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头像

    魏慧章

    因“证词”一事,人们对《南方周末》的失望汹涌而至:“恨不当年死,留作今日羞”。其实表错了情。这份当年关心国脉与民膜的报纸,在2002年后便开始变味儿。@仇勇 感慨,1975年前生的新闻人幸有《南方周末》,我们这一代,则幸有胡舒立时代的《财经》,我们之后的这一代呢?你们的“南方周末”在哪里?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