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张正经宏观策略

    《摩根士丹利宏观:三中全会前瞻摘要》中国经济目前处于通缩状态,消费疲软,信心不足,企业盈利不佳。517 房地产新政出 台后,整体经济数据表现参差不⻬,消费和通帐数据偏差,而产量、出口和实际GDP 数据勉强达标。三中全会将继续沿袭过去四五年的方针规划,即中国式现代化,包括支持技术升级、解决“ 卡脖子” 问题、推动产业链自给自足以及保障能源、⻝品和科技安全。政府内部普遍认为需要通过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兜底,实现债务重组、剌激消费并重燃 私人企业信心,以实现再通账。然而,将这些建议转化为行动仍需迫切感,这源 于技术 升级与国际竞争需要走出通缩,以及社会稳定问题。未来地方债与中央债的发展方向应更多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充实社保、养老、保障性住房和教育等领 域,使居⺠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增加消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经济增⻓的不 平衡,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和投资较 为强劲,而消费相对疲软。在政策选择方面,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优于 货币政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杠杆。然而,从年初至今,广义赤字不仅没有上升, 反而有所下降。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庚白星君

    聊一下这几天争论比较凶的一个问题,央行下场购买国债。近期,部分知名经济学家开始炒作中国版QE(大规模货币政策宽松),认为央行将破例直接买入国债,仿照西方的大水漫灌模式。他们会这么认为,是本月公开的一本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摘编中,有一段去年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中的讲话,指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些鼓吹QE的经济学家们犯了他们的一个通病,听风就是雨,不太花心思进行系统的政治研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五年一度召开的中国最高级别金融会议,每次召集五大班子的最高领导,部署下一个五年的金融工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蓝图,各大机构将系统性的工作拆解后,分别去部署落实和执行。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行是不是奉命要搞大水漫灌的QE,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部门在这场重磅会议后的动作来判断。譬如国务院重磅的国发办【2023】47号文,要求从2024年开始,严禁十二个省份新建政府投资项目,近期这个名单又被进一步的扩大。同样,中纪委也发布了重磅的《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要求各地严禁搞非必要项目,各地纪委书记近期纷纷撰文表示要对“新形象工程”严查。从近期几个最重要的文件能够看出,国务院牵头在压缩各地的投资,中纪委牵头对各地压缩投资监督落实。央行这个正部级的机构,不可能受命搞出相悖的大规模货币政策宽松,经济学家们所谓中国版QE,跟去年中央经济工作的思路南辕北辙。当然,政事堂只是否认经济学家们借机炒作的QE,并不否认“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这句话本身,政事堂认为,央行的确被赋予更多参与购买国债的责任,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其原因是从今年开始,财政系统取代金融机构,成为经济的主要发动机。参考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加速取代燃油车,最关键的就是在募集海量资金的同时,还能把成本降下来,财政政策想要加速取代货币政策,并发挥出效果,也必须在募集大量资金的同时,把资金成本给打下来。今年,无论是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是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提高3.9万亿,亦或者中央推动的地方政府大规模化债,甚至即将开启的以旧换新和设备升级,都有着大量的债务发行压力。由于这些债务的本息,都是要中央政府承担或者兜底,也就是全国人民承担,中央需要把债务的利息压低,以降低全民的债务利息支出,为人民负责。参考近期证监系统在公开市场买股票和ETF,不是为了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是为了稳股指;参考外管系统在公开市场买人民币,不是为了卖美元和美债,而是为了稳汇率。同理,未来央行下场买国债的任务,也不是欧美那种把财政卖的国债买到央行的兜里,而是在财政大规模发债期间,通过市场干预,将国债的市场利率维系在一个较为有利的低位置,让国家能够用较低的资金成本撬动更大的杠杆,从市场上募集到更多廉价的钱,投入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工银瑞信基金

    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兼顾防风险、稳增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24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0万人、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CPI维持在3%左右等经济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市场点评##高质量发展# 开年以来,经济基本面表现平稳,制造业PMI维持稳定、消费出行等方面温和改善,政府工作报告基本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思路和定调。从报告对5%左右的增长目标设定、财政力度、货币政策等方面的表述来看,财政政策或将适当加力以完成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但整体力度相对克制,且更强调政策投向和使用上的提质增效。财政政策方面,报告中公布的财政政策各项数字,包括3%赤字率、3.9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1万亿特别国债,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体现了适度加力但又有所克制的特征。从规模上而言,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万亿,增速为4%,较2022年的6.1%和2023年的5.4%有所下行,财政“一本账”支出力度较为温和。由于开年以来财政发力节奏偏慢,需要关注后续财政节奏提速的可能性及影响。一方面,财政加快发力对基本面,尤其是投资端有所带动;另一方面,市场传言1万亿特别国债将于6月前集中发行完毕,若政府债供给放量可能会阶段性扭转当前债券市场供需错配的环境。货币政策方面,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避免资金沉淀空转”,这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决策因素之一。今年的货币政策大体仍偏宽松,空间或相对有限,宽信用更注重与财政协调配合,注重盘活存量、提质增效。从降成本角度而言,央行后续引导长端贷款利率下行仍是重点,同时为对冲银行息差压力,或将继续配套调降存款利率,而为避免资金空转,OMO、MLF利率下调可能会相对谨慎。此外,长端贷款利率下行幅度可能会大于短端政策利率的下行幅度。在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下,“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既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鼓励支持的方向,也新增了“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表述。部分产能过剩的中下游行业,或是行业中供给质量偏低的企业,可能会在本轮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中面临政策倾斜的退坡。整体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以往思路,战略上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策略上兼顾防风险、稳增长。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量有望达到一万亿,但考虑到地方政府化债的影响,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可能仍需要政策额外加力,后续可重点关注财政节奏力度变化对基本面和债券供需产生的阶段性影响。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为客户服务资料,并非基金宣传推介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在全面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以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司马南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庚白星君

