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狸小七fox

    #虐猫考生已参加兰大研究生调剂复试#我认为兰州大学应当录取他,我坚决反对借“虐猫”之名否定一个优秀的考生因为举报“虐猫”,本身是一种舆论私刑必须要明确再明确的一点,虐猫不是违法行为,而且也不是涉及个人思想品德虐猫不涉及一个人对人与自我的认识。虐猫不影响他肯定自我的价值,尊重自己的生命,清楚认识自己虐猫不涉及一个人对人与社会的认识。动物不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和动物打交道不需要用人类社会所奉行的一切准则。虐猫同样也不涉及一个人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流浪猫生活在城市,本身就是人类不当养宠的产物,流浪猫捕杀其他有益动物,破坏生态环境,本身没有任何正面价值。所以,虐猫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应当怎样评价?这种行为算不上一个问题,在传统的、世俗的价值体系中,你找不出一个反对和批判的理由,相反,那些借保护动物之名,随意动用舆论私刑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恶他们真真切切地污染了舆论生态,他们做到了一点,在一个人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让他彻底社会性死亡。舆论受害者所“违反”的,正是他们自己定义、奉行的一套价值体系ysl教法用石头私刑违反教法的人,动保人士用舆论私刑违反“动保法”的人,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用“法外之法”去审判别人所以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借“虐猫”就抹杀一个人呢?因为今天打倒一个人的理由可以是虐待动物,明天打倒一个人的理由就可以是无数种,而这些评判标准由“舆论审判者”自己所掌控,游离于社会所共同认可的评判标准之外,他们可以随便调整其标准,也意味他们能随意动用私刑在西方动物保护主义思想蔓延成风之前,此地是没有所谓“虐待动物”的说法的,不管任何动物,其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类的价值需要,不管是食其肉,役其力,还是剥其毛。同样的,出于恶趣味弄死小动物,也是满足人类本身猎奇心理的需求,本质和吃肉无区别综上,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虐猫都不应当成为否定一个人的理由,任何基于“今天虐猫明天虐人”“虐猫心理变态犯罪基因”之类为动保价值观所服务的歪理,均应当视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为一个认知健全的正常人,自然应当抵制#虐猫考生说不是很懂网络舆论暂不回应#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狸小七fox

    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借虐猫之名批判、否定一个人?因为举报“虐猫”,本身是一种舆论私刑必须要明确再明确的一点,虐猫不是违法行为,而且也不是涉及个人思想品德虐猫不涉及一个人对人与自我的认识。虐猫不影响他肯定自我的价值,尊重自己的生命,清楚认识自己虐猫不涉及一个人对人与社会的认识。动物不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和动物打交道不需要用人类社会所奉行的一切准则。虐猫同样也不涉及一个人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流浪猫生活在城市,本身就是人类不当养宠的产物,流浪猫捕杀其他有益动物,破坏生态环境,本身没有任何正面价值。所以,虐猫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应当怎样评价?这种行为算不上一个问题,在传统的、世俗的价值体系中,你找不出一个反对和批判的理由,相反,那些借保护动物之名,随意动用舆论私刑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恶他们真真切切地污染了舆论生态,他们做到了一点,在一个人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让他彻底社会性死亡。舆论受害者所“违反”的,正是他们自己定义、奉行的一套价值体系ysl教法用石头私刑违反教法的人,动保人士用舆论私刑违反“动保法”的人,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用“法外之法”去审判别人所以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借“虐猫”就抹杀一个人呢?因为今天打倒一个人的理由可以是虐待动物,明天打倒一个人的理由就可以是无数种,因为这些评判标准由“舆论审判者”自己所掌控,游离于社会所共同认可的评判标准之外,他们可以随便调整其标准,也意味他们能随意动用私刑在西方动物保护主义思想蔓延成风之前,此地是没有所谓“虐待动物”的说法的,不管任何动物,其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类的价值需要,不管是食其肉,役其力,还是剥其毛。同样的,出于恶趣味弄死小动物,也是满足人类本身猎奇心理的需求,本质和吃肉无区别但在动物保护主义传入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异变,此处便不过多赘述综上,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虐猫都不应当成为否定一个人的理由,任何基于“今天虐猫明天虐人”“虐猫心理变态犯罪基因”之类为动保价值观所服务的歪理,均应当视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为一个认知健全的正常人,自然应当抵制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乘熠

    拐姐见面先给我分享了一篇美帝对家的仨批皇文 本人猎奇心理大爆发在地铁上看了然后现在胸闷气短手脚僵直冷汗直下卧槽窒息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钱言

