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茶话」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武夷山有一家茶厂做石角茶,2010年我去那里,好客的主人从茶罐取出此茶,内敛的幽香顿在空中回旋,看着那深褐色的条索,我很难辨别它和别的岩茶有什么区别。随着沸水注入盖杯,屋里顿时茶香四溢,冲泡出来,那汤色如玛瑙般棕黄清澈,啜一口,爽滑而回甘,更有一种厚醇岩韵,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松风流水和,是处有知音。”是江宏兄赠我的题画诗。松楼同木,江流共水,江宏在字句中表达我与他的友情。知我喜茶,得名贵茶他必与我分享。知我喜壶,专程来嘉定赠我周菊芳所制井栏壶。壶上江宏的画水仙飘逸多姿,所题山谷诗“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让我感怀不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白茶的高贵还在于制作方法,茶叶采摘后不落地,用晾晒方法简单加工。明朝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赞:“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这生晒者即白茶。不揉不炒,使白茸在茶的表面得以完整保留,茶中所含人体所需的活性酶、茶多酚等也不被破坏。此法一直延续至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福鼎白茶深受英国王室和欧洲上流社会钟爱,他们在喝高档红茶时放三两枚白毫银针,以此显示珍贵。潘向黎曾在《茶可道*黒白两道》中称“白茶是茶中的贵族,身世显赫”,而她“对于白茶的美妙、微妙、神妙”,“基本上是停留在想象阶段”。从福鼎回来,我每天白茶侍奉,是否有点奢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福鼎寻茶结识了叶芳养先生。叶芳养的名字注定他此生与茶有缘。从16岁开始,叶芳养与茶20多年不离不弃,足迹踏遍全国茶市,2005年,他把白茶与中国最美的岛屿之一嵛山岛完美结合,为福鼎白茶进入茶叶高端市场作出了奉献。品过他做的茶,确实不一般。@九峰孤烟 @福鼎市芳茗茶业有限公司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此次福鼎寻茶,是想暂时躲避江面飘浮死猪的城市、污浊和雾霾,躲避尘世间的喧闹和内心的烦躁,在寻找古代太姥娘娘济世白茶的同时,更想寻找一块没有污染的净土。4月13日,福鼎茶人叶芳养先生陪我登嵛山島,那山那水那树那茶园那空气,让我的心肺得到了一次洗涤。真好。@九峰孤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安茶属黑茶类,创于一七二五年前后,产于祁门芦溪一带,味香而涩,远销东南亚诸国。安茶以陈为贵,《祁门之茶叶》称:岭南郎中方珍常用安茶作药饮,亦可见珍贵,固也有相当之价值。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安茶”含多酚类,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杀菌、解渴生津、消瘴避邪之功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太姥山流传神话,尧时一老母,于太姥山种茶,见山下麻疹流行,用茶治病救人,此举感动上苍,羽化成仙,被后人尊为“太姥娘娘”。周亮工《闽小记》说:“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远销国外,价同金埒。”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我喝过的另一款贵州茶叫“湄潭翠芽”。湄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是个很美的地方,人称西南江南水乡,湄江河如梦如幻,风景如画。湄潭翠片,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上好的湄潭翠芽采自明前,一芽一叶初展,色翠绿,茶香清爽,有幽幽粟香,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大凡一个地方有太出名的特产,别的好东西就往往容易被埋没。比如贵州,因为茅台酒驰名天下,那里的好茶就被忽视了。贵州的茶,我喝过两种,都觉不錯。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中含黄。都匀毛尖有鱼钩茶、细毛尖、白毛尖等旧名,看来名不虚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历代书法大家笔端有茶香,影响着当代书家。赵朴初不但有咏茶诗七十余首,以茶为内容的字幅也颇为多见。我相识多年的张森爱普洱,普洱机场“普洱”两字就是张森所书。知我喜茶,张森也有写茶的字幅相赠,那是隶书两尺斗方:“茶禅一味”,边款:“耀福慧芬雅玩”。图为张森为朋友题的茶饼。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自古许多书法大家嗜茶, 唐怀素在《苦笋帖》中书:“苦笋及茗异常佳”。唐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发现陆羽,鼓励和资助他写出名垂茶史的巨著《茶经》。宋四家苏轼、黄山谷的茶诗茶词、米芾的《满庭芳•咏茶》、蔡襄的《茶录》,都标明他们与茶的关系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茶”从“荼”演变而来,顾炎武《日知录》:“按茶舛之茶,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刻荼宴字,皆作荼……至会昌元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自古文人饮茶都重茶具,《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递与刘老老半盏“老君眉”,用明成化年间的“五彩小盖钟”,刘姥姥走后,妙玉因她用过,“嫌腌臜”,命人将成窑杯扔了。读《红楼梦》至此,我想,今人以塑料杯待客,用过即扔,是不是把客人也都当刘姥姥,嫌腌臜?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昨探友,以明前龙井款待,却用一次性塑料杯。好茶被糟塌。塑杯在包装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暂且不论,更不堪沸水冲后塑料立刻发烫发软,散发刺鼻呛人气味。一次性纸杯也不卫生,粘合处胶水之类的化学溶剂我一直以为有害于健康。塑杯泡茶是对草之灵的亵渎,“限塑”,更应限塑料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昨饮洞庭西山3月20日的碧螺春,“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名不虚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清香回甜。碧螺春因生长在果园中,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错种植,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并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形成其花香果味的特有品质。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文人参与紫砂壶创作历史悠久。明代松江陈继儒与紫砂巨匠时大彬的合作被记入紫壶艺术的史册。时大彬“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阳羡茗壶系》)。时彬根据文人士大夫阶层雅致的品味改制小壶并流传至今,陈继儒可谓功不可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文震亨《长物志》:“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李渔《杂说》:“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说茶具,是绕不开紫砂壶的。这些年,有“海派紫砂壶”一说。海派紫砂壶,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因为上海文人参与其间。工艺美术一旦有文人参与便有质的飞跃,紫砂壶当然不例外。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另一款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纯手工石模制作。听友人说那茶山野气较强,有苦涩但茶汤带甜有回甘,茶香纯正。那卡寨子生态环境好,全寨有600多亩古树茶园,树龄都在三五百年之间。真想何时更去踏山寻茶。谢谢@听雨花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宣城出好茶,如“敬亭绿雪”、绩溪“金山时雨”、郎溪“瑞草魁”、泾县“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塔泉云雾茶”产于溪口塌泉村1155米的高峰山北坡,那里云雾缭绕、泉水不绝,生态环境好。我初识此茶是在@古峰茶业徐来道 那里,其味鲜爽,我不由想,这会不会就是像“鸡汤一样鲜”的茶呢?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 读扬之水《终朝采蓝》,知宋代便有茶床。唐宋家具中,床涵义较广,上有面板,下有支撑足,可置物、坐人或睡卧的,都谓之“床”。书中南宋佚名《春游晚归图》和刘松年《西园雅集图》所绘“茶床”与今桌子无甚差异。“茶床的使用在两宋依然很流行……功能却日益明确,即专用于摆放茶酒食。”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2009年春我去镇江,最难忘金山寺外中泠泉。中泠泉泉口,原在波涛滚滚的江水中,《金山志》载:“在金山之西,石弹山下,当波涛最险处。”古人汲水据说要在一定时间,用绳悬铜瓶或铜葫芦至石窟之中,方能得真泉水。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刘伯刍品鉴天下名泉,镇江金山中泠泉评为第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尹默写的。”梁实秋是在苦茶庵喝过周作人茶的,“照例有一碗清茶献客,茶盘是日本式的,带盖的小小茶盅,小小的茶壶有一只藤子编的提梁,小巧而淡雅。永远是清茶,淡淡的青绿色,七分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茶楼

