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启源如风的头像

启源如风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春天,与以前的领导自费吃饭,他说世界上就2、3个社会主义国家了,太隔路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政府解决不了问题就有限关闭,以利各方协商直至把问题解决,解决不了就走人让能者来,这不是促使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的机制吗?我们邓大人说的不换思想就换人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清华院长称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美国也有国内问题】清华院长阎学通称,国内问题对于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有负面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能崛起。历史上所有成功崛起的大国都是带着严重的国内问题崛起的,美国也存在严重国内问题。如果国内矛盾不严重,联邦政府能被迫关闭吗?🔗 网页链接
    转发 842评论 119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直言就是大义! //@刘耘博士: 既得利益集团主要在党内、政府里。所以如果不推进政改,新一轮改革就不可能闯关,更谈不上取得预期效果。深化改革就是要执政党和政府自我革命,当下的班子有此魄力否?
    【改革如何突围?】改革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一轮改革要“闯关”,首要“清障”。障碍之一是利益固化藩篱。在新华网“关于当前推进改革的主要难题有哪些”的问卷调查中,“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成首选,占受调查者的四分之一。既得利益,已成改革突围必须面对的拦路虎。🔗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47评论 3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600多万不是一个阶层吗? //@刘耘博士: 不是造谣啊?那我也果断地转了。 //@袁裕来律师: 这本书作者是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非常健康。 //@刘耘博士: 造谣。[挖鼻屎] //@作家-天佑: 嘿嘿,你这是找着禁言的节奏啊。
    【苏共代表了谁?】苏联解体前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1. 微博附图
    转发 1232评论 31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63年前的今天,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雄壮的旋律,凝结了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今天,一起重温🔗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3159评论 899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希望看到律师和公检法人员的深度分析,我相信在对待如此罪行上后者中有执法良心的人也不在少数。 //@长江颜明: 奸幼女的量刑怎么这么低。应该查刑法对比以正视听
    【云南官员将4岁幼女抱至家中强奸被判5年】8月24日晚,云南原大关县编制办主任郭玉驰见一幼女(2009年出生)在路边玩耍,将其抱至家中卧室实施奸淫。9月24日,郭玉驰一审被判有期徒刑5年,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人家属认为判决太轻,申请检方抗诉,昨日被答复拒绝[怒]。详细:🔗 网页链接
    转发 11512评论 945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党校VS党报】高级党校最近大唱反调:党建部王长江和蔡霞两教授都直言不讳拥护宪政,蔡更是发表题为”宪政民主是中国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的演讲,《共识网》刊载演讲内容。《学习时报》发表李勇的《宪政体制中的检查权》及宋惠昌文章以西周厉王封杀民众声音导致自己逃亡的故事说明不该扼杀网络舆论。
    展开全文
    转发 327评论 8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莫名其妙,这个话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党内大佬就有共识,干部如果追求财富可以辞去公职去经商,只是那个时候国企领导工资没有那么高。
    【党刊:低薪和繁重工作引发部分公务员心理失衡】人民论坛杂志刊文称,县委书记权力巨大,工资却多在3000-5000,加上奖金福利,年工资仅8-10万;个体老板一年10万以上,更不用说国企老总和CEO了。低薪和繁重工作日益引发公务员心理失衡,服务质量不高、以权谋私都是可预见的后果。🔗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启源如风

    疑点重重,违背常理和破案规律的破绽太多。既然破不了,为什么给唯一嫌疑人开具解脱证明?结案了为何不告诉监护人?监护人申请信息公开为什么不公开? //@夏日清晨的栀子花: 朱令案现在公开透明了吗?远没有……疑点重重
    【人民日报评朱令案:公开是一剂解毒良药】朱令中毒案昨日终有权威部门声音。不透明是阴谋论的温床,信息沟通不畅更易引发集体负面揣测。因缺乏权威信息,围绕着扑朔迷离的案情,真假难辨的内幕,各种罪行的质控,舆论审判的偏激,权大于法的揣测,让社会付出了高昂成本,也透支了人们对司法的信心。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