    没想到我这篇微博的阅读量,高达800多万。我没有欣喜,只觉得无聊的人太多。 龙年这句“龙行龘龘”怎么就突然火了? 最早出现这个四个字,是央视春晚预告,还要以此作为主题。后来大概遭反对声音大了,取消了。 “龘”的发音与“大”相同,龘龘就是大大。这个你懂的。 后来包括国家级官媒也推出一组类似我这篇微博提到生僻字。官媒的用意与民间的猎奇,构成了今天春节新年祝贺使用频度最高的词字。事实上,这种做法这明显违反了国家公布的文字语言法。 理亏而词穷,词穷而语曲。缺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或思潮,凡事又无法说得理通气顺,只能在猎奇中找乐子、找“创新”。 张维为教授一句“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清场式遥遥领先于世界”惊诧了天下。 有些思想停留于这个思想诞生的年代。现在早已不是什么工业时代,何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就像孔子只知焇肉和鱼,不知香肠与罐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AI。张教授自然不敢越雷池一步,大胆的“创新”只能在于“清场式领先”。 张教授自己说出来,估计只顾用词“创新”,忘了难圆其说逻辑或道理。首先是什么“场”?怎么去“清场”,场都清了,没人了,就你一个,怎么比较出“遥遥领先”? 张教授语出惊人已经是常态。贩卖的就是吹牛式爱国,并授柄以人,成为美方反制中方的依据。 问题在于,这样一个张口没几句真话的张教授,照样一直红红火火于电视节目里。一看就是个大写的“虚假”,就这么大摇大摆现身于全国人民面前,人们怎么看待这个社会?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是理通气畅、词简意明、阳光易晓,不在用词上,而在思想和观点上引领潮流。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是败落的孔乙己们唯一能遮盖颜面的包装。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街道办段女士

    我靠库迪咖啡的黑芝麻拿铁好猎奇…没啥芝麻味也没有茶叶味,是我唯一只喝了一口再也喝不进去的咖啡,还贼稀,一点咖啡味没有上天会惩罚每一个好奇的人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罗森店员和泉子

    男的只允许女性名人(不只是演员)在他们的维度和规则内『变丑』,绝不允许『变美』。『丑化』的女性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相对位置升高,可以对该女性进行更具支配性的幻想。但『美化』的女性则让他们感到俯视和不适。所以巩俐演秋菊,他们会抱着猎奇和猥亵的心态去夸赞,但贾玲减肥他们只会狂吐酸水。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小嘛小二浪呦

    还行,至少没让他俩穿最丑的那套猎奇分体装那套真的把我丑死,虽然这两件也难看……唱的咋样无所谓不点评了没啥好说的。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Jokielicious

    经典财新冲进灾区不救灾不帮忙光添乱经典殖筒截图假装不评价只转发经典真实想要带的风向藏在评论区被没几个粉丝的账号说出来经典蛆块链跟风转发带节奏 你们@财新网 是不是除了带节奏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什么媒体,烂透了 你们他妈真的这么在乎穷人去参与脱贫致富啊?去救灾啊?去了吗?你他妈捐款了吗?解放军在前线救灾你们忙着把侮辱解放军的笑果放出来。灾区人民刚吃上一口热饭你们忙着去拍他们被地震毁坏的房屋。被统一刷过的墙面被地震毁坏了也要拿来阴阳政府。那你们去扶贫啊?哦上一次贫困县出现在热搜是不叠被子被罚款真不民主真不自由。你们这帮媒体就是苍蝇,只会在做实事的英雄背后嗡嗡嗡。救灾你们去了吗?扶贫你们去了吗,扶贫啊基层党员去了。所以扶贫你们恨死了吧。毕竟没有穷人了谁给你们拿来猎奇呢。你们真的想说的就是我前几天挂过的人说过的话才对“人吃人的事情要是能发生在中国就好了”。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Maxilla是谢十三

    看那个一度君华的热搜,挺感慨的。其实吧当年的环境主打一个“你爱怎么写怎么写”,再阴暗猎奇不能示人都无所谓,环境允许你输出的是情绪、技巧,而非原则和思想。 《废后》第一版远比第二版情绪浓烈并一气呵成,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譬如我当年挺爱看的十大酷刑,放今天也要给捅出千百个筛子来。挺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只想过周末-