    中国或将清空美债,美国大胆提出将退到金本位,罗杰斯:付出代价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在8月8日下调多家美国中小型银行的信用评级,而就几天前,惠誉已经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和一些美国的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评级, 还有美国市政债券也将会面临评级下调的压力,这使得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报至4.020%,触及六个月高点。而自进入8月份以来,该指标收益率已经累计上涨240个基点,被投资者持续抛售,同样,这也提醒华尔街,美国的财政状况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数十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的重新定价。紧接着,美国对冲基金大鳄比尔阿克曼在8月8日表示,从供需角度来看,他已经开始着手做空30年美债,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认为,目前,美国联邦债务负担沉重,可能会形成一个强化自我的债务螺旋,在美国繁荣的背后,美国国债持有者在遭受损失。一些分析师预料美国评级被下降将会冲击美元地位和美国国债的信誉,可能会加快全球多国推进去美元化的努力,这将使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依赖多种货币,数字储备货币,黄金或大宗商品的多极金融秩序,黄金将很快取代美债成为更好的价值储存资产。这表明,自去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央行出现了55年来最大规模的黄金购买热潮,并非巧合,这表明,随着外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贬值风险上升,美国债券的转向可能已经开始。很明显,这会加剧削弱目前深陷财政赤字陷阱中的美国财政部救助自己不断膨胀债务的能力,为此,美国财政部已经在8月5日上调了本季度联邦借款的预期,以解决不断恶化的财政赤字问题并不断补充现金缓冲,由于收入持续疲软以及支付加速,将8月至9月当季的借款净额预期提高到1万亿美元。据预测,到2030年,美国国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超出所有观察人士的预期,联邦赤字的飙升,引发人们对美国财政和偿还债务的担忧,这在美国又有一家三州银行宣布倒闭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危急。而三州银行也成为继美国3月份以来发生银行危机以来的第五起银行破产案,这表明美国银行业危机仍在蔓延中,或将成为压垮美债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及进一步损害投资者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信任。这将会把这个建立在美债纸牌屋上这个全球最大的美国庞氏骗局推到溃散的边缘,因为,美国人之所以能够通过印刷的一张张百元美元绿纸购买全球的高性价比商品,过着纸醉金迷般生活的秘诀,正是建立在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基础上的。但现在美联储利用不同经济周期的美元松紧货币政策,不断稀释着全球利差,叠加美国滥用其美元的货币地位功能,使得美国金融系统内部已经缺乏信任,更让投资者会质疑美债还能否再被视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基石作用。对此,德银在8月9日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风险报告中认为,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之后,美国国债是否还会有大量投资者买单?这可能是今年市场的重大风险之一。这更将意味着美国经济或将进入万亿美元债务赤字可能无法买单的空心状态,而近期美债无论是在持有总量上,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还是减持趋势上或都正在强调这个逻辑。紧接着,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在8月9日分析称,如果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级,叠加美国银行业引爆的系统风险蔓延,这无疑会直接削弱美国财政部维持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美债庞氏骗局,以及输出通胀和收割铸币税的能力,使得美国财政部失去偿付债务能力的背景下,包括日本、中国和法国等在内的全球央行将会继续保持加速清算美债的状态,如果不确性增加,也存在清零美债持仓的可能。对此,道明证券表示:“日本和中国大举抛售美国国债的战略举措引人关注,正在引领美债抛售潮,正日益引起美国财政部的担忧”,而据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景顺在8月2日更新发布的一份对57家全球央行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去美元化进程自2020年以来加速的背景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全球央行计划将其存在美国的黄金资产运回自己的国家,以保证这些战略资产的安全。报告重点提到,有70%的全球央行表示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国家的资产会被美国限制,这一比例高于三年前的50%。Image据该美媒援引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仓位正在持续下跌,在过去十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仓位减少了35%,和2013年的1.3167万亿峰值相比净抛售了4700亿美元的美债,且从去年开始清算美债的速度明显加快,仅2022年就抛售了占23%比例的美债。这和中国自去年11月以来,打破此前连续38个月没有报告黄金储备增加的状态后,连续9个月增持188吨黄金储备的举措形成鲜明的对比,值得市场重视。很显然,这将会进一步削弱美元输出通胀风险和收取铸币税的能力,最终可能会导致其作为世界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缓慢丧失,而美国多次提高举债额度就证明了这一点。世界黄金协会在8月4日发表的一项有关全球央行未来购金趋势的报告中也表示,十多年以来,全球央银行被迫大量购入美国国债,然而其中多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非常微薄,甚至为负数。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美国的债券信用困境,银行业危机和以前的欧元区债务危机告诉我们,这些国家还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将美元当作限制他国金融系统的工具也给美债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货币战争的风险依然令人担忧。正在这个美国信用评级遭遇下降,财政持续恶化和美债被持续抛售的大背景下,美国财长耶伦在8月8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再次回应表示“强烈反对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这是过时且武断的”,并再次强调“在目前一些国家希望开发美元替代品的环境下,美国国债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和流动性最高的资产“。这张图表详细地记录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崛起,以及最近几个月以来,各国为去美元化和减少对美国金融体系依赖所做的努力。正在这个美国国债信用评级被下调,全球努力去美元化以寻求美元替代方案的节骨眼时刻,美国终于大胆提出退回到金本位的方案,出乎华尔街的预料之外。美国金本位制的捍卫者,国会议员亚历克斯·穆尼(Alex Mooney)在8月9日再次大胆地向国会提交的HR4095提案中,敦促回归以黄金为基础的金本位制度的货币标准将有助于恢复美元的价值和地位,金本位将防止美国不负责任的消费习惯和凭空创造美元。同时,亚历克斯·穆尼在提案中强调,当1971年8月美国已没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来支持其金本位时,突然向全世界宣布单方面关闭了美元直接兑换黄金的窗口,这已经表明,美国实质上已经违约,所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应每两年公开披露所有其所持有的黄金总量和美元兑换成黄金的交易量,之后这些美元将以当时的黄金价格重新计入其价值,以挽回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主导的美元对目前稳健货币系统造成损害后的信誉损失。值得一提的是,按被称誉为富有远见的华尔街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在8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解释就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印钞和债务无处不在,美国实际债务总数几乎是美国财政部公开承认金额的七倍,规模接近160万亿,债务问题愈发严重,目前美国的债务问题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提高上限就可以解决”。在该美国亿万富翁看来,美国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已经无可避免,并不能靠简单的回到金本位就能解决,因为现在的美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债务违约风险,除非美国能真正做到不再纸醉金迷,并停止大举借债,否则美国的债务经济最终将要会付出代价。收起 +1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庚白星君

