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娄先生-建筑的头像

娄先生-建筑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我发表了《赞焦达先生五组九宫格历史遗照》文章,推荐大家看焦达先生上传的上海五十年代老照片。[赞][话筒]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沙面大街,历史风貌基夲依旧,我去过,很不错!
    1. 微博附图
    转发 4评论 3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上海市建筑协会1932年11月创办《建筑月刋》,由杜彥秋为主编,忠实记录了三十年代上海建筑活动,共出版了六卷44期,为后人留下珍贵史料。年久了,此刊稀缺,全套齐全的图书馆不知有没有?闻訉同济大学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十分髙兴。[赞]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整条里弄居民都巳搬迁,我在残墙上看到张贴着的原居民名单,珍贵呀!今后也是历史文物。既贴在阳光下,不涉及隐私,我将其在网上晒晒。[围观]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广东路美发用品街挂出橫幅,要动迁拆房了,有部分房巳拆了,这里原是五马路地段好,建筑密度髙,但是人们都向往市中心,这里居住状况更恶化,开了理发用品街后建筑面积更紧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圣彼得堡,滴血教堂典型的沙俄建筑风格。[围观]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我在常德路居士林内,从建筑间隙中见到很霸气的四方亭,拍了下来,经查是东侧原内地会北楼(现儿童医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旅沪德国退伍医生埃里希 宝隆1899年创办,在白克路(今凤阳路)搭建两间瓦楞铁皮棚,为中国穷苦民众治病,嬴得了社会声誉。在朋友资助下盖了-幢一两层木结构房,底层为门诊,二层为12张病床的病房。1920年旧房拆除拟建宝隆医院,由鄔达克建筑师设计,上海馥记营造厂承建,1927年竣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乌鲁木齐南路176号,巨福公寓,1939年建造。现代派装饰主义风格,立面横线条与转角塔楼搭配,呈现髙矗的效果。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新乐路东正教堂,1934年建造,5个大小葱头屋顶很特别,因它后面巳建高层,我特选几个位置都不理想,走到西侧马路上,教堂后面背景是篮天,冬季大树落叶没遮挡,这是不错的拍摄角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安庆路】(5)安庆路商舖毗连,石库门里弄毗连,市井气息浓厚,可称得上石库门版清明上河图。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虹口区吉祥路上看到一幢老洋房,体量很大,原来三层,后来又搭建二层,花园也搭建了平房,真可惜好好洋房,任意乱搭建糟塌了。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犹太摄影师沈石蒂在上海开没的照相馆,拍摄的中国近代女性。[moc转发] //@金娅丽:
    【瞬间永恒】那时的中国女性竟然如此优雅、美丽!犹太摄影师沈石蒂(Sam Sanzetti )镜头里的民国美女。@以色列在中国
    1. 微博附图
    转发 2669评论 30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知识时代图书馆是大众学习知识的公众场地,电子网络替代不了图书馆,但可丰富图书资源。高校图书馆应是学校标致性建筑,师生主要活动的场所。//@太行愚人: 喜欢第24个。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 名列其中
    【全国最美的50座高校图书馆,看看有你的学校吗?】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赶紧来戳图看看,这些全国最美的50座高校图书馆吧!有你的学校吗?By央视财经
    1. 微博附图
    转发 430评论 12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随手拍# 上海理工大学原是沪江大学,美国教会在沪办的大学,历史建筑众多,小洋楼建筑群是其中一个特色,规模大小不等,风格各异。前几年去看过,破旧得很,最近去访,都修缮过,改为德国文化中心、英国文化中心、日夲文化中心等,一个中心一幢小楼。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江西路58号,1920年建造荣氏企业写字楼,将茂新、申新、褔新全部集中管理,英国式建筑耗资35万银元,雄伟壮观。可惜南立面被四明银行和另一幢房屋遮挡了90多年,今四明银行在全面修缮,西边旧房拆除,露了工地空间,才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1934年根据雷士德生前遗嘱,在东长治路钊建雷士德工学院,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建筑平面似飞机型,建筑立面呈英国哥特式与装钸艺术派结合,中部地上六层地下一层,两翼叠落。现海员医院在此后面另建新楼,此楼现为某体检中心。地铁站建在边上,很幸运保留下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最近去瑞金医院八楼体检中心体检,抽血、B超后在歺厅吃早歺,向南望去打浦桥高层群即在眼前,打浦桥原是肇嘉浜上小木桥,现在发展成为商业中心,日月光购物广场、海华大楼、橡胶大楼、白玉兰广场,还有个五星级宾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公济医院解放后改为笫一人民医院,一医在九龙路边新建院址后,原有家房地产商准备新上项目,将新楼拆了,老楼因社会呼声被保留。怎么好地段拆腾几十年,至今晒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豫园打唱台,位于点春堂对面,戏台名为【凤舞鸾吟】,建筑楼金错彩,精雕细琢,后面临水。戏台只能清唱曲子或江南丝竹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平移后民立中学建筑雄姿。该建筑建于上世纪20年代,颜料巨贾邱信山私邱谓卿兄弟俩私宅,原有两幢,欧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80年代民立中学搬到此地,拆掉一幢,剩下一幢做学校办公楼。奇怪的是北立面木结构围廊,又有中国江南建筑味道。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展开全文
    发表了博文 《#老上海影集#之徐家汇(1)》 - 1: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晚明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张园石库门里弄也保持整洁,没有斯文里看到的搭屋搭棚现象,因张园的人经济收入比斯文里人髙,因此讲文明守规矩,不是我的不能要,更不能霸占公用地方窃为巳有。上次我与乔老师走访张园大客堂,里面很整洁,听里面阿姨说此房原来是做学堂,没有居民住过,故保持原貌至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上传了4张照片到“微相册”。 2010年我参加文艺频道上海记忆专题节目录制,去八仙桥青年会、金门饭店、嘉道理住宅现场拍摄,今回忆起来每集15分钟专题片,凝结许多人的劳动。我每次开拍前化粧、对光、编导交代、整理思路,然后对着镜头开讲,往往重复多遍才完成。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经百年开发,外滩巳髙楼林立,唯有元芳弄还是唯一的处女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上帝之光】沐恩堂。2013.7.12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联合国动态]新联合国城位于哥本哈根北港区海港边,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外表呈不规则八角星形状。该建筑采用海水冷却系统,几乎不需要额外电力来冷却建筑。屋顶还安装了1400多块太阳能面板,预计每年可为建筑提供约30万千瓦时的电力。在节水方面,该建筑预计每年可收集300万升雨水用来冲洗马桶。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居髙临下看到外滩3号,原称广东路17号民用建筑设计院,我在这大楼里工作了30余年,经历四清运动、文化革命、工宣队军宣队进驻,一批知识分子隔离审查,成为外滩髙楼跳楼自殺最多的单位。知识份子平反了,才迎来了知识分子春天。登高才能望远,胸襟也会宽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雷士德是个测量师、建筑师、仅次于哈同的上海早期房地产大王。他生活俭朴不奢华,他终年忙碌勤勤恳恳,他赚取的钱用于慈善。在他生前遗嘱中惊世骇俗决定,将他全部遗产留给上海。1926年老人去世了,雷士德基金会根据他遗嘱,1936年建雷士德医学研究院、1937年建雷士德工学院。详见图示的书。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娄先生-建筑

    分享图片:涓涓水流,汇合成奔腾的瀑布。集聚的力量是巨大的,信息集聚、知识集聚、智慧集聚正在成为改变当今世界不可阻档的洪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