    温乳液急的没办法了,按前几天的访问人数,一天共享只有十几块了,这种白干营销号当了丢人。昨天爆个照猎奇还能赚个一两百,真好看是小美女早靠颜值在🎵🍠赚的盆满钵满了,把别人客气当真一步步放出更多丑照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吃不胖的小5

    又一种独特料理:皮蛋拌酸奶,有没有试过的朋友,说说好不好吃? 大头和他的朋友们的微博视频 🔗 网页链接
    转发 2368评论 4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乌有之乡

    孙锡良|碎片化的中国形变作者:孙锡良来源:乌有之乡网站转自孙锡良B公众号在我还小的时候,每到过年过节,亲戚之间便会有所往来,生活虽不富裕,“走亲戚”的程序不能少,“走亲戚”的味道很幸福,祖辈亲戚,父母辈亲戚,相互之间都要走到。  有人认为,因为那时吃得不好,走亲戚混吃才产生幸福感。  不是这样,亲戚,亲戚,走动才有个“亲”字,不相往来,亲与非亲就没有区别。  后来,人的流动性大了,打工的打工,搬迁的搬迁,加之“新观念”的人越来越多,亲戚之间就就由“走亲戚”换成了“走过场”,有时连“过场”也免了。  从亲戚间的走过场,已经发展到兄弟姐妹间的走过场,再又发展到父母子女间的走过场,同是一家人,可能分散在全国,可能几年见不着面,家中更夜坐,尽是远离人,长时间分隔消磨,无论何等重要的亲情都开始碎片化。偶尔想起,那是亲人,某年再聚,已近陌生。  随着少子化和无子化的趋势迈步走来,以亲情为纽带的中国社会正在迅速碎片化,最终将走向物质高度现代化时代的亲情瓦解。  亲情之外,同学情,朋友情,也正在急速走向碎片化。  前些日子,有同学让我组织大家回母校搞一次聚会,我不太有积极性。为什么呢?不是怕麻烦,而是感觉今日同学已非往昔同学,年过半百的一群人,相当一部分各怀心事,价值观已严重分化,相互之间谈得来的并不多,如果再夹杂一点“成功指数”进来,那就更无趣,我不再想请大家一起过来吃个饭喝杯酒吹几句牛就走人。  亲人,同学,朋友,时空之隔只是感情疏远的一个原因,更大原因在于彼此之间的价值观已经失去了趋同感,这个鸿沟正在吞食各种传统关系。  对价值观的侧重性难道会碎片化感情?不全是。如果大家的价值观简单趋同,价值观更易于将人际关系简单化,反之则复杂化。亲戚亲人之间,同学朋友之间,之所以表现出情感碎片化,主要原因是价值观碎片化在先。  尽管西方更强调价值观多元化,但在他们的国家最容易被记住且被最大多数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却很简单:民主、自由和法治。  你无法简单判断这六个字是真是假是好是坏,它们确确实实只追求这六个字,哪怕为此付出生命代价也是如此。西方国家天天搅在一起干扰世界,它们说是为了共同的价值观,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它们就是这么坚持着,并不因外界批评而动摇。  真假,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糊判断,是见仁见智的事,如果掺杂点斗争情绪,就只能各说各话。如果能放弃成见,我们必须承认,它们能统一在这六个字之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它们愿意为这六个字确立协调性关系,体现了共同的吸引力。  大家再闭眼思考三分钟,14亿人的共同价值观是什么?你能给我什么答案?  我想了很久,曾经,由一个“公”姓价值观凝聚所有人,现在,找不到合适的交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同的价值观吗?  不是。这是一个发展愿景,或者说是一种口号式理想,并且还是一种模糊理想。什么叫复兴?复到何种程度就叫兴?复到哪个朝代的影响力可宣布已复兴?口号不等于价值观。  