    美国欲将违约风险转嫁13国,中国是抛售主力,美国大胆提出将退到金本位截至8月6日,美国国债已经连续第五日遭遇重手抛售,基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九个月高点至4.05%,收益率累计上涨245个基点,由于市场担心美国财政预算赤字不断扩大带来的财政困境,叠加美国评级机构惠誉意外下调美国债务违约信用评级之际,这提醒美债持有者,美国的财政状况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这可能会加剧从资产管理公司到全球央行以及其他持有大量美国债务的各方担忧。美国对冲基金大鳄比尔阿克曼也在8月6日表示,从供需角度来看,他已经开始着手做空30年美债,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认为,目前,美国联邦债务负担沉重,可能会形成一个强化自我的债务螺旋,在美国繁荣的背后,美国国债持有者在遭受损失。一些分析师预料美国评级被下降将会冲击美元地位和美国国债的信誉,可能会加快全球多国推进去美元化的努力,这将使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依赖多种货币,数字储备货币,黄金或大宗商品的多极金融秩序,黄金将很快取代美债成为更好的价值储存资产。对此,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在8月5日分析称,在美国国债在去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糟糕表现的同时,全球央行也出现了55年来最大规模的黄金购买热潮,这并非巧合,这表明,随着外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没收和贬值风险上升,从美国债券的转向可能已经开始。很明显,这会加剧削弱目前深陷财政赤字陷阱中的美国财政部救助自己不断膨胀债务的能力,为此,美国财政部在8月5日上调了本季度联邦借款的预期,以解决不断恶化的财政赤字问题并不断补充现金缓冲,由于收入持续疲软以及支付加速,将8月至9月当季的借款净额预期提高到1万亿美元。最新数据表明,该发债规模高居历史第二,仅次于2020年2季度,据预测,到2030年,美国国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超出所有观察人士的预期,联邦赤字的飙升,引发人们对美国财政和偿还债务的担忧,这在美国又有一家三州银行宣布倒闭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危急,而三州银行也成为继美国3月份以来发生银行危机以来的第五起银行破产案,这表明美国银行业危机仍在蔓延中,或将成为压垮美债的最后一根稻草。雪上加霜的是,接下去的数周内,美国金融市场中一场更大的信贷紧缩的风暴正在到来,高盛在8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也警告市场会在2023年第四季度时可能会出现美元荒的现象,而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美国财政部的现金储备在接近耗尽之际,为补充流动性,也会加大对国债发行,其将大量的吸收金融市场中的资金,这对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造成收紧。这意味着叠加美联储还在缩表的情况下,对美国的银行业和企业来说更大的麻烦可能已经在酝酿,将会给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债带来剧烈震荡,以及进一步损害投资者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信任,最新的数据和消息正在反馈这个趋势。美国财政部在8月1日公布的数据还表明,截至6月30日,财政部的现金余额降至仅308亿,达到了2015年10月的最低水平,这表明,美国财政部已经处于“弹尽粮绝”,“倾家荡产”的边缘,急需债权人为其庞大的新债接盘,来维持其纸醉金迷。紧接着,摩根大通预计,财政部可能会发行2万亿美元的新债才能平衡其支出和偿还相关债务款项,这种抽水效应将会为本已摇摇欲坠的美国银行业埋下隐患,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三州银行的突然倒闭后,美国即将迎来经济衰退和更多银行崩盘的连环爆炸,并进一步损害美国金融威望和美元的地位。叠加目前作为美债基石级别的全球央行正在远离或减少投资美国国债的背景下,这将会把这个建立在美债纸牌屋上这个全球最大的美国庞氏骗局推到溃散的边缘,因为,美国人之所以能够通过印刷的一张张百元美元绿纸购买全球的高性价比商品,过着纸醉金迷般生活的秘诀,正是建立在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基础上的。但现在美联储利用不同经济周期的美元松紧货币政策,不断稀释着全球利差,叠加美国滥用其美元的货币地位功能,使得美国金融系统内部已经缺乏信任,更让投资者会质疑美债还能否再被视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基石作用。对此,德银在8月6日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风险报告中认为,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之后,美国国债是否还会有大量投资者买单?这可能是今年市场的重大风险之一。这更将意味着美国经济或将进入万亿美元债务赤字可能无法买单的空心状态,而近期美债无论是在持有总量上,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还是减持趋势上或都正在强调这个逻辑。紧接着,被称誉为富有远见的华尔街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在8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解释就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印钞和债务无处不在,美国实际债务总数几乎是美国财政部公开承认金额的七倍,规模接近160万亿,债务问题愈发严重,目前美国的债务问题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提高上限就可以解决”。在该美国亿万富翁看来,美国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已经无可避免,因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债务违约风险,除非美国能真正做到不再纸醉金迷,并停止大举借债,否则美国的债务经济最终将要会付出代价,而美国的债务经济付出代价的时机则掌握在全球美债的大买家们手中。紧接着,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在8月6日分析称,如果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级,叠加美国银行业引爆的系统风险蔓延,这无疑会直接削弱美国财政部维持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美债庞氏骗局,以及输出通胀和收割铸币税的能力,使得美国财政部失去偿付债务能力的背景下,包括日本、中国和法国等在内的全球央行将会继续保持加速清算美债的状态,如果不确性增加,也存在清零美债持仓的可能。据美国财政部7月份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投资额继续下降,而中国和日本是抛售美债的主力。对此,道明证券表示:“日本和中国大举抛售美国国债的战略举措引人关注,正在引领美债抛售潮,正日益引起美国财政部的担忧”,而据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景顺在8月2日更新发布的一份对57家全球央行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去美元化进程自2020年以来加速的背景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全球央行计划将其存在美国的黄金资产运回自己的国家,以保证这些战略资产的安全。报告重点提到,有70%的全球央行表示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国家的资产会被美国冻结,这一比例高于三年前的50%。据该美媒援引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仓位正在持续下跌,在过去十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仓位减少了35%,和2013年的1.3167万亿峰值相比净抛售了4700亿美元的美债,截至5月,中国持有846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且连续九个月保持了持仓低于9000亿美元的规模,且从去年开始清算美债的速度明显加快,仅2022年就抛售了占23%比例的美债,这和中国自去年11月以来,打破此前连续38个月没有报告黄金储备增加的沉默后,连续8个月增持165吨黄金储备的举措引成鲜明的对比,值得市场重视。很显然,这将会进一步削弱美元输出通胀风险和收取铸币税的能力,最终可能会导致其作为世界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缓慢丧失,而美国多次提高举债额度就证明了这一点。世界黄金协会在8月4日发表的一项有关全球央行未来购金趋势的报告中也表示,十多年以来,全球央银行被迫大量购入美国国债,然而其中多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非常微薄,甚至为负数。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美国的债券信用困境,银行业危机和以前的欧元区债务危机告诉我们,这些国家还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将美元当作限制他国金融系统的工具也给美债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货币战争的风险依然令人担忧。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正在这些逆风的环境下,叠加银行业危机存在发酵可能,而银行信贷紧缩可能才刚刚开始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准备随时按下卖出键。此时的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怎么办?BWC中文网财经团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由于美元的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地位主导了全球商品结算和外汇市场的环境下,使得美国可以将自己不断增长的债务违约和通胀风险外溢转嫁给一些经济结构单一、外债高企和外储短缺的经济体,以收取铸币税,在美元荒开始的情况下,这些市场的经济、资产和汇率将会持续受到影响,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正如我们研究团队在不同场合所强调那样,历史上每次强势美元周期总会引发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震荡,这种效应较早生动的案例可以参照委内瑞拉、津巴布韦,最新发生的案例也可以参考南非,斯里兰卡,巴西,缅甸和印尼。另外,土耳其、阿根廷以及智利这三国也曾多次出现过主权债务违约,且外部债务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对此,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在8月6日援引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美国债务违约和银行业危机引爆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正利用紧缩和宽松的不同美元周期,并结合美元的货币地位转嫁给一些经济结构单一和外储比较脆弱的国家,除了上面这十国外,还包括黎巴嫩,捷克,巴林和埃及这13个国家或都会由于外债与外储呈陡峭的倒挂模式而面临美元荒或美元融资成本变高的困境。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分别陷入货币严重贬值与债务危机的脆弱模式。这也进一步印证随着美元指数震荡上升,在供应链短缺,经济增长沉沦和通胀仍高企的环境下,美元指数波动的外溢效应将会间接地传递到这些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资产上去,而历史上每次强势美元周期总会引发危机。所以,答案很明显,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会隐蔽的把高通胀和债务违约风险加速转嫁出去,除了收割自己人外,就会开始持续收割上面这些经济结构和金融债务问题比较明显的经济体。而近段时间越南经济和出口市场的暴跌更意味着此轮美国收割周期对市场的吸筹效应还正在持续中。很明显,在美国或将债务和银行倒闭风险转嫁给多国,甚至在部分市场中人为地造成美元荒现象时,这将会加速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正在这个美国信用评级遭遇下降,财政持续恶化和美债被持续抛售的大背景下,美国财长耶伦在8月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再次回应表示“强烈反对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这是过时且武断的”,并再次强调“在目前一些国家希望开发美元替代品的环境下,美国国债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和流动性最高的资产“。这张图表详细地记录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崛起,以及最近几个月以来,各国为去美元化和减少对美国金融体系依赖所做的努力。正在这个美国国债信用评级被下调,全球努力去美元化以寻求美元替代方案的节骨眼时刻,美国终于紧急提出退回到金本位的方案,出乎华尔街的预料之外。美国金本位制的捍卫者,国会议员亚历克斯·穆尼(Alex Mooney)在8月5日再次大胆地向国会提交的HR4095提案中,敦促回归以黄金为基础的金本位制度的货币标准将有助于恢复美元的价值和地位,金本位将防止美国不负责任的消费习惯和凭空创造美元。同时,亚历克斯·穆尼在提案中强调,当1971年8月美国已没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来支持其金本位时,突然向全世界宣布单方面关闭了美元直接兑换黄金的窗口,这已经表明,美国实质上已经违约,所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应每两年公开披露所有其所持有的黄金总量和美元兑换成黄金的交易量,之后这些美元将以当时的黄金价格重新计入其价值,以挽回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主导的美元对目前稳健货币系统造成损害后的信誉损失。一些与BWC中文网有联系的华尔街经济学家指出,一旦美国退回到金本位,将会迅速减少通胀,飙升的债务和美国金融货币体系不稳定对美元和美国经济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全球央行目前正以十多年以来最快速度在抛售美债和以55年以来最快的速度在囤积黄金的现象中就能观察得到。收起 +5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林之鹤V

