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上回复台湾朋友自己对张悬事件的看法,很长的两条,一发上转眼不见了,估计被和谐了[泪]
- 朋友微信上看到一篇谈中国电影为什么在海外没有市场的文章,说到价值观问题,谈到好菜坞战争片《乱世佳人》《战马》都有反战的灵魂,而我们的战争片多是讴歌战争,惟一的一部《南京!南京!》才有反思的味道。瞬间想到《吴王悲歌》那句“为什么杀不来太平天下”,多好的作品,可惜!@Isa-木头 @任恣游 展开全文
- 《因为懂你,所以珍惜》“若是时空穿越,茅威涛是愿意与李太白花间一壶酒,畅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还是愿意与杜工部花径蓬门相对饮,笑谈“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想,应该是后者。”@林11姐 @丫頭_台灣 🔗 网页链接
- 上越,大家喊你回家好好写个总结//@柳闻莺: 有"老"啃本该是很幸福的事,但是有些人只是把"老"作为榨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并没有意识到"老"真正的财富!百年越剧,七十周年改革,那么多流派宗师都在SY,为何这些年来出不了人出不了戏,有没有好好总结一下?
【农夫山泉董事长:京华时报开辟了一家媒体批评一家企业的新闻纪录】钟睒睒:4月10号到5月6号连续27天,《京华时报》用67个版面,反反复复地报道,实质就是三问题,一农夫山泉执行标准不如自来水,二废除浙江地标DB33833,三农夫山泉大北京桶装水下架,北京的时报开辟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新闻纪录展开全文
- 任何时代都有自身的局限,田汉夫妇的剧本成就了越剧电影《情探》,但一遭抛弃便寻死觅活的旧式思维已不为今时提倡。况王魁不比陈世美,喜新厌旧只能受道义谴责,不致被千里追杀。若此,这社会有杀不尽的王魁,死千遍的敫桂英。呵呵。
- 说戏改是自残体现不自信心态//@千寻--mickylove: 被拍死,也要为作者叫声好! 有理,有力,有节....“戏曲自有其魅力,并不需自压身段,曲意逢迎,去换取并不欣赏它之人的欢心.戏曲应有其坚持,应有其傲骨,不能依靠自残来求取人的怜悯.”百多年戏曲芳华,自当有其风骨
- 她能等到真相大白的那天吗。//@媒体人肖执缨: 朱令之所以活着,一定不是为了复仇,她只是要知道是谁让她迈不动双脚,发不出声音。
读了差不多全部关于朱令的文字,体会到了什么是极度恐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过那种梦:你面对着你最恐惧的东西(人或者动物),你想跑,但你迈不动腿;你想喊,但发不出声音。你醒了,于是庆幸自己还活着。我想:朱令之所以活着,一定不是为了复仇,她只是要知道是谁让她迈不动双脚,发不出声音。
- //@罗小逃: 人家还在宣传册上占了一整页的篇幅说自己创作是多么辛苦呢!这么要存在感,怎么不干脆像春晚导演一样,在开演前出来走上一圈?//@子非001: 回复@熙熙而乐: 王大编除了照抄柳永原词和人间词话以及百度内容之外就全部是水词 //@熙熙而乐: 唱词于情感的表达点到为止………
文人戏里的上乘之作。唱词驯雅,很少水词。导演手法流畅,几乎不用什么独出心裁的调度,反而符合全剧的简洁风格。舞美有留白有意境,类似北昆红楼梦。音乐古雅,配器不吵,琴筝笛琵琶动人心。全剧无大俗大恶人,连老鸨嫖客亦清雅多情,编剧也不写激烈矛盾,冲淡故事性,加强抒情性,令全剧唯美诗意。 - 爱越20年,今日仿佛才真正走进那个世界。推开门,是柳暗花明?还是断井残垣?忐忑。安。
- 想平静地去看《江南好人》却觉赞与弹两方给我的压力都十分强大。//@茅威涛: 辩证而统一的哲学观。自称梨园清道夫,菊坛锦衣卫的粉墨判官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异曲尚可同工,殊途仍能同归,因着我们深爱的戏曲。此次沪上收获满满,意料中大概不会接受的戏友如@王平patrick 的微博非常中肯,藉此一并感谢!展开全文
这是成功的导演作品,却是失败的演员作品;这是成功的布莱希特演出,却是失败的越剧演出;这是成功的人文戏剧,却是失败的市场越剧;这是成功的音乐剧,却是失败的地方戏;这是成功的视觉美学,却是失败的唱腔艺术;这是成功的反串,却是失败的混搭;这是成功的提升,却是失败的融合;这是《江南好人》
- 金蛇郎君玩弄了何红药,搞得何姑娘死后一缕怨气仍咽不下。于是,阴魂不散的五毒教开始发扬光大,广收门徒不设门槛,上至朱门达官,下至小户奸商,FL功算什么,五毒教才是江湖老大。衣食住行无不渗透,吃带毒喝带毒穿带毒强拆迁桥坍塌地陷洞。人口密集的国度里,道德拥挤良心梗阻。毒,毒,毒!
- 这……张生跟红娘N次抱,N次挑战莺莺小姐的容忍度 我在这里:🔗 网页链接
- “直如尺弃路边,曲如钩却封侯”不记得是哪部黄梅戏电视剧中的唱词了。十几岁时看的,这句至今记得。原本喜欢看黄梅戏,因为好听,后来硬生生被茅威涛的《西厢记》拉到越剧旗下。为什么?黄梅戏没流派越剧却流派纷呈,黄梅戏唱词粗浅越剧却文采斐然那年西厢,真真惊艳呵
- 看看《吴王悲歌》“金三角”编剧阵容:顾颂恩,剧作家,曾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小白,作家剧作家资深媒体人,《越王句践》小说作者;徐企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绍百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好戏,94年首演,能否在2014年复排呢?穿越20年,给我们一次惊喜好吗?花粉顶起!@吴凤花艺术工作室 @越剧吴凤花 展开全文
还好我是广州人,否则毁我三观啊~~ (via 傻兔先生 )@有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