有人会讲,我们不但有共同价值观,而且远不止六个字,光核心价值观就有24个字,五千年的中国可以凝结出更为丰富的共同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不是道德守则,不是字越多就越好,每个字都要有共识,并且每个字都能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14亿人中至少有10亿人记不住这一串字,何来共同追求?字数越多,越反映出价值观碎片化。也可以理解为,因缺少简单的高度认同,故只能碎片化广覆盖,碎片化,意味着分歧多。  对于中国人,当前最迫切的恐怕不是急于否定外人的价值观问题,而是要拷问自己的共同价值观缺失,我们有没有一种“东西”让所有人愿意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并且不管人变时变都在捍卫此“东西”?  价值观碎片化,实质上又等同于价值观异化,更确切点讲,就是中国人没有共同价值观。  共同的价值观必须是写在宪法里但又存在于比宪法还高的每个人心中的死理,只有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才能保证写在纸里的东西可得到落实,如果它只存于纸而非真实践行,注定没有上升为共同价值,只能说是少数人曾经的设想。  价值观碎片化的后果是什么?  价值观碎片化首先会导致社会碎片化。大社会,小认同,会让一切政策都找不到共识,最后只能采取“硬”的手段执行,而这种“硬”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最终会得到体现。  价值观碎片化会导致社会矛盾复杂化。西方国家为什么可以做到“小政府大社会”?我们为什么只能采用“大政府大社会”?找不到共识,矛盾表现更为复杂,解决矛盾需要更大的力量,过去,一个公安可以守住一个乡镇,现在,你在乡镇设一个派出所还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大家知道管得太多,但又不得不管那么多。  价值观碎片化最大的危害是人与人关系走向沙化。中国近几十年也强调“价值多元”,但又误读了“多元”,很多人只强调“我的想法”,错到离谱也要求被尊重。以“绝对自私”为诉求的价值多元最终必定是满地碎片,人与人靠这种碎片不可能粘合到一起。如果没有水和水泥,聚沙能成塔吗?  碎片化最终会导致价值观畸形。  前不久,看到一电视新闻,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哭着问老公钱去哪儿了?她说女儿要做手术急着要用钱。对着镜头,那男人说钱都拿去打赏女主播了。记者问他难道不知道孩子生病要用钱吗?他说:“其实没大病,就是医院想赚钱才提出要做手术。”  一个亲女儿,一个从来没见到永远也见不到的女主播,他选择了把钱花在后者身上,反让医院背上黑名,这个人的心理畸不畸形?他的价值观是什么?  一位“卡子哥”,特别爱喝酒,特别爱交友,人家把钱花在老婆孩子身上,他把钱都花在了酒肉朋友身上,喝了酒,回家还经常打老婆骂孩子。后来,他的家散了。这一来,他更加爱酒,喝完还要去娱乐一下,朋友不肯陪还会惹他怒吼。有一天,听说他死了,没朋友来送他,是单位帮着处理的后事。  交友有价值,但把交友的价值畸形化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某省有一个全国知名的中药批发市场,有一位老板本是农村人,靠卖天麻发了财。他的天麻为何畅销?因为他学会了用硫磺熏制天麻,外观极好,新鲜度看似很高。发财之后,他也懂得回村里做些好事,得他好处的人不在少数,他随便表个态都比村支书管用。后来,政府严打违法熏制中药材商人,他被村民举报了。结果呢?倒霉的不是他,而是那个举报人,因为村民更恨后者。天平的一边放钱,一边放公理,你猜哪边净值重?  离开大社会,看看学龄世界如何?  中国的孩子,从入幼儿园第一天起,就设定了一个有价值的远期追求——好工作。中间的过程都是奔着这个追求而去,至于孩子幸不幸福、适不适合都不重要。在这种力量的加压下,中国孩子的意识成型也都非常规矩统一,必须是为满足父母设定值而努力。  现在的大学,有许多竞赛,部分竞赛用处较大,可以直接用于保研。