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父爱缺席,孩子难独立坚毅】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聪明、用功、敏感,但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展开全文
【人民日报:爸爸,请别走得太远】“爸爸去哪儿啦?”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大学生流行浅阅读?】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说自己没时间、没精力阅读书籍,而以刷微博、聊微信代替深阅读。只爱看图和视频、不愿看长微博、喜欢笑话等轻松的,也成了阅读倾向。书店则多成考试工具书集中营,购买经典和文史哲的在减少,“功利性阅读”倾向明显。🔗 网页链接 你怎么样?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我没把自己当做知识分子”】私立教育的消灭,导致了公立教育的垄断,而任何一样东西垄断就意味着发展停滞。教育不均衡不仅体现在国内,在国际留学上也深刻体现出来了。我本人的价值理念,是想帮助社会底层的人成长起来,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网页链接
- //@人民日报: 【大学,是学习的终点还是起点?】这是一个困扰中国大学已久,却始终未能得到正解的问题。而在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随处可以看到啃着面包学习,甚至是在食堂长椅上睡觉的人,来来往往的人看到了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大学教学效果怎么看? 看学生的手机流量[汗]】这是一位已经站了几十年讲台的老教师的感慨,临近退休却悲哀地发现,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学生了,“有些学生上课时东倒西歪,吃东西的、睡觉的、玩手机的、说闲话的,都有。”有些学生课上睡觉玩手机,课余追剧打游戏。大学时光,难道就这样度过?
- 感觉不对味儿。。。//@清华国学院: 最应当刻上的一句是:“你们不要搞四人帮了!”
10月31日,毛泽东女儿李讷和女婿王景清等出席"毛公宝鼎"揭幕仪式。"毛公宝鼎",高约八十三厘米,重约九十九公斤,腹内正中铸有"毛泽东印"四个金文篆印,四壁铭铸"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696字铭文,该鼎将限量铸制120尊。(中新网)🔗 网页链接
【隐身衣梦想成真?[酷]】无数人幻想过的“隐身衣”来了!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的实验室里,一段火柴、一支铅笔,甚至一条小鱼,一旦置身于一个六边形的柱状“隐身衣”中,就在观察者的眼前消失了!这可是目前世界上首个仅靠玻璃就能在可见光波段使大型物体隐形的器件哦!🔗 网页链接 @浙江日报
- //@人民日报: 【鲁迅告诉你如何养小孩】①是理解。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②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③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
【鲁迅说】①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②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③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④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⑤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1936年的今天,鲁迅先生逝世,年仅55岁。缅怀!展开全文
- 立了工,功劳是集体的。出了事儿,你特么谁啊,不认识!
【北京“持刀威胁游客”导游已被警方拘留】北京市旅游委7月9日通报,网传“导游持刀威胁游客”视频中的“黑导游”孟某因涉嫌持凶器威胁游客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孟某所持凶器为一把改锥。此外,孟某曾出示过某省导游证,而该省导游系统中没有孟某记录,初步认定孟某为非法导游。🔗 网页链接
【独家策划:必须彻底否定文革】“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我们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南巡时的讲话: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 网页链接
- 大学第一事,通读二十四史!//@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 韩寒,通宵苦读二十四史; 方舟子,花了七八年时间把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点校本翻了一遍;李承鹏十四五岁把二十四史都读完了。。。。没有随随便便成功
书评:北伐军的势如破竹成为促使王国维自沉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则是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结束了紫禁城中的小朝廷,那时的王国维已有“赤化之祸,旦夕不测”的想法。周言在书中分析说,以上两点即是王国维遗书“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中“世变”的含义,即他投昆明湖自杀的原因🔗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