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们」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呆瓜映画

    #破A妹粉丝洗脑包# 省流:A妹粉丝解释她当小三的「辟谣」是假的。【写在前面】其他家粉丝都能说我夹带私货,就你们A妹粉丝没资格,好吗?拜托,本博对A妹其实是有滤镜的,再加上博主个人认为婚外情更多责任在出轨方而不是小三。博主之前甚至对A妹粉丝发的洗脑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A妹和海绵宝宝这段恋情打从一开始,本博就从没说过「A妹是小三」,用词尽量都会说「A妹陷入婚外情争议」。最多最多,就是有一次回复一个粉丝的时候说「大概率还是A妹和海绵宝宝婚外情」。甚至当初A妹和海绵宝宝的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博主在刷到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完全闭口不提外网网友指控A妹当小三的事。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博主私心偏袒A妹。不知道某些A妹粉丝口中我这个“国内第一个造谣A妹当小三”的博主是怎么来的。 🔗放评论。但既然A妹粉丝这么断定本博黑A妹,又否认自家制造洗脑包、断章取义给A妹洗白,那就别怪本博不客气。今天就完整开扒A妹Ariana Grande介入海绵宝宝Ethan Slater和前妻Lilly Jay婚姻的事。【A妹和海绵宝宝恋情时间线】⏩对这段已经了解的可以跳过2021年5月15日,A妹和房产经纪人Dalton Gomez结婚。2022年,海绵宝宝和前妻产下一子。2022年12月,A妹和海绵宝宝出演的《魔法坏女巫 电影版》开拍。2023年1月,TMZ在7月报道,A妹和房产经纪人于1月分手/分居。(当时未官宣也未申请离婚,这篇报道是在A妹和海绵宝宝恋情传开后才出现的)2023年3月27日,《每日邮报》事后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在杨紫琼的奥斯卡派对上暧昧。2023年5月14日,海绵宝宝在母亲节发布了一篇小文章感谢妻子。而且附上了他们儿子的照片。证明此事海绵宝宝和前妻感情依然要好。2023年5月15日,A妹在ig发贴,与房产经纪庆祝结婚两周年。证明此事两人感情依然要好【图7】,也为下面A妹和前夫真正分手时间线矛盾埋下伏笔。2023年7月16日,A妹被拍到没有戴婚戒。2023年7月,媒体报道A妹和房产经纪人已经分手。这时候媒体说他们是在1月分手的。但是A妹5月才发过ig庆祝两人结婚周年,十分矛盾。2023年7月20日,《人物》杂志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最近才最近开始约会,而海绵宝宝已经和妻子分居。📑 此时,因为以上媒体报道的有点过于刻意,像是被做过公关了一样,在报道时特意强调A妹和前夫已经分手,而且A妹和海绵宝宝的恋情给人一种“无缝对接”的感觉。因此少部分网友开始怀疑他们是婚内出轨。2023年7月21日,《Page Six》报道,海绵宝宝的前妻对前夫和A妹的恋情毫不知情,她被完全蒙在鼓子。海绵宝宝和前妻是高中情侣。他们还刚生了一个孩子,前妻得知消息时崩溃了。2023年7月25日,《美国周刊》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厚颜无耻。海绵宝宝在和A妹的恋情新闻要被爆出前几天才把事情告知妻子,而A妹和海绵宝宝的事在《魔法坏女巫》剧组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会在拍摄间隙牵手,毫不掩饰。📑到这里为止,一切都是网友们的猜测和八卦媒体的报道。没有A妹和海绵宝宝婚外情没有实锤。2023年7月26日,海绵宝宝正式提交文件申请与前妻Lilly Jay离婚。【图8】🚨【划重点】————————————2023年7月27日,《Page Six》报道,海绵宝宝的前妻Lilly Jay发表声明。【图2】前妻说:“A妹的那件事...就真的...她不是女孩子们的好姐妹。“([Ariana’s] the story, really. Not a girl’s girl)“我的家庭也受到了连带的伤害。” (My family is just collateral damage)这篇报道被A妹黑粉当成断正A妹知三当三的证据,被广泛传播。⚠但是请注意《Page Six》只报道了前妻的言论,没有实锤A妹当小三⚠——————————————————2023年8月3日: 据《每日邮报》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在海绵宝宝与前妻分手前被目击接吻。在被外界发现之前,他们早就在一起了。他们在3月,在杨紫琼的奥斯卡派对上暧昧。【图9】2023年9月1日,《人物》报道,大家都错怪了A妹和海绵宝宝。他们直到双方分居后才开始交往。2023年9月13日,《每日邮报》的报道,A妹和海绵宝宝在纽约同居。2023年10月7日,A妹和前夫房产经纪人已经达成离婚协议。【《Page Six》撤回报道?】2024年1月14日,当初报道了海绵宝宝前妻言论的媒体《Page Six》在A妹发布单曲《yes, and?》后发布报道,报道中简述了A妹和海绵宝宝的恋情和疑似婚外恋的丑闻。同时文章中的一段话,被A妹粉丝解读为“他们撤回造谣A妹当小三的报道了”。Pagesix写道:“无论人们怎么说,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A妹做了任何事情来导致海绵宝宝与他分居的妻子分手。” 【图3】因为当初《Page Six》就是报道前妻言论的那家媒体,文章中“没有确凿的证据”这句话被A妹粉丝认为这家媒体承认自己造谣了。其实并非如此,《Page Six》当初仅报道海绵宝宝前妻言论,从未说过有确凿的证据证明A妹就是小三。你可以说《Page Six》这家媒体挺阴的,报道的内容就是在侧面暗示读者们A妹知三当三,但是又玩文字游戏逃避责任。但他们的确没有说证实A妹当三。这是A妹粉丝的🧠第一个洗脑包🧠。【前妻没说过这些话?】2023年7月28日,在A妹和海绵宝宝恋情曝光、已经有网友开始指控A妹当小三的时候,TMZ站出来发布一篇文章。其中不仅报道海绵宝宝希望和前妻望在离婚期间共同抚养孩子,还对以上【划重点】的《Page Six》报道的前妻言论进行了回应。TMZ的报道【图5】说:我们还听说Lilly曾向海绵宝宝保证,她不知道各种媒体的爆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所以当他周四读到她接受《Page Six》采访,说“她说A妹不是女孩子们的好姐妹”,还说“她的家庭受到了连带的伤害”时,他(海绵宝宝)感到非常惊讶。知情人士告诉TMZ,Lilly告诉海绵宝宝,她不知道自己在发表这些言论时被记录在案意味着什么。原文:We're also told Lilly had assured Ethan she didn't know where various media leaks were emanating from, so he was more than surprised to read Thursday that Lilly spoke with Page Six, calling Ariana Grande "not a girl's girl," adding her family was "collateral damage."Sources tell us Lilly told Ethan she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it meant that she was on the record when she made the comments.这段TMZ的报道被A妹加工制作成🧠第二个洗脑包🧠,被断章取义地进行传播。A妹粉丝传播这段采访时,把原文翻译成:“海绵宝宝前妻都说了她没发表过那些言论,她都不知道媒体时怎么乱报道的。当她读到《Page Six》的报道时感到很惊讶。”而实际上,TMZ原文的意思是说,海绵宝宝前妻Lilly在发表“A妹不是女孩子们的好姐妹”和“我的家庭受到了连带的伤害”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她说的这些话会被报道出来。也就是说,TMZ的报道间接肯定了前妻【就是说过那些话】,只是《Page Six》可能没有告知对方这是什么样的采访,向前妻套话了。你可以说《Page Six》这么做很阴,但前妻的话暗示A妹当小三是【真的】。【以上】以上完全有理有据,全部找得到出处。要跟我辩论也请你拿得出证据。A妹粉丝最好是不要又一嘴一个“营销号博流量造谣”一边又靠断章取义给主子洗白。与其靠造谣,还不如抚平心态:A妹就是当三了,yes and?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蔡小心