在竞赛项目还不多的时候,你拿个数学建模一等奖就直接保研。保研的吸引力大了,参赛的人越来越多,一等奖也多了,就只能取消直保。然后,参赛的学生又少了,不保研,谁愿意学啊!  竞赛的价值,本是设定为让学生学得更好。  获奖的价值,在学生眼里只有保研最重要。  学生奔着的不是知识有用,而是保研有用,学问本身并不重要。  保研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那就回到了幼儿园第一天起家长设定的追求值——好工作。  追求好工作本身也不是问题,中国孩子的问题在于过程中的畸形功利化,最后的结果是,教育培养了天文数量的大学生,但没有培养出与中国人智慧匹配的创新人才,甚至是没有培养出真正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的一般性人才。  除个体价值取向碎片化,区域之间也存在这个问题。长沙人跟北京人在价值取向上就分歧极大,长沙人跟北京人谈房屋的价值,那完全是离婚的两口子——不是一家人,长沙人同情北京人忍受高房价之苦,北京人心里在嘲笑长沙人房子太贱,北京人现在最大的心理优势恰恰是房价,如果高房价没了,北京人的优越感就瞬间消失。北京人的优越感,除了高房价,你以为是餐桌上会多出几个菜吗?如果你在北京没房子,人家压根就没当你是北京人。  亲情碎片化,价值碎片化,与之同步的还有国人的知识碎片化。  中国人在外聚餐,不管桌上坐着什么人,不管桌上菜的好坏,总有一道免费的必加之菜——天南地北菜,杯一举,筷一动,人人都能海说天下大事,个个看似知识渊博,口才不好的最好别插话,哪怕你是真博士,也未必侃得过酒桌上的唠神。  国人集体快速增长起来的“知识”来源于哪里?网络。  事实上,国人并没有热爱看书的习惯,尤其是没有系统阅读的习惯,能偶尔读那么一两本热书的人倒是有,愿意沉下心来读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成体系书籍的人很少。  不系统性读书,只从网络取料,获得的知识只能是碎片化印象,并不能称之为知识,绝大部分“网络印象”可能是流量需求下的垃圾堆积,为了引流,必须制造猎奇效应,是否真知并不重要。这类人,逻辑思维是混乱的,结论也经常是矛盾的。  知识碎片化的一个显著负作用是让追求真知者变得异常不受欢迎,后者耗时费力且不易得到,而前者只需要吃个免费快餐。碎片化的常态也给传播知识者带来困难,没有一种真知能像网文那样一眼即通。事实上,不经嚼的知识不可能有味道。  碎片化在不断制造人与人的异化,精英们喊的主义跟现实干的主义不统一,会固化人心异化的坚定性,社会是最好的教科书,没有任何价值引导的效果会好于这本书,只要有悖于这本书的内容,从前被灌输成型的价值观也会扭曲。价值观扭曲后,大家只会达成另一种无奈的共识:咱俩谁也别惹谁,老子不给你抬轿,你也别给我喂鸡汤,你若欺人太甚,我就反骨有理。  我也看得出来,近十年来,有识之士正在试图改变碎片化倾向,但收获并不大,价值碎片化趋势不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还在加速,还远远没有达到最高潮,也许只有碰到锋利的礁石之后才可见顶。  西方有不足,但它们好歹整合了六个字,西方也在碎片化道路上,但有六个字粘合着,即使虚伪,也虚伪出了一个共识。我们呢?俺是小民,生来卑微,后天平凡,头脑简单,对社会没有价值,只具有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与简单身份相对应,我也只提倡六个字:民主,法治,共富。  中国有所大学粉末冶金专业很厉害,金属粉末,本身不耐磨,也做不了多大用,但通过有效的组合,它就可以做成要求极高的飞机刹车片,然后就具备了高附加值。  如果向世界发出问卷,外国人如何秒答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  如果向自己发出问卷,中国将靠什么凝聚已碎片化的14亿人?#碎片化#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南风在北京