    【4.17日早间新闻精选】 1、央视网: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会议指出,要更好顺应 数字经济 快速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商用密码科技创新促进机制,推动商用密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商用密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指出,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3、证券时报:二十国集团(G20)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于美 国华 盛顿召开今年第二次G20财 长和 央行行长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 房地产 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 4、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第二产业用电量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用电量1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 5、、国家发改委:壮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 新材料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中国证券报:文旅市场提前“入夏”,服务消费升温。“三大航”旅客周转量显著上升、“五一”出行订单爆发式增长、出境游热度逐步回升。在天气转暖,叠加消费需求恢复、促消费政策发力等共同作用下,文旅消费需求正加快释放,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或迎来一轮出行消费高峰。 7、上海证券报:逾300家A股公司发布一季度“成绩单”,超七成净利增长释放复苏暖意。截至4月16日,已有逾300家A股公司发布一季度经营数据(含一季报、快报、预告等)。整体来看,超七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披露业绩预告的275家公司中,预增、扭亏、续盈的公司超200家。从细分行业来看,电力设备、 农林牧渔 、 食品饮料 等多个赛道复苏动能强劲,“绩优生”云集。 8、统计局:公布《2023年3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城房价环比全线上涨,其中新房及二手房环比上涨城市分别为64个和57个,比2月分别增加9个和17个;同比变动上,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9、财联社:奇瑞汽车宣布, 宁德时代 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同时,奇瑞将联合宁德时代推出电池品牌“ENER-Q”。 10、央视网: 中国石油 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 天然气 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油气管道的总里程达到18.5万公里。 11、上海证券报:截至4月14日,共计17部影片宣布将在今年五一期间上映,包括动作、悬疑、爱情、喜剧、动画等多种类型,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上最挤”五一档。【市场数据】 4月14日, 大智慧 数据中心显示,龙虎榜中机构净买入9.58亿元。其中,净买入的个股21只,机构净买入较多个股分别是 拓荆科技 、芯源微、 永兴材料 等,净买入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14.13%、15.51%、3.75%。净卖出的个股12只,机构净卖出居前个股分别为 吉宏股份 、 恒烁股份 、 联络互动 等,净卖出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3.41%、5.80%、2.29%。 4月14日,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64.24亿元。宁德时代、 天齐锂业 、 阳光电源 分别获净买入8.01亿元、5.18亿元、2.88亿元。 药明康德 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32亿元。 【环球市场】 美股:美东时间4月14日,道琼斯指数跌0.42%,报33886.47点; 标普500 指数跌0.21%,报4137.64点; 纳斯达克 指数跌0.35%,报12123.47点。黄金 :美东时间4月14日,COMEX 6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跌1.92%,报2015.8美元/盎司。 原油 :美东时间4月14日,WTI 5月原油期货收涨0.44%,报82.52美元/桶。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涨0.25%,报86.31美元/桶。【机构策略】 中金公司 :经济复苏周期仍有望支持市场走强 经济复苏周期仍有望支持市场走强,TMT板块受益产业趋势快速发展支持但业绩兑现仍有不确定性,经历前期过快上涨后显现波动,若后续中国增长复苏得到更多数据验证,行业基本面逻辑可能重新重于主题逻辑,市场风格也可能更加均衡。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领域,如泛消费行业和地产链等;2)关注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3)受益于 一带一路 战略,以及 国企改革 等主题机会。一季报将逐步披露,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机会。【新股申购】 华原股份申购代码为“889887”,发行价3.93元/股,申购上限95万股,发行市盈率为15.98倍,公司主要从事车用、非道路移动 机械 用滤清器和工业用过滤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公司公告和预警【重大事项】 国药现代:全资子公司签署《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合同》 奥赛康:子公司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干混悬剂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ST天龙: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 金额2.40亿元 岭南股份:未来将和全国文化 大数据 交易中心在数字经济和大数据发展方向鼎力合作 云海金属:公司目前在镁储氢电池上有研究 亚钾国际:拟以1.5亿元至2.5亿元回购股份 天成自控:拟回购150万股-300万股公司股份【风险预警】 *ST必康:公司及实控人收立案告知书 财信发展:公司控股股东财信地产所持公司3.99亿股股份被司法冻结 宝鼎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2110.72%-1440.48% 中超控股:2022年度业绩同比下降227.76%-300.77% 家乐福中国资产减值影响41亿!苏宁易购去年预亏超155亿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幽灵礼物

