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走走zouzou的头像

走走zouzou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有一天她梦见他们见面,他说,我们应该去一个没有人找得到的地方,两站公交车站的中间,没有人能够直达。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梦,她被自己的啜泣声弄醒,只是转了个身而已,便把所有细节都忘记了,只留下这句话。"@bololo周嘉宁 《密林中》,@收获 2014长篇专号秋冬卷,敬请期待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金圣叹哭庙是对庙跪哭,杨键的《哭庙》,却不妨读作庙哭。杨不是以现代世界为立场去哭庙,而是以崩溃和绝迹的庙为立场来哭现代世界。他以《哭庙》这个堆积起来的超大体量文字废墟呈现的固然是中国文明中国精神之死,从这死的立场也呈现了现代世界的废墟化现实,也哭着喊着道出了现代世界的死——陈东东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王二若雅 你需要的书来了//@没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书评#【PDF】《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作者: [美] 查尔斯·麦格拉斯 编 下载地址:🔗 网页链接 本书的内容选自《纽约时报书评》上对书籍及作者的最佳评论,摘录从1896年到1997年的书评作品
    试一试..拜求《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作者: [美] 查尔斯·麦格拉斯 编,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万谢~ @没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大神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作者曾说小说关键词是孤独,也是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孤独。"他们不少人出身优渥,在西方社会因为自我认同于中国而感觉孤独,但也无法被那些赴美攻读硕士博士的中国人当作同类。这羁绊也许来自家庭,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信念或欲望,也许是作为在海外的中国人,心中难以名状,如影随形的乡愁。"by朱小如
    展开全文
    《云泥》这部留学生活小说嵌有两个故事。《云泥》故事始于2008年,地点是美国纽黑文耶鲁大学。里面平行穿插小说中的人物写的另一部小说《华》,描述2004年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生活在美国著名高校里的中国人,出生在国外的“XBC”,到美国读初高中大学的“小留”,他们的坚持与孤独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长征英雄史诗代表“飞夺泸定桥”,其实无战斗。红军5.29到达,无国党军队把守,所谓守桥国党24军第4旅李全山团,驻化林坪。驻泸定步2旅在红军来前被派去50公里外康定。泸定桥只有一次剩下光溜溜铁链,那是拍宣传长征电影《万水千山》时。飞夺泸定桥纯属虚构,邓小平82年言,“这只是为了宣传”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31.6,由于有人告密,中共名义总书记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后枪毙,逮捕向的国民党情报机关首脑徐恩曾认为,告密者是奉命来实施借刀杀人之计的。徐说,“一天一个外表很精干的青年…引导我们到法租界霞飞路的一家珠宝首饰店楼上,向忠发死后的一个月光景,这个青年忽然失踪了。他一走,我们才恍然大悟。”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为清洗不听自己命令部队,32.5,毛在江西全力打AB团,审讯时,“有用洋钉将手钉在桌上,用篾片插人手指甲内,刑法种类无奇不有”,有种叫仙人弹琴,用铁丝从睾丸穿过吊在受刑人耳朵上,然后用手拨拉。红军有一万人死亡,这是中共党内第一次大规模清洗。江西共党言,“党内永远永远就这样暗无天日吗?”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24岁,毛在德国哲学家PAULSEN所著《伦理学原理》上作批注:“道德之价值,必以他人之利害为其行为之动机,吾不以为然。吾人欲自尽其性,自完其心,自有最可宝贵之道德律。世界固有人有物,然皆因我而有。”张戎所著《毛泽东 鲜为人知的故事》史料翔实,认为毛整个道德观的核心是“我”高于一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斯诺前妻尼姆威尔斯在「我在中国的岁月」里写道,"清教主义禁欲主义以及斯巴达主义的哲学,主宰着延安的一切。极端的清教徒式的节制和严格的道德观念,是争取民众的纲领计划的组成部分。""自由"的获得以自我丧失为代价,以抗日军政大学为例,5点半起床后进行一次几分钟自我批评,晚上还有半小时。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牛津是被频繁模拟的凶案现场,COLIN DEXTER,曾经的全国填字游戏冠军,在牛津"见证"了81个被害人,牛津凶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启学院派侦探宗谱,作者大多为牛津教员,讲课教授调侃道,虽然这些警察不是大学教师,但他们熟知经典作品文学典故,尤其对不那么聪明的人不是很有耐心。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59年一次批判,“何其芳说新格律诗的‘体裁和样式将是天比地丰富,天比地多样化’,是把新格律诗比作天,把民歌比作地了。难道民歌风的诗跟新格律诗比较起来,真的会有天地之别吗?”何的原文是“体裁和样式将是无比地丰富、无比地多样化”……登载这篇批判文章的报纸是上海《文汇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看廖亦武的书可以切身明白人是怎样变成渣滓的。监狱的目标似乎就是把人的尊严消灭一净。一旦人曾彻底丧失尊严,就很难再找回。书中他同他们一样哀嚎、下贱、愤怒和自暴自弃。历史的选择只能以辗转方式,往往通过迫害完成。迫害虽然会使绝大多数人泯灭希望,但也能激起最坚强者留下证词的决心。—王力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我决心要写一些杂文。野百合花就是它们的总标题。这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这种花是延安山野间最美丽的野花,用以献给那圣洁的影子;其次,据说这花与一般百合花同样有着鳞状球茎,吃起来味虽略带苦涩,不似一般百合花那样香甜可口,但却有更大的药用价值——未知确否。——王实味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哥患抑郁症有那么好几年了。断断续续好转过,药一停,又恶化。……前年他最糟糕,他的完全密封的沉默,像滚烫的炭,外表是黑色的,内心却灼痛,但他人触碰不得,否则会呲呲作响灼人皮肉,只能眼睁睁由着它独自静静燃烧,内耗,直到变成灰烬。”@七堇年 @收获 最新短篇,生者与死者,借由葬礼相望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走走zouzou

    磨铁王二若雅让我改书名,本叫寻找尖锐派,一筹莫展,这时@路内 说: 我女儿让我把吃她饼干的事情,告诉你。她说,这样子,你会觉得,我们家很幸福。我说:你们家是很幸福啊,让她给我起个书名。路内说:她说小说就叫“我快要碎掉了”—好吧,吃饼干的小朋友各种牛啊,家有女儿的作家各种幸福啊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