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永义巷4号的头像

永义巷4号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大学时还蛮天真可爱,曾动心要记述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至今手里仍留有近四万字的残稿,当初便是以莲为名。从小喜欢莲花,包括莲叶、莲蓬,甚至莲藕。喜欢她的清雅独立,莲蓬是她经过一个盛夏的雨润与炙烤,香气氤氲凝结而成的果实。@朴水仙堂 的美物多以此为题,故一见便想起很多美好。感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我不懂字,却是知情至深的人。午间展开@和美斋 梁滨兄临王羲之《旃罽胡桃帖》,读到:“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许有音乐的缘故,险些掉下泪来。博客荒废已久,相识的几位师友竟然不忘。是时候开荒拔草,坚持在博客里记录些什么了,且算远远的一个握手,安安静静的一份问候。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虽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但是,千年不变的笑容总让人感觉过于迎合世人,既然是一尊神佛,总要有些距离感比较稳妥,省得人类肆意妄为不知敬重。这尊提袋德化窑白瓷小弥勒可是80后,虽未开口大笑,嘴角微微上扬,和蔼可亲却又不失威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前日夜里与@老笨狮子 同去香石山房 @善融微博 韩兄处觅茶,果真山房性雅如主人,满墙好书,颇多美石雅玩,个个精妙,好一处闹区桃源,何止石香! 善融兄特书“云居处”赠予白云亲舍,古人曰石穴乃云生之处,故今晨拍院中丑石配之,以记并谢香石山房主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心有所念,必得相逢!看了看这篇微博是去年4月份的念想,没想到2013年6月份,一年略宽裕的时间终于如了白云亲舍的愿!张风塘老师刚刚电话让明个去取四尺整张的榜书“雲”字,现在就开始期待着究竟是怎样的效果了
    打算寻一位与白云亲舍有缘分的精于书法的朋友,也书写这样一个大云字!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在山谷少年定制的“花开荼蘼时”之《荼白》短袖衬衣今天到了。与@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 @鲤鱼大叔 算是在路上偶遇结识的朋友,四年来渐成知己。或许对于河图或者山谷少年,我会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但是,打开包装,依然要为山谷少年一贯的质朴细致,含蓄温柔鼓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因了白云亲舍,自己成了“云控”。不管是文化艺术相关抑或自然界中的云都会格外在意。云为水气升腾而至,所以每次下雨,在我眼里那不是水滴,是白云飘落。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止堂 兄,@熊长云 兄雅安义拍墨宝已安全抵达白云亲舍!长云兄写联,@阿雲6161 云哥爱心拍得并转赠白云亲舍,这“云"字自始自终,情意绵绵。云乃水化又因风起,“系风呼水”是种纯朴至真的境界!虽不让,但还是要谢谢雲哥,亦感谢止堂兄长云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鲤鱼大叔 大学同学买了件霜发晶的把件,让帮忙寻个打孔的师傅,看到第一眼就想到了中国时尚大典@黄小蕾 二十四节气走秀所穿着的@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 设计的“大寒”作品。看来艺术与自然有着神奇的默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喵出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永义巷4号

    寻亲记:终于在壬辰龙年的正月里寻到了爷爷的照片,全家都格外高兴!感谢北京黄埔军史专家单补生老师,感谢湖南省档案馆以及广东省档案馆!爷爷名白青云,别号子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七期第三总队第一大队第三队步科,入学时间为:1940年6月12日至1942年2月15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