    【幽灵说】今天国内CPI和PPI数据出炉,国内外机构对此作出了点评,有的认为进一步加剧了通缩,有的认为货币政策需发力,还有的认为出口走弱对冲了内需复苏,导致库存增加价格下跌,所有这些都已反映在国债收益率走势中,上述状态也使得财政发力箭在弦上。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阿里斯底波

    //@Aoide弦歌: “再苦一苦欧洲人民,苦一苦美国人民”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作为战略工具 //@别梦依稀笑逝川: 加息不仅仅能对抗通胀,其实还是对抗俄罗斯,一场干不掉自己的经济衰退,说不定就把卖油佬俄罗斯干趴下了。经济衰退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输还是赢,更重要。现在就是比拼内力的阶段
    展开全文
    有大棋党预测,这次美元加息周期,美国就是要刻意制造经济衰退,然后收割世界,帮助自己走出危机。美国历史上的确这么干过,尤其是80年代和苏联那场决定胜负的一仗,沃尔克加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2年的沃尔克冲击,创造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是新自由主义全面胜利的开始。但今天的美国,可能真 ...展开
    展开全文
    转发 63评论 4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人大重阳

    对中国的启示观察者网:硅谷银行危机的爆发,对中国而言,有何启示?曹远征:疫情后,美国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购买国债,扩大的赤字用于抗疫,并给居民发现金。所以造成美国疫情期间失业率在提高、居民储蓄存款在增长的现象。居民储蓄在增长,因此消费一直也不错,中国的出口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玉名

    美股似乎更容易受到利好因素刺激,为何A股很多时候似乎有点无动于衷?这源于央行货币政策主要影响固定收益资产定价,对A股定价的影响间接且有限,即宏观流动性向A股市场的传导渠道并不畅通。而美国金融市场发达、资金流动自由畅通,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各个金融市场都有直接且深刻的影响。
    #透过财经看世界# #微博财商学院# 发布了头条文章:《A股与美股关联规律,风险与机会产出逻辑》A股投资者经常盲目恐慌,尤其是会因为美股走势方面,落入贩卖焦虑的陷阱中,总是处于无知无畏和杞人忧天的极端,我们需要研究这里面的传导逻辑链条,哪些是关联的,哪些是背离,以及历史的规律和行业博弈策略,清晰之后,反而容易产生合理的策略,以及对热点的正确挖掘思路。 收起 玉名 A股与美股关联规律,风险与机会产出逻辑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转发 9评论 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水獭otter

    //@Elliot-L :两年来,美联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稳物价至上,坚持科学精准调控,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各种货币政策。 实践证明,美国通胀防控的各项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加息的成效是巨大的。
    2023年3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召开金融系统会议,拜登总统在会上做重要讲话。 拜登总统强调,金融是美国经济的核心,银行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各级部门要提高认识,树立底线思维,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风险传递。拜登明确指出,各级金融机构要牢牢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美联储和财政 ...展开
    展开全文
    转发 38评论 3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央广网

    #听见中国强音#【长风破浪、未来可期!#2023年资本市场好于去年不存悬念#】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答中外记者问#。李强表示,达到中国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需要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四套组合拳。从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那么,在5%左右的经济增速要求下,在稳健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下,更倾向于精准投放到哪些领域?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对资本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 (央广网记者 曹倩) 收起 央广网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2023年资本市场好于去年不存悬念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庚白星君

    假期财经要闻精选:>发改委等多部门: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搬迁群众进城落户。>浙江:鼓励风投、创投、民间资金等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相关产业。>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上海:到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春节假期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任泽平

    关于市场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常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理性科学的思考启人心智、推动社会进步,片面偏激的言论只能激发盲目的情绪、制造社会对立。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不同的思潮辩论了几百年,不同的方案在人类社会实践了几百年,也包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受益于全球化、市场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跟改革开放前形成鲜明对照。几百年来,经济思想史上诞生了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们的智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只有站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可能避免把偶然的想法当成史无前例的发现,避免把片面偏激的认识当成具有普适性的“真理”。对一些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问题进行普及,有助于看清当下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各界的分歧,并凝聚共识,提出科学理性的解决方案。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两大命题,公平和效率,在经济史上,过度重视效率就会导致分配不均,过度重视公平就会导致效率下降,所以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主要的政策考虑。经济思想史上的论战也主要围绕着这两大命题展开,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偏重于效率的经济学流派有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偏重于公平的经济学流派有民粹主义、计划经济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供给学派等属于改良的中性温和流派。“大萧条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圣杯”。从经济社会大周期的角度,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形跟100年前很类似,全球经济陷入了长期的深度衰退,全球收入和财富不均等状况创了100年新高。在100年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取了贸易战、提高关税等以邻为壑的手段对外输出矛盾,以前德国为代表的国家采取了民粹主义并灾难性地升级为纳粹主义、军国主义,进一步加重了全球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军事危机,最终爆发了二战,人类差点自我毁灭。这个教训是十分惨痛的,所以,经济思想史上有句名言,“大萧条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圣杯”,谁能够平衡好公平和效率问题,谁就有希望完成人类社会的自我救赎。实践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计划经济等都失败了,而且实验国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革命出现,认为古典主义主张的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有时也会失灵,可以通过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进行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并加强社会福利建设和劳工保护,弥补市场失灵。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的滥用,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政府债务高企、货币超发、经济滞胀、微观企业活力下降等,于是供给学派、芝加哥学派等为代表的放松政府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思潮成为主流。总结百年经济思想史及其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常识是: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主要的政策考虑;过度重视公平将导致效率下降,如果导向民粹主义、纳粹主义,则容易带来灾难性后果;过度重视效率将导致财富差距过大,全社会的福利和幸福指数受损,社会不稳定增加。3、市场经济并不完美,但却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过的最好的制度。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人的自由和解放,市场促进竞争,竞争提升效率,市场经济释放了每个人追求财富、梦想、自身价值的潜力,实现了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再是身份、出身,而是个人奋斗。市场经济意味着开放、竞争、效率、自由、公平。当然,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并不完美,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二次分配失衡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这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二次分配予以适当调整结果公平,提供产权保护、法律、基础教育、治安、国防等公共产品并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获益。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基本结果,是全世界上百年通过正反两方面大规模社会实验得到的基本经验教训。无知的民粹主义者总是善于蛊惑缺乏理性的群众,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造成灾难性后果,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经济学从业人员,尤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唯有坚持理性科学的精神,才能照亮我们人类文明的未来。守护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反对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民营经济、倡导计划经济的言论,是经济学者的使命。4、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近期撰文表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前几年曾出现“民营经济退场论”,近一段又出现一些不正确议论,但党和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是市场化、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和建设者,未来将沿着市场化、全球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面对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贸易摩擦、内需不足、民营经济信心不振、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根本的出路还是进行强有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以缓和社会矛盾的同时,集中资源用于生产性领域比如科技创新、制造业、教育、基础设施等,以重建经济竞争力,重新凝集社会共识。要避免民粹主义、倒退回计划经济等风险。5、民粹主义者往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煽动性和欺骗性,他们批判性有余,建设性不足,施政效果更差,属于低智商、高情绪化的社会活动。历史上拉美等民粹主义者上台往往走极端,带来经济效率低下、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和社会更大的撕裂,民粹主义的破坏性极强且不具备建设性。全球民粹主义,有三大典型案例。以拉美为典型代表的左翼民粹主义,过分强调了公平而忽视效率,大搞国有化、高福利、平均主义,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货币超发,引发恶性通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前苏联、东欧搞的计划经济,也由于过度强调平均主义而忽视效率以及对个体积极性的抑制,导致在全世界实验失败,各国付出沉重代价。近年来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不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底层民众生活水平下降问题,反而对外转移矛盾,激发反多元化、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社会撕裂和政治极化,并增加全球不稳定性风险。6、回到当下的中国,对于那些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言论,比如,“当前的社会问题都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导致的,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民企应该离场退场”、对民营经济“喊打喊杀”,等等,都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当然,民粹主义也向社会敲响了应该重视公平的警钟,怎么办?对于政府,这需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积极推动教育、住房、户籍、就业、社保、财税等相关改革。但这都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下,只有蛋糕做大,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蛋糕做小,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只有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精神,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才能创造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对于企业家,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就业、推动创新、回报社会,实现企业、员工、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是张謇和胡雪岩的区别,也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值得企业家群体深思。对于民众来说,理性认识企业家从创业之初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对社会发展、就业、经济增长等做出的贡献。不能只看到成功者的光鲜,也要看到九败一胜背后的创业艰辛。愿贫寒的人都有立足之地向上奋斗,愿社会流动莫欺少年穷,愿富贵的人承担社会责任德以载富,愿社会崇尚励志和奋斗文化,愿每个人都能看到光、心中点燃希望,让躺赢、躺平文化从此消失。如此,中国大有希望,未来大有希望。我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相信天道尚存。作为一名普通的经济学研究人员,完全出于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希望能有所改变,推动社会进步。人微言轻,位卑未敢忘忧国。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相信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大家一起努力,民营经济的活力将再次绽放!中国经济将重新引领全球!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思想人