    《再说几句话(三十)【重点】》(读者们有时间可以看看→ 微博正文 )其实整个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美军只在两个地方投入了它们的精锐中的精锐——特种兵部队“游骑兵”和空降兵第187团。根据总参在1951年11月绘制的【美李军乘我第五次战役结束后退中发起追击1951年5月24日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好的_可以的_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蔡小心

    我真的是无语了,网络上太多的胡说八道造谣污蔑(第1图)志愿军第63军、【及妄图全盘否决毛、彭等等当时中泱领导人对志愿军第189师是立大功的结论,完全是反党行为及否决党史的重大犯罪性质!】而且我一不是领导人二不是治史研究单位的负责人,根本左右不了党和国家的党矢军矢治史方向,只有一条:【中泱近五年宣传志愿军第189师的原因完全是以由毛、彭等等认可的抗美援朝战史原始档案为最高原则才宣传的!根本没有我的事!是现任领袖亲自批示的!】我在此提前在全网络首次公开原始档案的一张图(第2图),{除了伪军第1师与伪军第2师互相倒错了}给读者们看看就知道了:【是全网没有公开的志愿军党委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画的1951.5.24-5.27的敌军势态地图,非常清楚明白突出铁原的重要性,几乎近一半敌军密集冲向铁原方向,还从东线调美第3师和伪第9师奔袭几百公里冲向铁原,华川呢?敌军才两个师。。。】【而且当时志愿军党委连发个电报或打个电话夸奖下志愿军第58师都没有!为什么?看看第2图就非常明明白白了!华川地区仓卒防御作战什么时候活见鬼了被吹成比铁原地区阻击战战役还重要了?毛没说过,彭也没有说过,中泱更没有说过,志愿军党委也更没有说过!相反的是都高度肯定了铁原阻击战!这是历史事实!】那个帐号(第1图)还捏造出“因某些原因不给宣传华川”这种可笑至极的阴谋论了?!事实是非常明明白白、非常简单的!华川不是重要战略地区,否则敌军为什么只是仅仅投入一个美师及一个伪师了!网络上这种xx太自以为是了!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土师

    今晚【道系投研笔记】订阅栏目恢复长文更新,先梳理目前的指数主思路与行业超额思路,另附一个市场热点综合篇,读者们可在评论区留下看法与线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赵皓阳-Moonfans

