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pengyugao的头像

pengyugao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要参加 #豆瓣同城北京活动#:【北京站】日本现代写真 1970年代起至今——投向同一时代的目光 --时间:06月28日 至 07月13日 (朝阳区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2层展厅)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one, which is better? @Echo去远方 hostess plays major parts in all thanks for your hospitality @小蛮Daisy appreciate your late for we are starving and eager for food @Dylan在远方 free for dinner three times so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I love UNCLE!"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于困困 一见面,就醍醐灌顶,竟是敏感词。放心,老师,cn.nytimes.com永远有一批忠实的读者,生活怎么可以没有这份神秘的报刊? 我在这里:中央美术学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党派之争往往使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政府陷入瘫痪,对于早已习惯了如此景象的人们来说,中国八个所谓的“民主党派”上周所展现出的团结和睦会令人眼界大开。” 摘自《民主党派,中国政治的花瓶》第一段。拜托记者朋友翻译朋友,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有喜感?太欢乐啦! @于困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If you'd like to, I would invite you to sit in a car side by side to look up at stars in sky telling stories about them with old classic country music on and all lights off. This is the most romantic and enjoyable event that I could think of. Yesterday I was to be astronomer.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是万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清政府签署日内瓦公约后改为大清红十字会。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民国成立后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919加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1933国民政府更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建国后,改组为中国红十字会。1952获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认可。
    展开全文
    为庆祝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50周年,超过1000名红十字会成员在德国勃兰登堡门前组成标志性图案,柏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于1863年,总部设于日内瓦,是世界上获得最广泛认可的组织之一,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网页链接 @iDaily每日视野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为庆祝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50周年,超过1000名红十字会成员在德国勃兰登堡门前组成标志性图案,柏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于1863年,总部设于日内瓦,是世界上获得最广泛认可的组织之一,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网页链接 @iDaily每日视野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我崇拜的霸气的哈雷叔叔!@肖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我原以为feminist多少有点吹毛求疵的意思,但随机采访了几个实习的同学,就发现workplace的gender discrimination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到了明目张胆不要脸的地步。这种明确“只要男生”的requirement是如何被list出来的呢?要果断支持女性朋友站出来rebel for rights!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pengyugao

    Would you @arionettem please help me understand the term Erfahrung?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