    我们的疫情防控机制并没有做到有效防疫,反而总是在不断出台不合时宜的、错误的防疫政策。这些防疫政策总是在迎合美元货币政策,随着美元货币政策调整而调整。我们想要战胜疫情,就必须消灭目前那个所谓的疫情防控机制,必须消灭。抗疫三宝,社会主义、中医药和口罩,其他的都是忽悠。疫苗有用吗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玩糖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发表,还是挺振奋的,个人划划重点: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新旧班子领导均出席,现总理部署,新总理总结讲话。2)挑战较大: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3)意义深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4)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5)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6)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7)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8)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前海开源杨德龙

    2023年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双向发力,因为现在经济增速整体比较低迷,在疫情放开之后要想恢复经济增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基金# 前海开源杨德龙 杨德龙: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增速 明年有望迎来经济复苏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雕弓天狼love

    毋庸置疑的是,防疫政策对中国经济杀伤力极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经济,进口商品和社会消费品零售仍旧疲软,反映出中国的内需持续减弱。工业利润下降、制造业数据也下滑,服务业的数据也降至六个月的低点。12月5日,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多地爆发疫情影响,中国财新11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进一步降至46.7,较前值下滑1.7个百分点,续创今年6月以来新低,也是连续第三个月收缩,低于临界点。中国财新网12月5日报道,经济学家表示,目前中国处于2020年初和2022年上半年之后的第三波疫情之中,疫情持续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看来,第三波疫情对供求两端的限制弱于前两波疫情,但就业市场恶化情况较为突出。经济学家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就业指数长期处于低位,就业低迷与三重压力形成负面反馈,市场对促就业、稳内需政策的要求格外迫切。政策层面应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此前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一个自我抵消的怪圈,一方面是面对各种经济疲软走势,推出了多种刺激经济的措施。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措施因严厉的防疫政策而化解于无形。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12月5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尽管我们也充满希望,但我们提醒,(中国)重新开放的道路可能是渐进的、痛苦和坎坷的”。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快兰斯24小时财经直播

    实时播报:【政策加快落地 信贷投放持续发力】10月金融数据近日将发布。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稳增长和稳信贷政策加快落地,为新增信贷带来支撑。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仍是下阶段重点。预计货币政策将持续推进宽信用,推动新增信贷保持同比多增势头,同时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价值投资日志

