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朱强_瓦萨奇的头像

朱强_瓦萨奇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朱强_瓦萨奇

    《悼"侯哥"》,大陆许多京剧团的人都与他相识,每次来团他都是热情接待,每场演出第—声彩"呃"都是由他喊出,4月17日国京演出《杨家将》,"侯哥"拿出了几十年未穿过的行头,兴致观戏,可是,谁能想到,止戏后,他依归留在观众席上,在喝彩声中驾鹤西去。侯哥走好!我们再也听不到那—声喝彩了,,,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强_瓦萨奇

    现代化的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录音、录像—点即现,可也失去了我们当年学戏的动力,没钱买票,钻剧场,钻后台,躲厕所,无戏不看,有戏必到,珍惜看到的每一个细节,记忆深刻,录音、笔记、脑力体力倾巢而动,想想今天,全赖当年。今天还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态吗?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强_瓦萨奇

    惊悉、惊愕、惊叹常贵祥老师-------不久前还在一起工作.连续几年的戏迷家庭.慈祥可亲.…!先生安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强_瓦萨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强_瓦萨奇

    道听途说的故事:谭鑫培家乡搞谭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来了当地管钱的二位官员.会罢小聚,其中一位问:谭鑫培是干什么?有人答:是唱戏的。另一位问:他今天来了吗?无人语。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强_瓦萨奇

    反串对于每个京剧演员都是严峻的考验,不要说跨行,就是跨派也如隔山,每次都是怀着敬畏之心,忐忑之情冒天下之大不韪,斗胆试唱,唱大嗓的不敢练小嗓,练完大嗓就毁了,只有台上见,面带微笑,故作镇静,哆里哆嗦,逗您一笑,好不好的,请您包涵,就算给各位戏迷拜年了!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