黄居正、韩林飞、张路峰、卢跃刚就城市问题进行讨论,崔愷与齐欣以视频的形式回答“城市十问”。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作品#【2013/08期】河海大学综合体育馆/陶郅 陈子坚等/2012/南京。体育馆引入综合体的设计概念,将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考虑,将可以共用的功能区共享使用,将不同的功能单元按照各自的特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文、体、娱集合的多功能综合体,实现功能的共享与互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实践#【2013/07期】梁平县新金带小学/娄永琪/季祥/陈若/2011/四川省梁平县。震后重建项目,因地制宜的可持续设计是其主要特点:保留校园基地农田,采用分散布局,空中跑道对基地改造减到最小,人工湿地实现生活污水和雨水循环再利用,设计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采用地域材料和植被等。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作品#【2013/05期】 宁波柏悦酒店/Wimberly Allison Tong & Goo/2013/浙江宁波。从宁波柏悦酒店的策划定位开始就决定要建设一个供现代人居住的新村落;酒店总平面布局不拘一格,顺山沿水自由叠落展开,村落内部因功能与地势不同,形成多组建筑群、院落,自然、质朴、和谐。@宁波柏悦酒店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新闻#“如何教建筑设计?-关于不同教学方法极其目标的讨论”建筑设计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召集人:东南大学教授龚恺、ETH博士simmendinger;演讲嘉宾包括顾大庆、王路、葛明、王方戟、褚冬竹以及来自瑞士、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学者。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论文#【2013/04期】东海大学建筑系罗时玮教授的文章“当建筑与时间做朋友:近二十年的台湾在地建筑论述”:“黄声远、谢英俊、邱文杰、廖伟立等台湾当代建筑师,选择与时间为友的态度,关注‘时间生成’的向度,他们前进到边缘地区或都市灰色地带,各以不同的‘时间友善’的策略发展他们的...”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今天上午,北京四中房山长阳校区举行封顶仪式。项目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于2014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1万, 36班完全中学,绿色三星认证。教学空间漂浮在屋顶农田和地面起伏的花园之间,风雨操场、食堂、游泳池、音乐教室等大体量公共空间置于半地下,地面被解放出来,成为开放的生态公园和花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吉勒•德勒兹和日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透过许多小型建筑的作品,伊东将自己的建筑学定义成都会生活的“著装”,这一点在日本密集的都市景观中更加突显。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作品#【2013/01期】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11/四川映秀。设计定位为“记忆与希望”,纪念不应仅是灾害的惨痛或重建的激昂,应在平和、理性中将人的思绪引向深远;消“隐”是面对自然和灾害的谦恭与尊重,显“现”是面对过去和未来、面对死亡与生命的正视与坚定。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建筑学报AJ

    #学报•作品# 【2013/01期】休宁双龙小学/维思平建筑设计/2012/安徽。这是一个公益援建与研究项目,采用轻钢结构搭建,工厂预制化强、自重较轻、运输方便、抗震性能高;设计者希望为学校带来新的教育思路——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给村庄提供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