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南郭刘勃

    《史记·秦本纪》说: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魏冉陶。”宋国的定陶,成了秦国最大的权臣,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的封地。杨宽先生觉得这条记载有问题,这时候秦国的军队打不到宋国来,定陶怎么可能这时候就变成魏冉的封地?但是,《秦本纪》是建立战国历史编年的基本依据,不要轻易质疑。何况在《魏冉列传》里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明没有遭过焚书劫难的秦国史料,是很清晰地记载了这件事的。思路稍微打开一下,宋国的定陶突然成了秦国的魏冉的封地,其实不难理解。这是宋国的绝地自救。身边的齐国、魏国、楚国,甚至还有离得远一点的赵国,你们谁都想吞并我,我就把自己最繁华的一个城市,送给秦国最大的权臣,这样我就获得了秦国的保护。这也刚好解释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宋国灭亡之前的几年,突然国力暴增: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史记·宋世家》)把身边的楚国、魏国、齐国全部都揍了一遍。这漂亮的战绩,其实是秦军打的……然后东部的国际均势被彻底打破,最终促成了五国伐齐事件。国运强了,权臣的私心也会成为最高明的大棋。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