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叫闫铮的头像

我叫闫铮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我叫闫铮

    [哈哈]//@深蓝财经记者联盟: 这一次的报道给我们一个启示,新闻可以大胆假设,但是一定要小心谨慎。无论是正常的公民也好,还是身陷大狱的罪犯也罢,我们都需要实事求是。//@隆戈: 最早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他们用文革那一套整人手法相当纯熟。
    【蒋洁敏在用石油项目为薄熙来提升政绩吗?】蒋在用石油项目为薄提升政绩?昨日,这个文章成各大网站头条。但腾讯财经记者研究蒋与薄关系后发现,中石油在辽宁和重庆项目,二人任职时点并不对应,所以上述论调过于牵强。记者认为,相关媒体报道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逻辑和证据。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55评论 5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叫闫铮

    腾讯财经了解到,证监会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专门从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证监会很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因证监会和互联网企业接触较少,与支付宝的沟通,并不如与金融机构交流般顺畅。而支付宝也是初次尝试与金融监管部门联络,不熟悉备案和送审流程,因此被证监会点名提醒。🔗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叫闫铮

    我从追这部剧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但没办法,太好看了。就好像我在追的《火凤燎原》,我追了很多很多年孔明都没出山,不知道10年以后能不能看到大赢家司马懿走到台前。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叫闫铮

    回复@徐安安: 请教一下,财通社的信息是否都是双信源?是否有匿名信源报备制度?对报备信源是否有核心性的要求?其他媒体这词,打死一大片啊。 //@徐安安: 回复@何夕: 相对中国其它媒体来说。财联社的信息够严谨了。
    感觉现在各大财经门户网站的信息量太多了~而且基本同质化~假如有基于最快原创的高端版出现会怎么样?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叫闫铮

    昨天晚上刚跟同事讲过这个道理,看来真有卖方在市场里以权威、官方、资质这些头衔自居,罔顾证据和逻辑,这种态度应该牵动买方神经了。//@证券市场周刊: 不会游泳的徐胖子: 如果,这家公司最终是有瑕疵的,甚至是有违法行为的,那些写过推荐报告的有资质的卖方研究员极其机构是不是也要承担责任呢?
    展开全文
    某医药股的事儿,某大牌分析师发了邮件,深情问“这个市场怎么了?一家没有证券咨询资质的公司,写了一份报告,再联合了媒体,竟牵动了我们所有专业机构的神经,让我们全部围着他们写的东西转,这正常吗?”姐个人觉得,这完全正常,如果这个票连这个质疑都抗不下来,那就真的连这个估值都不值得给了。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我叫闫铮

    南华早报说,普雷米尔WEN开始自查家人持平安股权的事了。有点意思。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