    写在最寒冷的冬天:理想主义永远是最脆弱的。有这样一场全民参与的理想主义运动,在前期取得了暴风骤雨般的成效,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也被衬托得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人民逐渐累了、疲惫了,不想再牺牲自己的生活配合运动了。运动的执行与实践出现了种种偏差:基层组织开始层层加码、矫枉过正;利益集团开始夹带私货——有的暗中破坏运动,有的利用运动牟取钱财和权力;而在运动中忽然获得权力的普通人,有些也把持不住开始滥用权力……最终,一个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伟大实践,不得不向人性和现实主义低头。——这就是几十年前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对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恰恰是维护动态清零方针的权威——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一点。反过来看,对清零政策危害最大的,就是扛着红旗反红旗的那群人。总体而言,人民群众的利益并没有根本性的分歧,然而特权阶级就不一样了。各地层层加码、一刀切现象越来越严重,招致了越来越多群众对于封控政策的反感,这些才是真正的“高级黑”,这个道理我只看到浙江宣传讲出来过。不说别的,“核酸贵族”们的事情,是不是一经历放开,大家都忘得七七八八了?反正我时不时会提醒提醒大家,核酸造假这么严重的事情,看看究竟会追究几个责任人,能有什么惩罚?战胜病毒就是最高的理想主义,但是理想主义是很难的事情,因为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11月的时候,最危险的信号不是各地此起彼伏的数据,而是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即许多地区上级领导不愿意再为防疫政策负责了,而是一股脑地把各种任务压给基层,“既要……又要……”。具体的种种问题我当时就详细写了一篇文章《请给基层松松绑吧》,最鲜明的表现就是上级不出文件、不下指示,完全靠基层去“猜”、去“揣摩”。没有统筹规划和科学指导,最后就要么搞成层层加码,要么搞成彻底放开。所以动态清零的权威性,从一大群不肯担责任的官僚层面,就开始动摇了,而这也仅仅是多个层面中的一个侧面。11月份的时候我就有个比喻:DOTA里有个英雄大娜迦,可以用魔法盾承受伤害。现在的情况是,蓝条已经打空了,接下来就要用血条承受伤害了。这个“蓝条”指的就是经济、财政、动员力、基层士气、医疗资源、防疫人员疲劳程度等等;而“血条”,就是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体会到用“血条”硬抗的切身感受了。不得不很悲伤地承认这一点:中国是全体人类抵御新冠的最后堡垒,如果中国扛不住了,就意味着人类彻底输了。其实我就早就预判了这个可能的趋势,进入11月以来,各方面的零零散散的消息都是非常负面的,所以我选择及时变身为了一个【乐子人】,只要我足够【乐】,这外界的纷纷扰扰就伤不到我。关注我微博的朋友很容易就发现了,我开始“阴阳怪气”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了,这就是一个【乐子人】的自我保护机制,调侃躺匪,也调侃封控,给层层加码编段子,也不忘嘲讽美帝欧盟日本,【乐】就完事了。你不是真正的快乐,“魔怔”只是你的保护色。有些人选择积极进取一些,把精神支柱变成了嘲讽“躺匪”。虽然很多“躺匪”确实很双标很搞笑,但是这终究都是精神鸦片下的自我麻痹罢了。嘲讽躺匪有啥用呢,还不是跟躺匪得一样的病?最关键的是,现在网上被嘲的那些算不得“真·躺匪”,顶多算是被带跑偏的人民群众,又是一出底层人互相伤害的戏码罢了。现在都这样了,我也不管不顾说几句憋在心里的真心话。当初东南沿海某直辖市闹疫情的时候,有一位大大大大领导的孙子,承包了该直辖市某机场的免税店业务——想想也很“合理”,这种日入斗金海量现金流的生意,也只有大大大大领导的孙子揽得下来。结果该地闹疫情,要封城。这一封机场免税店自然就木得开了,日入斗金现金流就木得了,于是领导的孙子就开始上蹿下跳,对封城方针施压。所以那时候直辖市的防疫很难搞,盘根错节有木有。所以那时候直辖市的防疫很难搞,盘根错节有木有。除了领导的孙子,还有那么多买办呢,还有那么多金融种呢,人家也日思夜想要跟洋人做生意么。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出来,这类才是真·躺匪,光明正大配得上“匪”字的那种。人家正弹冠相庆呢,高呼“失去的三年”回来了。所以说人家躺匪赢得一塌糊涂,全面胜利了属于是,还在乎你嘲两句了?咱顶多嘲一嘲网上的双标怪,真躺匪做梦都能乐出声来。还有像胡锡进这样跳梁小丑、奉旨双标,天天看他丢人现眼又无可奈何,烦死了好不好。我说了这么多,看似挺散的,但核心还是标题里说的:理想主义太脆弱了,赢不得官僚、买办和领导的大孙子。为啥说清零政策是理想主义呢?因为它是“人命贵”的政策——至少把人当人看。放开了之后大家也都体验过了,资本家不把工人的命当人咯,你还阳着呢就催着你复工,同一个办公室交叉感染没人管,谁复阳了家里有重症没人管,以前封控在家还有政策支持,现在好了,直接扣钱咯……最典型的“人命贵”就是看老人和孩子的命有多“值钱”。现在老人没人管了,医院重症病房爆满,老人死亡迎来了一个高峰,看看满屏幕的讣告最直观了。有人说那些老人本身就八九十岁了,也该到寿命了,这不明显就是“人命贱”的观点么?认为老人家最后几年不算数,少活点就少活点吧,最恶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念。还有像胡锡进这种东西,自己能住高干病房,有配发的退烧药,然后开始装好人、慨他人之康了——健康的“康”。胡锡进还能蹦跶,就是对理想主义最大的嘲讽,就是“理想之死”最好的证明。去年我写了两篇探讨哲学的文章《在三体的结局中,刘慈欣终于承认了“理性主义”的失败》《理性主义的溃败,是全人类注定的未来么?》,分析了为什么后现代社会中“理性”举步维艰。