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搜狐新闻

    【凌晨路边等活的农民工:怕被欠薪选择打零工 但日结工资剧减】还不到凌晨4点,张中(化名)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得赶紧,去晚了又没活了。”张中一边嘟囔着,一边匆忙朝外走。他要去的地方被称为“刘湾劳务市场”,是郑州最大的零工劳务集散地。张中说,现在天冷,好多工地停工,已经算是农民工的找活儿淡季了,即便如此,每天来来往往聚集在这个市场找活儿的人,也有五六千人。一辆面包车开过来,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羽绒服的工头,他挥手朝人群大声吆喝着:“7个人,小工,一天130(元)。”张中赶紧往车上挤,才坐了不到三分钟,记者却又见他垂头丧气下来了。问他为啥,张中说,上了车才知道,今天的活儿是到一个在建楼盘去做外墙保温,33层高的楼,干活儿的人得站在吊篮里,给工人递外墙保温用的岩棉板。“这天,恁冷,还那么高,弄不好掉下来,不死也得是个残废。”张中的家里有两个娃儿,大的也才上初中,小的还在上幼儿园,他不敢冒这个险。但面包车里很快就坐满了农民工,然后就一溜烟开走了。又有一辆车开来,车上的工头几声吆喝之后,伴随着一阵阵人声鼎沸,又有几个农民工上车,这就算达成了当天劳务合作的口头交易。为啥不去工地上找个长期工,却宁愿每天受冻受热,到这里揽零工?担心被拖欠工资,成为其中的重要原因。不少在刘湾劳务市场揽活儿的农民工,都有曾被建筑方、分包方拖欠工资的经历。包括张中自己。一年前,他因为相信一个工头,跟着对方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院区的建筑工地干了小半年,最终却被拖欠了2万多元工资,至今仍未要回。这让他再不敢相信工头,又重新回到这个日单日结的刘湾劳务市场。但从凌晨4点多就起床等活儿的张中,一直在路边的寒风中站到下午六点钟,也未能成功把自己的劳动力“卖”出去。下午6点多钟,他的一位相熟的农民工朋友老李背着工具,从一辆面包车上下来了。“咦,你咋还在这儿?”对方惊讶地问。“站了一天了,没找到活儿。”张中很沮丧地告诉老李,并试探对方第二天能否带他一起去工地。可惜,老李说,即便自己一天的工资只有130元钱,工地上也不愿再增加人了。“一天130(元),听着都可笑人。”老李有些自嘲,要搁往年,这样低的工价,他是肯定不会接的,可今年,即便是这个130(元),也不好挣,还得是60岁以下才愿意要,要是年龄过了60岁,人家只愿意开一天80、100(元),不干拉倒。张中说,往年,像钢筋工、焊工、木工这种技术工,工地上愿意开350元/天,现在,一个同样的技术工人,工价已经跌到180元/天了。老李解释,这个“往年”,说的是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红火的那些年。更多内容请查看原文>> 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