    回复@松茂承: 很多是商业营销吧,汉服在她们眼中只是一种带着民族文化红利的服装种类,并不是她们真的喜欢民族文化,有传统女性,但整体看来不多。汉服运动,不发扬光大民族文化,只是迎合xxn的猎奇,没什么大的价值。
    反女权我的看法1.反对加速:加速的本质是左边脸被打了,右边脸还会被打2.女权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伴有黑话,而且更加隐蔽阴暗。3.吸取外国男性的教训和经验,但不要随意的对外国男人共情,他们再差也有华女的关怀。4.外国的女权只是小众群体,而中国的女权已经很严重了。5.不要拘 ...展开
    展开全文
    转发 32评论 3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人间搞笑研究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浪热点

    #00后迷信神秘力量被骗130余万#】在一起诈骗案件中,00后的米某因为迷信“神秘力量”,被好友杜某冒充的“大师”以算命、做法等理由骗走130余万元。近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杜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8万元。米某和杜某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同为00后,两人都爱看通灵节目、喜欢算命,有不少共同语言。2021年开始,米某常常向杜某倾诉自己与男友关系不好、感情不顺。杜某以“男闺蜜”的身份建议米某找大师看看有没有破解之法,为了显示自己社会关系广,杜某吹牛说自己认识一个大师,算命非常准。听了好友的叙述,米某对这位“大师”上了心,几次三番让杜某帮忙引荐一下。被催促多了,杜某决定“自己扮演”大师为米某算命。“这位大师一般不加陌生人为好友,我把你的情况发给他,让他算一下。”没多久,“大师”就回复了杜某,将米某的家庭情况和情感状况说得十分准确,还给了米某几个解决困境的办法。看了大师的解析,米某直呼“神准”,主动给大师1000元算命费。此次之后,米某又通过杜某找“大师”算了几次命,杜某也发现米某在“算命”上很舍得花钱,开始主动为米某安排。为了让米某相信他,杜某借“大师”之口告诉米某说他是米某生命中的贵人,要米某对他言听计从。之后,杜某以米某被鬼上身、有人养小鬼戏弄米某、流年不利要应劫等等理由从米某处收取“做法事”的报酬,还用多种手段装神弄鬼让米某深信不疑,本就迷信的米某越发疑神疑鬼,对“大师”的依赖也越深。在一年半中,米某的花费越来越大,从刚开始一两千的“小法事”到后来六七万的“大法事”,早已入不敷出的米某只能向周围亲朋好友伸手要钱,亲友们出于溺爱并未向其询问理由,前后转账超过一百余万元。随着杜某索要的数额越来越多,米某无法遮掩,这才由家人陪着去报了警。法院经审理认为,杜某利用米某胆小怕事且信鬼神的性格,在其微信小号虚构“大师”身份,以“大师”算命、做法事以花钱消灾、增加财运、延长寿命、购买“法器”等为名,先后多次从米某处骗得130余万元,所得赃款供其住酒店、购物等个人挥霍。杜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遂作出以上判决。承办法官姚坚说,如今,“财神殿长跪不起,月老殿爱答不理”已经不再单纯只是一个网络段子。这一网络热词的原意是调侃年轻人“重利轻爱”,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年轻人对去寺庙上香、买法器请师傅开光等事情十分热衷。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且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阅读和留言数据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承办法官在审理其他案件时亦发现,风水产品加入直播带货,与“国学大师”讲授风水相结合,在诱导“猎奇消费”的同时,涉嫌传播封建迷信思想;“在线算命”等App也在悄然兴起,传播着“花钱知天命”的理念。还有一些案件则是由于过度迷信的心理从而直接导致出现纠纷。在锡山法院处理的一起合伙合同纠纷中,原告张某每次投资前会向“大师”郑某征求意见。在一次向境外汇出130万美元的石油货款后,张某的交易对家就消失不见。索赔无门的张某认为郑某事先算出这笔石油生意可以投资,郑某极有可能和消失的对家是同伙,因此起诉要求郑某承担损失。姚坚表示,年轻人在考试前拜孔子、丢了东西说一声“破财免灾”,这些无伤大雅又不影响他人的“精神满足”的行为并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这类事件在年轻人中过度发酵则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或者对社会风气造成潜移默化的污染,值得警惕。(法治日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你打草我惊蛇

    “池子讲了差不多40到50分钟的样子,除了一两个段子在国内能讲,其他的都没有一个能讲得……”#池子# 话说,真是为了猎奇、有料,在美国零元购、种族歧视之类不是更有料你打草我惊蛇的微博视频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民间猎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民间猎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民间猎奇

    习得此功天下无敌#迷惑行为大赏# 民间猎奇的微博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 / 时长 0:12 加载完毕: 26.92%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切换清晰度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点击展开 民间猎奇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0:12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库珀太太

    “电影里,瑶琴那一具性化的香艳肉身。是被大宋的男人征服,或是被金国的男人掠夺,是政治倾向与民族兴衰的重要隐喻。当瑶琴向张大吐露,自己从未让金人碰自己的身子时,张大舒缓而感动的神色,标志着男性的性别与民族自尊在此时达到了双重的巩固与振奋,瑶琴也自此彻底坐实了她“爱国妓女”的身份,可以在道德的尺度上被看作一个“烈女”的形象,进而被大加赞赏。这一叙事手法不由得让我想起《金陵十三钗》,玉墨为首的妓女们被送去给日本人助兴之前,导演安排她们在自己的内衣里缝进玻璃,妓女们用这样猎奇而惨烈的方式,在银幕上高扬地宣誓了女性的贞操与民族身份归属。”一个笑话,女权博主眼中侵略者不杀女人不杀妓女,女的愿意被侵略者强奸。这比张艺谋更辱女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Poor_Land

    大塊文化Mark系列编号176,一本从性角度出发的中国民族志新书,这本当中的内容和考察可以当作地摊也可以作为猎奇去读,我不做任何评价。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绝代双骄的伟大,只有看球的人才会懂。 【罗希望击败梅西】#世界杯# L猎奇研究所的微博视频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菜寺场:小哥哥王鹤棣,沈月里PK戏外互怼高甜花絮超搞笑的【宋丹丹说王鹤棣条件太好了】#沈月# #王鹤棣# L猎奇研究所的微博视频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猎奇研究所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