防疫这种事情就过于绝对理性了,不太符合人类的本性,人类的本性还是那种要么层层加码一刀切、要么躺平放开那种“二极管”模式,所以中国能坚持这么久,无愧于“人类最后的理性之光”。我在这两个篇文章中就用了《三体》中的结局为例子,告诉大家为何理性是如此脆弱的:宇宙的神级文明们联合起来,打算重启宇宙,关一帆给程心讲解这段理论的原话是:“一个对宇宙数学之美的证据——宇宙在质量上的设计是极其精巧的,三体人已经证明,宇宙的总质量刚刚能够使宇宙坍缩,一点不多,一点不少,总质量只要减少一点,宇宙就由封闭变成开放,永远膨胀下去。”来看这些用词——“数学之美”“证明”“精巧”“不多不少”——这些就是标准的理性主义符号。然后整部《三体》就以圣母程心留下的五公斤小宇宙而结束了。对于这个结局读者们的讨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认为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结局,无论宇宙是否重启成功,这都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去纠结真正的结局没有意义,反而丧失了“余音未了”的文学艺术感。另一派读者坚定认为,就因为圣母程心私存的这五公斤,宇宙重启失败了。他们还拿出了早年《三体》书稿的证据,证明最初结局就是重启失败后来才改成开放式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三部题目叫做《死神永生》,程心就是那个死神。我个人的观点倾向于作者修改了结局,大家可以看上面我引用的那两个段落,其实作者就已经在暗示我们了,说明刘慈欣自己已经有倾向性了,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结局然后才这么写的。大家如果写过文章的话就会明白,创作这种事情是很费脑筋的,一个字一个字安排的情节不可能是没有用的。尤其是科幻作家,绝对都知道一个“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越增加越乱。所以刘慈欣特意安排了一个程心留下五公斤小宇宙的情节,真的就是随便写写么?《三体》其实通篇都充斥着浪漫主义悲情色彩,也是理性主义的悲歌。罗辑最理性吧,但是“人类不感谢罗辑”;章北海最理性吧,尸骨无存;程心是个感性的大圣母,“死神永生”。刘慈欣虽然是一个“理性主义遗老”,但是他在作品中也不得不承认,理性就是打不过后现代。“程心们”的战斗力太强了,要知道程心代表的不是她自己,代表的是成千上万人的共性,人类把她选出来的。《三体》最后的结局同样陷入了理性悖论之中:如果神级文明判断宇宙重启是可能的,那么如此众多的理性神级文明的规划,被一个圣母私藏的5kg打败了,那要理性何用?如果神级文明的理论错了,宇宙是不可测量不可用数学公式表达的,你算的宇宙重启的那些精确数字本身就是一厢情愿,那么如此多神级文明都无法探寻宇宙的终极秘密,那要理性更有何用呢?《三体》最后的结局中揭示了理性的脆弱——众多神级文明重启宇宙的严谨规划,被一个圣母私藏的5kg所打败了。有很多朋友一定会有疑问:宇宙中那么多文明,总不可能就程心一个圣母吧?大家私藏小宇宙质量的动机也不会只有一个吧?从概率学上也说不过去啊。所以为啥要把锅都扣在程心身上呢?其实这只是刘慈欣在理性主义注定失败的前提下,玩了一个概念性的设定。诚然,一个宇宙有一亿个程心,也必然说得过去。但是,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即便有且仅存在一个程心,就那么五公斤的物质,足以让众多神级文明的终极规划彻底失败。科学和理性也构筑了整个现代人类世界的根基。但是,科学的根本特定就注定了它是“脆弱”,只要有一个反证,那么这个命题就是错误的。这个“脆弱”恰恰就是理性、科学先进的地方。但是即便再先进,“脆弱”也是事实。《三体》的结尾就是刘慈欣玩了个科学哲学的概念:我不管你多少神级文明,我只需要人类一个圣母带着5kg物质,就能摧毁掉你所有的设定,一击致命。这其实就是作者对于理性、科学、文明等“现代性”更深入的反思。我们享受了科学的伟大,就要承担理性的脆弱。人民吃了二茬苦,受了二茬罪,才知道老人家当年的良苦用心,才知道老人家“我不想有一天……”是多么准确的预言。人民得了新冠,才知道这不是什么小感冒,更不是什么“益生菌”,很快不久还要经历后遗症的教育。很不理性,但也很真实,整个后现代的理论都是解构理性的——不是反理性,而且试图说明理性“没有用”。谢晋和姜文那部《芙蓉镇》,虽然伤痕文学的“味儿”特别重,姜文后来提起这部片子还特别不好意思,还创作了一个“枪毙马走日”的桥段自己讽刺自己。但《芙蓉镇》有一点非常真实:就是长时间的运动也开始让人民反感了。全民运动和全民防疫虽然天差地别,但至少有一点类似:每个人都要置身其中,全无例外。然而大多数人是不想运动的,就是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不会预期到运动失败之后的二茬苦、二茬罪,只是觉得运动影响到自己或小农或小资的生活了。所以整个芙蓉镇大家都不想运动了,只有一个弱智天天喊“运动了!运动了!”——虽然是刻意抹黑,但也某种程度的真实,在很多群众眼中只有傻子才天天嚷嚷着要“运动”。《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有这样一段唱词:广莫严风刮地,这雪儿下的正好。扯絮挦绵,裁几片大如栲栳。见林间竹屋茅茨,争些儿被他压倒。富室豪家,却言道压瘴犹嫌少。向的是兽炭红炉,穿的是绵衣絮袄。手拈梅花,唱道国家祥瑞,不念贫民些小。高卧有幽人,吟咏多诗草。这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形容这雪下得大哦,很多茅屋草舍都被大雪压倒了。但是呢“富室豪家”们却嫌弃这雪下得不够大——因为他们有取暖的炉子,有厚厚的衣服,所以他们可以手拈梅花欣赏雪景,感慨“瑞雪兆丰年”,希望雪再大一些;但是他们看不见那些房子被大雪压垮的“贫民些小”。是谁写下这段唱词呢?“高卧有幽人”——古代版本的幽人、隐士、墨客,就是现在版本的“乐子人”,学会用逃避来保护自己,通过“吟咏多诗草”来排遣与疏导。然而“幽人们”还是放不下许多东西,他们还是要说两句“唱道国家祥瑞,不念贫民些小”。然而也就仅限于说一说,终究无能为力。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我的读书小马甲

