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自古有造圣传统,三代之说即是所谓旧儒家的千年王国。新儒家讲心体,心体虽不言谱系,但是谱系却不可无,这是从宗门学来的一套自我正确的办法。就着这个说法,马一浮先生赫然位列三圣之尊,超乎其他人之上了。按:熊十力著书,偿用熊十力造,造取佛教意。熊门造圣,或许亦是五十年代末宣言的发展。
-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贵族门阀政治在唐后期转为士人政治,遂多有小词寓不遇之叹。士为知己者死,发展到宋代,士人之遇从简单的登龙门发展到以帝王师友得君行道而澄清天下,个体自觉性亦高于唐代,不遇之叹亦多转为用行舍藏。士代表的道需与士之言行相符,故欧阳文忠后多重心性。
-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就是真。物的特征谓之精,其中有信,就是物德。一类物之特征,体现在一类物的名。名是超越的,是人为的,故主张自然的道家强调无名,主张人文的儒家强调正名。 凡物,不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类者,同理也。自然...(使用@太长了工具 发布 🔗 网页链接 )
- 需求层次之提高基础为生存于安全,两者结合基础为商品经济,所以明人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自我意识之觉醒导致对强力的怀疑与自我价值的探索,故"我"的地位凸显,"我"既是我的心,心的重新认识引发物物一太极之太极为整体太极之思考,思考既是"吾欲仁斯仁至",此至非彼处来,实我本来。
- 理学言存天理,灭人欲,存情灭欲,是向后的,是对历史的肯定,对科学的否定。戴震释理为纹理,条理,人欲本自天道,所以理是存乎欲的。自然科学对人文的否定在追求本源时创造了上帝,有说清儒受天主教影响,尚不能涉猎此范围。思想内在的演变不能说不受时代变化与困境影响,理欲一元说的兴起或许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