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根松仁波且的头像

根松仁波且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肯定是很亲的,所以互相照顾,手足情深。兄弟死了,大家为此难受,影响对方的解脱。彼此执着,会导致再一次更深的轮回,一同遭受轮回的痛苦。除此以外,没有听过兄弟姐妹同登彼岸的说法,因为没有共同立下一起成佛的愿,怎么会同登彼岸成佛呢。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我们要证悟,回归觉悟的本体,通过外在的信念到内在的脉气明点的调节,逐渐回归自性本然。自性原本是佛,生命本体不是谁来造就的,既不是父母造的,也不是神造的,自性本体是本来具有的,这个本有无所不在。因此佛说众生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根据各自的因缘来投生。投生有四种条件: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格萨尔传记中说“国王有权力没有智慧,他的大臣有智慧但没有权力。”同样的,具德上师有智慧,但没有办法给你做主,你没有智慧但可以自己做主,所以自己各方面应该怎样相应上师,是很重要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出离心不是叫你放弃所有财产和因缘,所有的东西还是原来的,你改变的是自己的观点。原来你的观点是,一切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是有我的。现在的观点是,一切现象是无常无我的。不同在这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对《西游记》我是这样认识的。如来是我们的本来心,唐僧就是我们的信念,信念去找寻我们本来的心。我们的执着生了三个兄弟,即身、口、意,而身、口、意中又出现了贪嗔痴:贪----猪八戒,嗔----孙悟空,痴----沙和尚。整个《西游记》就是比喻我们到彼岸的过程。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关于《西游记》的道喻:如来是我们的本来心,唐僧就是我们的信念,信念去找寻我们本来的心。我们的执着生了三个兄弟,即身、口、意,而身、口、意中又出现了贪嗔痴:贪----猪八戒,嗔----孙悟空,痴----沙和尚。整个《西游记》就是比喻我们到彼岸的过程。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很多不学佛的人喜欢说:“主啊,保佑我。”主是谁啊?你自己就是造作轮回的主。佛法上讲,没有一个救世主。那么一切造作、一切轮回的根源是什么呢?是迷失自性,颠倒妄想。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虽具勇士之胆量,没有智慧难成就; 虽拥有金银财富,没有福报难留住。——萨迦格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分别执着中造下善恶的业果。身口意造善业只能投生六道中的上三道(天、人、阿修罗)。上三道并非没有烦恼痛苦,只是痛苦的程度不同。造恶业堕入下三道(地狱、饿鬼、畜生)。恶业中最严重的是邪知邪见,还有诽谤三宝、诽谤善知识的业果。看看六道轮回的苦才会知道业力因果。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我们说有钱人有三种:上等人供佛,造福人类,在这方面投资。中等人自己家庭吃用不愁,让亲友眷属享用。最差的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用,死后堕入饿鬼道,钱财最终被恶人所占,全都用于造恶业。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穷开心找乐的人易生烦恼,吃喝嫖赌,五毒炽燃。所以乐有什么好呢。修行人吃苦、苦行,能把宿世的恶缘消除。一个人若没有苦难,乐的诱惑很容易就毁了自己。所以还是有点苦难好。这个苦难是上师的大悲心所赐予。——巴支仁波且:不喜快乐喜苦难。乐能烦恼五毒燃。苦能宿世恶缘消。苦乃上师大悲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有人说“我要死,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没有那么简单,你要死就得承受冤家债主、豹头、虎头的狱卒举着刀剑,发出要打要杀的声音,难以忍受的所有痛苦和恐惧必须承受。祈求上师的慈悲观注加持,让我从中阴的苦厄中逃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佛法是拯救苍生的妙药,为此我们皈依佛门。佛法广大无边,其中最根本的总持是上师,自本师释迦摩尼佛转法车仑至今,传承相续不断,利乐有情。进入佛门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皈依的心,皈依从依赖、依靠的心开始到涅槃为止,有始有终。使我们在皈依的道中提升,最终与皈依处无分别、同体无二,即圆满成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修行人有以血为墨,皮为纸,骨为笔来抄佛经供佛。有些修行人燃指、燃臂、燃身供佛,这是有为法。密乘不允许如此损害自身肉体。修行人能相对地把身体和生命供养三宝,行弘法利生的事业,就是最好的付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预防和对治甲流(禽流感)的殊胜法药》 敬请虔诚反复念诵皈依文: 我与遍满虚空众生 皈依上师佛尊宝 皈依佛法僧 皈依上师本尊空行 皈依自性明空之法体。 注:此乃祖师铁桥法王唐东嘉波开示预防和对治各种流行病(包括禽流感)、瘟疫等极殊胜法药,简单易行,却极具对治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密宗为何成就速度快,能即身成佛、中阴成佛、来生成佛,主要是依止善知识直接去修。如果只是皈依佛法僧,因为从未见过佛,也无法听佛讲法,很多人在依止善知识上有欠缺,因此要确定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并树立信念去修是很困难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现在很多学佛人也不太相信因果,或者只信善因果不信恶因果,所以仍然造很多杀生等恶业。或者着重在仁义道德上约束自己,并非用佛法去恶行善的因果法则来约束自己。所以我们最需加强的是因果的约束。尤其现在末法时期,只有坚信因果,有了皈依的基础和力量,才不会退失和违背皈依。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新年寄语》 菩萨过年悲众生,荒度人生空欢喜。 强家团圆灭弱家,吃命害命求长命。 生死无常如过年,因果轮回如四季。 万物众生如天地,一切本来同体身。 一声警钟告无常,生老病死诸烦恼。 惟有三宝方可度,祈愿惊醒迷梦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一般人刚开始修禅的时候,在寂静的环境中,没有外面的吵杂声干扰,内心纷乱的念头逐渐平息,以后心中会有快乐、舒适的感觉。很多人打坐为追求自己静下来的感受,并从中享受舒适和快乐,偏执于这方面的感受而时时静坐。这种人在面临死亡时可能会投生到无色界,因为他没有正见和追求解脱的信念。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我们曾经有过学佛的因缘,也许可能几生几世地学过佛,那为什么现在还在学佛呢?还没学成,还没有成就,所以就要相续。我们皈依就是立下誓言,生生世世修学佛法。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佛法由我们的上师传授,就像佛陀转法车仑时传授给他的弟子一般,所以我们也应该效仿佛陀的弟子,承侍自己的上师,这样佛法才能延续。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需要,而是传承的需要,佛法事业的需要。当今有些佛法在衰败甚至断送,是什么造成的?是佛教中师徒的伦理不被重视,传播佛法的仪轨不持续所导致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根松仁波且

    只有人才有修持佛法的机缘。所以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是在给人们做示范。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而来到这里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去当一个太子,然后娶妻生子,人间的事都做完了以后,再放下这一切去行道,最后成道直至涅槃。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示范,让我们如是去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