    【转发赠书】李柘远的《#不如去闯#》全网上市了。这是一部很“燃”的李柘远青春闯荡记,讲述了他从报考常春藤耶鲁、在耶鲁求学,后在顶级投行高盛工作,又为何离开高盛去创业,又为何去哈佛攻读MBA,以及回国后就任总裁的故事。这五段“去闯”的青春热血故事,会给予每一位年轻读者们前进的动力和热血。不仅如此,在每一段经历后还有李柘远根据这段经历总结的干货攻略,例如高中生们最关心的英语学习、留学申请,大学生如何度过优质四年,留学生怎样抵御诱惑、专心学业,职场小白如何制作简历和面试,“创业狗”如何开始自媒体创业等等,每个人都能找到痛点,每个人都能有所共鸣。方法比假鸡汤更有用!他的故事你能复制,他的方法助你成功。愿你在《不如去闯》的陪伴下,收获理想学校和心仪公司的offer,生活得更加充实,不会再被迷茫和焦虑这些无意义的情绪所困扰。与其迷茫,不如去闯,学长一直陪你在路上!转发并关注@我的读书小马甲,12🈷️10日抽2人送书。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麦家理想谷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林水妖

    @二次元凝视男性bot 这号好棒啊,可以拿来当男性角色写作参考,充满爱意和荷尔蒙的表达,反向推敲读者们喜好。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G黄智雄