    清华大学李稻葵:当下,中国主要面临4大挑战第二个话题,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毋庸讳言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四件事:第一,疫情对我们冲击很大。尤其是今年,因为病毒变了,它的传染性比以前高,它传染得太快了,这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当然,传染快的同时致死率也在大幅度下降。无论如何,疫情不可能永远搞下去,这个信心总是要有的。第二,外部环境变化。美国现在的心态比较微妙,看中国不顺眼。不过,美国由于看不惯中国所以乱出牌,导致美国自乱了阵脚,乱到美国人最引以为豪的政权平稳交接都做不到了。去年占领国会的事件,历史上从来没发生过。就连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也没有乱到这个程度。所以我认为美国现在运气不好,也是我们运气不好,中国的崛起让美国人心里难受。同时,美国自己也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来理性地应对中国,这是我们的挑战,但总的来讲这个挑战我不是太担心。就像我刚刚讲的,我们的经济总量很大,我们不是当年的苏联和日本,中国经济出一点问题美国也要跟着倒霉。第二,中国的决策层很耐心,就像一个耐心的投资者,时间是我们的朋友。再过10年,我们的国家能力、军事能力都会大幅度上升,很多问题都将不是问题。所以,我的判断是我们还是需要耐心,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杂音,但我认为这些杂音总的来讲还是少数派,拍板决策的人还是耐心、冷静的。第三,我们有一些历史包袱要化解。在过去的高增长年代,我们的房地产发展得比较快,因此过去3~5年里,很多地产企业急于转型,转型的过程中就把资金挪用了,出现了很多金融层面的冲击,这是一个历史包袱。同时,我们有个别地区过去有短期行为,招商引资招不来就图一时之快,把土地卖了去搞房地产,结果房子盖出来了但人不一定能留得住,但总的来说这样的地区不多。另一个历史包袱是规模巨大的地方债。最近,我们又做了一个研究,发现中国的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借的钱已经和GDP持平了,而且地方政府借的钱不全是从地方融资平台借的,而是通过地方国企、投资公司一层套一层去借钱。这个钱光靠地方政府收的税和地方国有企业挣的毛利恐怕还不起,必须要有一个解决方案,这是历史包袱。那是不是包袱太重了中国经济就增长不上去了?不用太担心,因为储蓄率高,一年有35%的GDP可以用来还债,其实用10%去还债就可以,还有25%的储蓄可以供投资。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把这个历史包袱切割下来,不能让它进一步影响好的机体,把好企业给搞坏了。第四,前阵子的政策可能有点操之过急,很多政策叠加在一起,每一个政策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合在一起就不对了。举一个例子,比如房地产问题,房地产确实欠了很多债,这个时候金融部门划了三条红线,短期来看这把房地产开发商逼到了绝处,不得不违约,就影响到整个体系了。再比如,互联网企业也确实有问题,需要调整,互联网金融也不能违反基本的金融规律。但你不能这么干,把过去10年的互联网投资并购的案例拿出来重新申请、打包、解析、汇报——所以我认为过去的政策有点操之过急,对互联网、房地产甚至对于教育机构都操之过急。讲完上面四个挑战之后,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一轮比较深刻的调整,我是有信心的,我谈三个方面的经济调整:第一,国家层面会提出、强调经济发展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基础。必须要把经济工作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不能偏离这个主线,没有经济的发展,就谈不上就业和社会稳定。第二,要发展经济,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家、科技人员、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官员、中央政府领导官员、外资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必须要调动起来,因为经济本身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不存在谁占了谁的便宜。本质上讲,一个健康、蓬勃的市场经济一定是方方面面的利益共同体。其中包括劳动者、投资者、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地方政府的政府官员,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这方面我期待将来会以某种方式强调。第三,我预期国家会想尽一切办法逐步把房地产、地方债、部分地方银行、农村乡村银行的历史问题适当地切割,逐步化解。进一步推论,未来一段时间,我判断广义货币政策会比较宽松,以宽松求稳定,保证这些历史包袱短期内不爆发,并逐步地化解它;金融政策会相对地宽松,财政政策可能有一定的收紧,所以我预计未来若干年是“宽金融、紧财政”的格局。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是宽金融,人民币会不会大规模的贬值?我认为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对资本的跨境流动管得还是比较严的,而且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我们的贸易顺差还是可以维持的。贸易顺差的本质是储蓄,中国老百姓想存钱,生产了很多产品不愿意买,产品就要卖给外国人。我们有贸易顺差,又有比较严格的外汇资金管制,贬值的压力就会适当缓解。所以我坚定地认为,中国经济未来5年会持续稳定地恢复到以前比较健康的增长速度,如果非要说一个数字的话,保守地说是在5%以上,而且未来5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的亮点或增长点是产业投资。#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北北聊股V

    今天是8月13日(星期六),A股不开盘!但是消息面又出大事了,主要有两大利空三大利好,涉及地产和医药等板块,而且中概股脱钩序幕已经拉开,对下周大盘会有什么影响呢?不废话,直接看重点。1、7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M2连续4月双位数增长。6月份天量社融数据,直接把大盘推上了3400点之上,印证了放水就有行情。但是7月份M2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反而新增贷款和社融规模都不及预期,这说明不管是地产还是实业的贷款需求都不足,更重要的是7月末M2提速不排除源于财政退税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并非完全代表宽信用加速。大家不要小瞧这个数据,一方面反应在经济回升尚不稳固,随着专项债8月底要用完的话,接下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平衡,以及如何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等都将会直接影响下半年的稳增长目标;另一方面还是在于宽信用进程再生波折,如果不能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那么大级别行情就别想了。2、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中概股回归大幕开启?罕见的一幕,又见证历史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海石化、中国人寿和中国铝业,5家央企集体发布公号拟将在美存托股票从纽交所退市,从反制到主动退市,这是大A个股第一次主动行为,以往都是被反制,被要求预摘牌,现在突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了。至于对A股影响主要是在情绪方面,实际并没有太大的利空冲击,这一点大家不用太担心。只是后续的反馈就有点难说了,金融脱钩短期很难完成,但是反全球一体化又加速了,后面一旦中概股集体回归的话,对港股市场压力会比较沉重。反过来想的话,要想顺利接纳中概股回归,上面也必须要把股市搞活才行。3、沪深港通大事件,日历优化后无法交易天数将减半!据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后的交易日历,南向增加9个交易日,沪深股通对港股交易日的覆盖度从92.68%提升到96.34%;北向增加5个交易日,沪深股通对a股交易日的覆盖度从95.47%提高到97.53%。此外,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港股通交易效率。最关键的是社保基金的发言,交易日历优化有利于展开投资工作,结合上面的事件影响而言,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即便是再打金融战,短期会有冲击,但是长期影响是可控的。短期利好券商,中长期利好中概股。4、国产新冠口服药紧急驰援疫区,多家药企半年报预增。三亚单日新增破千,浙江、新疆和西藏等地疫情持续引发关注。目前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已经纳入社保,而且已经紧急运抵海南、新疆等地。此外,54家药企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或半年度业绩快报,逾七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疫情持续对经济复苏概念影响偏利空,但是对新冠药物和疫情检测概念偏利好。值得一提的是CXO、中药和体外诊断等细分行业公司业绩亮眼,凸显了医药的盈利稳定以及防御属性,潜伏的朋友可以放心了,下半年继续重点留意创新药以及消费医疗等领域的业绩表现。5、南京房地产市场再迎大动作,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30%。最新数据显示,近4个月楼市政策持续调整,但是南京二手房成交量回暖。这跟南京的持续刺激政策也是息息相关的,继陆续放松购房限制之后,南京再度加大在购房贷款上的调整力度,3成首付再度回到了“认房不认贷”的阶段。从数据和政策来看,其实下半年稳增长重任还是看地产和基建,上周AMC开始纾困地产企业,本周南京新政没有引发上面反馈之下,各地大概率会陆续跟进,下周可留意地产企业的低吸机会。6、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涨,大型科技股领涨。隔夜美股继续大涨,主要原因是本周一系列的数据超预期,通胀的见顶回落减少了美继续激进加息的紧迫性,这使得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股感到压力骤轻,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得以领涨。不过中概股以及A50期指和恒生指数期货都并没有跟风,对于下周行情而言,影响整体偏中性。至于数据利空以及中概股回归来讲,短期会有利空冲击,但是中长期影响不大,应对上还是按规则执行即可,低估价值股地产和医药等应该会有短线表现机会,潜伏了的朋友可以放心过周末了。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大牛招财n