    #闲人茶话# 周作人喜饮绿茶,从小就吃绍兴的平水珠茶。他不喜欢北京人喝的香片,不但香无可取,就是茶叶“也有说不出的一股甜熟的味道”。除了龙井、平水珠茶,他还喝六安茶、太平猴魁,“都觉得好”,广西的横山细茶、桂平西山茶和白毛茶“味道温厚”,但碧螺春在北京“要碰运气可以在市上买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茶楼

    #闲人茶话# 黄庭坚《煎茶赋》:“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醪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碗之勋者也。余尝为嗣直瀹茗,因录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烹茶、品茶过程、感觉描述得淋漓精当。难怪杨万里称“故有涪翁句子香”。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茶楼

    #闲人茶话# 黄庭坚茶诗极多,明代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称他“咏茶诗最多最工”。黄庭坚自幼生活在茶乡,家乡的茶伴随他整个人生。他屡次歌咏双井茶,“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万仞峰前双井坞,婆娑曾占早春来”、“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等诗句,对双井茶推崇备至。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茶楼

    #闲人茶话# 我去过江西修水,那是黄庭坚的故乡,也是双井茶的故乡。黄庭坚(1045-1105),著名大诗人,杰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为“宋四家”。黄庭坚纪念馆内九曲回廊中书法碑刻堪称“瑰玮之文,妙绝当世”。一帖《茶宴赋》我在点划撇捺之间仿佛闻到宋时茶香,深感茶会雅趣盎然。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闲人楼耀福

    #闲人茶话#陈继儒一生爱茶。他的《茶话》七百余字,观点不乏新意。如认为宋徽宗《大观茶论》不及苏廙《十六汤品》。他又为夏树芳《茶董》作序,并增补成《茶董补》两卷。 “绿阴攒盖,灵草试奇。竹庐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他的《试茶》诗描写得令人很是神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