    2022世界读书节,在美丽的花城慢品张莉教授的《一百年,我们文学生活的变与未变》,让一个文学爱好者穿越时空,收获了一串串走心的回忆🌷🌺🌹🌸💐【『张莉:生活和阅读,怎样成就一个作家』O张莉:生活和阅读,怎样成就一个作家 ?- @花城杂志社 2022-04-22 18:30】(2019年1月17日,《文艺争鸣》2019年12期 转自公众号“@收获”)一、生活和阅读成就了丁玲什么是属于一位作家的文学生活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到一个场景。那是九十年前的春天。退稿大王沈从文遇到了他的文学伙伴“海军先生”。他们旨趣相同,爱好文学,文字变成铅字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二人相识后,海军先生带来了个女孩子,圆脸、长眉、大眼睛,不施脂粉。这位女性喜欢画画,多愁善感。三位“北漂”住在西山脚下,买菜、挑水、淘米、读书、投稿。生活自然是贫苦的,但是,在他们眼里,哪个刊物登了好诗远比从当铺里当了多少钱更具意义,或者说,他们对新小说、新作者、新书封面的关心远大于多过对于金钱的看重。现在,我们知道了,被称为海军先生的帅气青年是小说家胡也频,也是左联著名五烈士之一,而那位有感伤气的女孩子则是丁玲,胡也频后来的妻子。而这些故事场景和细节则出自三十年代沈从文撰写的长篇回忆文章《记丁玲》。我想,这三位年轻人之间的见面、讨论便是属于一位作家的文学生活了。今天我们讨论文学生活时,固然要讨论成名作家们的新书发布会、视频直播、作品研讨会、作品朗诵会、国际文学周、某地的文学节……但也要讨论那些表象之下的“暗生活”。——要讨论一位青年作家如何逐步为人所识;讨论一位作家的成名与哪些人、哪些因素有紧密而内在的联系。往往是那些看不到的活动构成了一位作家成名的推动力。为什么沈从文会被称为“投稿大王”?因为他在成名之前经历了太多的投稿与退稿,也正是在那样的不断打击和磨砺之下,他最终成长为真正的作家。当年,在胡也频、沈从文频频给杂志投稿以换取稿费与文学声名时,丁玲还沉湎于阅读。她读《茶花女》、《父与子》,尤其酷爱《包法利夫人》。写小说之前,她去上海读过书,也有过情感波折,比如与瞿秋白若有若无的暧昧情愫,比如与王剑虹深厚的姐妹情谊,当然还有与胡也频之间的感情,以及与冯雪峰“情感的散步”……丁玲甚至也有过短暂的明星梦,她曾经去过片场,在那里她看到了许多人,男人、女人、男演员,女演员……慢慢地,她看到了那双无处不在的“男性的/欲望的”眼睛。生活和阅读成就了丁玲。事实上,这位从未想过当作家的女孩子已经做好了成为作家的准备。1928年,蒋冰之以丁玲的笔名将第一部小说《梦珂》寄给现代中国最著名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很幸运,著名编辑、作家叶圣陶读到了这篇自然来稿。没有人提醒叶圣陶这位名叫丁玲的作者是谁,叶当时甚至怀疑作者是胡也频或沈从文化名,因为稿纸上的涂抹方式与那两位文学青年太像了。无论如何,敏锐的叶圣陶很快意识到,《梦珂》将是中国文坛的崭新收获。他将这位无名作家的作品放在显著位置发表。很快,署名丁玲的另两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也相继在《小说月报》重要位置刊出。从此,中国文学史上开始写下“丁玲”。几乎与此同时,批评家和读者们都意识到,属于一位令人惊异的女作家的文学时刻已经到来。二、在作家的文学生活中遇到一位著名文学大师、一份著名文学期刊,一个慧眼识珠的文学编辑意味着宝贵的机会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有那么多著名期刊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比如《新青年》,比如《小说月报》,比如《晨报》,比如《新华日报》,比如《人民文学》,比如《收获》……也因此,在作家的文学生活中,遇到一位著名文学大师、一份著名文学期刊,一个慧眼识珠的文学编辑意味着宝贵的机会。此处仅以几位女作家成名道路为例。1923年9月,在燕京大学教书的周作人收到了女学生凌叔华的一封信,“中国女作家也太少了,所以中国女子思想及生活从来没有叫世界知道的,对于人类贡献来说,未免太不负责任了。先生意下如何,亦愿意援手女同胞这类事业吗?”这封信让人心生好感。彼时的中国,有如此清晰的女性意识的女学生太少了,凌叔华的志向令人眼前一亮。寻找著名推荐人以发表作品的不独凌叔华一人。刚刚从东北逃亡而来的萧红和萧军呢,则选择写信向鲁迅先生求助,出版他们长篇作品;1943年早春,张爱玲完成《沉香屑·第一炉香》后,拿着姑姑的信去拜访著名作家周瘦鹃……当然,文坛大师们都给予了年轻人以帮助。周作人回忆说,凌叔华“所寄来的文章是些什么,已经都不记得了,大概写的很是不错,便拣了一篇小说送给《晨报》副刊发表了。”周瘦鹃在读完张爱玲小说后则颇为欣赏,不仅将《沉香屑·第一炉香》登在《紫罗兰》1943年第二期发表,还写下了他的评语: “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特殊情调的作品,而对于当年香港所谓高等华人的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可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当然,这部“特殊情调”的小说也很受读者欢迎,于是,《紫罗兰》又分三期连载《沉香屑·第二炉香》。短短一年间,张爱玲的小说迅速受到上海滩的广泛瞩目。二萧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是在鲁迅做主编的奴隶丛书中推出的。当年萧红的稿子没有名字,只写了“麦场”,胡风为其改名为《生死场》并写了后记。序言则出自鲁迅,“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4]“力透纸背”的评价追随了萧红一生,直至今天的文学史依然要提及。在杂志发表作品,找出版社结集出版,若是有名家赏识作序真是再好不过,当然,还要争取进入年选或大系……其中每一步都是一位作家作品经典化的重要步骤,也是与作家声名息息相关的隐在的文学生活。在当年,它对于最初一代女作家是否能浮出历史地表尤其关键。1923年,冰心的《繁星》《超人》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春水》则由新潮社出版;庐隐的《海滨故人》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冯沅君《卷施》则由北新书局出版;凌叔华和陈衡哲的小说集是由新月书店出版的。当然,冰心和庐隐作品是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的形式出版,冯沅君的小说则是鲁迅主编“乌合丛书”之一。