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徽州张建平

    和我一起去过呈坎的朋友都清楚,我很喜欢临河的那座清末民国小学(因为它现存的一部分风格已经是民国时期的了,所以不能只强调清末)。呈坎村有众多国保的同时,还有一批承载了“文明抗争"的建筑,它们乍看并无特色,但没了它们,呈坎的“文明”便缺了“可视化证据”。清末废科举后,办新学的潮流并没有因徽州的地理劣势而推迟涌入徽州的时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呈坎罗氏家族后裔,留日学成归来的罗会垣、罗运松,罗会跬三人创办徽州第一所,安徽第二所新制学堂(第一所为桐城吴汝纶小学):潨川两等小学。学校创办后推行“男女平等,同校同班上课”的原则,开设:国文、算术、历史、自然、地理、图画、唱歌、体操、劳动、品德等科目。但因“男女混校”挑动了族中守旧派势力的神经,守旧派族人组成打“洋学堂”队与创效族人、开明乡绅发生冲突并扬言烧毁小学,潨川两等小学不得不关校停课。办学派董事罗守垣求助歙县县知事蔡世信,蔡鼎力相助,平息事态,守旧派势力公开认错并赔偿损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潨川两等小学重新开学,全校董事、教员在学堂门口合影,拍下了这张照片。优质国保我相信洪水结束后,只要我们持续关注,总能有个结果,但潨川两等小学却是有难度的。黄山超话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