    今天是8月13日(星期六),A股不开盘!但是消息面又出大事了,主要有两大利空三大利好,涉及地产和医药等板块,而且中概股脱钩序幕已经拉开,对下周大盘会有什么影响呢?不废话,直接看重点。1、7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M2连续4月双位数增长。6月份天量社融数据,直接把大盘推上了3400点之上,印证了放水就有行情。但是7月份M2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反而新增贷款和社融规模都不及预期,这说明不管是地产还是实业的贷款需求都不足,更重要的是7月末M2提速不排除源于财政退税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并非完全代表宽信用加速。大家不要小瞧这个数据,一方面反应在经济回升尚不稳固,随着专项债8月底要用完的话,接下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平衡,以及如何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等都将会直接影响下半年的稳增长目标;另一方面还是在于宽信用进程再生波折,如果不能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那么大级别行情就别想了。2、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中概股回归大幕开启?罕见的一幕,又见证历史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海石化、中国人寿和中国铝业,5家央企集体发布公号拟将在美存托股票从纽交所退市,从反制到主动退市,这是大A个股第一次主动行为,以往都是被反制,被要求预摘牌,现在突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了。至于对A股影响主要是在情绪方面,实际并没有太大的利空冲击,这一点大家不用太担心。只是后续的反馈就有点难说了,金融脱钩短期很难完成,但是反全球一体化又加速了,后面一旦中概股集体回归的话,对港股市场压力会比较沉重。反过来想的话,要想顺利接纳中概股回归,上面也必须要把股市搞活才行。3、沪深港通大事件,日历优化后无法交易天数将减半!据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后的交易日历,南向增加9个交易日,沪深股通对港股交易日的覆盖度从92.68%提升到96.34%;北向增加5个交易日,沪深股通对a股交易日的覆盖度从95.47%提高到97.53%。此外,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港股通交易效率。最关键的是社保基金的发言,交易日历优化有利于展开投资工作,结合上面的事件影响而言,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即便是再打金融战,短期会有冲击,但是长期影响是可控的。短期利好券商,中长期利好中概股。4、国产新冠口服药紧急驰援疫区,多家药企半年报预增。三亚单日新增破千,浙江、新疆和西藏等地疫情持续引发关注。目前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已经纳入社保,而且已经紧急运抵海南、新疆等地。此外,54家药企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或半年度业绩快报,逾七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疫情持续对经济复苏概念影响偏利空,但是对新冠药物和疫情检测概念偏利好。值得一提的是CXO、中药和体外诊断等细分行业公司业绩亮眼,凸显了医药的盈利稳定以及防御属性,潜伏的朋友可以放心了,下半年继续重点留意创新药以及消费医疗等领域的业绩表现。5、南京房地产市场再迎大动作,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30%。最新数据显示,近4个月楼市政策持续调整,但是南京二手房成交量回暖。这跟南京的持续刺激政策也是息息相关的,继陆续放松购房限制之后,南京再度加大在购房贷款上的调整力度,3成首付再度回到了“认房不认贷”的阶段。从数据和政策来看,其实下半年稳增长重任还是看地产和基建,上周AMC开始纾困地产企业,本周南京新政没有引发上面反馈之下,各地大概率会陆续跟进,下周可留意地产企业的低吸机会。6、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涨,大型科技股领涨。隔夜美股继续大涨,主要原因是本周一系列的数据超预期,通胀的见顶回落减少了美继续激进加息的紧迫性,这使得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股感到压力骤轻,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得以领涨。不过中概股以及A50期指和恒生指数期货都并没有跟风,对于下周行情而言,影响整体偏中性。至于数据利空以及中概股回归来讲,短期会有利空冲击,但是中长期影响不大,应对上还是按规则执行即可,低估价值股地产和医药等应该会有短线表现机会,潜伏了的朋友可以放心过周末了。#财经##a股#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余丰慧

    #鸿儒计划##财经知识分享官# 发布了头条文章:《超常手段稳经济出拳要重、速度要快、效率要高》解决就业极度困难的根本长久之计。一定要认识到,解决目前中国经济困难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能够起根本性作用的,最重要是坚定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真改革、真开放,真正尊重企业家的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袁天罡九宫格

    2022,不惜代价救经济在昨天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经济学家都发出了同样的声音:2022,不惜代价救经济。来听听专家的声音。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认为:在目前经济形势下,需要“不惜代价救经济”,方法是“发钱”。黄老师认为,中国的抗疫已进入第三年,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很多家庭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流动性问题。如果企业,家庭流动性断裂,就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稳定和经济的复苏。社科院世经所张斌教授认为:如果疫情期间的经济环境像森林火灾,那么货币政策就是要防火、灭火、救灾。“防火”,就是通过总量货币政策,来改善经济主体的现金流问题;“灭火”,就是通过总量货币政策,及时放水,防止各个金融市场连锁式崩盘;“救灾”,就是针对特定的行业、企业,精准救治,找到最该救的地方。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认为:当前一是要控制好疫情,保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和严峻挑战的最好方式。二是我们保经济就是保生命,稳经济就是保生命。消费是跟经济增长同步的,所以保住生产线,保住产业链,把潜在GDP增长速度保持住,就相当于保生命。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当下时点,中国应竭尽所能去避免战争,而且中国应该以古为鉴去指引未来,需要看一下历史的经验如何防止战争产生,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中国需要保持动态的经济发展和保持开放的态度。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认为:变化的世界秩序中,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首先,是大额债务和债务货币化,尤其是世界三大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次财富和价值观差距加大,引发内部冲突;第三是崛起大国挑战现有大国以及现有的世界秩序,引发外部冲突。同时还需要注意两个外生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干旱、洪水等自然之力,以及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最新公布的新增社融9102亿,同比少增9468亿,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同比少增8231亿,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2652亿元,同比少增3953亿元。社融数据全部腰斩。大家都不贷款,没现金流,不消费了,都在深挖洞、广积粮,准备过寒冬。若不改善,救救经济,接下来的数据估计还会更惨。历史的警醒:一个社会在崩溃前的七种征兆;1,搞政治而不讲规则。2,积累财富而不付出劳动。3,追求享乐而不关心他人。4,拥有知识而没有品德。5,经商而不讲道德。6,研究科学而不讲人性。7,摩拜神灵而不奉献。 ——圣雄甘地1927年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陈如是说

    换了叔,叔啥都不说。天天看着工资账户的银行弹窗。。//@张伯侃: //@牛叔: 两个都曾经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吧//@闷声偷乐饮咖啡: 李稻葵如果讲出这样的话那他就不是人,那些是人,不是奴隶。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牛叔

    两个都曾经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吧//@闷声偷乐饮咖啡: 李稻葵如果讲出这样的话那他就不是人,那些是人,不是奴隶。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宜兴文体广旅局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稳住经济大盘O网页链接来源:中国政府网编辑:锦兮审核:蒋叶强发布:张和平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车报导

    全国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电视电话会议9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积极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央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Herbiewu

    我发表了头条文章:《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健”》 °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 🔗 网页链接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