进入“新文学大系”也是重要的,有着某种“进入纪念碑”意味。作家小传是《新文学大系》公认的作家名录,其中收录了九位女作家的小传,她们是袁昌英、凌叔华、陈衡哲、陈学昭、冯沅君、黄白薇、黄庐隐、谢冰心、苏梅。这份名单今天看来并不起眼,但在当时它意味着最初的遴选,是第一代女作家群最基础名录,此后几十年时间里,讨论现代文学史发生时期的女作家作品时,文学史家们几乎都以此为参考。三、每一位作家都深知,其作品的经典化道路都与他同时代批评家密切相关还必须提到文学批评对于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尽管一些作家直言从不看文学批评也不介意文学批评,但从中外文学史作家们的回忆录、书信集及作家的生平传记看来,这些所谓直言不过是虚言。因为,每一位作家都深知,其作品的经典化道路都与他同时代批评家密切相关。一如张爱玲,在她成为重要作家的道路上,有两篇评论奠定了她的文学家地位,一篇出自傅雷之手,另一篇则来自胡兰成。胡的《论张爱玲》发表于1944年《杂志》月刊第13卷第二期、第三期,当时的他38岁,正与张爱玲热恋。在评论中,胡兰成将张爱玲视为鲁迅的继任者:“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和鲁迅不同的地方是,鲁迅经过几十年来的几次革命和反动,他的寻求是战场上受伤的斗士的凄厉的呼喊。张爱玲则是一种新生的苗,寻求着阳光与空气,看来似乎是稚弱的,但因为没受过摧残,所以没一点病态,在长长的严冬之后,春天的消息在萌动,这新鲜的苗带给了人间以健康与明朗的、不可摧毁的生命力。”“鲁迅是尖锐地面对着政治的,所以讽刺、谴责。张爱玲不这样,到了她手上,文学从政治走回人间,因而也成为更亲切的。时代在解体,她寻求的是自由,真实而安稳的人生。”还原到文学批评现场,将刚刚崭露头角的张爱玲与鲁迅相提并论,胡兰成的比附未免让人觉得武断。此篇评论的热烈赞美与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冷静克制形成了鲜明对照。但是,胡的评论也可说是一种预言,其中分析有说服力,不能不说是知音之言。而这一倾情的夸赞确实也为张爱玲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天,文学批评活动包括书评,也包括新书推广会,作品研讨会等,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作家与真正懂得其美学价值的批评慧眼结缘。有时候那双慧眼属于批评家,有时候那双慧眼则属于声名显赫的作家前辈,比如鲁迅之于萧军、萧红,比如周扬之于赵树理,比如茅盾之于茹志娟……1956年,文学编辑茹志鹃创作了短篇小说《百合花》。辗转在《延河》发表。最初,《百合花》并没有得到重视。1958年,《人民文学》6期发表了茅盾的评论《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在一万多字篇幅里,茅盾以二千多字的篇幅高度评价了茹志鹃的《百合花》,在他看来,《百合花》有着清新俊逸的风格:“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特别要提到的是,《人民文学》发表茅盾评论时,还少见地全文转发了《百合花》。由此,茹志鹃成为当时文坛的新星。当然,我们讨论文学生活之下的“暗生活”时,难免会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人之间的圈子化等问题,但是,它不应该被庸俗化。不必说鲁迅与二萧、傅雷与张爱玲、茅盾与茹志娟素昧平生,评论纯粹基于文学审美的欣赏。即使是身为情人的胡兰成为张爱玲写下极尽赞美之词,同样也是基于共同的文学审美追求。他们后来的文学趣味和文学判断也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一位作家写得不够好,她的亲属或情人发出分贝再大的赞美又如何?重要的是作品本身。在时间和文学史面前,批评的妄言、作品的苍白永远无法藏身。四、唯有写作,才是一个作家最珍贵的文学生活与以往不同,我们时代作家的成名路径更多元了。一位作家只靠一篇文学批评或一本期刊爆红已经不可能。今天,推出一位作家最有效的方式似乎是评奖,一个重要的民间奖或政府奖都可以加速一位作家的成名,又或者,一个突然空降的鼓励青年作家的奖项,也可以迅速使一位默默无闻的青年作者受到同行关注。当然,影视剧改编、豆瓣评分,微信圈刷屏也都成为今天推出新作家的方法。许多人都会感叹此时代文学生活的丰富,文学活动的多样,以至诗人及作家们都忙不过来了。可是,讨论文学生活与生态,不仅要看到外部的热闹,恐怕更要看到热闹之下的清冷。比如读者见面会,即使是粉丝人头攒动,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热爱文学而专门赶来参加的,又有多少人不过是偶尔路过,当时不会买书未来也未必会读作品?还比如作品研讨会,分明是研讨会上有着尖锐的批评,但新闻出来为何变成一团和气?一个时代的文学生活固然应该有表象上的风风火火,但其实也有表象之下的底色;一个作家应该享受属于他的喧嚣和热闹,更应该有真正属于一位创作者的艰苦、孤独与寂寞。可是,真正不受漫天遍野“排行”与“文学奖”诱惑的作家有几位?——作为今天的写作者,实在应该有定力,应该冷静地看清,无论年选、排行榜还是文学奖,都不该是衡量文学质量的唯一标尺,也不应对真正的写作者构成阴影和焦虑。。。还是回到九十年前吧。那位叫丁玲的女孩子何以一亮相就让世人惊艳?因为在成为作家之前,她已经有足够的准备,她阅读《新青年》《尝试集》《女神》,她来到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与一群热爱文学的伙伴们一起成长固然重要,但是读书写作则更为关键,那是独属于她的“暗经验”。——《包法利夫人》译介到中国后,丁玲“至少读过这本书十遍”,“她喜欢那个女人,她喜欢那个号称出自最细心谨慎于文体组织与故事结构的法国作家笔下的女人,那女人的面影与灵魂,她仿佛皆十分熟悉。”在沈从文看来,丁玲从《包法利夫人》中“学到了许多”。一是跟书上的女人“学会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一是跟作书的男人“学会了描写女人的方法。”唯其如此,她才能在后来的写作中展现卓异与不凡。从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这里起步,年轻的丁玲开始懂得什么是好作家,什么是好作品,并且努力在写作中实践。——唯有写作,是一位写作者真正的安身立命处;唯有写作,才是一个作家最大也最珍贵的文学生活,一百年未变。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秦淮发布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雪球

    最近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一家公司,需要快速分析。整个过程很快,大概就15-30分钟。分析完以后,我发现这个过程,希望对读者们有用,因为是有框架感和逻辑感的。 °如何快速分析1家公司?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荐见

    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去世,某博下的画风是这样的。右边是荐友的留言,谢谢我有这样的读者们,致敬!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富敏荣律师

    摘:时局变幻莫测,也许在将来某一天,在反对力量的压力下,《炎黄春秋》不得不玉碎。玉碎不是毁灭。“纵死犹闻侠骨香”,它24年的历史,将会在中国报刊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我坚信,中华民族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是扼杀不了的……读者们,再见了,让我在这里向你们致以谢幕式的鞠躬🔗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杨政

    SPAM 现在当当网5.9折,比在出版社拿还便宜哦!(看了读者们的评论,甚慰!)🔗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简书

    SPAM 如果村上春树在电车上遇到了拔腋毛的女高中生,他会怎么办?简书专题《村上问答集》收录了不少村上与读者们的互动问答,下载简书app,就可获得村上急智问答的全部更新。戳链接一键下载:🔗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BILSTEIN-CHINA倍适登售后市场部

    连续十年得到德国权威杂誌"auto motor and sport"读者们投票获得"最佳品牌"的殊荣,这十年来谢谢这些支持我们的读者们,未来十年我们会更加努力得到您的认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王臣

    [心]//@棉棉MianMian素食: 12月28日星期天下午2点,我尊贵的上师阿色益西降错仁波切的新书《生命的飞翔》读者见面会,由我来主持!地点:上海北京西路1829号,静安新华书店2楼,这是十几年来我第一次出现在书店,请爱我的读者们前来支持,一起倾听上师珍贵的教言!请保持慈悲的敏感!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星座朱洙

    #挺南派三叔# 我只是看到那谁骂作者的读者是脑残粉的时候,我呆了。这书是卖给作者的读者的吧?一句脑残粉,把读者都得罪了,这……就算证明不是盗版的,读者们也都不买账了啊。这公关危机做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团委学生会

    #福大资讯##每周推荐#《伊斯坦布尔假期》是法国著名作家马克·李维的第12部文学作品,是一部令整个欧洲怦然心动的爱情疗愈小说。《伊斯坦布尔假期》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寻找真命天子的寻爱旅程,温柔、风趣、甜蜜、浪漫的基调贯穿了整部小说,登上了法国2011年度全年销量排行榜总冠军,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JasmineLee-

    漫长的一天 最温馨的是看到陈丹青在书的扉页写着:归国十年,以此书献给我的读者们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T中文网

    2014年第9期中关村国际化大讲堂活动将于下周在北京举行,欢迎读者们报名参加!
    #2014年中关村国际化大讲堂#第九期活动将于10月23日下午举行。本期活动以“选择的艺术”为主题,邀请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心理学系兼职教授Sheena Iyengar、印象笔记中国区总经理谷懿女士、友盟业务发展副总裁蒋桦女士共同探讨创新管理中女性高管的领导力战略。报名请点击:🔗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3评论 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蔡小心

    【注意,交朋友与左右完全无关,在于人品!左也好右也好,思想政见不同,都是可以好好沟通,交流成为朋友的,但人品差的,绝不可结交为友!谢谢读者们!】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JohnRoss431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64评论 17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JohnRoss431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64评论 17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楚天都市报

    【据说男生做这5 个小动作,会让女生心跳加速】日本《an・an》杂志针对"男生什么样的举动会让女生心动"向女性读者们做了问卷调查!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让女生们特别觉得心头上小鹿乱乱撞、心跳加速、脸儿不自觉的红通通呢?详见下图↓↓↓via让八卦乱飞 姑凉们,你对男生这几个动作心动吗?(net)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环球时报

    【男生会让女生心跳加速的5 个小动作】日本《an・an》杂志针对"男生什么样的举动会让女生心动"向女性读者们做了问卷调查!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让女生们特别觉得心头上小鹿乱乱撞、心跳加速、脸儿不自觉的红通通呢?详见下图↓↓↓@让八卦乱飞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半岛晨报

    【男生会让女生心跳加速的5 个小动作】日本《an・an》杂志针对"男生什么样的举动会让女生心动"向女性读者们做了问卷调查!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让女生们特别觉得心头上小鹿乱乱撞、心跳加速、脸儿不自觉的红通通呢?详见下图↓↓↓via让八卦乱飞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闻晨报

    【男生会让女生心跳加速的5 个小动作】日本《an・an》杂志针对"男生什么样的举动会让女生心动"向女性读者们做了问卷调查!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让女生们特别觉得心头上小鹿乱乱撞、心跳加速、脸儿不自觉的红通通呢?详见下图↓↓↓@让八卦乱飞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蔡小心

    根据前天昨天,建议读者们学习12个字【面上笑若桃花,心里咬牙切齿】~
    原微博